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考点九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供求双方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管理体系。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整体思路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其中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例2-14】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包括( )。(2014年多选题)

A. 先外币、后本币 B. 先贷款、后存款 C. 先本币、后外币

D. 先存款、后贷款 E. 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解析】ABE 本题考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存款利率市场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考点十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包括逐步放松利率管制以及培育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两部分。截至目前,我国的利率管制已经基本取消,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是当前和未来的努力方向。

(一)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利率管制不能一次性完全放开,应通过市场利率体系的建立、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等方式逐步放开。

1.市场利率体系的建立

在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格局下,资金批发市场利率市场化不但不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因此,改革较为顺利。

(1)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20世纪80年代,同业拆借市场迅猛发展,使资金批发市场初具规模。但由于这一市场拆借混乱、市场区域分割不明确加大了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为此,拆借利率一度实行上限管理。

直到20世纪90年代,相关的同业拆借制度才不断完善,同业拆借业务实现全国联网并生成统一、透明的中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拆借利率上限管理,实现了拆借利率完全市场化。

(2)债券市场利率放开。200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再一次明确规定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要以市场化方式定价。

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市场化,成功建立了管制利率之外的资金配置体系,使利率的市场化范围不断扩大。银行间市场利率的形成和完善为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提供了基准收益率曲线,为管制利率市场化和银行完善内部定价机制提供了条件。

2.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取得突破,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已经彻底放开,存款利率上浮空间不断扩大。下面将对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发展进行介绍。

贷款利率市场化。1987年1月,我国首次尝试贷款利率市场化,此后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多次调整。2013年7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

存款利率市场化更为审慎,199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允许商业银行对保险公司试办长期大额协议存款。2015年10月,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利率浮动上限,我国的利率管制时代宣告终结。

(二)培育和完善市场化利率机制

(1)初步建立起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市场化机制作用增强。

(2)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3)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不断提升货币政策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

【例2-15】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当前和未来的努力方向是( )。(2013年单选题)

A. 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B. 市场利率体系的建立

C. 债券市场利率放开 D. 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

【解析】D 截至目前,我国的利率管制已经基本取消,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是当前和未来的努力方向。

考点十一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任重道远

从微观看,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和投资成本,应由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从宏观看,利率是央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反映政府宏观调控的意图。前者指金融市场利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后者指央行基准利率。

(一)培育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完善利率政策传导机制

建立央行基准利率体系,以此来引导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在内的整个市场利率。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用短期回购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引导短期市场利率;

(2)发挥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对中长期流动性的调节作用,以及中期政策利率的功能,引导中长期市场利率;

(3)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使各种金融产品有其市场定价基准,在基准利率上形成差异化的利率定价。

央行利率传导机制,首先从央行基准利率到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再从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到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传导,让短期利率变化能够有效地影响各种债券收益率和金融机构存货款利率。从而完善了从货币政策到金融市场,再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

(二)完善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和外在约束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和外在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内在激励。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机制,主要指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完善金融机构内在激励机制,主要是指完善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和产权约束,优化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

(2)外在约束机制。金融机构的外在约束机制,主要指市场竞争和市场纪律,包括打破金融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打破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使金融机构能够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