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品二十四节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惊蛰:气春雷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这首著名的《观田家》,出自曾写过“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唐代诗人韦应物之手,虽是一首田园诗,却有着比田园更开阔的视野。饥劬,又饿又累;仓廪,粮仓。诗从惊蛰着笔,通过对农民辛劳而不得温饱的描述,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的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你看,没有“几日闲”的农民们,自惊蛰之日起,就要起早摸黑地忙碌农活,凡有一点儿劳动能力的“丁壮”,俱在野田。但是,他们却家无隔夜粮,每天又累又饿,劳役没完没了。唉,想起当公务员的自己不从事耕种,俸禄都来自乡村农民,心中深感惭愧啊。

韦应物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作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怜农并自责,确实难得。惊蛰一声雷,古今官员皆警醒。对比于现实,官员不可能有这样的愧疚,故它是超现实主义的。这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深植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思想。这首《观田家》用于惊蛰节气,的确不啻一声春雷。

雨水节走过,转瞬已到惊蛰,我种在阳台花盆里的油菜早就开出了灿烂的黄花,小区里的垂柳摆动着嫩绿的丝绦,窗外不时传来极为动听的鸟唱,天气明显地温和起来。想起曾经的乡村,又是一年农忙始:微明足踏晨露出,春来不愿片刻闲;村户房上炊烟散,妇人村口喊吃饭;一声应答缓缓回,饭罢匆匆又下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3月5日或6日(农历正月下旬至二月中旬),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节。“惊”者,人间七情之一,却惊“蛰”而为节,颇有汉字的妙趣,亦有节令的神韵。字面之义,即景即神。

古代称惊蛰为“启蛰”,因为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刘启的讳为“启”,为避讳而改“启”为“惊”。其实,这个“惊”字比“启”字更符合节气物候的特征,故“惊蛰”一词沿用至今。在汉字文化圈中,只有邻国日本如今仍然把惊蛰称为“启蛰”。汉文化中的许多传统内容,日本人一直固守着。

古人当年在改“启”为“惊”的同时,为了使节气的名称更符合实际气候,还将“惊蛰”与“雨水”、“谷雨”与“清明”的前后顺序进行了置换,初汉前的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改成了汉景帝时期且一直沿用至今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如此节气名称顺序的调整,是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对季节特点与农耕规律在科学认知上的深化,应天时,通地利。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农耕文化,是多么灿烂、多么了不起!

解读惊蛰之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昆虫冬天藏伏于土中,不动也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震醒了蛰伏的昆虫,称为“惊”。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蛰伏的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阳气上升,天气变暖,才是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直接原因。

不论是初汉前的“启蛰”,还是后来的“惊蛰”,这个节气都是一个好的预兆,都在昭示着美好春天的到来。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如下三候(五天一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这里描述的景象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燕飞来,天上地下,一派春光。

一候“桃始华”。这一候指为“植物候”,说是天气渐暖,雨水渐多,桃花开始绽放。桃在植物学中属蔷薇科,叶翠、花红、果甜,既有食用价值,亦有观赏价值。桃树在世界各地均有栽植,而中国则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肴”句;春秋战国时期,国人已把桃子列为祭祀神仙的“五果”之一(其余为李、梅、杏、枣)。所以,古人多用桃树和桃花进行事理的表达和形容,作为诗词歌赋的吟诵对象,《三国演义》中刘、关、张的金兰结义也放在了桃园,誉为“桃园结义”。这里的“桃始华”,本是指多种植物与花卉在惊蛰时节的物候特征。不过由于南北气候的差异,“桃始华”有早有晚,并非都在惊蛰。现在,一些地方广为培植桃、李、杏、梨等果木,不只为吃果子,而意在观花游览。江淮以南的桃花开花较早,惊蛰的桃园已是游人如织了。

