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印度文化的发展

印度文化的背景

任何一个宗教的成长,必然有它文化的背景。今日世界,说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如所公认,只有东方的中国、印度和西方的埃及、希腊,所谓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希腊的光荣史,已成过去,但其文化遗存影响所及,却交融流布而形成了现在的欧美文化。埃及文化,已如冥鸿雾豹,只存吉光片羽。印度文化,尤其是震烁天地,照耀古今的佛教文化,后历汉季而宋世,已经全盘融会于中国文化的领域中了。希腊文化代表西方,初由宗教而展开为哲学(philosophy),再由哲学而衍化为科学(science),它带给西方文化的现代文明,可谓枝繁叶茂。今日世界人类,如要研究各大宗教文化的起源,很显然的,归根结蒂,都肇迹于东方。尤其佛教文化,早已与中国文化结缘而为一体,其影响的普遍,自不待言。但印度文化中,忽然产生佛教,而传入中国后,又形成了光芒四射的巨流,追溯其来源和寻求其背景,必然有它的前因后果。所以要了解佛教文化的诞生,和其前期文化的孕育,对于印度传统文化,先须有一简单认识。

人生于天地之间,无可避免的天然气候和地理环境两者,是形成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印度位居南亚半岛,地理气候,有南北东西及中央地区的明显差别。南印接近热带,北印靠近喜马拉雅山,气候稍冷,中印度为温带气候。古代印度人的年节,为适应气候,一年只分三季,每季四个月。因地近温、热带,人们的身心动态,大率思想多于行动,尤其接近南印度地带的,更富于神奇的幻想。自古至今,他们的文化和语言,一直没有统一,古代印度所有的文字,约有五十以外至六十四种之多,我们以前笼统叫它梵文,其实梵文只是所有印度文中的一种。现在印度通行的语文,也还有几十种。中国因为有了秦、汉以来的大统一,所以能够做到“车同轨,书同文”。而印度却不然,虽其自古至今都号称为一国,其实,还是部族分领,各据一方,它的文化,并未真正统一。当我国周秦之际,它也像我们的春秋列国,据地称王者,约有二三百个小邦。当时学派林立,思想学说,各自言之成理,统率一方的,约有百家之多。人文生活,有一特点,就是阶级区分,非常严格,因此贵贱异等,苦乐悬殊,虽在二十世纪自由平等的新思潮冲击下,其观念的深固,可谓自古已然,如今不改。

印度人的四种种姓制度,形成传统的四种阶级:

(1)婆罗门:为世袭而职司祭祀的专业僧侣,是宗教文化教育的中心,位居上品,受人尊敬,为精神及思想领导的高阶层。举凡军国政治,也都为其所左右。

(2)刹帝利:即王侯武士,集军政权于一族,为世袭的统治者。

(3)吠舍:为拥有财货的商贾阶级。

(4)首陀罗:为从事耕种的农民阶级。

此外,还有世奴贱民,操屠杀等贱业,地位卑下,生活艰苦。

上述古印度的四种姓及阶级制度,一直牢不可破,经过三千多年以来,其观念的残存,还未完全泯灭。

复次因为婆罗门阶级掌握文化教育,依据四吠陀典而崇尚“神人”“神我”的思想,形成印度历史文化中心的“婆罗门教”,渐次普及影响到印度人三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阶层的思想意识,始终倾向于出世的沙门(修道人)生活。他们理想的人生历程,概分四个时期:

(1)净行时期:即少年时代的教育生活时期。他们到达一定年龄(婆罗门的弟子,从八岁到十六岁之间。刹帝利的弟子,从十一岁到二十岁之间。吠舍的弟子,从十二岁到二十四岁之间)便出家就学,学习吠陀等学问,经过规定年限,例有十二年、二十四年、三十六年或四十八年等,期满学业成就,便可回家还俗。

(2)家居时期:也就是壮年的生活时期,可以结婚生子,负担家庭生活,善尽一家之主的责任。

(3)林栖时期:即是中年的栖隐山林、潜心修道的生活时期。因在壮年时代,已经完成人生家居的义务,从此深隐高蹈,勤修苦行,学习各种禅定思维的方法,以求“神我”的升华。

