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商业:社群经济时代的掘金法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解密社群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连接变革

1.1 互联网社群:一种新型商业形态的诞生与崛起

1.1.1 社群的定义、特征及属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群逐渐与互联网相融合,催生出互联网社群产品。而要明白什么是互联网社群产品,首先要明白社群是什么。

◆ 社群的定义

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彼得·沃斯利(Peter Worsley)曾从广义上对社群定义:社群既可以表示一种地理上的社区,也可以表示一种社会关系。通常指的是以某种特殊关系联结起来的集体,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一部分。沃斯利眼中的“社群”是从广度上对社群进行解释的,但还不够清楚,下面我们将重点研究社群的特征。

◆ 社群的特征

社群并不简单地指一类人或一类人做的某件事,它有情感上的联系。另外,社群是群体的表现形式之一,除此之外,群体还包括统计群、集群等。

(1)统计群,又叫社会类属,统计群里的成员有着某一共同的特征,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对成员进行统计归类。例如,新浪微博有一项功能就是用户可以给自己定义标签,而定义了相同标签的用户就属于一个统计群,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特征,但是这类人彼此之间并不了解,也不存在交流沟通。

(2)集群,又称为聚集体,成员因为不确定的因素聚集在一起,所组成的集群也是临时存在的。在日常生活中,集群最常见的形式如豆瓣上的线上活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活动的发起者,也都可以参加其他人发起的活动。参与这些线上活动的用户都遵守着发起人制定的规则,一旦活动结束,就自动解散。

与统计群和集群相比,社群成员有着共同的特征,并且社群是长期、稳定存在的。

例如,知乎就是一个社群,用户在知乎上既是提问者也是回答者,共同遵守知乎所制定的原则,并且知乎用户有各自的分工,用户可以给自己满意的回答投票,或者与其他用户分享知识、经验等,成员基于知乎平台而建立的关系长期存在。

总体来说,社群主要存在以下3个特征:

★ 社群长期存在,群体结构稳定,社群成员有着明确的共识;

★ 社群成员保持着密切联系,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

★ 社群成员分工明确,可以保持行动一致。

社群有两个维系要素——社群精神(Community Spirit)和社群情感(Community Feeling)。而社群精神是社群具有以上三大典型特征的核心要素,它体现着社群的文化。

◆ 社群的生态属性

(1)社群多大最合适

2009年3月,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牛津大学教授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150定律”,也叫“邓巴数字”。邓巴在研究猿猴智力以及社交网络的基础上,发现对于人类的智力水平来说,拥有148个朋友是最稳当的状态,四舍五入之后则是150人。经过深入的研究,邓巴认为,人的大脑新皮层的应对能力决定了社交网络的规模为150人最稳定。

从“邓巴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社群规模过大,传播效率则会降低,社群成员获取信息的成本就会增多。

(2)社群由哪些角色构成

根据网络社群中“居民”的参与度及其变化,美国数字营销专家Lave和Wenger将社群成员划分为外围者(Lurker)、入门者(Novice)、熟悉内情者(Regular)、成长者(Leader)、出走者(Outbound)五大类。

★ 外围者(潜水者):外围的用户,遵守规则但意识较弱;

★ 入门者(新手):对社群不太了解,自主性与能动性较高;

★ 熟悉内情者(常客):坚定的社群从业者;

★ 成长者(领导):引领、支持用户参与,与用户交流互动,管理社群;

★ 出走者(资格老人):由于社群无法为其创造更大的价值,或者新的社群对其更有吸引力,而逐渐离开社群。

(3)社群成员的成长轨迹

一般而言,社群成员成长需要经历以下4步。

★ 发现社群,并通过注册成为社群成员;

★ 加入初期一般不发言,主要是了解社群情况;

★ 积极参与社群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能动性,促进社群发展,如果所做贡献突出,则有机会成为社群领袖;

★ 由于社群无法为其创造更大的价值,或者新的社群对其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决定离开社群。

