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富丽堂皇的陵园建筑
千古一帝秦始皇以好大喜功而著名,因此在其陵园建筑上,穷天下财力、物力,使其整个陵园建筑富丽华贵,雄伟壮观。虽然被项羽入关后“付之一炬”,但从今天所见到的遗址来看,仍能看出其以前的壮观景象。
(一)寝殿是皇帝灵魂起居饮食之所
秦始皇帝陵的寝殿位于封土北侧。1979年,考古工作者经钻探发现了这个大型建筑遗址,它南距封土北沿53米,西边延伸27米与封土西沿平齐。遗址南北长62米,东西宽57米,近似方形,总面积3524平方米。经调查,遗址中部为高台殿基,四周筑有3~5米的回廊。高台殿基北部破坏较甚,结构不明。南半部以宽1~2米的两道隔墙分成两个曲尺形单元。靠边的曲尺型单元通宽约10米,似属前廊和侧殿,内侧曲尺型单元南北宽16米,东西长达37米,似属主殿部分。殿基地面处理非常考究,先在夯土台上铺垫四层鹅卵石,中间以细沙灌缝,然后在鹅卵石上复泥一层作为屋内地面。殿四周墙壁全部是夯筑的,墙面经过两次复泥,然后以白垩涂之。殿基的四周有用粗砂铺垫的散水。在殿基东回廊近南端发现15米长一段向东伸出1米,似为殿宇的门厅。现基址上部覆盖着残碎的瓦片及红烧土,表明这原是一座近似方形的大型土木结构瓦顶建筑,因火焚毁废。这组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专家们认为“根据此组建筑基址的形制、规模及所处位置,殆为始皇陵园的寝殿基址”。
寝殿是皇帝灵魂起居饮食之所,按照《汉书·韦玄成传》及蔡邕的《独断》记载,寝殿里陈设有座位、床、几、匣、柜和被枕、衣服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具,如同活人的“寝”一样,应有尽有。每天由宫女如同对待活着的皇帝一样侍奉,每天按时整理被枕,备洗盥用水,陈放生活用具,还要四次按时进奉食物,使皇帝的灵魂在寝殿中享受和人间一样的生活。官府还设置有寝令,掌管寝园,是九卿之一奉常的属官。如果寝中发生特殊情况,寝令要随时上报。蔡邕《独断》讲:“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秦始皇始创在帝王陵侧设立寝殿,对后代的陵墓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便殿供皇帝灵魂更衣之处
便殿是相对寝殿而言的,建在寝侧,是供皇帝灵魂休息闲晏之处所。《后汉书·章帝纪》“更衣别室”注云:“更衣者,非正处也。园中有寝,有便殿。寝者,陵上正殿;便殿,寝侧之别殿,即更衣也。”秦始皇陵北侧150米处有一组建筑基址,经分析研究,判定此组建筑当是陵园的便殿遗址。
1977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配合农民平整土地,对其进行了随工清理,在遗址范围内清理出四座建筑基址。这四座建筑自成单元,东西向一字排列,由西向东编号一至四号。一号建筑基址残损严重,仅存部分夯土残迹。二号建筑基址位于一号建筑基址的东侧,间距5米,保存较好。建筑分主体和门道两部分:主体部分南北长19米,东西宽3.4米,面积64.6平方米。室内地面经过夯打,坚硬光滑。残存的墙壁高26~40厘米。主室的南半部有一凹字形的用片石铺的地面,北半部有一用片石铺的甬道通于室外,甬道长约25米,宽0.5米。甬道的北端西侧有用陶井圈垒砌的渗井一眼。主室的西侧有一东西长5.3米,宽1.6米的廊房式门道。门道两侧的夯土墙残高0.8~1.05米,门口遗有镶砌青石板的贴壁及壁柱残迹,阶墀用青石拼砌。三号建筑基址位于二号建筑基址的东侧,两座建筑共用一堵宽1.5米的夯土公墙,基址宽9.7米,残长3.8米,残存的墙壁高0.3~0.4米,室内发现有用方形或长方形石板铺的地面。四号建筑基址位于最东端,距三号建筑基址6.55米。该基址残破严重,仅存部分夯土地面,靠近房屋东、西壁,分别有一条用片石、鹅卵石铺砌的路面。在这组建筑基址中出土有铺地及镶墙用的大批青石板,以及瓦当、板瓦、筒瓦、鸱尾遮朽、铁铺首、铁栓板、陶井圈、陶灶门、残铜器,还有锛、锸、凿、铲等铁工具。有的青石板上还有线刻花纹,而夔形纹的大遮朽直径达61厘米。从这组便殿建筑的布局、结构和出土的建筑材料,可以想见当年便殿是何等的宏伟壮观、豪华富丽。
(三)负责灵魂膳食的丽山飤官
千古一帝秦始皇以好大喜功而著名,因此在其陵园建筑上,穷天下财力、物力,使其整个陵园建筑富丽华贵,雄伟壮观。虽然被项羽入关后“付之一炬”,但从今天所见到的遗址来看,仍能看出其以前的壮观景象。
飤官是掌管宫廷饮食的官吏,是九卿之一奉常的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又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说明陵园内有飤官的设置。
