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多一些耐心,呵护孩子慢慢成长
孩子的成长不可替代
孩子的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只能协助,不能代替。家长的代替,不仅会在孩子心中埋下愤怒的种子,也会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如果家长不放心孩子,孩子就会在无形中接受家长投给自己的这种担心和不信任,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真的认为:我不行,有问题我得请教爸爸妈妈。
孩子不是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行,而是接受了家长给他的信号才会这样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体验,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吃点苦、受点罪、跌几个跟头,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更能使他在挫折中悟出道理、锤炼本领,为人生的成长积累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良好心理素质。
一位母亲为他二十岁的儿子伤透了心,不得不去请教心理专家。
专家:“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打了个死结,你是不是从此就不再给他买系鞋带的鞋子?”母亲点点头。
专家:“孩子第一次自己刷碗的时候溅了一身水,你是不是从此不许他走近洗碗池?”母亲又点点头。
专家:“孩子第一次自己动手整理床铺,用了很长时间,并且弄得歪歪扭扭,你是不是不耐烦地把孩子推到一边,替他重新整理?”母亲惊愕得看了他一眼。
专家:“大学毕业后,你是不是又动用了自己的权利和关系,为他安排了前程?”母亲更惊愕了,连连点头。
最后,专家肯定地说:“现在你的儿子是不是工作没业绩,与同事处不好关系,还对你们很暴躁,完全变成了一个陌生人?”母亲“哇”的一声哭出来:“是的,这是怎么回事呀?”
专家严肃地说:“你们把所有的事都替孩子做好了,所以,孩子就不会做所有的事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但绝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这样一些场景也常常出现:吃早餐时,家长替孩子拌面;早餐结束,家长替孩子擦嘴;上学路上,家长替孩子系鞋带……这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如今渐渐都让家长做了。
不可否认,孩子需要家长的抚养,但是,家长为孩子做的不能停留在低层面,应该学会放手,一点一点放,直到他们独立并能帮你做。孩子上了小学,穿衣服、叠被子、洗澡、背书包等,凡是他们自己能做的就都应该交给他们,哪怕他们做得不够好;做饭、刷碗、洗衣服,他们都能做,即使摔碎了杯子、碗,跟他得到的成长技能相比又算什么呢?
如今,很多家长常常感到很困惑:我为孩子做了这么多,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孝顺,不知道心疼我?可是,只有当孩子帮你做的时候,才是懂得爱你!“养儿方知父母恩”就是真理。那么,家长应该为孩子做哪些事呢?
1.给孩子做个好帮手
协助就是处于从属地位,在需要帮助时搭把手,不需要帮助时一边看着就可以了。什么事情是需要家长帮助的呢?比如孩子不能独立完成的事,孩子做的事情有危险时。
2.支持孩子的决定
孩子想学什么,想做什么,只要不是坏事,你都要表明立场,成为孩子坚定的支持者。特别是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伤害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不要因为孩子丢了家长的脸,就跑到孩子的对立面去。
3.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孩子来到学校、进入社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惑、苦恼,怎么引导确实需要学问。家长要帮助孩子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肯定正面信息,剔除负面信息,正确看待中性信息。
比如,孩子说:“××买了一双耐克鞋,花了800多元。”家长要说:“我也可以给你买,但是如果你将来有能力自己买的话,你会更自豪。人的外表穿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要有学问、有品行、有内涵。”
家长,你只需要耐心一点点