如果一个社群流失领袖以及对社群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成员,那么社群的生命周期将有可能大大缩短。

1.1.2 社群产品的构成要素

每一个社群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这也是一个社群与其他社群相互区别的主要特征。社群中的成员受到社群文化的熏陶,也会形成与社群文化相一致的群体意识,并且成员之间的行动保持着高度协调一致,彼此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

社群所具有的这些特征是在社群诞生之后产生的,而在社群正式产生之前,社群的行为主要由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规模、群体领袖、群体决策5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社群的5个主要组成部分

◆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作为社群结构的一部分,从精神上引导成员聚集在一起,形成社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群体凝聚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人际关系,也可以是兴趣爱好或者价值观念,甚至可以是对某一事物的热爱。

一般来说,群体凝聚力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成员对群体的兴趣;

★ 成员和群体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 群体成员之间共同利益的关联程度;

★ 社群管理者为成员提供的安全感。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群成员的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群体凝聚力也会随着群体成员的变化而变化。群体凝聚力是社群发展的基础,它贯穿于社群发展的始终,影响着群体规范的形成。

◆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由社群成员共同制定的、规范成员行为举止的一种条文,是长期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观念。

社群管理者负责监督社群成员的行为,同时也受到成员的监督,在相互监督中,规范彼此的行为,促进社群的发展。群体规范在社群的建设、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社群,还是网上的虚拟社群,都需要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的制定影响着社群的凝聚力。如果社群的群体规范比较严格,符合社群成员的需求,并能保证有效实施,那么将会形成巨大的社群凝聚力,使社群爆发出巨大的活力和生命力;反之,如果群体规范过于松散,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和监督,那么将会阻碍社群的发展。

◆ 群体规模

对于群体规模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是几个人,也可以是几十万人、几百万人组成一个社群。即使是两三个人也可以组成一个小社群。社群不以规模作为划分依据。

群体规范能够影响社群的活力和生命力,而群体规模则影响着社群的性质以及发展。

与社群的其他组成要素一样,群体规模也无时无处发生着变化,成员的增加和减少都是社群中常见的现象。社群成员的增加会影响社群行动的一致性,降低群体的凝聚力;但通过增加新成员,可以扩大社群的规模,增加新的元素,始终保持社群的活力和创造力,以实现更远大的目标。

此外,社群规模也与社群规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社群的规模越大,其成员越依赖社群规范;而在规模小的社群中,其成员则有较大的自主性。通常,社群成员数量在几人到十几人之间,大多是私人社交性质的社群。

那么,最理想的社群规模应该有多大呢?如何在社群凝聚力和稳定性之间找一个平衡点?目前,在社群中并不存在一个适合所有群体的标准,因此,每个社群要根据自己的主题、规范和目标来确定群体的规模。

◆ 群体领袖

群体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有群体领袖,它是随着群体的诞生而产生的。群体领袖并不是由单个人决定的,并且具备某些特征的人也不一定就会成为群体的领袖。群体领袖一般从群体中产生,其价值观和目标与整个群体的价值观和目标相契合。

一般而言,群体领袖分为工具型领袖、表意型领袖和自由放任型领袖3类,如图1-2所示。

图1-2 群体领袖的3种分类

★ 工具型领袖。工具型领袖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群体的共同目标,而群体其他成员的自主性较差,比较依赖群体规范和秩序。

★ 表意型领袖。表意型领袖的作用是为社群成员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以便激发每个成员的创造力和活力,提高成员的积极性。但在这类领袖的领导下,社群可能会出现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等状况。

★ 自由放任型领袖。在这种社群中,成员的自由度较高,活跃度也较高,但会影响社群的效率和凝聚力。

在实际生活中,社群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和目标任务选择合适的群体领袖,而群体领袖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也应灵活应对,有所侧重。

◆ 群体决策

社群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群体成员共同商讨,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即群体决策。社群成员在遵守群体规范的前提下,共同决定应对策略,以此实现社群成员的共同目标。

