自序
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1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出台,打响了五年(2016-2020年)脱贫攻坚战第一枪。《决定》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评价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在国家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的影响下,从事精准扶贫的研究者迅速增加,社会各界对《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的需求相应增长。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要求,笔者对《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一书进行了修订,本书作为扶贫领域一名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的成果,献给参与脱贫攻坚战的全体战士们!
本次修订主要增补3章(第一版共10章),第二版共13章。增补了“中国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关系”(第六章)。2010年之前,全球贫困测量基本上是以收入/消费贫困线为标准。2010年之后,多维贫困指数的出现,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已有40多个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多维贫困标准。学术界和政策界争论和讨论的焦点是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的关系。本章的目标正是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章的贡献在于,从中文“贫困”一词的定义提出,“贫”是指收入不足以满足基本需要,“困”是个体和家庭由于基本能力不足,陷入难以靠自身力量摆脱的自然、环境、社会等困境。收入贫困标准反映的是“贫”,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捕获的是“困”。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扶贫济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多维度的,中国到2020年的扶贫目标是“两不愁、三保障”多维度目标。中国今后的贫困标准,应该是既衡量“贫”也测度“困”的多维贫困标准。不能单纯以收入来评价贫困,收入只是满足基本需要的手段,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基本保障的实现才是扶贫开发的真正目的。
本次增补了“中国流动妇女多维贫困分析”(第九章)。我国有2.5亿流动人口。人口流动一方面为农村贫困人口带来在城市以及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得精准扶贫变得更为复杂。对于流动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其贫困应该如何评价?按照中文“贫困”的定义,本章构建了既包括客观福利,也包括主观感受的拓展了的多维贫困分析框架。按照这一逻辑,分析北京市家政服务业流动妇女的贫困状况可以发现,从收入视角衡量,无论是用国家农村扶贫标准,即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还是用流动人口输入地(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作为贫困标准,流动妇女都已脱贫。但用多维贫困方法评价流动妇女的贫困情况却发现,收入脱贫掩盖了流动妇女的真实贫困。用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社会融入五个维度测量客观的“贫”和主观的“困”发现,家政服务业流动妇女社会融入维度最为贫困,然后依次为生活水平、教育培训、健康和收入。其中,最需改善的主观福利指标为社会关系,然后依次为城市归属感、工作满意度。城乡分解结果表明,农村户籍流动妇女的多维贫困指数、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程度都明显高于城镇户籍流动妇女。按照受教育年限进行分解的结果也显示,受教育年限少的流动妇女在多维贫困发生率、多维贫困指数和多维贫困程度三方面均高于受教育年限多的流动妇女。
本次增补了“中国儿童多维贫困AF方法分析”(第十一章)。消除儿童贫困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而儿童贫困往往不能用收入标准来衡量。本章基于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的儿童所拥有的基本人权,结合《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构建了由儿童生存、健康、保护、发展和参与五个维度构成的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指数,用AF方法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残疾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家庭的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多维贫困状况尤为突出。
此外,笔者对第一版中的错误进行了修订。对全书的章节编排做了适当的调整,以使全书章节的排列更加符合逻辑。尽管作者做了艰辛的努力,但错误和不足仍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希望本书对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有所帮助。最后,作者衷心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周丽女士、编辑恽薇女士对本书修订出版给予的全方位支持!
作者
2016年9月1日于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