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三垣

紫微垣

紫微垣

中元北极紫微宫

第三之星庶子居

左右四星是四辅

两面营卫一十五

上卫少卫次上丞

上辅少辅四相视

阴德门里两黄聚

御女四星五天柱

六甲六星勾陈前

华盖并杠十六星

名曰传舍如连丁

阶前八星名八谷

内厨两星右枢对

文昌之下曰三师

太阳之守四势前

即是玄戈一星圆

北斗之宿七星明

第四名权第五衡

北极五星在其中

第一号曰为太子

天乙太乙当门路

东藩左枢连上宰

后门东边大赞府

上卫少卫七少丞

尚书以次其位五

大理两星阴德边

天皇独在勾陈里

杠作柄象华盖形

垣外左右各六珠

厨下五个天棓宿

文昌斗上半月形

太尊只向三公明

一个宰相太阳侧

天理四星斗里暗

第一主帝名枢精

开阳摇光六七名

大帝之座第二珠

四为后宫五天枢

左枢右枢夹南门

少宰上辅次少辅

西藩右枢次少尉

以次却向前门数

女史柱史各一户

勾陈尾指北极巅

五帝内座后门间

盖上连连九个星

右是内阶左天厨

天床六星左枢在

稀疏分明六个星

天牢六星太尊边

更有三公向西偏

辅星近着开阳淡

第二第三璇玑是

摇光左三天枪明

寻找紫微垣——天上有个北极星

对于身处繁华都市的人们来说,想要寻找北极星稍微有些困难,但并非无法完成的任务。我们只要找一个无月的晴夜,一片相对空旷同时灯光并不强烈的地方,就会在北边的夜空中找到硕大的北斗七星。将北斗七星前两颗星的连线延伸,便可以找到勾陈一,也就是当代的北极星。北极星虽不是十分明亮,但它位于地球自转轴延长线的北端,也就是北天极的方向,为我们标示出正北的方位,是人们在夜间辨别方向的天然灯塔。跨过勾陈一几乎在与北斗相对的位置上,有5颗星组成类似W或M的形状,这是西方的仙后座。北斗与仙后之间包括北斗在内的圆形区域,就是“紫微垣”的大致范围。生活在北纬35°左右的中国古人对这片星空非常熟悉,因为这些星星永远绕着北极星旋转终年不落。

北纬35度地区9月初20点左右的北方天空

地转天旋——视野中的恒星运动

地球绕着一个假想的轴旋转,自转轴两端的延长线指向南北两个天极,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其实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的相对运行,称之为“地转天旋”应该是恰如其分的。对地球上不同纬度的观测者来说,地平面与地轴之间的倾角不同,即南北两个天极的高度不同,能够观测到的星空范围不同,天体升降路径和地平线之间的倾角也不同。对于地处北纬35°左右的黄河流域来说,天北极与地平面所呈夹角为35°,这意味着以北天极为中心,以35°为半径的圆形天区是一个终年不没入地平的常显区域,这个区域称为恒显圈,也叫拱极星区。古人发现在其他恒星每天东升西落的同时,恒星圈内的众星却始终围绕着北天中一个无形的点不停地打转,这个点就是北天极。最靠近北天极的恒星,肉眼看上去稳如泰山岿然不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紫微垣——天上的紫禁城

在古人心目中距离北天极最近的恒星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仿佛是天上的君主,坐镇中央号令四方,日月星辰都是它的忠实臣民,围绕在它周围不停旋转。3000多年前具有这一殊荣的就是“帝星”,古人以帝星为中心,为这位至高无上的天帝建立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紫微垣,又称紫微宫、紫宫、中宫或中元等。

紫微垣既是天帝的起居所,也是与近臣议事的地方。历代帝王总强调其天子的身份,所以居所的命名也要效法于天,称皇宫禁地为“紫禁”,明清故宫“紫禁城”的名字正是取自这中元北极紫微垣。

按理说紫微垣应该和拱极星区完全重合,才与古人的传统认识相符。可是我们发现紫微垣的范围与北纬35°恒显圈并不完全重合,前面提到的仙后座诸星在恒显圈内,但并未被古人划入紫微垣的范围,相反紫微垣内非常重要的北斗七星却有3颗出了恒显圈,时常会落入地平线下。是古人观测不精,还是另有原因?我们的祖先堪称世界上最勤奋的观星者,当然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如果我们回溯到2500年前,那时中原地区的北方天空中,不但北斗七星全部位于拱极星区,太阳守、太尊、玄戈等也位于其中,紫微垣的范围和拱极星区重合得非常好。原来是恒显圈或者更直接地说是北极星发生了变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变动?