社群成员通过交换信息,共同讨论,最终做出决定。社群成员通过决策,可以长期保持互动,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

例如,群体决策在知乎上的表现就是用户可以对自己满意的回答投票。如果回答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念,用户也可以指出并加以纠正,从而加强社群成员之间的互动。

1.1.3 互联网社群的6种类型

我们所生存的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社群,而每个社群也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建立一个社群之前,要对所建立的社群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如社群的目标是什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选拔社群成员有什么样的标准?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准确定位社群,才能吸引到优秀的成员,为社群赋予价值,并确保其长期发展。

每个建立社群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例如,通过社群能够认识多少人,可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由此,人们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例如,建立多个QQ群,以此实现数量的增加,但是QQ对于建群有数量限制,如果你的级别较低,就没有建群的资格。即使你成功地建立了多个QQ群,那么如何来维护社群的活跃度?如何找到成员都感兴趣的话题?发起的活动,社群成员是否都有兴趣参加?

因此,在建立社群之前,最好能够对社群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以便吸引对此感兴趣的人参与。例如,建立讲解电商社群,那么参与进来的成员应该都是对电子商务感兴趣的人。

社群的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出现的氏族部落以及封建社会的宗祠、商会等也是社群的表现形式,而当今社会的协会组织也是一个社群。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群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社群成员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交流、参与活动,而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也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更加便捷地联系在一起。通常来说,线上的社群以微信群、QQ群、微博群、论坛、贴吧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社群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社群类型,如图1-3所示。

图1-3 社群的六大类别

◆ 产品型社群

产品型社群一般是企业建立社群常采用的方式。企业在产品上市之前,可以建立一个社群,与社群成员分享待上市产品的信息,培养产品的忠实用户。如果成员在加入社群之前就已经对该产品有了详细的了解,那么企业可以把这部分群体发展成企业的粉丝,形成用户黏性和忠诚度。

同时,在产品型社群中,也会出现成员自发的对企业产品提出改进的意见,成为产品创造者的情况。对于产品型社群来说,只要企业的产品一直有市场,得到消费者的支持,这个社群就会长期存在。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社群的稳定性。

从产品型社群的本质来看,它主要是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互动提供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企业达到提高销售量的目的。真正纯粹的社群是不存在的,只不过企业建立的社群不能有太明显的功利性,而是通过社群与消费者沟通交流,与消费者建立情感上的联系,从而将消费者变成产品的粉丝。

那么,企业应如何“伪装”社群?

例如,一家卖食品的企业可以将社群命名为“吃货团”,将所有喜爱美食、对美食有研究的人聚集在一起;或者建立一个“有机生活大讲堂”社群,与成员分享健康饮食、养生的知识。人们在进群之初,完全是出于兴趣或者好奇心,但随着对产品的了解,逐渐成为粉丝。因此,企业建立的社群要有一定的精神支撑,并能够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

除此之外,社群还要触及消费者的痛点甚至痒点。比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拓展,但随之而来的信息大爆炸也困扰着人们;而罗辑思维则恰好能为人们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接触到人们的痛点,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

而在创业领域,i黑马帮助创业者搜集信息,激发创作灵感,吸引投资和人才,帮助创业者成长。i黑马的这一创举触动了创业者的痛点,受到他们的欢迎,如图1-4所示。

图1-4 i黑马网

图片来源:i黑马网页面截图

同理,产品型社群也应触动人们的痛点,为社群成员提供服务。

例如,农资电商平台农一网建立了“电商知识培训”社群,将经销商和农户聚集起来。当这个社群建立起来之后,农一网就可以适时地在社群里植入软广告,让成员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产品的信息,给其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除此之外,也可以让社群成员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当中,使成员既是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扩大产品的传播范围,建立起良好的口碑。