保持耐心,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谁都想做一个有风度、有涵养的家长,但太多的理由又常常使我们事与愿违。
两天前,和同学一起去商场溜达,在儿童专柜前,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一堆玩具前流连忘返,妈妈厉声催他走,他却置之不理,充耳不闻。爸爸生气了,走过去一巴掌下去,孩子“哇哇”大哭。可是,孩子也耍起了牛脾气,怎么也拽不走。孩子感到很委屈,大人感到很尴尬。
回来的路上,我们看到一家祖孙三代在街头漫步,也许是小女孩走累了,蹲在地上不愿起来,无论妈妈奶奶怎样大声呵斥,低声软哄,孩子就是懒得走。大人与孩子展开了对峙,双方出现了僵持的局面。
不可否认,这几个家长确实是太不会处理这些小事了,其实,只要给孩子一分钟时间,什么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孩子有时候并不清楚一分钟是多长时间,但口头协议一旦签订,幼稚的自尊心、天生的守信感就会让孩子乖乖听话,在大人说“一分钟到了”时,他们会自觉地停止手里的活动,心满意足地跟大人回去。
对于孩子的任性和小脾气,家长完全可以想出更聪明、更理智、更平和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打一巴掌和大声呵斥。多拿出一点耐心,和孩子讲一讲道理;多一点耐心,听听孩子是不是可以休息一分钟后再继续自己走。
当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时,如果家长没耐心,露出厌烦的表情,会烦掉孩子的好奇心;
当孩子慢腾腾穿衣系鞋时,如果家长没耐心,上前帮代劳,会帮掉孩子的独立性;
当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耍时,如果家长没耐心,忙于自己的事,会给孩子带来孤独感;
当孩子正向你诉说苦恼时,如果家长没耐心,打断了话语,也就打跑孩子的亲和力;
当孩子汇报不合格成绩时,如果家长没耐心,来一顿责骂,只会骂掉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因怕挨打而说谎时,如果家长没耐心,给一顿打,只会打掉孩子的诚实观;
当孩子想要你讲个故事时,如果家长没耐心,找借口推脱,只会推掉孩子的求知欲。
……
当家长在四处寻找成功的秘诀,当家长一直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如此优秀的时候,要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本身缺少了一些耐心,这一点微不足道的耐心,却是孩子成功最重要的保证!
好的教育都不是立竿见影的
好的教育方式一般都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在孩子的成长上,家长要投入细致的指导,从点点滴滴中积累。家长一定要明白,孩子现在最缺乏的是什么?最需要帮助的是什么?你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
妈妈和灿灿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尚街,那里各式各样的小商品琳琅满目,灿灿看得应接不暇。她们先去小饰品区,给灿灿买了头花、卡子,随后灿灿一直耐心地跟着妈妈试衣服,还时不时地提点意见。
出来的时候,她们看到大街上有两位残疾人:一个女的看上去像是个盲人,坐在一个滑板上唱歌;前边,一个中年男子在地上打着滚,拉着车子往前走。走进一看,原来这个人没有腿,而且只有一条胳膊。
当看到人们纷纷给他们钱的时候,妈妈问灿灿要不要给他们钱。灿灿点了点头,之后妈妈给了灿灿五元钱,让她放在箱子里。这件事似乎对灿灿有所触动,在随后的路上灿灿一直沉默着。
中午,灿灿悄悄地问妈妈,那两个人现在上哪儿了?妈妈说:“他们那样的情况应该走不太远,也许现在还没有吃上饭呢。”“哎,他们真是可怜。怎么没人管他们呢?”灿灿叹了口气。
回到家,灿灿问妈妈:“妈妈,我今天表现好吧?”“今天的表现妈妈很满意,有爱心,不乱花钱,不乱跑,以后要继续保持这样啊。”
“嗯!”
教育没有立竿见影,只有潜移默化。有时大人磨破嘴皮子和孩子讲道理,孩子不见得能听到心里去,也不见得愿意听,其实给孩子一段消化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学会理解领悟,可能比大人说上十句百句还管用。遇到事情让孩子自己学着想办法去解决,甚至接受一些小挫折,比一味地听从大人的安排指挥接受的教育更深刻!
在早期教育时,一定要把孩子的品行教育、品格教育、道德教育、习惯教育放在第一位。家长要确立这样的信念:好的教育方式一般都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好的品质的培养总是更难。绝不能因为教育孩子后没有马上呈现出某种效果,就断定这样的教育没意义,教育孩子,千万不能急功近利!