天帝围着娘娘转——究竟谁是北极星

今天最接近北极的亮星是勾陈一,但在《史记·天官书》中,勾陈一代表的是天帝的正妃娘娘。紫微垣中本该众星拱卫的帝星,如今却偏于一隅反而绕着娘娘打转,难道这天帝也有惧内的毛病?对于这个问题,古人当然不可能解释为“妻管严”,他们将其归咎为前人测量得不准确。后来人们明白了岁差原理,才知道北极点原来一直在星空中悄悄移动,26000年一个轮回。但是中国星官体系已经定型,不可能再进行大的改动,所以才出现紫微垣偏离恒显圈,甚至天帝围着娘娘转的尴尬局面。

明白了岁差的原理,再顺着北天极行移的路径寻找,我们会发现一串霸气的星名。它们都曾经是不同时代的北极星。紫微右垣的右枢星旁有两颗暗星,一颗叫作“天乙”,也称“天一”;另一颗为“太乙”,也叫“太一”。这些名字无不显示着吞吐乾坤的气势,它们在4000多年前最接近北天极,被殷商人奉为北极星。帝星从周代起,成为距离北极最近的亮星,因此担当起了西周至两汉时期北极星的重任,最高天神“太一”也迁居于此。由于中国星官体系在汉代基本定型,因此它也就顺理成章取得了“帝”的称号。汉以后北天极与帝星渐行渐远,逐步向一颗不起眼的小星靠近,于是这颗司马迁时代的无名小星成为了天之枢纽,被称为“天枢”或“纽星”,并由四星环绕,名曰四辅抱极。宋代以降纽星又逐渐退出了星空枢纽的位置;元明起,勾陈一成为新的北极星,公元2100年左右,北天极离勾陈一最近,之后逐渐远离,向另一颗小星“天皇大帝”靠近。星占书中说,天皇大帝的神名叫耀魄宝,主宰着宇宙生灵,掌管着万神图。但使人疑惑的是,这颗极其暗弱的小星在尚未成为北极星之前就被赋予了无比尊贵的名字。难道是古人洞悉了岁差的规律,提前给它正了名分,以免怠慢了千年以后的大神?这种可能性很小。一些天文史学家认为,天皇大帝的名字可能是古人对北极天枢的称呼,但被后世的星占家张冠李戴了,不想反而歪打正着,成了有预见性的名字。

天乙与太乙——商汤开国的故事

公元前2600年,北天极距天乙星最近,前2250年时北极移至太乙星附近。而在中国历史上,天乙、太乙之名则是对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的尊称。大禹治水有功而继帝位,其子启继位建立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传至桀时已日渐衰弱,而桀横征暴敛,生活荒淫无度,导致众叛亲离。契因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地,经十四代传至汤,国势渐强。汤以伊尹为相,逐步剪除了葛、韦、顾、昆吾等夏的盟国,使夏王朝孤立无援,最终于鸣条一役击败夏桀,建立了商王朝,由此开创了殷商统治中国六百年的基业。

“帝”是商人心中的最高神明,商王明确宣称自己是“帝”或“上帝”之子,他们声称“帝立子生商”。星空中的北极星就是帝的化身,或者至少是帝的居所。殷人用开国先祖的尊号来命名北极星,无疑是想建立起祖先与帝的联系,使得商王顺理成章地成为帝的嫡系子孙。

商汤,姓子,原名履,据传为帝喾后代契的子孙,商部落首领。

岁差

玩过陀螺的人都知道,当陀螺逐渐慢下来的时候,它的旋转轴会绕着与地面垂直的轴线旋转摇晃。地球在公转和自转的同时,还有一种像陀螺似的摇头晃脑的缓慢运动。由于地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球体,赤道处稍稍隆起,太阳、月亮等天体对隆起部分的附加引力,使得地球自转轴的空间指向并不固定,而是绕着黄轴(通过地心并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垂直的轴线)做缓慢的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约26000年旋转一周,这种现象称为岁差。