◆ 兴趣型社群

兴趣型社群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主要有体育型社群、艺术型社群、读书型社群、绘画型社群、音乐型社群以及专业型社群等。加入社群的成员对于同一件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行动力上也容易保持一致,社群活跃度较高。

新浪曾以提供体育内容为主,并逐渐成了一个以体育为主题的社群,吸引了大量的体育爱好者成为它的粉丝,随后才发展成今天的门户网站。

◆ 目的型社群

不论是产品型社群还是兴趣型社群,它的建立都有一个目的。例如,“每周一课”社群的目的就是让成员获得知识。社群的目的可以让所有人在加入社群之前,就对社群有一个大致了解,不至于让对美妆感兴趣的人误入了农商的社群中。

目的型社群的种类繁多,可以是个体的目的,也可以是集体的目的。例如,社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要举办哪些活动,是会议还是图书签售会,或者社群成员相互监督,共同实现某个目标等。有着明确目的的社群能够提高成员的办事效率,实现成员的共同目标。

◆ 内部型社群

内部型社群,即企业内部员工组成的社群。组建内部型社群有诸多优点,如人性化管理员工,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员工可以参与企业的发展运作,增强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通过社群管理员工,可以使员工更加了解公司,激发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通过社群管理员工,减少繁杂的中间环节,让每个员工都可以参与企业的运作,每个人都有权力发表自己的看法,都可以组建自己的社交圈,成为小团体的核心人物。

而公司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网状分布的结构可以有效管理各部门,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例如,罗辑思维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发挥内部员工的最大价值,创造一个个相互连接的小圈子,实现企业的发展。

◆ 平台型社群

各个行业相互交流或者一些自媒体平台通常会组建平台型社群,如i黑马、正和岛、罗辑思维等。通过建立平台型社群,企业可以迅速增加粉丝量,获得发展。例如,罗辑思维就拥有上百万的粉丝量。

平台型社群是一种共享信息的社群,在社群中,成员可以获得知识,同时也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实现共赢。其中,能为社群带来价值的成员最受社群的欢迎。例如,成员在群里讲授自己成功的经验,或者传递知识等,这样既可以提高社群的活跃度,又能为自己增加粉丝和关注度。

◆ 综合类社群

综合类社群是包含一种或多种社群形式的社群,例如,天涯就是集兴趣、产品、目的等社群类型于一体的社群,而豆瓣、知乎等则只有一种社群形式。

豆瓣在发展初期,主要是兴趣型社群,随后逐渐地增加了豆瓣同城、豆瓣小组等功能,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社群,其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社群,可以满足成员的不同需求。其实,可以把社群看成人和内容两部分组成的集合,每个人出于特定的目的而加入社群中,那么社群就需要为成员实现目标提供必要的平台,如图1-5所示。

图1-5 豆瓣网

图片来源:豆瓣网页面截图

1.1.4 社群发展的内在逻辑

◆ 互联网中的各个社群之间相互联系

当今时代,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社群,但社群与社群之间并不是彼此隔绝的。由于人是社会的,并且自身具有多个不同的角色,因而使社群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开放。例如,一个人从事销售行业,同时他也爱好篮球,那么他就有可能活跃于“销售圈”和“球迷圈”。通过一个人,就可以把两个原本没有关联的社群连接起来,而无数的人就会把无数的社群连接起来,彼此相互沟通、相互联系。

◆ 社群之间成员相互融合,此消彼长

社群的规模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有的社群规模大,有的社群规模小,而不同规模的社群对人们的吸引力也不同。

由于社群相互联系,成员可以自由选择社群,因此人们会被影响力大的社群吸引过去,而小的社群由于自身的缺陷导致其规模逐渐缩小,甚至最后被大社群吞并。但不容忽视的是,大社群也会流失成员,而小社群也有它的忠实成员。

◆ 社群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迭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基于社会存在的社群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媒体行业,在互联网产生以前,媒体行业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为主,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媒体行业开始以新媒体等为主。