飤就是饲,飤官即是掌管墓主人饮食的官员。古人认为,“鬼犹求食”。意思是人死后做了鬼仍然要吃饭。丽山飤官就是秦始皇陵园——丽山寝园的飤官,掌管寝园的膳食之事,负责每天四次皇帝灵魂享用的膳食,日常祭祀及重大祭祀活动的膳食。飤官官署大约相当于明清时代的“御膳房”。
丽山飤官建筑遗址当是秦始皇帝陵的飤官官署所在。该遗址位于陵园西城门以北的内外城垣之间。1981年11月,秦俑考古队对其进行了部分清理。遗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80米,是一组类似四合院式的建筑。这组建筑东边的房屋紧靠内城西墙,坐东面西,西边有廊。廊前有用碎瓦片铺设的散水,室内地面经夯打,坚硬平整,南边房屋东西长37米,南北宽14米。室内地面有一长28米、宽5米、深0.4米的凹槽。槽内有自然石块,石上有三条木梁,梁上铺有木板,西端有渗水井一眼。北边的房屋基址残破较甚,仅保留局部室内地面。西边的房屋基址上覆盖着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片,未做考古清理。四面房屋的中间为天井,天井的东北角有水井一眼。这组建筑系火焚毁弃,遗址上部普遍覆盖着一层残破的瓦片,以及炭迹、红烧土、灰土等遗物。在西边那座房屋基址上还见到由房顶整块翻转塌落下来的、掺压非常整齐的板瓦和筒瓦。
在该遗址范围内,以前曾出土过错金银乐府铜钟、两诏文铜斤权等珍贵文物。当地农民也在平整土地时挖出不少铜器。在这次发掘中又出土了大量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建筑材料有云纹瓦当、筒瓦、板瓦、脊瓦、五角形水道、圆水管、石门础、石柱础、陶井圈等。生活用品有陶罐、陶盆、陶缸、陶鸭蛋壶、瓷壶、壶盖、铁釜、铜朱雀灯残件、铜鼎足、铜权、铜车马器等,特别是发现有众多的陶文,在砖瓦和陶瓷器皿上多达258条(件)。如:“丽山飤官”“丽山飤官左”“丽山飤官右”“丽邑五升”“丽邑九升”“丽邑二升半八厨”“大厨”“丽山厨”等。说明丽山飤官不但有“左”“右”的区别,而且供厨也是较多的,进而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陵园祭祀活动所需食物的数量是很多的。这些文字是确定遗址性质及研究秦始皇帝陵礼制的重要资料。
(四)五岭与鱼池
秦陵的南面与北面各有一处遗址,即五岭和鱼池。一种偶然的因素,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五岭是秦陵南面的防洪堤。骊山层峦叠嶂,峰谷相间,山谷呈南北走向。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骊山山前冲积扇群与黄土台塬的交接地带,地形东南高西北低。洪水季节,大水沿谷口倾泻北注,直接威胁陵区安全。为了阻挡洪水冲垮陵园,使始皇陵寝能万古千秋,秦陵工程的设计者采取了设防导流,排泄洪水的措施,在陵园和骊山之间修筑了一条防洪堤,使原先流经陵区的河流改道,绕过陵区向东流去。
《关中记》记载说:“骊山泉本北流者,皆陂障使西流。”这里的陂障便是防洪堤。《水经·渭水注》也记载了这一点:“(鱼池)水出骊山东也。水本导源东(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在陵园东南距陵冢一公里处,有一条呈西南向的土堤,这就是著名的秦陵防洪堤——五岭遗址。它从大水沟西边山脚开始,经杨家、李家、下杜村,到王硷与三任村之间,全长约3500米,现残存部分约1000米,宽约40米,残高2~8米,堤身以土夯筑而成,夯层历历可辨,土中含有大量的沙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霜雨雪,夯土依然层次分明,薄厚均匀,线条清晰,夯面平展如砥,而且坚硬密实。当时,村民曾有人一块块撬下来,当作土坯叠猪羊圈。据当地村民讲,为了检验夯土是否坚实,秦人自有特别的方法。一是每天晚上用铁钎子在当天筑成的夯土上钻个眼,灌满水,第二天开工前再检查水渗下去了多少。要是水渗得超过规定的尺寸,就得返工;要是渗完了,这一段打筑的人就得掉脑袋。另一种方法是等夯土干了以后,离一百步开弓射箭,箭头要是射不进去,夯土合格;要是射进去了,打筑的人也得送命。有这样的检验方法,大堤怎能不坚硬密实。
依靠长堤,秦人把大水沟及以东的几条山谷向北的流水拦截改道,使其折而东流北转,绕陵园而过,注入清河,使陵园的城垣、封土、地面建筑以及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免遭水患。
防洪堤为什么要叫作“五岭”,大约是含有秦始皇北却匈奴,南戍五岭的意义吧。也有人解释为防洪堤从西南向东北延伸,大致绕过了骊山的五个小山岭,所以叫“五岭”。