岁差的存在导致北天极在星空中不断行移,在它移动的路径上,星星们轮流坐庄充当着北极星的角色,今天你贵为帝星,明天我就是天皇大帝。这也应了孙悟空的那句话:“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极星崇拜——中国的至上神

古埃及人崇拜的最高神灵是太阳神“拉”;希腊神话中地位最高的天神为“宙斯”;北欧神话中的至上神则是“奥丁”。其实中国古代也有一位类似的无上大神“天”,如今我们在惊呼时,他老人家的名号还常会脱口而出——天啊!老天爷啊!古人崇拜的“天”是有生命、有感情、人格化的天,被尊称为“上帝”。上帝其实是土生土长的,只是由于明末利玛窦来华传教时,用“上帝”一词来对译基督教的最高神“God”,久而久之上帝反而成了外来的和尚。其实“帝”或“上帝”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它是殷商人的最高神祇,并且很可能就是指北极星。周灭商后,周人进一步巩固了帝与天的联系,称之为“天帝”“昊天上帝”或“皇天上帝”等。

中国古人将群星围绕北极星旋转而北极星恒定不动看成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他们认为北极星必定居于天之中央。而古人恰恰对中央有一种特殊的敬畏之心,我们的国家是泱泱中国,我们的发祥地是华夏中原,紫禁城要建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合影时重要人物要在中间等。既然古人膜拜上天又尊崇中央,那么谁又能比居于天之中央的北极星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呢?于是,北极星顺理成章地爬上了最高天神的宝座。《春秋文耀钩》说:“中宫大帝,其精北极星。”

后来,到了汉代,上帝又多了一个名字“太一”。《五经通义》说:“天皇大帝亦曰太一。”此时他与北极星的关系很明确,司马迁说北极星是太一神居住的地方,后来郑玄进一步说太一是北极星的神名,他居住的地方就是北极星。

再后来,道教兴起,上帝在道教中变成了“玉皇”,全称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人格化更明显而北极星影响日渐削弱。但毕竟不能摆脱其由星辰崇拜而来的本质,宋真宗封玉皇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再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将玉皇和上帝混同。后世上帝和玉皇并存,只是出现的场合不同,在儒教和正统官方的祭祀中一般称昊天上帝,如天坛内供奉着“昊天上帝”的牌位,而民间和道教中则通称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在道教中与紫微大帝、勾陈大帝、后土皇地祇并称为“四御”。后土为句龙,天上的天社星就是祭祀后土的庙宇(我们将在鬼宿章节具体介绍)。而紫微大帝、勾陈大帝其实是在道教的造神运动中,由玉皇大帝派生出来的。他们的全称分别为“中宫紫微北极大帝”和“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单从名称就能清楚地看出他们都来源于古人的北极星崇拜。玉皇大帝虽贵为四御之首,但在正统的道教神仙体系中地位不及“三清”。所谓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是道家依据其哲学和宇宙观念创造出来的神。但这三清都属于扶不起的阿斗之流,虽然道士们极力鼓吹,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永远是高高在上的众神之主。如《西游记》中,这位大帝端坐在灵霄宝殿之上,管辖着天界、人间和地府,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四海龙王、十殿阎罗等无不听命于他。

河北石家庄毗卢寺明代壁画中的玉皇大帝

北斗七星——酒斗与汤匙

你可以不知道“七月流火”“三星在户”,可以不认识牛郎织女,但你必须知道“斗转星移”“泰山北斗”,必须认识中国北方夜空中那7颗亮星组成的大勺子。它们对中国人的重要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星座的范畴,在笃信天人感应的年代,北斗七星俨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北斗是北天极附近最显著的星象,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它很像是一把大号汤勺,很多人甚至直接叫它勺子星。古人称它为北斗,是因为它形似殷周时期的酒斗。这是一种舀酒用的长柄器物,而并非后来称量粮食用的量斗,它们在形状上是不同的。

这7颗星有多套不同的名称,北斗一至四称“斗魁”,又名“璇玑”,五至七叫“斗杓()”“斗柄”“玉衡”“天罡”等。

不同文化中,星星组成的图案被赋予不尽相同的形象。中国人眼中的酒斗,到了古希腊人那里变成了一头大熊,玛雅人则认为那是7只金刚鹦鹉,印度人将它们视为7位智者,罗马人却把它们看作7头牛……

