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语文的个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部分 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利用工具,提高效能

(一)图画是很好的一种语文教学工具

1.几幅图画——《活板》教学中的“工具”

这里所说的“工具”,是指教学中的手段或凭借。攀岩需要工具,譬如抓手和绳索;举重需要工具,譬如抓柄、抓环;工具的创生和利用极大地促进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和感知,把学生置于一种情景体验之中,并让学生在某种具象的工具引导下对抽象的知识进行顺利且有序的学习和体验。

我在教授《活板》时,就有效地利用了“图画”这个工具,让学生把活字印刷的过程理解得十分清楚。

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第三幅图:

第四幅图:

第五幅图:

第六幅图:

第七幅图:

第八幅图:

我利用以上图画这个“工具”,完成了三次转换:

(1)为图画配文字解说(用课文原句)——利用图画,让文字、图画相互转化,互为印证,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也就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活板》,从文章中摘取和图示相关的内容,即是活字印刷的每一个程序。

第一幅图:“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第二幅图:“火烧令坚,每字为一印”;

第三幅图分为六个步骤,依次是:a.“先设一铁板”; b.“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c.“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d.“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e.“持就火炀之”; f.“药稍融,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第四幅图:“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

第五幅图:“瞬息可就”。

第六幅图:“用讫再火令药熔”。

第七幅图:“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第八幅图:“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了“活板”印刷的流程信息,达到了把握文意的目的。实质上,这是借助工具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比单纯让学生抽象地从文中提取,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更能增加形象感。

(2)文言解说图画——利用图画,摆脱书本,提取信息,再次印证,检验信息留存,检验文言语句的疏通和文意的理解程度。

这一步,是在课文和图画相互对照和印证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摆脱课本限制,用原文句子口头解释图画内容。这一步和第一步的不同在于,随着对文意的理解加深和对活板印刷流程的清晰,以图画为依托,检验学生熟读后的信息留存,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3)白话解说图画——利用图画,摆脱书本,白话解说,疏通文言疑难字句,促进学生达到深层次理解。

这一步,实质上有两重功效:一是让学生借助图画复述活板印刷的程序,检验学生阅读后的信息提取和留存;二是检验学生对疑难句子和重点词语的翻译和解释,达到疏通句子和重点词语的目的。通过这一步,把功夫做细,在理解整体程序的大背景下,打通语言文字关。

经过这三步转换,既达到了整体感知和信息提取的目的,也疏通了字句,还让学生形象地体会了“活板”印刷“活”的特点,既重视了“言”,也兼顾了“意”,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言”、“意”互通的境地,真可谓一举两得。

2.画出图画,整体感知,疏通文意——《核舟记》教学中的“工具”

教学《核舟记》时,对文章的核心部分“大苏泛赤壁”的说明是文章理解的重点,如果不借助工具,让学生口头表达,难度较大,且语言混乱,而且难免挂一漏万。鉴于此,我在教学这一课时,也充分利用了图画这一工具,这次是让学生阅读文章,然后,分组画出图画,把课本文字的内容转化成图画,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疏通文章的目的。

第一步:阅读课文——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先认真阅读课文。这一步是熟悉课文内容,将课文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即将课文的“言”转化为自己理解的“意”。

第二步:画出图画——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由小组中的某一个同学执笔画出图画,其他同学旁观指导,并及时根据课文内容,对画中内容提出修改意见。这一步的实质,是将学生彼此理解的“意”转化成“象”(形象),是进一步将文章的理解明晰化、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这里面饱含着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

学生分为四组,依次画出图画:

第一组画出的图画

核舟记

第二组画出的图画

核舟记

第三组画出的图画

核舟记

第四组画出的图画

核舟记

第三步:解说图画——用白话解说图画内容。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解说,先用实物投影仪将图画投到屏幕上,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来解说本组所画的图画,如有缺失,其他组员补充解说。这一步的实质,是将创造的“象”再转化成自己理解的“言”,这个环节,也是疏通字句,达到文意理解的关键环节,通过这个环节的转换,学生就对核舟上所雕刻的内容有了透彻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了微雕艺术的精妙,领略到核舟的“奇巧”。

3.利用图画,对比印证,突破难点——《竹影》教学中的“工具”

教学《竹影》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理解丰子恺借助父亲之口所表达的艺术观点,我曾设计过一个教学环节“看图说话”。如下图:

看下面这幅图,整合课文中的语言,说一说“如何画竹才能不缺乏画意”?

