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信仰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的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人们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人类社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史前信仰是原始氏族社会的信仰,受到氏族成员的共同认知和遵从。对考古资料和近存原始社会的考察表明,史前信仰大约出现在距今3万年到1万年之间,是人类宗教的发端。
中国史前信仰和原始宗教是庞大的意识体系,既包括初级的、分散的、尚未系统化的简单信仰,也包括高级的、共同的、已经系统化的原始宗教。史前信仰是原始宗教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原始宗教是史前信仰发展的方向和成果。二者既相互区别,又有机联系。因此,研究史前信仰,也必然要涉及原始宗教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关于史前信仰和原始宗教的研究,特别是有关其产生的原因、条件、社会背景以及其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涉及古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宗教学和民族学等多种学科。十九世纪下半期,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面世。此后,进化论深入到各门各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继建立起来的诸多学科,对宗教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新资料。在这些新学科、新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者对信仰和宗教的起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概括起来大致有:自然神化论、实物崇拜论、万物有灵论、神灵论、鬼魂论、图腾论、原始启示说等。[1]这些看法和观点,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或资料的欠缺而各不相同,甚至互相抵牾,但他们还是开辟了史前信仰和原始宗教研究的先河,对今天的研究有着借鉴和推动的作用。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象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2]也就是说,史前信仰和原始宗教是在人们生产力和认识能力都相当低下的原始社会产生的。换句话说,信仰和宗教的产生是人类在自然面前软弱无力的结果。
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里,没有出现任何宗教活动的遗迹。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随着生产工具有了重要的发展,人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开始出现幻想和最初的信仰。宗教学者认为最早的信仰或宗教行为,是埋葬死者并在尸体上撒赭石粉和给死者随葬物品这样的习俗。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文化遗迹为代表的史前信仰和原始宗教的遗迹,在东自黑龙江,西至新疆、西藏,北自内蒙古,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地域内,都有发现和发掘;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东北、内蒙古的大森林里,台湾、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西南、西北等广大地区,尚留存着不少少数民族的原始信仰。
鉴于中国史前信仰有着漫长的时间跨度和广阔的空间范围,有着千差万别的崇拜对象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本书拟从中国史前社会概略,中国原始宗教的起源,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中国原始宗教中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灵物灵魂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和巫师崇拜,氏族(部落)首领、英雄与偶像崇拜,中国原始宗教特征及其影响,中国原始宗教对中国民间风俗信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这些方面涵盖了中国史前信仰和原始宗教研究的基本内容,阙漏之处,容后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