公元前1世纪古埃及依西斯神殿星图中北斗七星被描绘成一条牛腿。

北美苏族印第安人将其想象为一只臭鼬。

日本民间将夏夜呈倒悬状的北斗称为“舵星”。

英国先民将北斗七星想象成一具不停耕田的犁,称为“plough”,意思就是犁。

法国南部居民则认为它是一口巨大的平底锅。

北斗七星不会永远保持现在的样子。虽然与行星相比,组成星座的星星看起来恒定不动,才有了“恒星”这个名字,但事实上它们都在高速运动,只是离我们太过遥远,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根本无法察觉。但经过数万年后情形就不同了,10万年后北斗的形状将发生很大变化,那时的人类会将它想象成什么呢?

除天枢和摇光外,北斗中的5颗距离我们都在80光年左右,而且运动方向和速度也大致相同,20万年来相对位置变化不大,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呢?人们经过研究发现它们连同周围一些暗星都诞生于5亿年前的同一片星云中,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团状天体,被称为“大熊座移动星群”。

斗转星移——建四时,移节度

古人重视北斗的传统,是与我们所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华夏文明发祥于北纬35°左右的黄河流域,对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来说,北斗七星是拱极星区最显著的星象。由于岁差的缘故,它的位置在数千年前比今天更接近北天极,终年常显不隐。正是由于北斗的这一特殊位置,因而在古人的观象授时中,北斗较之黄道或赤道上的任何星象都更有优势。

随着地球的自转,北斗七星犹如钟表上的指针,绕着北天极昼夜旋转。它每旋转15°恰好是1小时,默默地为人们指示着夜晚的时刻。

如果我们在每天黄昏静候群星出现,就会发现斗柄所指的方向每天逆时针偏移1°,每月行移30°,3个月累计一个象限,一年后又回到原处。古人据此参悟出了斗柄指向与寒来暑往季节变迁的关系,这就是自古流传的节令歌诀:“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的这一特性很早就广为人知,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小正》中说:“正月斗柄悬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而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则说:“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可见至少在西汉初年,古人已经将斗柄指向与一年中的12个月联系了起来。

每月初昏观测

杓携龙角——北斗拴系二十八宿

北斗对于初识星空的人来说非常重要,犹如我们认识星空的一把钥匙。利用北斗七星除了能很方便地找到北极星外,还可以找到10颗以上的亮星。

如果你之前还不认识除太阳以外的任何恒星或者星座,那么不妨先在北方的夜空中找到那把大汤勺,然后试着通过它在星空中寻找这些亮星。比如夏夜的织女一和天津四,之后再借助它们认识更多的恒星和星座。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同样为我们描述了北斗和一些重要星官之间的联系,这就是: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

角宿、斗宿和参宿是二十八宿中非常重要的三宿,将北斗与此三宿拴系在一起,巩固了北斗居于天之中央的地位。同时在天文观测中,即使星宿在地平线以下,只要看看恒显不没的北斗七星,就可以清楚它们的大致位置了。

山东嘉祥武梁祠东汉画像石斗为帝车图

斗为帝车——天帝的御用车马

虽然古希腊人将北斗及其附近的一些恒星看作一头熊,但同时他们也将北斗七星视为一辆战车。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就有这样的句子:“绰号战车的大熊,围着天轴之树在打转。”其实,将北斗看作天空之车的民族还真不少,古巴比伦人就把北斗看作一辆巨大的货车;古埃及人将其视作伊西斯女神之车;北欧神话中它被认为是大神奥丁的战车;英国也称其为亚瑟王或查理王的马车;阿拉伯人称北斗为车星,斗魁四星为车轮,斗柄三星为三匹马,开阳旁的辅星是赶车人。

绕着北极昼夜旋转的北斗,的确容易让人产生车的联想。中国古人虽然将北斗看作酒斗,但在星占家的眼中它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功用——天帝的御用车马。在《史记·天官书》中司马迁认为,这驾天帝的御车,载着天帝,运行于天之中央,统领四方。区分阴阳,建立四季,调节五行,决定节气变化,规划太阳的行度,这些都由北斗的运转决定。

