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台工程设计与调音调光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声学基础

第1节 声音的基本性质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例如,讲话声音产生于喉管内声带的振动,扬声器(喇叭)发声产生于纸盆的振动,机械噪声产生于机械部件的振动等。我们把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称为声源。

声源发声后,还要经过一定的介质才能向外传播。例如扬声器发声,当外加信号使扬声器纸盆来回振动时,随之也使它邻近的空气振动起来。当纸盆向某个方向振动时,便压缩其邻近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纸盆向相反方向振动时,这部分空气变稀疏。邻近空气这样一疏一密地随着纸盆的振动而振动,同时又使较远的空气做同样的振动,空气这种一疏一密地振动传播的波叫做声波。声波的传播示意图如图1-1所示。声波以一定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当声波传到人耳中时,会引起人耳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觉神经,使我们产生声音的感觉。

图1-1 声波的传播示意图

由此可见,听到声音,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存在发声体或声源。二是要有传播过程中的弹性介质,例如空气,或者液体、固体的弹性介质;真空中没有弹性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送声波;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是无声的世界。三是要通过人耳听觉才能感觉声音产生。

声波的传播也可以用水面波作形象的比喻。把一石块投入平静的水中,水面上便可看到一圈圈的水面波,它由波峰和波谷这样高低起伏交替变化着向外传播。因为水面在波动,所以水面波带有能量。如果在水面上浮一很小的木块,就可以看到这一小木块随着水面波峰波谷做上下运动,待水面平静下来,木块则仍停留在它的原来位置。由此可见,水的质点本身并不沿着波动前进,而是水波动的能量从一部分水面到邻近的另一部分水面相继传递。这与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空气层并不跟随声音一块传播出去,而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是相似的。所以说声波的传播,实际上是声波的能量随声波在传播。有声波存在的空间叫做声场。

但是,声波与水波也有不同,水面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因此水波是一种横波。声波的传播方向与疏密相间振动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声波在空气中的表现形式是纵波。

由上述可见,振动和波动是互相密切联系的运动形式,振动是波动的产生根源,而波动是振动的传播过程。声音的本质是一种波动,因此声音也叫声波。为了清楚起见,通常把声的物理过程称为声波,而把与听觉有关的过程称为声音。

二、频率、波长与声速

声源完成一次振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周期,记作T,单位为秒(s)。1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记作f,单位为赫兹(Hz),它是周期的倒数,即

声源的振动能产生声波,但不是所有振动产生的声波人们都能听得见,这是由于人耳特性决定的。只有当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声波传到人耳,引起耳膜振动,才能产生声音的感觉。所以通常将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声波叫做可听声。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次声和超声都不能使人产生声音的感觉。

声波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做声波传播速度,简称声速,记作c,单位为米/秒(m/s)。声速不是质点振动的速度而是振动状态的传播速度,它的大小与振动的特性无关,而与介质的弹性、密度和温度有关。

声波的传播速度实质是介质分子向相邻分子作动量传递的快慢程度。显然,介质分子结构越紧密,内损耗特性越小,声速值就越大。例如,空气、水、钢铁的介质特性决定了它们的声速比值约为1:4:12。由于温度与介质分子运动的活跃程度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当介质温度升高时,声速相应增大。以空气为例,声速c与温度t的关系可表示为

式中,t为空气温度(℃);c0为0℃时空气中的声速,等于331.4m/s。对于通常的环境温度,即当t比273小得很多时,上式可简化为

由此可见,空气温度每增加10℃,声速相应增加6m/s。通常室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声源完成一周的振动,声波所传播的距离,或者说声波在传播途径上相位相同的两相邻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声波的波长,记作λ,单位为米(m)。因此,声速、频率和波长三者有如下的关系:

由于一定介质的声速为常数,故频率与波长为反比关系。例如,室温空气中频率f=100Hz的波长为3.4m,f=1000Hz的波长为0.34m或34cm。

三、声波的反射与绕射

1.几何声学

声波从声源出发,在同一个介质中按一定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波动所达到的各点包络面称为波阵面。波阵面为平面的波称为平面波,波阵面为球面的波称为球面波。由一点声波辐射的声波为球面波,但在离声源足够远的局部范围内,可以近似地把它看作平面波。

