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读本(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提出与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源起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构成的复合概念。在一般意义上,“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运用这种规律的作用和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就形成了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道法自然”的道家文化、“众生平等”的佛教文化,都以“和”为核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含着生态文明的朴素思想。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西方工业化达到其最高成就,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不良社会生产方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引起学界的深刻反思,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潮随之孕育。

1978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政治系伊林·费切尔(Iring Fetscher)教授在《论人类的生存环境》中首次提到了生态文明的概念,用以表达对工业文明和技术进步主义的批判。

1984年,《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第2期登载《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也使用了生态文明一词。

1987年,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在学术界首次明确生态文明的概念。

1995年,美国作家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明确使用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的概念,并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以后的一种文明形式。

从文明的一般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在人类纵向发展进程中,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文明形式;在横向统筹发展中,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的完整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辩证与实践的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面前总是摆着一个“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不断走向统一,人与自然之间社会性地组织起来,通过物质性生产劳动而展开复杂的历史关系。要想理解一个时代的自然,就必须理解这个时代的社会制度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要想改变一个时代不合理的人与自然关系,也必须改变这个时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进行辩证分析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最基础观点。

二是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承认,无论人与自然的现实统一程度如何,“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这不仅承认了自然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和先在性,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了自然界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根源性和整体性。恩格斯绝没有认为人类可以轻易地掌握与运用自然规律,更不认为人类可以无视和践踏自然规律,“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三是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新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也很难成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更不可能是一个生态可持续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实现只能伴之以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在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中,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与新型人际关系将会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展开提供崭新的框架形式。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一个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公正的社会,还是一个自觉认识与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制约和生态规律的生态理性社会。

三、新中国领导人对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就理论形态而言,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学说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和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一)毛泽东的环境保护理论

毛泽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的存在,既有和谐的一面,又有不和谐的一面,强调要正确地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界的规律。认识自然的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在特定历史时期,毛泽东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保护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环境问题在社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张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在具体的环境保护问题上,毛泽东高度重视绿化、水土保持等工作,派出中国代表团参加了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与环境会议,并于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三十二字方针”,并在《关于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下来,指明了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和方向,符合当时的国情和环境保护的实际,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中国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邓小平的环境保护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继承毛泽东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思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注意环境保护。

邓小平从战略性的高度看待环境问题,认为“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邓小平一方面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从环境保护对于子孙后代的重大意义上,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的角度看,提出要认真研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把环境问题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不仅如此,邓小平更是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幸福的角度看待环境保护,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

邓小平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一是强调环境保护的因地制宜性和生态适应性。二是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三是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四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制度与法规建设。五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六是主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强调在环境保护方面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引进他们治理环境的先进技术。

(三)江泽民的环境保护理论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江泽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从中国实际出发,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江泽民把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提升到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度。他在1996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这方面的工作要继续加强。江泽民强调环境保护对于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江泽民指出,离开了环境保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为此,他指出:“如果环境保护国内工作抓得不好,环境受到污染或者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到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生存的条件,甚至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江泽民强调环境保护问题要按规律办事,自觉去认识和正确把握自然规律,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他多次指出:“环境保护很重要,是关系中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四)胡锦涛的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针对时代需要,结合时代实际,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2007年,“生态文明”首次进入中国共产党的宏观决策,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胡锦涛曾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目标,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下最大决心、用最大力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四、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首次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首次提出并号召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和“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取得积极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展现出旺盛生机和光明前景。

生态文明是我们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主动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成果。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深远的使命担当,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有关重要讲话、论述、批示多达一百余次,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生态文明自觉,反映了我们党新的执政观和政绩观,展示了我们党良好的执政能力和形象风貌。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洱海生态保护情况时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抉择,是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深化认识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发展理念,更新了关于生态与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带来的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持“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两者协调共赢。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民生,也是民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就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增长点。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打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必然是主阵地和主力军。我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在一二百年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和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累积叠加,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要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这些重要论述从自然生态要素的空间系统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时间系统性两个维度,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个体与群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考虑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所包含的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六)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文明建设之路”。当今时代,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世界潮流,生态文明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借鉴意义。在2013年2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上,我国生态文明理念被正式写入决议案文本。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我国在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对国际环境与发展事业将产生重要影响。

五、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具有四个鲜明特征。一是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二是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和谐;四是在时间跨度上,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多维度表征。在环境保护维度,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是有机统一体,具有内在一致性,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环境优先、休养生息。在经济建设维度,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表征,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从源头上防范环境污染,是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在政治建设维度,是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逐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部署,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融入综合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文化建设维度,生态文明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伦理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和科学生活方式的形成都具有重大影响,体现出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也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对文化建设的重新衡量与构建,体现为培育绿色和谐文化理念。在社会建设维度,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环境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着眼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蕴含了和谐、循环、协同、适度、优先、人文的内在规则,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出发点:坚持和谐原则,为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安全、健康的生态环境条件;坚持循环原则,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有限的矛盾;坚持协同原则,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步;坚持适度原则,为人类社会长远发展预留空间、积蓄潜力;坚持优先原则,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坚持人文原则,把重要生态系统看作是与人类密切相关又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生命体,给自然生态以人文关怀。

生态文明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客观上形成了当代中国亟待破解的“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就历史地位而言,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对全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就其理论形态而言,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学说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和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