王莽威斗——北斗厌胜兵事

王莽篡位称帝,改“汉”为“新”,却无能力治理国家,朝令夕改,法令苛酷,赋役繁重,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但王莽却不思悔改,反而亲自监制了一个北斗状的器物“威斗”。此物系用掺了五色石的铜铸成,长二尺五寸。王莽幻想有了这个“神器”,上应天象,便可战胜各路义军,所以命人扛着,吃喝拉撒时刻不离其左右。直到起义军攻入皇宫,王莽不设法逃命,却命令天文官推算北斗斗柄所指,自己则不断变换坐向和威斗的指向,以为掌握着斗转星移乾坤变幻,谁也奈何他不得,即便死到临头,仍然抱着威斗。

王莽虽为昏君,但并不愚蠢,他迷信北斗到如此程度,不怕别人讥笑,显然说明当时对北斗的信仰是相当强烈的。人们认为运用某种法术,便可借助北斗的神力趋利避害,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时社会上流行将北斗形象画入符录,以求达到辟邪驱鬼的目的。兵家则认为作战时顺着斗柄的指向进攻才能取得胜利。汉武帝在征伐南越时,为祈祷出兵获胜,专门命人缝制一面灵旗,上绣“日、月、北斗和登龙”,汉代对北斗信仰程度可见一斑。知道了这些,王莽的荒唐举动也就没那么不可思议了。

佐斗的辅星——七星石为何为八块

天坛公园东门附近的一块绿地上,散落着几块雕有山纹的石头,人称“七星石”。但数着明明是七大一小八块镇石,为什么叫七星石呢?有人说,这些石头寓意泰山七峰,满族入主中原后,为表明其亦为华夏一员,乾隆皇帝诏令于东北角增设一石,有华夏一家、江山一统之意。但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古代文化和天文知识,就会明白这些石块象征的是北斗七星,多出的一块小石头代表北斗的附座——辅星。

辅星是一颗4等星,位于斗柄第二星开阳近旁,两星距离很近,约为月亮直径的1/3。古代大气透明度好,通常观看4等星没有困难;但由于它紧邻开阳星,视力差的人分辨起来有一定难度。据说古代阿拉伯人用此星来检验士兵的视力,能分辨出辅星者才算合格。我们常说天空中相距很近的星星,实际距离遥远,只是恰好在我们视线的同一方向,看上去很接近罢了。但这话用在开阳和辅星上并不合适,这两颗星的实际距离仅为0.25光年,这在天文上是很近的距离了,要知道与太阳距离最近的恒星也远在4.2光年之外。

小型望远镜中看到的开阳星和辅星

玄戈、招摇——北斗九星之谜

在道教星神中北斗不仅包括明亮的7颗星,还包括两颗隐星,称为左辅、右弼。据说隐星不是一般凡夫俗子能看到的,有机会一睹其尊容的人都是能得道成仙的。传说西汉权臣霍光家中有一个家奴,一天夜里看到北斗九星中的辅弼二星异常明亮,倒头便拜,结果活到了600岁。其实辅星在开阳旁是可以看到的,所谓弼星则查无实据,不过是道士们的杜撰罢了。至于《宋史·天文志》说:“第八星曰弼星,在第七星右,不见……第九星曰辅星,在第六星左,常见。”这很可能是道教反过来影响天文的结果,道士们把北斗九星说得神乎其神,不由得星占家不信了。

北京天坛七星石(徐乃康摄)

中西对照

在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侍女卡丽斯托(Callisto)因与宙斯生下了男孩阿卡斯(Arcas),被宙斯的妻子赫拉变成一头母熊。宙斯则将阿卡斯变成小熊,让母子俩相认,并将他们升到天界成为大熊座(Ursa Major)与小熊座(Ursa Minor)。但赫拉并没有就此放过这对母子,她让这两个星座日夜不停地绕着北天极旋转,永远不能落到海平面以下休息片刻。