◆ 社群成员的层次及影响有所不同

企业只有对社群有详细的了解,深入研究社群成员,才能为用户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社群,然后努力成为社群领袖。

(1)高层次社群成员

通常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雄厚资源、广泛影响力的人一般会成为社群的高层次成员,他们属于享受性的消费群体。如果企业能了解自己产品的特性,培养这部分消费群体,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那么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中层次社群成员

这部分群体在现实生活中不像高层次社群成员那样有着雄厚的资源,但他们非常熟知自己所处的社群,在社群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属于实用性的消费群体,在消费时,会货比三家,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还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如果企业能够将这部分群体发展成自己的客户,将会产生口碑效应。

(3)基层社群成员

社群中的这部分群体只是单纯地对社群感兴趣,通常是潜水者,不发言,只围观,在社群中的影响力较小。基层社群成员在社群中占的比例较大,对社群的了解较少,受环境以及其他成员的影响较大。

对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言,企业可以先锁定有较高影响力的消费者,发挥他们在社群中的作用,通过他们拉动更多的消费者,扩大传播范围,从而影响整个社群。由于社群是开放的,彼此联系,因而企业的影响力可以由一个社群延伸到其他社群,从而实现口碑效应。只有以这种方式吸引来的消费者,才是企业的忠实用户,才会形成用户黏性和忠诚度。

总体看来,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需要准确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社群,发挥社群领袖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口碑效应。

1.1.5 互联网社群与社区3.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粉丝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并引起各行的重视。于是,粉丝经济在企业转型与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层出不穷,网络红人、粉丝团以及微博“大V”纷纷抒发己见。

但是仅仅拥有话语权,还无法产生效应。于是,关键意见领袖开始将自己的粉丝转化为利益,从而催生出社群经济。Google的执行董事Eric Schmidt也认为,到2020年,所有人都会成为互联网社群的一分子。

2013年5月,QQ推出“部落”功能,兴趣爱好相同或者地理位置相近的人可以通过“部落”连接在一起。同年8月,QQ正式提出社群3.0。随后,社群成为各行纷纷引用的热词,关键意见领袖以及媒体开始与社群连接起来。

腾讯希望QQ利用社群的概念吸引粉丝,获得发展。随着QQ公众号的上线,基于QQ而存在的社群将进入3.0时代,形成“QQ群+群应用+兴趣部落+公众号”的全方位社群生态。随着腾讯“连接一切”战略的实施,社群能够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连接起来,共享信息、服务和产品。

社群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但当今时代,它真的会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实现经济的发展吗?

提起社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雷军的小米、罗永浩的锤子手机、罗振宇的罗辑思维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粉丝的基础上形成社群。雷军、罗永浩、罗振宇等将自己的粉丝转变为产品的客户、粉丝;同样,他们的粉丝又会带有这个社群明显的标记,如小米的米粉、苹果的果粉等。

从内容上看,社群通过个体整合资源,而成员只有在社群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社群将一类人聚集起来,社群的目标就是每个成员入群的目的。从社群的目的性看,社群中的成员更多的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地理位置相近、年龄相仿等客观原因而聚集到一起,社群更多体现的是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等,而非社交需求。

基于某种目的聚集起来的群体,在形成社群之后,便会产生追随行为,听从社群领袖的意见。虽然社群与社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也受到外界其他因素的限制,影响社群规模的扩大。例如,当一个社群的规模不断壮大时,必然会遇到挫折。因为社群成员具有差异性,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致性,并且社群管理者自身的因素也会导致社群没落。

社区与社群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由人组成的。二者的区别在于社区是生活中的社群。由于人扮演着多重身份,他所加入的群体也就不同,可以是摄影爱好者协会,也可以是美食粉丝团等。当这些社群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时,它就以社区的形式出现。

除此之外,社群没有地域性特征,而社区有。例如,金宇澄的小说《繁花》中出现的“弄堂网”,以上海为背景,因为有了地域性,小说显得更规范,更有现实意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的个性化特征得以凸显,通过互联网,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社群,社会进入社区3.0时代。