大水沟的水因为五岭的阻挡向东流去,以后又转而向北流,注入渭河。北流途中,经过鱼池这地方。鱼池距秦陵五里,在秦陵以北。修建秦陵的时候,为了建筑高大的陵墓,就从这里取土,运往秦陵。秦陵封土堆高五十丈,用土量大,估计约一千八百多万立方米,于是便将鱼池这块地方挖成了一个周围达四里的大坑。大水沟的水在这里汇积成一个大池子,时间一久,水更深了,人们便把它叫作鱼池。直到现在,这里仍然是一片低洼地带,有的地方常年积水不干。这便是五岭和鱼池的关系。
鱼池这地方,在秦代是很重要的。鱼池北面是渭河,渭河以南便是古时东方到骊山的一条大路。秦代为了修建始皇陵,在这里设有负责陵园修建的管理机构。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修陵人络绎不绝,最多时达70多万。他们进入陵区,所到的第一个地方便是鱼池。
鱼池建筑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如今这里有断续相连的夯土墙垣,残高2~4米,以及多处房屋建筑基址、排水管道、水井、灰坑等大量遗迹。遗址的地面上堆积着大量的残砖碎瓦。历年来在这里陆续发现了近千件铜、铁、陶等各类遗物。其中铜质遗物有刀、戈、矛、半两钱等,铁器有斧、铧、铲、刀、锸。陶器中除钵、罐、瓮等生活器皿外,主要的是带各种图案花纹的方砖、瓦当、下水道、筒瓦、板瓦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大批陶文。
陶文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带有官署名和人名的,如“左司空尚”“右司空”“北司”“宫水”等。此类陶文在始皇陵园的各个建筑遗址出土的瓦上都有发现。带有此类陶文印记的瓦都是秦中央官署制陶作坊的产品。另一类陶文是在人名前冠以县邑名,如“好畤工伙”“美阳工苍”“宜阳工成”“乌氏工昌”“临晋翏”“杜建”“蓝田工癸”等,带有此类陶文印记的砖瓦,说明它是由各地的陶工烧造的。秦王朝为了适应陵园大规模建筑急需用大量的砖瓦,从各县邑征调了大批的陶工集中于始皇陵附近,设立窑场烧造砖瓦。征调来的各县邑的陶工烧造的砖瓦,分别打上各自的印记,以便考核其工作业绩。这就是古代“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制度的真实写照。修建始皇陵的工程浩大,参加的人达数十万,修建的时间前后共30余年。鱼池遗址为建陵时官员的官邸。
(五)秦陵的石料加工场
晋潘岳的《关中记》说:“骊山无此大石,运取于渭北渚山。故其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讴。”这首民谣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艰辛壮观的运石场面。这些石料的加工场地就在陵园外城垣西侧北端的郑庄村南。
20世纪70年代初期,郑庄村民在平整土地、取土修田时,不断地发现有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及各种铁工具出土。秦俑考古队经过多次调查、试掘,发现了这个规模巨大的石料加工场遗址。遗址东西长1500余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75万平方米。由石料堆放区、材料加工区和居住区构成。遗址西边与南边分别发现房屋遗址两处,西边约有两排房屋,南边有三处房屋基址,堆积着瓦砾和灰土,可能是石料场监护看守的居住区。遗址中间有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40万平方米的石料堆放区,这一区域内发现有大型铁锤等许多铁质工具,还发现大量石料及石坯。遗址东区发现有许多口径1~1.2米、深0.4~0.6米的灰坑和口径0.26米、深0.3~0.4米的小型火坑,在灰坑和火坑的附近未发现房屋遗迹,出土有大量的石质建筑材料以及半成品、废品,还有小石碴等。另有各种铁生产工具、铁刑具及陶器等,似乎为石料加工区。
在石料加工场遗址范围内出土铜、铁、石、陶质遗物200余件。铜器有矛、半两钱等,铁器中主要是铁锤、铁錾、铁铲、铁钩以及锸、镰、匕、削等工具。有2件大锤高16.5厘米,径8~9厘米,重6.8公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土铁刑具10件,其中钳9件,桎1件。石器中除了有石下水道、渗井盖、门墩石、长方青石板等,还有磨工具的磨石和加工粮食用的石磨。陶器中有罐、钵、盆、釜、瓮等生活器皿,还有许多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构件。在石料场的灰坑中还发现有两具肢体不全的人骨。结合出土铁刑具看,石料加工场使用了大批的刑徒。这些出土物为研究秦始皇陵的建筑材料及修造者的身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