大熊座是全天第三大星座,包括北斗、天理、文昌、三台、内阶、三师、天牢、太阳守、太尊等星官。北斗七星就位于大熊的臀部和被夸大的尾巴处,三台则对应3只熊掌。

小熊座内最亮的星是小熊座α,也就是今天的北极星勾陈一,西名为“Cynosure”,意思是狗尾巴,这大概是因为这个星座最初曾被赋予狗的形象吧。小熊座的形状和北斗有些相似,但要小一些,因此也被称为“小北斗”。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北斗最初还真有可能是九星,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卷》中,曾经指出中国上古有北斗九星之说,但由于岁差,八九两星退出恒显圈,于是北斗九星便随之改为七星。竺可桢先生认为这被遗忘的八九两星分别为斗杓延长线附近的玄戈和招摇两星,并指出《淮南子·时则训》中用招摇星在12个月中的不同指向来判断时节的做法,表明了北斗九星的存在及其上古时确定季节的功用。

后世北斗七星指向大角和角宿方向,先秦北斗九星则指向心宿方向。

斗姆元君像

山西永乐宫壁画中的天蓬元帅

摩利支天像

天蓬元帅——猪八戒的前世今生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本是玉皇大帝手下掌管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哪知错投了猪胎,成了猪头猪脑的模样;又因好吃懒做,贪图女色,常被孙悟空戏弄。但天蓬元帅在道教神系里却非等闲之辈,是紫微大帝驾前四大天将之首,三头六臂、身长五十丈,统领神兵三十六万,堪称道教第一护法天神。如果深究其身世,我们会发现这位叱咤风云的神将正是北斗星神的化身,《道法会元》中有多处提到天蓬元帅与北斗七星的关系。

北斗星神下凡为何会变成猪,难道仅仅是错投了胎吗?《西游记》第八十五回,猪八戒曾自我介绍说:“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菜。”这天蓬元帅“巨口獠牙”的外貌,如果不是猪的话,也绝对不能算是个人。而拱倒斗牛宫,糟蹋王母娘娘的菜园子,分明就是猪的习性和觅食特点。难道这天蓬元帅、北斗星神原本就是猪不成?

道教中有一位女神,叫斗姆元君,共有九子,老大紫微大帝,老二勾陈大帝,其余七个兄弟就是北斗七星。这位斗姆元君四面四首,其中有一面竟是猪脸。佛教中也有位护法女神叫摩利支天,三头八臂,也有一个是獠牙吐舌的猪头。这位女神还常有一头野猪陪伴身边,她的车舆更是由七头猪拉着,而这七头猪代表的正是北斗七星。

元杂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前身就是摩利支天手下的御车将军,也就是从那些猪演变而来的。只是后来到了吴承恩笔下,猪八戒的前世才变成了天蓬元帅。但不管怎么说,这猪八戒的前世都算是和北斗及猪脱不开关系了。

擒纵神猪——一行做法赦天下

我们再来看一则北斗与猪的故事。唐代《明皇杂录·补遗》记载:唐代密宗高僧也是著名天文学家的一行,受唐玄宗推崇,对他言听计从。有一次,一行年幼时的恩人王姥姥因儿子杀人入狱,向一行求救。一行很为难,王姥姥对自己有大恩,应该帮这个忙,但犯了王法,又怎能用私情了却呢?王姥姥见一行迟迟不肯相救,遂拂袖而去。一行心怀愧疚,后来终于想出一个点子,命人在浑天寺内腾出一间屋子,搬进一口大瓮,并吩咐两个心腹仆人携布袋,躲藏在一个荒废的园子中,等有东西出现,必须一个不漏地捉住。二人按计行事,到了傍晚,一群小猪突然出现,二人将它们全部捕获一共七头。一行大喜,将猪装入瓮中,盖上盖并用泥封好,然后用朱笔在上面写了一些梵文。第二天一早,一行就被召入宫中,玄宗说:“太史官来奏,昨夜星空中不见了北斗七星,这是什么征兆?大师可有解救之法?”一行说:“过去曾有过火星不见的事,但帝车不见却是亘古未有的,可能会对陛下不利。但如果陛下有盛德之举,终究是会感动上苍的,佛门主张宽恕一切人,依臣下的意见,不如大赦天下。”玄宗听了一行之言,随即宣布大赦。于是,王姥姥的儿子也得到了赦免。第二天傍晚,太史奏说见到北斗第一星,到第七天傍晚,北斗七星便全部重现于天。而当人们回到浑天寺揭开藏猪的瓮盖时,瓮内已经空了。