慢养才会成大器
教育是心与心的触摸和碰撞,是心灵的深刻交流,只有达到高度的默契时,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可是,这种心灵之间的高度默契并不是瞬间爆发的,而是在漫长的教育岁月中,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滴地慢慢浸润、感化而成的。也就是说,教育需要回归到心灵深处,需要慢下来,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此才会培养出优秀的好孩子。
著名作家冰心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一种慢教育:
冰心父亲的教育非常生活化,他经常会带着冰心在筑于半山腰的屋子的走廊上眺望大海,每次冰心的心都会被辽阔而深邃的大海所感动。
后来,冰心回忆说:“我和父亲一起看大海,我看父亲,也看大海,我觉得父亲的胸襟就像是大海一样宽阔、坦荡,做人就应该那样。”宽容、坦荡的为人理念就这样潜移默化至冰心童年的心灵之中。
看海,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在闲适散漫之中,却对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漫步自然”的方法正是“慢养”的一种好方式。让孩子身处大自然的怀抱中,让他们不断地去尝试、去感受,一枝一叶就会勾起他们以往的经历,不管是美好的还是伤心的,哪怕是一点点也能让他们的心灵产生悸动。
教育是一个与孩子接触、交流、沟通的过程,家长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心灵世界。这一切,非慢不可能达到。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放慢脚步,才能听到孩子的真实想法,才可以让他们有自己的感悟与发现;只有慢,这种感悟和发现才有被感知的可能。
慢养并不要求孩子能够学到多少东西,它注重的是对孩子心灵的触动和启发,是最终的教育质量。教育只有慢下来,才能浸润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如同自然界的果实,只有经历了充足的阳光和风雨的洗礼,才能真正地成熟,其内在的自然韵味才会芬芳无比。可是,“慢养”是需要时间的。那么,教育要怎样地慢下来才能浸润孩子的心灵呢?
1.给孩子时间,等待孩子慢慢成长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他们的各种能力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家长既不能以孩子将来才能达到的能力水平来要求此时的孩子,也不能急于把自己的迫切教育理想强加在还没有成熟的孩子身上。
2.不提前,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在给孩子选择教育时,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教育。也就是说,不能超出孩子在自己的年龄阶段所处的认知范围。过早开发孩子潜能,仅仅是做了无用功甚至是负功。
比如让孩子学画画,很多家长很早就把孩子送到专业教师开办的班里去接受规范技巧指导,结果孩子很早就能画什么像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丧失应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其如此,倒不如让孩子敞开心灵自由地涂鸦,体验自由想象、不受羁绊的快乐,之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绘画。
3.不拔高,不给孩子增加太多的压力
众所周知,要想让水快一点烧开,可以通过给水加压来达到。如今,不少家长对待孩子也与此类似。许多家长把大部分精力、物力、财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成名成家。
这种高投入产生的高要求必然使家长少了平常心和耐心,多了苛刻与责难。孩子的自信与能力在这样的压力下往往每况愈下,难如人意。因此,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积极地引导,不能对孩子一味地拔高要求,加重负担。
慢教育有一种慢慢浸润心灵、慢慢丰富生命、慢慢滋养的教育之美。家长要给自己的家庭教育生活找寻一个生命的原点、一个思想的源头、一个美好的上游,让孩子有清醒的头脑和从容的心情,去面对各种教育场景及事件;要将孩子从“效率至上”的机械运转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困顿中解放出来,进入“慢”的教育情境中,恢复教育本来的“慢”性!
