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物联网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上一次接受李晓妍的采访是在2011年,当时她刚刚开始创办《物联网与云计算》杂志。那个时候物联网产业刚刚兴起,杂志主要是对不多的物联网应用案例做简单的分析和应用场景的设想。
转眼,5年过去了。物联网产业在经历了被热捧、被质疑的阶段后,回归了平静,应该说时至今日,物联网的发展已经逐步走上了健康、理性的轨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过去物联网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比较严重。不单在传感器层面,在通信层面的标准也是五花八门。2016年6月,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标准会议上,通过了一个窄带物联网的核心协议标准,它定位于在运营商许可的频段,比如在200kHz的频段里面,利用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和单窄波的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技术组织物联网,极大地满足了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的需求。总体来讲,它有四大优势:一是广覆盖。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比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高20dB以上的覆盖增益,因而覆盖面积扩大100倍,比如原本的信号死角像地下车库、地下管道等都可以覆盖到;二是大连接,即NB-IOT单扇区可以支持5万个连接,比现有的2G/3G/4G网络高50倍。如果全球有约500万个物理站点全部部署NB-IOT,每个站点的三扇区可接入的物联网终端数将达4500亿个;三是低功耗,即NB-IOT终端如果每天发送一次200Byte报文的话,那么终端所用的AA电池的待机时间将达到10年;四是低成本,目前单个连接模块的成本是5美元,只要应用被规模使用后成本很快就会下降到1美元。
第二,5G的即将商用。我们原来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对象都是人,5G除了继续面向人的增强宽带服务外,还定位了另外两个应用场景:一个是大连接,即面向产业互联网企业中的大规模物联网传感器的连接。5G可以做到在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同时支持100万个传感器的联网;另一个是低时延高可靠服务,例如车联网场景。我们知道车联网对安全的要求很高,为了保证安全,其反应时间必须很短。现在的2G、3G、4G都做不到。而5G的延时小于1毫秒,所以它的商用可以推动车联网的快速发展。另外,5G设计的终端运动速度每小时可达500公里,这已经将未来高铁上旅客的通信需要纳入了考虑范围。
第三,工业4.0的提出。美国提出产业互联网,中国提出“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互联网深入到传统产业,为传统产业的改造、转型提供技术手段。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是把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相结合,进一步促进物联网在传统产业的应用。原来的物联网,基本还停留在智慧城市的层面,现在“互联网+”的出现,为物联网开辟了很好的产业市场。
第四,物联网成为可穿戴设备的标配,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需要物联网来完善用户体验,自动驾驶汽车更是物联网汽车,物联网支撑了这些产品与应用,反过来,这些产品也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
第五,原来物联网发展面临的一个困局,是没有大企业的参与,都是中小企业。近两年,像华为、中兴等大型通信企业,以及互联网巨头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也都积极参与进来了。同时,随着NB—IOT的出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开始大规模地进入物联网。大企业的进入,将给物联网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第六,当然,更好的一点是政府对物联网的推动力度在加大。自2015年以来,政府出台的很多规划、战略、行动计划,包括最近出台的“十三五”规划等,都把物联网应用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并且是实实在在地推动。
所以,总体来讲,我认为物联网的发展,现在才进入了好时机。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因此,还是我四年前接受李晓妍采访时说的那样:“物联网产业不是房地产,从业者不能急功近利,要抵得住诱惑、忍得住寂寞。要有坚忍不拔的耐力,就是不能遇到困难就想当逃兵;要有去繁就简的勇气,就是做事情不能贪多,要聚焦;另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求真务实的心,不能抱着赚快钱的态度。”
这本书中收录的企业,大部分都在物联网产业摸爬滚打了多年,尤其是一些创业企业,大都在物联网的迂回发展中,经历过生死存亡的抉择,甚至每天都在考验中度过。应该说,它们是物联网产业开始阶段的首批实践者和见证者。所以它们的故事对物联网产业,乃至对更广泛的信息科技和更多的传统产业的从业者来说,都有着极具价值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