人自身具有社会属性,有人的地方,就会形成社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大企业纷纷研发社区应用,将人群准确分类,以便减少查看个体的心情、日记、相册等耗费的大量时间。而社区的产生则会促进人们的交流,展示彼此的个性。社区也随着规模的壮大,可以实现更广范围的传播,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 社区1.0以BBS为代表,上网需要电话拨号,并且是单向传播。

★ 社区2.0是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具体表现为QQ群、论坛、网站、博客等,板块丰富,可以实现双向交流。

★ 社区3.0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产生的。与社群3.0相比,社区3.0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交互形式以及传播平台两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逐渐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OpenCom的创始人李敬球认为,基于移动互联网产生的社区3.0比社区2.0时代的用户活跃度更高,网络应用更频繁,用户交流更及时,获取信息速度更快,沟通无障碍。社区3.0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上网需求,也能满足企业营销的需求,并为其提供服务平台。

追溯社群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它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相重合。在PC互联网时代,BBS、QQ群等兴起,与之相应的是社群也开始发展,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微博、微信、QQ兴趣部落的兴起,社群也进入了3.0时代。但在具体分析社群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时,我们还需从社区入手。2012年,腾讯的QQ群聊功能上线,发展至今,QQ也经历了多次升级变革,而社区也实现了多种转型。

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社区3.0的兴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App进行提问,并能及时得到解答。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App实现在线营销,从而解决货物积压的问题,为向移动电商转型做准备。而作为社区管理者的站长也会因为社区的发展而实现个人的价值。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社区平台,最终的目的都是实现垂直领域的场景营销,扩大产业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相关资料显示,在同学、同事、家人以及陌生人这四大社区中,活跃度最高的是同事社区,其社交性也最为显著,而陌生人社区的活跃性和社交性最低,同学、家人社区的活跃度及社交性居中。在社区3.0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借助移动客户端实现,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社区4.0也大有可能出现。

1.1.6 社群与社交的产品差异

“网络社区”这个概念如今在社交圈里愈加常见,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和软件已经被很多人同网络社区这个概念等同起来。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所谓的社交平台中,QQ、豆瓣等与微博、Facebook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那么,“社区”与“社交”之间在概念上应当如何区分开来呢?我们该如何看待BBS等在线社区与社交网站之间的不同?我们在探讨中为了把二者区分开来,将传统意义上的网络社区定义为“网络社群”。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社交产品同社群产品之间的区别,如图1-6所示。

图1-6 社交产品同社群产品之间的区别

◆ 结构上的差异

社交类产品同社群产品之间的展开方式不同,前者以个人结构展开,后者则以群体结构展开。

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产品都是以用户的个人视角为出发点蔓延到整个“视界”上的,没有真正客观上的边界之说,所以视界呈现出来的形态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是不同的。

用户组成的社交网络因为其个体性,还没有扩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行为和规范相对较为单一,因此看上去具备了一定的社群属性;但是随着其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效应的威力凸显,行为和规范愈加多元化,我们就会发现其社群属性被不断削弱。

Twitter中文圈在2008年还是相对比较小众的科技和意识形态的讨论圈,但之后的范围和规模就不断扩大了。这样的平台或者说圈子或许可以时常举办一些群体活动,但从本质上来说,其社群的凝聚力很难长久维持。

◆ 意志之间的差异

从结构上的差异我们可以类比出意志上的差异,那就是社交类产品靠的是个人意志,而社群类产品靠的是群体意志。

当个人成为主宰的时候,呈现在外的是个人色彩浓重的东西,它强调个人体验感受的绝对中心地位,任何信息和内容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而存在,在这个概念范围中个人的个性化尤为重要。