当然,“桃始华”因有个“始”字,应是黄河流域桃花初放而未全开的状态。含苞欲放,是花卉最好的状态。晚清名臣曾国藩就很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认为这是惜福之道。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花未全开,月未全圆,让人有所期待,有所憧憬。它给人的启示是,人要有节制,有收敛,就像喝酒,微醺状态最好。大醉的话,不仅会伤身,还可能惹祸。

二候“仓庚鸣”。仓庚,黄鹂也。古人亦将此鸟称作黄鸟、黄袍、黄莺莺等。在有的古籍中,“仓庚”原来并非鸟名,“仓”字为清,“庚”字为新,古人认为这种鸟因“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仓庚”。惊蛰节气,春暖回阳,黄鹂还林而鸣,报春归,增春色,古人故以此鸟代表多种鸟儿的节令反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杜甫的千古绝句中,柳枝刚抽嫩芽,鸟儿成双成对,一派新绿与生机,写的就是初春物候,与惊蛰的“仓庚鸣”十分吻合。

三候“鹰化为鸠”。鹰,亦称鸷鸟,一般指鹰属鸟类,如鹰,如雕,如隼,性凶猛,猎捕小型动物和其他禽鸟为食。鸠,斑鸠、山鸠,但此处指布谷鸟。这一候是说,惊蛰的后五天里,老鹰会变化为布谷鸟。这是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中,我们最难以认知的一个物候之说。对此,古籍中曾有一种解释说:鸠化为鹰,秋时也;鹰化为鸠,春时也。为什么春秋之季能使鹰变化为鸠、鸠变化为鹰?进一步的解释是,春天的阳气与秋天的肃杀之气改变了它们的习性。仲春之时,鹰类的喙嘴尚柔,不能捕猎,忍饥如痴,没有能力,故被称为鸠。

原来如此!当我们明白了“鹰化为鸠”的真实意思,其实会觉得,老鹰毕竟是猛禽,决不至于变得跟布谷鸟似的,只是初春时节,野外供它捕食的小动物太少,饥饿使它显得柔弱罢了。这就像某个成年男人缺乏阳刚之气,别人形容他“像个女人似的”。由此可见,古人说一件事情,常借某种比喻,说得那么艺术和巧妙。

说到“惊蛰三候”,还有以“花信”为候的说法,即“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天气有温差,花开有先后,花卉报以春信息,我国古人多有总结,古诗词里都有精彩的描写唱诵。京剧、黄梅戏《卖水》和评剧《花为媒》里,都有按节令时序“报花名”的唱段,非常精彩。

惊蛰时节,天气转暖,地气回升,雨水增多,渐有春雷。但由于南北时令的差异,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不尽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元月底、二月初左右即可闻雷,而华北、西北地区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前后才有雷声,北京地区的初雷则要在四月下旬才出现。“惊蛰始雷”的说法,比较吻合江淮及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故全国民众很难在相同的时节听到惊蛰春雷。

而在我的大别山故乡湖北大悟县,惊蛰前后如有春雨到来,就有可能听到相伴而来的春雷。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所致。

记得五十多年前的故乡,农村总是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惊蛰农时在脑海里留下了美好的图景。记得有些年份,春雨春雷还会提早赶在惊蛰前夕来到。每当这时,农民们就会欣喜地重复起一句本地农谚:“雷打惊蛰前,土地佬好种田。”是啊,暖春早到,雷声送雨,不就是种田人期盼的风调雨顺之兆么?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当代诗人左河水的《惊蛰》一诗,生动地概括了惊蛰时节的物候与农时。这个时节,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升至3℃~5℃,江南地区为10℃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8℃左右,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至此,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生产。

