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人类的明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只有通过系统性的预测才能跑在变化前面。预测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的既有技能。我们让人重新拾起这个天生的技能,并把它转化为一门系统科学。

 

“科学的最直接作用是教会我们如何通过事物的原因掌控和管理未来事物。”

——大卫·休谟《人类理解研究》(1748)

 

休谟的这句话引人共鸣,他在呼吁人类要通过理解原因如何产生结果来管理未来。不先研究原因,就不能掌控未来。在必要时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预见来调整我们前进的方向,保证我们始终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即朝长期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我相信未来学,它是一个梦想——世界上每个人、每个组织和社会主动了解、深刻意识到未来学的力量,以休谟设想的方式利用它,从而更好地掌控未来——这个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的文明追求进步,因而加强对未来的掌握很有意义。

然而在这个时代,人类进步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也上演着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最可怕的冲突。我们关于进步的理解一定是出了问题,并且是大错特错,否则,物质进步和行为之间不会如此南辕北辙。

是什么阻碍了管理未来的问题?引用休谟的话来回答,就是变化比知识来得更快。作为一名矢志不渝的未来主义追随者,我宁愿知识比变化来得更快些,而事实却相反。时至今日,知识的积累痛苦而缓慢,学术知识尤为如此。正如阿尔文·托夫勒在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中所说的那样,变化的速度令人困惑。结果就是,我们总是落后于变化。

随着网络的兴起,信息可以被数字化,甚至可以在几秒钟传遍世界,而通过未来学这个工具,我们最终可以转变知识滞后于变化这一状况。我们正在进入这样一个时代:世界每10分钟在互联网上产生50亿千兆的数据。我相信,我们获取和传播知识的速度终有一天将会超过世界变化的速度,这会让我们的社会更有序、更强大。

未雨绸缪总好过后知后觉,因为变化会让我们和我们的体系措手不及。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我们需要根据逻辑和哲学原则把信息构建于一个科学的框架之中,让科学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如今这样规模的数字化数据,会让信息超载,让我们无法提高战略规划,也不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未来。

既然掌控变化远远好过被变化驾驭,那么,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不被变化甩在后面呢?如图2-1所示。

图2-1 变化的速度超过知识获取的速度

只有通过系统性的预测才能跑在变化前面。所幸,预测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的既有技能,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重新拾起这个天生的技能,并把它转化为一门系统科学。

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未来的秩序或隐藏在它背后的因果结构,这也是休谟管理未来的关键所在。理解未来如何运行有助于我们赶上变化的步伐,有助于我们引导科学和体系走向成功,走向秩序,走向可持续性。

时间的物理特性强烈呼吁我们要积极预测未来。世界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未来,生命永远向前方进化,时间在不断扩展的宇宙中快速前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更好地认识世界,预测未来,而且越快越好。

我们需要对未来建立模型,从而管理未来,然后才是控制变化的问题。此外,通过建立一个预测科学体系,我们可以建设最有秩序的知识型文明。

正是基于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我们了解和控制物质世界,并让物质世界更有价值。同样,对未来秩序的认识,将减少个人生活、组织与社会系统中的混乱,减少误判。

人类经历了几千年时断时续的发展之后,将迎来一个持续前进的时代。我认为无序是所有邪恶的源头,它滋养了行为失调和系统失灵的问题。系统失灵给我们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

本书中概括的未来的编码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征服时间——尽管为时已晚——从而掌控未来。虽然我们用各种科学包括宇宙学、物理学、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和化学来征服三维世界,包括外太空,但是我们的社会却往往无法预测政策、技术和制度的长期影响。

在我们对时间有限的认知里,人类重点保留了艺术、文化和历史方面的集体记忆,而将未来神秘化。例如,中世纪的人们认为除了少数例外,未来基本上是不可预测的。

预测学家如孔多赛、托马斯·马尔赛斯、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哈伯特,未来学家如赫曼·卡恩、巴克敏斯特·富勒、彼埃尔瓦克、阿尔文·托夫勒,这些学者和像世界未来协会、未来研究院这样的机构都为未来学倾注了活力。然而,当谈到预测未来时,不确定性的思想在今天乃至将来仍然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今天,未来似乎对我们来说是最后一个大大的未知数,截至我写这本书时,大部分未来依然是充满了猜测的神秘领域。包括思想家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未来的语言是象形文,不可捉摸。

