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今天的语文课,我要上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教学前一首诗《山行》,我采用的是以往常用的教学步骤: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感情。咦,这才第一节课,学生怎么就懒洋洋的?叫他们说诗意,举手者寥寥无几,场面如此冷清,我有些沉不住气了:“小红花最喜欢爱动脑筋的孩子,谁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我请他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场面还是不热烈,我的手心有些冒汗了,一定是自己的教学策略不适合他们,我想起刚上课时,我才写出诗题,就有学生在下面嚷嚷:老师,我已经会背了。确实,现在的孩子,家长都重视他们的早期教育,像这种不太生僻的古诗,许多孩子两、三岁就会背了,也难怪他们没热情。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呢?突然,我想起了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教学古诗《草》的方法——画诗,顿觉眼前一亮。
因此,学第二首古诗《枫桥夜泊》时,我调整了一下教学策略,还是那些学诗步骤,我请同学们自己按那些步骤自学,自学中遇到困难,小组讨论解决,在初知诗意的基础上,我请学生把这首诗画出来。并且,我还以前首诗为例,教他们简笔勾勒、表达画意的技巧。学生们很有兴趣,有个小女孩是用彩笔画的,画面很清爽:一轮金黄的圆月,火红的江枫,几点昏黄的渔火……我把这张画在投影仪上展示出来,叫学生根据课文诗意评画,许多孩子赞不绝口,其中有一个孩子却站出来表示异议:老师,她画错了,从“月落乌啼霜满天”,我们知道月亮是落山了,“月落”嘛,而她却画了一轮金黄的圆月,这是不可能的。接着,另一个孩子又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月落”解释为“月亮落山”也不妥,因为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夜半”告诉我们,这是半夜,半夜时月亮是不可能落山的,因此,我认为“月落”应该解释为“月亮被乌云遮住了”。我充分肯定了孩子们肯动脑筋,课堂开始活跃起来,又有学生站起来指出:老师,她画的火红的枫叶也不对呀,我从“夜半钟声”和“枫桥夜泊”两处知道,这是夜晚,从“月落乌啼”一句知道没有月亮,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到处黑乎乎的,怎么能看见枫叶是火红的呢?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又一个孩子站起来叫道:老师,那书上也画的是红枫叶,书上也画错了……
《古诗两首》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在《西湖》一课,我又采用了画一画的教学方法。但考虑到这一课生字多、生词多,长句子也多,我花了一节课指导孩子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第二课讲到第二自然段时,我调整了一下策略,就是让学生读,我来画,但有意留下空白点和画错处,然后让学生评价讨论修改。具体情形如下: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三(2)班旅游团的团员们已“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西湖的美景了,你们看见了什么?请读……
生读: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师叫停,并随机在黑板上标了一个方向指示,并在其下用红笔勾出了西湖的南北西三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峦的简笔画。)
师问:小朋友们,我画得怎样?
生:老师,你没画出“层层叠叠”来,“层层叠叠”应该是山外有山。
师:那你来试试!(学生上来在黑板上用白笔画“层层叠叠”。)
师:同学们,他画对了吗?
生:画对了!(学生鼓掌。)
师:真的画对了?(学生面露不解。)
师:请同学们接着读课文。
生接读: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师点拨:同学们,刚才的同学和老师用的粉笔颜色对不对呀?
生:(恍然大悟)不对。
(学生纷纷举手要求上讲台重画,老师请一名学生上来重画,他用绿色粉笔画近处的山,画得重一些,用蓝笔勾勒远处的山,画得轻一些。)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画?
生:因为“一山绿,一山青”嘛,“青”就接近于墨绿和深蓝色,我就选了蓝粉笔,而且我观察过远山,近处的山要绿些,远处的山颜色就是“青”的,所以我用蓝笔画远处的山,而且远处的山有雾啊云啊遮挡,远得看不清,所以我就画淡些,近处的山呢,看得清楚,颜色也分明些,所以我画浓点、重点。
师:他画对了吗?
生:画对了。(下面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这就叫——(学生接读: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就这样,我引导孩子们边读边画,边画边读,孩子们的探究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动手画一画既可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使他们把课文文字还原成画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是否到位,更重要的是在动手画一画,然后在全班或小组展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会就画面中某些画不达意的方面展开讨论,乃至争论,从而引发他们探究的热情,他们会为自己的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分歧去进一步地读课文、查资料,乃至引发他们更多自主的学习活动。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我充分体会到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的重要性,此后的教学中,我不仅经常给学生提供动手画一画的机会,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演一演(动作性强、情节性强的课文可指导演课本剧),还有动手比一比、动手查一查(课前课后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动手找一找等。
例如: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时,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找一找各种形态的树叶,然后集中分类贴在一张白纸上,做成树叶标本。上课时,不用多讲,看看自己收集的树叶标本,学生就理解了什么叫叶子“形态各异”,什么叫“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什么叫“嫩绿”“葱翠”,什么样的叶子才叫“肥美”,一目了然。
总之,无论是画一画,还是比一比、查一查、找一找,只有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动起来,在动手的过程中,他们才会发现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他们的探究热情才会被激发,在探究的过程中,在动手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就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慢慢形成了。
(深圳市全海小学 彭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