这一组呈现的是两幅竹子图。一幅是“中国画”,一幅是“西洋画”,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 “如何画竹才能不缺乏画意”,从而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 “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中国画”、“西洋画”的区别,就把握住了“中国画”的实质重在“写意”、“写神”,而“西洋画”重在“写实”。

如果没有这个图画工具,这些观点未免过于抽象,初中孩子是难于理解的,有了这个工具,就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了,促进了疑难的化解与疏通。

关于图画这个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举不胜举,仅仅提供上述几个例子,以供参考而已。

(二)一封信——是一个导入“工具”,也是总摄课堂教学的“工具”

2015年3月份,我在浙江的义乌,讲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小石潭记》,我设计了一封邀请函作为课堂的开篇,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请为“小石潭景区”建设助一臂之力

来老师,您好!

我是湖南省永州市“小石潭”景区管委会,听说您今年教初二,正要学《小石潭记》这篇文章,因此给您写信,想让您带领您的学生们一起参与景区的文化建设。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让“小石潭”景区名扬天下,近几年来国内外前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随着景区的快速发展,我们也遇到了一些烦心事。集中起来说,主要有五大问题:

一是景区门口的文化标志牌上所镌刻的《小石潭记》原文,很多人反映有些字过于生僻,不认识,不知道怎么读,影响对小石潭的理解和认识;

二是也有的人反映《小石潭记》很多字不知道什么意思,无法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影响“小石潭”景区文化氛围和自然景物的融合;

三是景区缺乏朗诵《小石潭记》的优秀播音员,游客不能在千古名篇的诵读中欣赏美景;

四是景区缺乏熟悉《小石潭记》内容的导游,致使游客不知道去哪里,看什么景点;

五是景区缺乏能将自然景色和《小石潭记》文化特色结合起来的优秀讲解员。

现在给您写信主要是想请您带领您的学生们,帮助解决以上五个主要问题。如果您和您的学生们能够为我们提供帮助,你们将成为“小石潭”景区的荣誉公民,可常年免费来“小石潭”景区旅游观光。我们也真诚希望“小石潭”景区的建设能融入您和您学生的智慧。期盼回音。顺祝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湖南永州“小石潭”景区管委会

2015年3月16日

紧接下去,整个课堂的教学,就紧紧扣住以上五大问题展开,学生投入,活动热烈,紧扣文本,学习真实有效。这封邀请函,既创造了教学情景,又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五大问题实质上是五个紧扣文本的语文活动,完成了这五个活动,《小石潭记》这篇文章无论从字句疏通还是到文意理解,以及到知人论世、情感把握,一一化解。小小一封信,打开了解读一篇文章的窗子,令整个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有趣地进行。

(三)一个图表——解决问题的“工具”

2015年4月份,我在高密孚日中学讲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杨绛的《老王》,在让学生把握老王这个人物的境遇和所做的事情时,我设计了一个“贫困人口救助申请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贫困人口救助申请表

学生利用这个图表,把老王的一切信息提取殆尽,同时,通过救助的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怜悯孤弱之心,同情善良之德,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也有很好的熏陶感染。另外,“申请原因”这个栏目,是对老王境况的条理化和概括化,是对信息的进一步提取和加工,是在以上信息基础上的更高层级的概括活动,是对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提升训练。

这个图表不仅仅蕴含着基本信息的提取,同时也蕴含的价值观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这样的工具开发利用,深深植根于文本之中,并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依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一篇颁奖词——锻炼表达能力的“工具”

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为鲁智深所打的痛快淋漓的三拳拍案叫绝,鲁智深的三拳之妙,足以令人赞叹不已。

拳打镇关西不是劈头盖脸乱打,而是有选择、有步骤地一拳打一个部位,很有节奏感。三拳的效果,全从郑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写去:打鼻子,从嗅觉写,咸酸辣,不是滋味;打眼睛,从视觉写,红黑紫,头晕目眩;打太阳穴(近耳根),从听觉写,乱嗡嗡昏厥过去。就这样通过一连串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形象比喻,使鲁达三拳,各尽其妙,绝不雷同。

三拳不打在一处,显示出他粗中有细,三拳就结果了郑屠的狗命,足见他嫉恶如仇,下手很重。也正是这三拳,结束了他的“提辖”生涯,从此走上逃亡、出家落草的道路,最终上了梁山。

文中以调侃口吻畅写三拳之下,开肉铺的郑屠,又开了油酱铺、彩帛铺,最终还做水陆道场“超生”自己。读罢之后,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为作者对英雄鲁达热情赞颂的强烈爱憎所感染。

鲁提辖慷慨大方,重义轻财。比如他请史进,赠金老。一听说金老父女的苦情,把自己身边带来的五两银子全放在桌上,还向史进、李忠借钱来帮助他逃生。当李忠不爽利只摸出来二两银子时,便将这银子丢还了他。

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这一点可算梁山泊英雄的共同特点。鲁达拳打镇关西这一段充分说明这一点。