(4)遁世时期:由中年的修行,进入衰老的岁月,修行生活,经告一段落,身心绝对净化,道果业已圆成,从此便遁迹山林,脱屣尘境,再不参预世事了。

这种理想的人生,除了婆罗门本身的倡导和享受以外,其余刹帝利和吠舍两阶级,也可效法。到贱民阶级的首陀罗,却永远无法分享,这种宗教生活,根本就被禁止。因此,有了刹帝利的反感,逐渐不满婆罗门所领导的思想旧规,他们脱颖而出,对于宗教、哲学、文化、教育等等,都有新思潮的鼓荡。从而寻究真理世界的真谛,研求“神我”灵魂的究竟,乃至探究宇宙万象的根源,所以才有印度文化中奥义书的出现,以与婆罗门的传统精神,互相抗衡。但婆罗门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动,婆罗门的思想,仍是深入难变。

以上简介,可以了解古代印度人的思想渊源和文化背景;由于(1)地理环境和天然气候的殊异,喜欢醉心思维,骋志高远。(2)早已有了根深蒂固的婆罗门教和普及的宗教思想。(3)有史以来,便倾向于出世思想,以求净化身心,并以林栖遁世为人生最大的享受。(4)思想高远偏向虚幻,由“神我”而回到平实的人生,中间缺乏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系,致使阶级划分綦严,贵贱等位悬殊,连宗教的信仰,都不能得到平等自由。因此有了释迦牟尼的应运而兴,他以慈悲宏愿,创立佛教,截长补短,存优去劣,应化众生的美善精神,综理百代的文化传统,破除人间的阶级观念,指示人性的升华成就。

印度上古文化的宗教哲学

印度文化,从公历纪元前大约两千年,到公元后大约一千年间,绵亘三千年之久,它以特殊的思想形态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世界文化史上,确实占有极端重要的崇高地位。

上古时期的文化思想:

1.吠陀典:通称吠陀文化,也就是婆罗门教的文化中心时期。他们之传播教育,确定民族文化意识,完全依据吠陀经典作为中心思想。所谓吠陀典,也有韦陀、毗陀等等多种译名。其中文义解,则相当于“智论”或“明论”。换言之,即求了知宇宙人生的智慧。它包括了三类大典:

(1)赞颂(曼怛罗Mantra or Sāmhita,本集。)

(2)净行书(婆罗哈摩拏Brahmana,婆罗门书、梵书、神学书。)

(3)奥义书(优婆尼沙陀、优婆尼沙昙Upantsad,秘密书、哲学书。)

关于赞颂方面,有四种本集,也叫做四吠陀:

(1)《梨俱吠陀》(Rig-Veda)赞诵

(2)《夜柔吠陀》(Yajur-Veda)祭祀

(3)《娑摩吠陀》(Sāma-Veda)歌咏

(4)《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祈禳

吠陀的赞颂明论:为印度宗教哲学的滥觞,它由宗奉多数神祇,崇拜天地日月风云雷雨,以及山川庶物等自然万象,作为歌咏来赞颂,可以说是原始文化的泛神主义。它的宗教哲学意义,不说地狱,不说过去,也没有因果报应的观念。认为人类的灵魂不灭,躯壳死后,灵魂依旧回到夜摩天(yamam vaiv asvatam)去。凡是祭祀神祇禳灾祈福等事,都用吠陀赞颂来歌咏它,就可得到感应。相似中国上古文化的巫祝之类,也与世界人类任何民族原始的宗教意识相同。

渐次为了满足形而上的要求,由此而生起原人的论说。原人就是造化一切的主神,他是至高无上的一尊,他是宇宙人类的原始者,宇宙万物的形形色色,也就是原人的分化。这些也与世界人类任何民族原始的宗教意识并无二致。

2.净行书:时代渐次进步,吠陀的哲学理论,不能尽合人们的要求,于是才有净行书的兴起,促使婆罗门阶级而形成巩固的婆罗门教。净行书的要义,大部分仍然承受赞颂明论的祭祀歌咏,祈福禳灾的方式。在它的宗教哲学方面,对于吠陀哲学中造化一切主神的原人论,加以蜕变,崇奉一个造物主宰的神,他是梵我不二的。这个主神,便是梵。梵,就是绝对清净至真的意思。人性的我,与梵我不二,相似于后世儒家的天人合一,及其他宗教的神我合体的意义。后来这个大梵的宗教意识,与梵我不二的哲学,一直深植印度哲学思想之中,直到现在的印度教和瑜珈术等,他们的最高目的,还是企求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但由崇奉净行书形成的婆罗门教,同时仍循吠陀传统,崇拜自然伟大,采取下层阶级普遍所敬奉的阿修罗、恶鬼、罗刹等神怪,一律加以尊敬。

净行书比较婆罗门教唯一的特点,就是加上宗教哲学的因果报应。众生业力流转生死轮回,由于宿世不同善恶的种因,便有今生各别苦乐的果报。因此还有所谓“上天堂”与“下地狱”的说法,这就是业果报应的最初来源。