在社群中高于个人意志的是群体意志,个人的个性和特色当然也会体现出来,但综合在一起最终达成一致的还是群体意志,如群体之间的共同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美食的社群中,人们会通过展示自己制作的美食或者寻找到的美食来展现自己的喜好,这就是这个社群的集体共同点。倘若有人在这个社群中发表与美食无关的观点,就会遭到这个群体的排斥。

◆ 规范的差异

群体规范只存在于社群产品之中,而社交类产品则不需要群体规范。

社交平台是一个自我化程度极高的圈子,在这个圈子内个人意志占了主导地位,因此除了法律法规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之外,很难再产生一些由用户自发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规范。

每个人有展示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也许有的行为和话语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但是这一行为只代表个人,其他人可以不去理会,但却不能剥夺其说和做的权利。

但是社群却不同,每个社群都有一套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成员,只要你在这个社群中就必须要遵守,不然很容易遭到排斥,如论坛版规,还有我们都很熟悉的学生守则等。

在社群中,社群规范就代表着普遍适用的、至高的价值观,这就意味着其赋予了社群处罚其成员的权利。

◆ 阶级差异

社群类产品中存在一个组织者,而社交类产品中则不存在。

平等是社交网络关系中成员相处的一个前提条件,这里的平等指的是权利的平等。既然权利平等,那么也就不存在某个人有领导和组织的资格。

而社群中却需要一个管理者或领导者来对社群进行运营,否则社群的维系将会变成一项困难而高成本的工作。领导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护成员之间的关系、整顿社群规范、防止凝聚力减弱等。

当然,社群的领导者并非作为一个强硬的法规制订者而存在的,需要根据不同的社群特点选拔出来。

◆ 成本差异

就上手成本和熟练成本来说,社交类产品是前高后低,而社群类产品则恰恰相反。

社交类产品是以个人视角为出发点展开的,这就意味着前期用户需要大量的时间,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建立关系链,这一时期是相当漫长的,而且用户还容易处于一个无人可交流的“冷冻”尴尬期。目前对这一问题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社交类产品的上手门槛虽然高,但一旦越过这个门槛之后,就会趋于稳定,因为自己的关系链上都是熟悉的人和信息,要融入很容易。

而对于社群类产品,每个人都是以群体的整体意志和价值观为中心来收集以及展示信息的,每个人第一时间所接触到的信息不是个人的个性化信息,而是具有社群统一性的信息。对于很多人来说,进入社群之后要消化信息就变得很容易,因此上手成本是很低的。

社群中人与人的影响力不同,但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产生影响力的机会,只要一个人传播的信息与社群的整体价值观相符,他就能很容易融入到社群之中。

但随着社群的整体规范、人们之间价值观的磨合与叠加等的不断累积,后期人们在社群中活动的成本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成员之间的摩擦,甚至是成员流失。

◆ 网络效应强弱不同

社交类产品产生的网络效应强,而社群类产品产生的网络效应弱。

相对来说,社交产品之间的排斥性(或者竞争性)是很强的,网络效应也十分强烈。如果用户自行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交链,那么后期就不会再花更多工夫去寻找其他产品来维护。这就直接导致了产品之间为了抢夺市场而不断试图最大化自身价值的行为。

社群类产品则不同,一个产品的粉丝之间联系密切,但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粉丝联系却呈现弱化现象,排他性不强,市场中的社群可以“和平”共存,因此网络效应较弱,或者说几乎不存在。

举例来说,在一个社群圈子内部,一篇很厉害的帖子极有可能引起成千上万人的评论和关注,但是在微博圈中,一个普通人很难在日常个人微博中获得这种效果。这就是网络效应所产生的信息传播之间的区别。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社群的这种强大的内部结构也恰好造成了其信息的传播可能只会局限在内部,无法形成蔓延式的网络效应。而链条式的社交网络则完全具备引发信息病毒式传播的可能。

总而言之,社交类产品与社群类产品之间不存在替代性,也不存在谁先进还是谁落后的问题,二者性质与特征不同,也就意味着双方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