教育孩子,从了解孩子开始
不了解孩子,对他就会盲目教育,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可能得不偿失。了解了孩子,教育才会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个女孩叫梅溪,今年八岁,十分懂事,成绩也很好,爸妈几乎没操什么心。面对这样一个乖巧的孩子,爸爸妈妈都感到十分自豪。可是,随着梅溪逐渐长大,妈妈对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逐级上升。
梅溪考试进了班级前五名,妈妈就给她制定了一个前三名的目标。梅溪很听话,说:“一定不负妈妈所望。”结果,下次考试梅溪真的挺进了前三名。
接着,妈妈又要求梅溪向第一名冲刺。梅溪感觉自己与第一名相差很远,要超过很难,想对妈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但沉默了一会儿,最终没有吭声。妈妈没看出孩子异样的神情,满心期望她下次成绩能拿第一。
可是到了期末考试,梅溪的成绩倒退到十名之后。妈妈以为梅溪贪玩了,就把她痛斥了一顿。第一次被妈妈责怪的梅溪,委屈的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但她还想安慰妈妈,就小声地解释说:“妈妈,我是压力太大才没考好,不是没有用心学习。”
妈妈听女儿哽咽着说出此话,再想想梅溪平时用功学习的行为,知道自己冤枉了孩子,她心痛地一把抱住了女儿。这时候,梅溪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哭着说:“妈,我真的不想惹你生气,所以一直都很努力,有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好多次做梦都被没考第一吓醒了。”
妈妈听着,眼泪悄无声息地流了下来。这是她第一次听女儿说这样的话,这时候她才发现,原来自己给了孩子这么大的压力!自己太失职了,竟然这么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分很多类型,有的孩子比较乖巧,像上文中的梅溪一样,一心为别人着想;有的孩子爱自责;有的孩子比较活泼;有的孩子比较腼腆等。你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你必须要了解。
了解孩子的途径很多,家长平时可以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多留心孩子的变化,抽空与孩子一起玩耍。只有掌握了孩子的类型,了解了孩子真实的能力,家长才能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最终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家长不仅要了解孩子属于哪种类型,还要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只有如此,才不会因误解而错怪孩子。
儿子正读高中,学校老师通过家校联系册向李先生反映:孩子在校的学习状态不好,成绩总是提升不上去,希望家长到学校去沟通一下。
李先生感到很纳闷:孩子早晨起得早,晚上学习到很晚,几门学科都找了老师辅导,作业也做了不少,为什么成绩总是提升不上去?带着疑问,他去了学校。
和辅导老师、班主任交流以后,李先生才发现,原来孩子上课经常打瞌睡,听课效率低,课堂内容没有学透,完成作业就十分吃力。
李先生十分诧异,难道孩子睡眠不足?通过几天的深入了解,李先生发现了真相:孩子用零花钱偷偷买了手机,中午上网、打游戏,午间不休息,下午上课时昏昏欲睡。晚上迫于家长陪伴又不敢早睡,晕晕乎乎地熬到深夜……
显然,李先生的苦恼源于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关心太少,连孩子买了手机都不知道,而只知道一味地给孩子报补习班。家长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孩子学习不好的真正原因。
如果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的长板短板、兴趣爱好、生活情况,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因材施教,而是凭自己的喜好或主观想象,盲目行动,会既浪费金钱又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错过大好的教育时机。
家长应用心了解自己的孩子,关心他的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的遗憾或许可以少一些。
教育需要学会等待
孩子个人的成长过程不是直线上升的,他们的个性、品质等各方面的形成应该是在反复的“碰壁”与“寻求解决”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违反了这样的规律,孩子将会成为“次品”或“废品”。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等待!
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希腊有一个叫皮格马利翁的雕塑家。有一次,他在雕刻少女塑像。在雕塑过程中,他对这尊塑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情。俗话说得好,诚之所至,金石为开!最后,他的真诚愿望终于感动了爱神,塑像变成了真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诚热烈的期望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家长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所面对的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孩子,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存在各种不同的差异,如家庭条件的差异、自身条件的差异等。可是,我们有选择职业的权利,有选择专业的权利,却没有选择孩子的权利。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下,给孩子带去一阵阵的“狂风暴雨”,而孩子在久经此种情形后,终将变得麻木,因此出现了下一次的“暴风雨”会来得更猛些的恶性循环。很少有家长会静静地坐下来“和风细雨”地用真诚去和孩子交流,用等待的心态理智地接受孩子的“犯错”,用乐观的态度采取恰当的行为去引导孩子。为何会如此?因为,很多家长不懂得等待。
如果家长能对孩子寄予真诚的等待,那么对孩子在教育中取得进步必有裨益,尤其是对成绩不好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允许孩子“犯错”,家长应该在耐心地引导中等待孩子慢慢地进步与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一个孩子来说,五分是成功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孩子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只有正视这个差异,教育才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无视这种差异而揠苗助长,只会欲速则不达,只会物极必反。
等待是一种健康的教育心态,是一门无声的教育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把孩子塑造成有精神有思想的大写的“人”。只有在等待中,家长才会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只有在等待中,孩子才能得到自我纠正,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