3.奥义书:继净行书之后所兴起的,就是奥义书。吠陀是印度上古传统宗教哲学的渊源。一变而有净行书,包罗丛博,为印度原始宗教婆罗门教的哲学宝典。再变而有奥义书,为印度宗教哲学,与知识分子和平民普遍的哲学总汇。当净行书的末期,印度人对于宗教和哲学的探索,已达到热情横溢,上下普及的阶段,无论男女老幼,大家都对于心灵的解脱,灵魂的追究,世界生成等问题,竭尽心力去研究。奥义书的音译,优婆尼沙陀,含有师弟对坐,秘密传授的意义。内容丰富,思想幽玄,全部概括有两百种以上。德国哲学家叔本华,醉心欣赏奥义书,他的哲学思想,受其影响很大,他再三赞叹奥义书:充满神圣与热情,每章读起来,都会使人引起高洁的幽思,全世界所有书籍的价值,都难比得上它的卓越与深邃。他认为这部书是他生前的安慰,死后的寄托。

奥义书思想的特质:

(1)它确定梵我不二:无论在形而上的造化主的本质,与形而下自我的本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世界万象,本来就与我同根所生。净行书的哲学,由肉体的生命说到心灵的生命,但到此为止,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奥义书却把潜在身心内部的自我,分成五藏与四位。所谓四位,便是:①醒位②梦位③熟眠位④死位。所谓五藏,便是①食味所成我②生气所成我③意识所成我④认识所成我⑤欢喜所成我。这个欢喜所成我,就是灵魂自我的至高无上,绝对快乐的境界。

总之,奥义书的梵我哲学,它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个人的小我,超脱升华而归到大我的大梵里去,如百川汇海,点滴归宗,整个宇宙群生,森罗万象,无非就是一个大我的变化而已。

(2)大梵化生万象:这个世界的万象,包括天人动植飞走等生物,都是大梵的化生,它由地、水、火、风、空五大种子,化生卵、胎、热、湿、马、人、象,动植飞走等物类。好像大海扬波,变幻生出群象。它并无目的,只是游戏性质在变魔术,所以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只有一个梵我是实存的。自大梵生起世界万象的程序,约可纳为四段过程:

第一,先由名色的我,(可以说是抽象观念的主观作用)开展这个世界。

第二,再有太初的我,生起欲望,由于欲望的想象,才流出水、火、大地等三大原素,做成人我。

第三,由人我的化合,进入其他群象。

第四,由我再造世界,才有海和风,生命和死亡。梵我从生命类的顶门进入,做成人我。

人我也就是有情的中心。所谓有情,概括很广,天人的群类,和世界上的各种生物。梵的自性有两面,一面可以始终保持本体的本位,一面发展做成一个生活的人我。换言之:一面有力量组织成人我的身体(似肉体的);另一面又变做一个生命的力量,进为有情物命(类灵魂的)。肉体的部分,有五种风与三德,五种风相似道家所谓的气机,有呼、吸、介风、死风、消化风等。三德就是喜、忧、暗。梵我被肉体和心识所包围,不得解脱,犹如禁闭在牢狱中一样,它永远在心脏内底的小空处。永久禁闭着我的有关机能,便是生气(呼吸)根、意等作用。眼、耳、鼻、舌、皮,名为知根,是认识的泉源。手、足、舌、排泄器官、生殖器官等,名为根,是意志的泉源。中间联络的主管,就是意。醒时,由五风与根等,全部都在活动。梦时,只是五风和意在活动。睡眠时,意也休止,只有五风在活动。觉位,便是解脱的境界,正是那个无喜、无忧、无痛苦、无快乐的梵我的欢喜地。

(3)轮回与解脱:人我有情的命运,只有两条路。一是跟着现象在继续变化,便是轮回。一是返还到大梵的本位,便是解脱。有情界不得解脱,便都在天、地、空三界中轮回三道四生。三道,便是①天道、②祖道——人道、③兽类和地狱道。四生,便是胎、卵、湿、化四类生命。奥义书最终的目的,便是求得解脱,脱离罪恶和烦恼,就是悟得人性中唯一不二的梵净。人之所以不能还到梵净,就是无明的障碍,反之,明了就可觉得梵净。人们怎样才可以返还梵净呢?只有修习禅定和瑜珈,抑制感觉和表象的活动,念诵梵的表征唵(嗡Om)字的密语(密咒),能够念念相续,渐渐可以把握身心,进入真净的梵我和大梵重新合一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