但是我们可以用因果关系破译未来的“象形文”。从古至今,因果关系在科学和哲学著作中都被认为是人类知识的核心。因果关系将用于揭开未来隐含的结构,或者说是暗含的秩序,产生未来的原因将构成一个预测体系。想想用科学的工具来武装预测技能,想想社会体系和人们的生活可能将得到全面提升,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事情!

如果基于爱因斯坦以来人们对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如时间是什么、时间以及如何成为空间世界变化的物理媒介,未来学可用来研究现象如何在时间中运行。虽然时间可能是知识中的最后一个未知领域,但时间不会凌驾于自然规律或我们的认知能力之上。让我们开启对未来的科学探索吧,等待我们的一定不是什么未知领域。

正如每个人通过教育而具备文化素养和计算能力一样,未来的公民(我预计本世纪数量将快速增长至几百万)需要具有时间素养作为惯例,短期的未来主要由现实的直接影响决定,包括科技的发展与使用。中期的未来则似乎更大程度上是由强大的社会体系决定的,而长远的未来则是由人类与自然的普遍因素,包括人口以及气候变化决定的。。时间素养要求在合理的范围内评估实体从短期到未来长期的行为。时间素养让我们以事物的演化为背景,预测它们的未来方向。

时间素养让人们有自主能力。曼德拉在《漫漫自由路》中写道,“我(在罗本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牢房的墙壁上自制一个日历,因为没有时间感容易让人失控,甚至失去理智”曼德拉,《漫漫自由路》(1994)373。。时间赋予世界意义,赋予事物目的和方向。

更强的时间素养是对时间主要原则的理解,本书第4章将阐释时间的属性,现在我们只需要考虑时间的方向。如图2-2所示,时间只有一个物质方向——前方。无论人类作出怎样的努力——创造性的、破坏性的、英勇的或是微不足道的——都无法改变存在的这个根本事实,它对于我们的未来有两层含义:

图2-2 时间总是面向前方

第一,所有的生命都有预定的方向,指向持续改善的前景。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目的决定论,它指出了本书中目前讨论的自动、智能世界的一种本质上积极的宿命。

第二,时间固定向前一定会让历史呈波状运行。为什么呢?用波浪打个比方就能明白。波浪将其能量最大程度地向前推进,直到能量耗尽,而后在岸边消散,或回流到海洋深处,也就是说,波浪有方向,但能量有限。

同样,从帝国到意识形态、从文明到价值体系、从国家到时尚和习俗,社会和历史运动的能量都是有限的,终将耗尽。正如波浪先被吸收、回流,积聚能量后再向前奔腾,气势越来越汹涌,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能量耗尽,回归大海。之后又有新的波浪形成,继续冲刷海岸。和时间一样,历史总是向前迈进,虽然时常转向新的方向,但背后的物质条件完全相同。无论是时间的方向还是自然的法则都无法改变,时间注定了我们必须前行。

时间的方向激励人类必须要与时间的方向保持一致,既要保持长期稳定的最佳方向,又要符合时间更深层的原则(如可持续性、平衡性和积极性)。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动态移动的世界里,一个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前行的世界,在我们到达一种动态平衡的理想状态之前,我们更需要的是预测而不是记忆来达到生存和繁衍的目的。

时间本身总是朝向前方,而我们人类却总是回顾过去。我们花在了解过去的时间和精力远比花在为未来准备的时间和精力要多得多。我们对记忆和预测的投入不成比例。

图2-3 记忆和预测在我们的意识中互相增进

管理未来就是管理持续的变化,要与时间一致。未来的“元素周期表”——编码——是由变化背后的原因组成的。如果科学地梳理我们对未来的认知,未来就会俯首帖耳。休谟的以科学之道掌控未来的梦想离实现也就会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