他性急如火,又心细如发。如他听到金老父女哭诉之后,不能忍受,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但从他救助金氏父女脱身的安排,又是非常细心、周到的。从这里也反映出他焦急、暴躁的缺点,如在酒楼听到隔壁哭声,“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他救金父女,不顾风险;戏耍郑屠,不畏强暴;出逃避祸,颇有机智。这些都写得很生动。鲁达粗中带细,与李逵粗而兼蛮、武松粗而兼狠是不同的。

鉴于以上特点,我觉得在充分感悟鲁智深“三拳”之妙的基础上,借助渲染出来的对鲁达的敬佩之情,借助一个工具,抒发孩子心中的情感,实属必然,因此,我就想到了颁奖词。

首先,让学生明了颁奖词的特点:

(1)情感性。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2)深刻性。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3)简洁性。颁奖词非常精练简洁。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4)针对性。因人定论、因事定调,有针对性地表达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其次,让学生明确颁奖词的写法。

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在这里,引申为一种叙事方法,是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在新闻传媒非常发达的时代,人物事迹点到为止,人们自然心领神会。

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们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的给予鲁达的颁奖词。

人性淡漠,你却心如烈火;世人袖手,你却挥拳而起。粗中有细,豪放勇毅,有勇又有谋;重情重义,嫉恶如仇,情义定双全。

——初二(11)班杨晴天

鲁莽粗犷江湖气,智慧果断粗中细,深明大义不畏险,好一花僧鲁智深。

——初二(11)班佘宜轩

他很粗鲁,粗鲁时他会大打出手;他会消遣,消遣时他会悠游自在;大打出手,正义之拳痛击邪恶;悠游自在,自在中消耗镇关西的耐心。粗是义气,闲是计谋。有勇有谋的好汉子——鲁智深。

——初二(13)班尤泽仁

你的勇武,万人莫挡;你的豪爽,令天地失色;你的聪明之处就是让别人看不见你的机智。林冲墙外的一声赞叹,让你把他当作一生的知己;素不相识的金氏父女的一通话,让你不惜搭上性命打抱不平。你粗中有细,智勇超群;你扶危济困,令人动容;你匡扶正义,感天动地;你,就是鲁智深——一百零八颗星中最璀璨的一颗。

——初二(13)班胡新元

一个颁奖词,实质上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也就是一种让学生抒发情怀可资凭借的一种工具,在教学情景渲染到恰当的时候,介入这种工具,就能够恰如其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种借助工具的创造,是一次创生性的语言历练。

这个工具介入的时机非常重要,经过老师的解读和渲染,孩子们觉得鲁达打得酣畅淋漓的时刻,也是一个救助孤弱、除暴安良的正义之举,是愤慨得以抒发的关键时候,学生被情绪鼓动着,想借助鲁达的这“三拳”一抒胸中的豪气,这个时候“颁奖词”来了,学生自然而言地接受了,并利用了这种工具,很恰当地借助它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样的教学才是妙化无痕的,才是成功的。

因此,工具不是镶嵌、不是强加,应该是融入和融合。是植根于文本和教学过程的自然生成,是我们遇到了这种工具,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强加硬塞”。

和文本和教学融为一体,促进教学的工具才是真的“工具”,否则,为了工具而工具,就是教学的负担和累赘,大可不必追求。

(五)一次课文变形——促进理解的“工具”

2014年4月份在北京市十八中召开的“黄厚江教学思想研讨会”上,我执教《陋室铭》,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我利用了课文变形,变形的课文实质上也是一种工具。

使用这个变形的课文的背景是这样的,学生对《陋室铭》的首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理解不到位的时候。听过很多老师的讲解,大多从知识传授的角度实施教学,普遍的做法是指出这是运用了“比兴”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词。”学生听后,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因为这种教法停留在简单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是在这种知识尚未唤起学生体验的时候,就强行塞给他,他一时消化不了。

鉴于此,我就运用了“课文变形”这个工具,换了一种教法。我的教法如下:

将课文《陋室铭》倒转成以下情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让学生将这个变形的文章和原文作对比,看看他们会有何发现,学生们在经过认真品读后,纷纷表示,最后两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变形后的文章里似乎没有什么用处了,但在原文里它却有着引出下文,且和下文构成类比、比喻,共同构成、强化整篇文章中心的的作用,这个结论一出,我心下释然,这就是我们想讲想教的东西,通过借助一个课文变形的工具,学生就体悟到了,所以,真正的教未必全都是教师的讲,还在于教师能不能借助资源或者工具,启发学生,给予学生一种思考的依托和路径,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思考。

我们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总善于把问题给学生讲清楚,只重视了教师自身的作用,但我们忽视了如何动用一些凭借或手段促进学生探索、思考、体验,我们只有教师立场,而很少有学生立场。真正的会“教”,不在于全是老师把问题点破、讲透,更在于老师通过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参透、悟透,这才是教学的真谛!