惊蛰,惊蛰,二月之节,它在农业春耕上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都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正式开始的日子。唐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到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要想菜籽收,惊蛰理田沟”……此时,华北地区土壤冻融交替,冬小麦已返青生长;中原地区的小麦已经开始发棵分蘖,进入生长旺盛期;沿江及江南小麦即将拔节,油菜花早已盛开,田地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追肥、浇地、保墒和雨水过量的排涝,以及田地的中耕除草,都排上了农民的日程。随着气温回升,江淮及以南地区的茶树也开始萌芽,茶农正忙着追施催芽肥和灭虫除害。果园管理也进入重要时段,修枝、松土、浇水,对桃、梨、苹果等果树施“花前肥”等活计,亦在催促着果农的脚步。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天多艳阳,庄稼起势,农家无闲。

在自己五十多年前的家乡记忆中,惊蛰临近,农民(那时统称公社社员)已撤除烤火一冬的火塘,热火朝天地投入各种农事:开垦生地,翻耕熟地(种过庄稼的耕地),积肥施肥,锄田薅地,修理农具,备种备播,整修沟渠,挑沙起挡(起空山边沟渠中为田地和水塘挡留泥沙的大坑),新造水塘,修补田埂,挑送塘泥……其中,将要用于水稻育秧的专用秧田,多在正月元宵节前后用牛粪熏土,即当地农民方言所说的“秋秧田”,如果还有没“秋”的秧田,惊蛰前后会加紧来“秋”(熏)。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曾经的农村,惊蛰时节的农事都多了起来,农民们都很忙了。例如陕西关中平原,农民唱的“九九歌”就反映了他们此时对农事的投入,说是“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这意思是说,惊蛰前后,九九到来,主要劳力已经顾不上在家里吃饭了,家人要把做好的饭送到干活的田间地头去吃。

在广西来宾地区,惊蛰前后农民要举行开耕仪式,宣告正式进入春耕,人和耕牛都将是一个繁忙的耕作期。作为农耕民俗的一项内容,有的县乡如今仍然保留着这一活动。与过去不同的是,如今的开耕仪式上驱牛扶犁耕田者少,围观看热闹的城乡看客很多。

正常年份里,惊蛰后气温回升加快,降雨量会有增加。此时,山野间青草开始生长,稻田里的绿肥作物苜蓿开始旺长,这给食草家畜提供了青绿饲料。这一时期,畜牧的重点是抓好耕牛补料催膘,一般在春耕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就要给耕牛增加营养,催膘强身。吃了一冬干枯草料的耕牛,这时就要赶到野外,让它们啃点新长出的新鲜草苗,因而我们放牛的孩子也开始活跃在向阳的山野。食肉的猛禽这时都会“鹰化为鸠”,关闭着清苦了一冬的耕牛怎不需要倍加关照?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田地里的庄稼开始产生病虫害,需要搞好病虫害防治;牲畜和家禽此后也容易发生疫病,需要在做好春防(防冻)、春配的同时,及早注意其防疫防病。“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重在防疫。

也正是“春雷惊百虫”,我国一些地区在搞好庄稼和牲畜家禽的防病防疫之时,也逐步形成了以自身健康为内容的风俗。

例如“打小人”。惊蛰一声雷,唤醒了冬眠的蛇虫蚊蚁,它们应声而出,四处觅食,侵害民居。所以,旧时惊蛰当日,人们手持点燃的木香、艾草等物,熏家中房屋四角,在房门口撒生石灰,驱赶和阻止蛇虫蚊蚁,消除室内霉味。这是一项净化环境的行为,但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又演变出了“打小人”——每年惊蛰这天,家庭妇人一边用手拍打纸做的小人“纸公仔”,一边念念有词:“打你个小人头,让你不得好死!”民间惊蛰“打小人”,意在驱赶霉运,驱赶身边瘟疫一般的无良“小人”。这一习俗仍在一些地方延续着。

民间的另一惊蛰习俗,是“祭白虎,解是非”。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如果谁被这种恶神侵扰,就会遭到小人的算计,招致诸事不顺。人们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进行“祭白虎”活动:用纸绘制出白老虎,口角画上一对獠牙,拜祭时供奉猪血,用生猪肉在虎嘴上抹满油脂。据说经过如此拜祭,白虎就不再出口伤人,搬弄是非了。