人们常用“声线”来表示声波传播的方向,声线的方向与波阵面垂直。用声线的观点来研究声波的传播称为几何声学。与之对应,用波动的观点来研究声学问题的称为物理声学。

2.声波的反射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墙面或障碍物时,声波将被反射。如声波发出的是球面波,经反射后仍是球面波。如图1-2(a)所示,用虚线表示反射波,它像从声源O的映像——虚声源O′发出似的,OO′点是对于反射平面的对称点。同一时刻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波阵面半径相等。如用声线表示前进的方向,反射声线可以看作是从虚声源发出的。所以,利用声源与虚声源的对称关系,以几何声学作图法很容易确定反射波的方向。如同几何光学反射定律一样,声波反射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反射面为曲面时,如图1-2(b)、(c)所示,仍可利用声波反射定律求声波在曲面上的反射声线。例如,欲求曲面上某点的反射线,则以过该点的曲面的切面作为镜面,使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可确定反射声线。由图1-2(c)可见,凸曲面对入射声波有明显的散射作用,它有助于声场的扩散均匀;而图1-2(b)利用凹曲面反射的特点使声音会聚于某一区域或出现声焦点,从而造成声场分布的不均匀,这在室内音质设计中应注意防止。

3.声波的绕射(衍射)

上述几何声学原理建立在与几何光学相似的基础上,即声音是沿直线传播的,但这种假设只限于反射面或障碍物以及孔洞的尺寸比声波波长大得多时才有效。当障碍物或孔洞的尺寸比声波波长小时,声波将产生绕射(又称衍射)或弯曲,即声波将绕过障碍物或通过孔洞改变前进方向,如图1-3(a)所示。若孔洞尺寸(直径d)比声波波长λ小得多(dλ),声波通过孔洞则不像光线那样直线传播,而是能够绕到障板的背面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这时小孔处的质点可近似看作一个新声源,产生新的球面波,而与原来的波形无关。平时我们在墙的一侧能听到另一侧的声音,也是声波绕射的结果。声源的频率越低,绕射的现象越明显;相反,频率越高,越不易产生绕射,因而传播也具有较强的方向性。

图1-2 声波的反射

图1-3 声波的绕射

4.声波的折射

声波在传播途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除了发生反射外,还会发生折射。声波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将改变,如图1-4所示,相对于法线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的关系如下:

式中,c1c2为两种介质的声速。

由式(1-4)可见,当c1c2时,θ1θ2;当c1c2时,θ1θ2。即声波从声速大的介质折射入声速小的介质中时,声波传播方向折向分界面的法线;反之,声波从声速小的介质折射入声速大的介质中时,声波传播方向折离法线。因此,声波的折射是由声速决定的,即使在同一介质中如果存在着速度梯度(声速变化)时同样会产生折射。例如,户外广场演出时,大气中白天地面温度较高(暖空气),因而声速较大[见式(1-1)],声速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而声传播方向向上弯曲,如图1-5(b)所示,因此广场后面就不大有声音。反之,晚上地面温度较低(冷空气),因而声速较小,声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声传播方向就向下弯曲,如图1-5(a)所示。这种现象可用来解释为什么声音在晚上要比白天传播得远些。

此外,风速也会影响声的传播方向,有风时实际声速是平均声速与风速的矢量相加。因此,当声波顺风传播时即从声速快向声速慢的方向折射,因此声传播方向向下弯曲,逆风时声传播方向则向上弯曲并产生声阴区(静区),如图1-5(c)左边所示,这一现象可解释为什么从声源逆风传播的声音常常是难以听到的。

图1-4 声波的折射

图1-5 温度和风速对声传播的影响

四、声波的透射与吸收

当声波入射到墙壁等物体时,如图1-6所示,声能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物体,还有一部分由于物体的振动或声音在物体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损耗,这通常称为材料的吸收。

图1-6 材料对声波的影响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设单位时间内入射到物体上的总声能为Eo,反射的声能为Er,物体吸收的声能为Ea,透过物体的声能为Et,则有

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透射系数τ,即;反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反射系数γ,即。通常将τ值小的材料称为隔声材料,将γ值小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实际上物体吸收的只是Ea,但从入射波与反射波所在的空间来考虑,常用下式来定义材料的吸声系数α

α=0时,入射声能全部被反射;α=1时,入射声能全部被吸收。因此,α值在0~1之间。如果说某材料的吸声系数α=0.3,就是说30%的入射声能Eo被吸收了。α值越大,吸声性能越好。吸声系数的大小除了与材料本身性质有关外,还与声波的频率、入射方向等有关。一般来说,坚实光滑的地面和墙面的吸声系数很小,而多孔性(通气)的材料则是常用的高效吸声材料。通常,多孔性材料吸声能力与材料厚度有关。厚度增加,低频吸声增大;但材料厚度对高频影响较小。从理论上说,材料厚度相当于1/4波长时,在该频率下具有最大的吸声效果。但对低频来说,这时材料厚度往往要在10cm以上,故不经济。如果用较薄的多孔材料,使它离开后背硬墙面一定距离,则这时的吸声性能几乎与全部空腔内填满同类吸声材料的效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