这个故事虽说荒诞不经,但却为我们进一步揭示了北斗与猪的关系。其实六七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就存在着猪崇拜与北斗崇拜迹象。一些刻有猪形象的器物,可能与北斗或星象有关。《春秋说题辞》曰:“斗星,时散精为彘(zhì),四月生,应天理。”“彘”即猪,散精为彘,即其精灵为猪。猪怀孕四月而生产,这个数字对应于四季,所以说应天理。斗是一种舀酒器,在这种器物出现之前,人们是怎样称呼北斗的呢?《山海经·海内经》有“司彘之国”的记载,即观测彘星定季节的国家。故一些学者认为,在石器时代,人们就认识了北斗,并学会了用它定季节的方法;只不过那时并不把它称为“斗”,而是称之为“彘星”。

斗魁中四颗星为天理

河姆渡文化陶钵上的猪图案

明清以后的中国星图中文昌一缺失,按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的观点,系明清两代进行中西星名对译时发生错误,文昌一被误当作了内阶四。

文运之神——文曲、魁星、文昌、禄星细区分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有着七窍玲珑心的比干为文曲星,《水浒传》开篇说开封府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是文曲星下凡,还有民间传说范仲淹、文天祥都是文曲星转世。古代百姓甚至认为,凡是文章写得好又官居要职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比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兴奋过头而发疯,有人出主意让范进平日最怕的岳父胡屠户将他打醒,但胡屠户却认为,中了举的人都是文曲星投胎,打不得。看来文曲星挺忙活,时不时就要下“基层”一趟。但文曲星究竟在哪儿呢?其实它就是北斗第四星天权。这颗北斗七星中最暗弱的星,在道教和民间被奉为文曲星。

中国很多地方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那里曾是各路书生在赶考之前必去的地方,如今它们的香火依旧旺盛。一般称北斗一至四为魁,但也有文献记载北斗一为魁星。魁字有首、第一等含义,这就是魁星成为主管科举成绩之神的原因。魁星在书生中甚为走红,他们拜魁星祈求金榜题名,今天仍有很多学子会在高考之前祭拜魁星。不过魁与奎同音,民间经常将其与二十八宿中的奎宿混淆,相关故事我们还会在奎宿的章节中介绍。

魁星点斗

在北斗的斗魁旁,有一组半月形的暗星,古人觉得它像个筐,有“斗魁戴匡(筐)”之称,这个筐一样的星官便是“文昌”。在星占中文昌六星代表6个政府部门或官员,分别为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他们的司职涉及治理文教礼乐、赏罚官员、添加俸禄、加官进爵等方面。在道教的神祇系统中,文昌神叫作文昌梓潼帝君,本是蜀地梓潼的地方神,由于逃往四川避安史之乱的唐玄宗大力鼓吹,这个地方小神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大神。古人多认为此神在保佑学子求取功名方面颇为灵验,据说王安石就因进梓潼神庙避雨,而高中状元并官至宰相。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也记载了一个姓李的读书人,在梦中得到梓潼神指点,最终考中举人的故事。所以后来梓潼神干脆与传统观念中掌管文运的文昌星神结合,演变成掌管文人仕途命运与科举考试的神灵。文昌在司职上与魁星雷同,不过好在他们的相貌很好区分,文昌神是正襟危坐的人间帝王打扮,而魁星则青面獠牙,做金鸡独立脚踢北斗状。

清人张于栻画作中的文昌星君

清末书画家黄山寿作品中的禄星

福禄寿三星,是中国古代诸神中最受百姓欢迎的吉祥星官组合。福星的原型是木星,寿星由老人星演变而来,禄星的本源则在文昌宫中。文昌第六星(也有称第四星的)为司禄,对应西汉时期的吏部尚书,掌管朝廷人事选拔和官员升迁,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长,它就是古人信仰的禄星原型。民间常将参宿三星附会为福禄寿三星,但这种说法没有星占史料依据。禄星和文昌帝君都主宰功名利禄,而且都源自文昌星官,不被混淆才怪。因此唐宋以后,禄星被附会为送子神张仙,从单一的主管加官进禄演变出具有送子功能。今天,禄星与福星和寿星一起,仍然频频出现在年节喜庆场合,寓意福气、财运和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