(六)一个词语——品味语言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语言形式揣摩语言背后的世界,语言形式是外在的物质形式,这种物质形式通过语音、语词、语义等来呈现,不同的语言组织形式有着不同的蕴含,这种蕴含会因解读者的背景、个性的不同而理解不同。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指导学生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体悟“作者为什么用这种语言形式去写”,这是引领学生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这是语文学习的整体路径,仅仅把握“写了什么”,只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半路途,下一半路途是引导学生来品味“作者为何用这种语言形式来表达而不是用其他语言形式”,这样,语文教学才完成了整个闭合。

鉴于此,我们在从事语文教学时就应该善于抓住一些语言形式方面的细节,并以此作为工具,进入到语言表述的背后世界,这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但却被很多语文老师所忽视。

“小切口,大作为”,即从一个小小的词语或标点切入进去,就能够领悟到一个阔大的、深奥的语言世界,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语文教学固本的必由之路。

我在教学《老王》时,我就紧紧抓住“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这句话中的“单干户”这个词语切入教学,引领学生走进了“老王的世界”。

老王怎么是个“单干户”呢?哪些方面体现了他的“单”?是什么造成了他的“单”?

学生认真阅读文本,会得到一个深刻的、令人惊异的“老王世界”。

(1)失业的孤单。新中国成立后蹬三轮的组织合作社的时候,他没能进入,被甩在了合作组织之外,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时代,他真的“无产”了,这难道不是对时代的讽刺?这难道不是在揭示社会这个母体之于老王生活悲剧的成因?

(2)独身的凄凉(形单影只)“斗室破屋度余生,一灯如豆过晚年。孤影无伴风随泪,寒枕长夜对愁眠。”“光棍儿”是世俗汪洋里的一根桅杆,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老王的这份苦楚,也少不了社会原因的添砖加瓦。

(3)独眼的困境。“残疾人的困境”也是困扰老王的一个重要原因。整个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程度,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老王的遭遇,不也在深刻地揭示着社会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吗?

(4)同行不同道的孤寂。同样蹬三轮车的,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可以扭曲自己的灵魂,做一些欺负主顾的昧心事,而老王的憨厚和朴实是绝对做不出来的,老王这样的“好人”却陷入了困境,这不是在拷问社会的道德和良知的堕落?

(5)同类人的鄙弃和冷漠。老王的世界里,缺少知心朋友的知冷知暖,同层次生活的人的冷漠,让他分外孤单,譬如同院住的老李,对老王的态度在文中鲜有提及,即使老王死了,他也是轻描淡写,冷漠异常,在同一屋檐下,却不能惺惺相惜,更不用说抱团取暖,这难道不是对人际关系冷漠的绝佳讽刺?

(6)“好人”的俯视。很多人认为《老王》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杨绛一家人给予老王的帮助,让人们感受到了人世间的一抹春色,仅仅看到生活的表象,我们想也许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但是冷静观察和品读,你会发现,这份关爱实在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对下层劳动者有着一种深切的怜悯与同情,但是这种同情与怜悯又是居高临下的。”有的评论家如是说。别的方面姑且不论,单看老王临死前到杨绛家送香油、鸡蛋这个情节,足以令我们为老王感到憋屈。杨绛把感激和告别化作了一场货真价实的交易,令老王更感彷徨和无助。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心灵的伤害。经济关照但心灵相隔,也许这就是老王的真正悲剧。平等不是无知的价值和交换,而是一种真情和心思,老王没有得到理解、平等和尊重,他的心灵是多么的痛苦和孤单!

孟子说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尊严比物质更重要,老王没有获得人格平等的尊严,仅仅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对象,老王在心灵和情感上受到的侮辱和伤害甚于物资的匮乏。

无独有偶。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一篇《乞丐》的文章里,有过这样的叙述。

乞丐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红肿的、流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乞求帮助。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抖颤着。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在这篇文章里,乞丐虽然从我这里什么也没能得到,但是他依然感激异常,为什么呢?因为他从我这里得到了平等和尊严。精神的平等,尊严的尊重,才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杨绛的愧怍,我想不是简单的对于老王悲苦命运的慨叹,或许还有这更为深层的意义吧。

一个“单干户”的词语,却洞开了一个文本的宏大世界,我们老师在语文教学时,要善于解读文本,在文本里寻找这样的语词工具,抓住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内里,去探究文本的丰富蕴含。走进文本,总要打开一扇门或开掘开一个入口,关键性的词语,就是这样的“门”或“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