在山东一些地区,惊蛰之日,农民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害虫。在陕西,一些地区要在惊蛰日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豆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的挣扎蹦跳之声,以此寄托着庄稼人的良好愿望。

旧时,一些制鼓匠人喜欢惊蛰蒙鼓皮。惊蛰响雷声,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连击环绕周身的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要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蒙鼓“必以启蛰之日”,从而证实了惊蛰蒙鼓皮的旧俗。惊蛰时节的气候,大概有利于鼓皮的加工和撑拉,比较适合蒙鼓皮。这种混合着神话的习俗,自有其产生的根据,其中不乏一定的合理性。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四季节气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

在山西一些地方,素有“惊蛰吃梨”的民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已无可考,但在晋中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十分生动:说是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子倒换祁县的粗布和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便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并告诉他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商号取名“长源厚”。后来其他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以“梨”与“离”的谐音,取“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吃梨者,亦有“努力创业”之念。当地惊蛰吃梨的民俗,由此成为一种创业和励志的期望。

惊蛰吃梨,与春季养生也有一说。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或生食,或榨汁,或煮水,亦吃亦饮,助℃脾气,平和五脏。

春季肝火旺盛,易伤脾胃,惊蛰吃梨自有道理。另外,惊蛰时节,中原及南方地区各种花卉逐次开放,蜂蜜进入主产期。《本草纲目》称蜂蜜安五脏诸不足,℃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疾,和百药。惊蛰之后多食蜂蜜,应是有℃健康的,对去燥、止咳、预防感冒都有好处。

在这个时节,被称为起阳草的韭菜也是不错的食物。春天气候冷暖不定,又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保养阳气,韭菜甚宜。同时,韭菜可以℃肝健脾,符合当季特点。当然,如今市场上的韭菜多有残留农药,需要注意清洗。

惊蛰到来,还是吃野菜的好时节。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食用野菜。在《诗经·北风·谷风》中,就有“谁为荼苦,其甘如荠”的记载。荠菜在全国各地都有生长,其特殊的香味,丰富的营养,有着天然的食用价值。就中原和南方地区来说,惊蛰前后正是吃地菜的时候,再不采挖来吃,它就长老开花了。儿时在家乡,这个时候常常提着小篮子,到野外挖地菜(那时不懂营养,野菜主要是用于代粮充饥)。用地菜做饺子馅、馄饨馅或烧汤、淖水凉拌,都是很好的吃法。

此外,在刚刚过去的冬季,人们为了保证热量供给,已经吃过较多的肉类,这些肉食积聚在人体中的能量,春季要发泄出来,容易体热头昏、咳嗽多痰,所以不应再加火了,而应多吃一些清淡食物,例如菠菜、萝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使身体功能得以休养平衡。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无论你是从商的生意人,还是医生或是其他职业者,积累一定的节气与物候知识,对生活和工作都会有所帮助的。由于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又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在养生中要因人而异。惊蛰时节的养生,须立足内因与外因的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

“冷惊蛰,暖春分”“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节气,乍寒乍暖,我们必须根据天气变化,注意穿衣保暖,并以风向判断和预测近期的冷暖,提前做好预防性应对。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读着清代诗人张维屏的《新雷》,我们跳出作者渴望社会新变的心情,欣然于惊蛰新雷的期待和春天的欢呼。当我们迎接第一声春雷带来的勃勃生机时,也该启动出发,拥抱这个季节。一声春雷,蛰伏的昆虫都“惊而出走”,何况人乎?此时,我们不妨早睡早起,运动起来,多做家务,锻炼身体,勤奋劳作,亲近自然。这正如元代诗人吴存在《水龙吟·寿族父瑞堂是日惊蛰》一词中之言:“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