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教形象:人类科技领先保持者
美国发达的教育体系使其具有顶尖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实力,中国留学生到美国数量达到每年以数十万计。从网上反映的情况来看,美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增加。美国硅谷、西雅图等地发达的科技、阿波罗登月和深空探测计划等是美国的科技象征。
中美在网络安全议题上存在诸多合作和分歧,包括网络形象、网络安全、网络黑客等。中国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邀请了很多美国的互联网界精英人士,引发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中国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正呈现出与世界领先水平齐头并进的态势。
(一)美国科技大国形象
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其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美国在核工业、航天工业、通信与电子以及生物医疗等全领域已取得巨大科技成果,除此之外,美国还拥有众多的全球顶尖互联网企业,如苹果、微软、英特尔、谷歌、惠普、戴尔、IBM、甲骨文等。
据观察,我国媒体对美国科技报道多关注在“科技产品”和“军事科技”两方面,相关新闻报道里常常出现“强大”、“创新”、“领先”等词语,而在各类问答网站、百度贴吧中,网友关注较多的有“美国科技实力”、“中美科技差距”等问题,另外,美国的科幻大片和3D技术也是网友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而国内学者则对美国科技的发展和成果比较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众多。我们试以互联网和航天为例来说明。
1.美国的科技名片——硅谷
硅谷(Silicon Valley)是Apple、Google、Facebook等一大批科技企业的发源地,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而言,“硅谷”已经成为美国高科技的代名词,也是我国媒体对美国科技报道时提到次数较多的名词之一。但是,在中国很多人用着硅谷公司的产品,但其实并不明白硅谷在哪里,有人说它就是美国西岸的一座城市,也有人说它就是指代旧金山市。
硅谷是当今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尽管美国和世界其他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高科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该地区的风险投资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择址硅谷的计算机公司已经发展到大约1500家。另外,2015年一部描写“硅谷”程序员生活的美剧《硅谷》在网络热播,受到了国内网友的喜爱,并在豆瓣评分上获得了9分的高分。
事实上,“硅谷”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在地图上也没有标注。“硅谷”是高科技公司云集的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谷地的诗意名称,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后来这个名词引申为所有高技术企业聚集的地方。比如印度高科技公司聚集的信息科技中心城市的班加罗尔就被称为“印度硅谷”。
在我国,与硅谷比较像的莫过于北京中关村和深圳。地理位置上是指由中国科学院和毗邻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环抱而成的一个地区。1980年,中关村办起了中国第一家IT公司。以后,中关村变成了我国高科技行业,特别是IT行业的代名词。在这个地区,科技、教育、文化与高新技术产业相连并相互渗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相互衔接。
国际范畴的学术交流、商务往来以及经济合作日趋频繁。中关村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明显优势和巨大潜力,被誉为中国的“硅谷”。此外,深圳也被公认为“中国硅谷”,其城市的发展模型参照了美国硅谷的布局。国内仍然有不少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学习硅谷的经验,随着京津冀“雄安新区”的建设,也有人畅想这里也可能成为华北的高科技新城。
2.NASA与“阿波罗计划”
NASA是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成立于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美国公共法案85-568》,正式创立了国家航空和太空管理局,取代了其前身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NASA作为美国联邦政府中的一个行政性科研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与开展航空科学暨太空科学的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许多美国国内及国际上的科研机构分享其研究数据。
美国航天局是目前公认全球最权威的航天科研机构,拥有雄厚的政府资助、庞大的科研团队,肩负太空实验室等众多重大科研项目。其发布的最新科研成果、高清太空照片都是NASA的独家资源,但是NASA的新媒体传播不止于此。
2008年NASA开始接触社交媒体并开设了自己的Twitter账户,2009年就有宇航员在太空中发推文,目前在16个社交媒体平台拥有超过500个社交媒体账号,其中主账号Twitter粉丝数达到2240万、YouTube订阅量超过119万,此外NASA拥有40个移动设备应用程序,以及NASA Blog和NASA TV频道。
NASA大部分账号由10个部门的主管来运营,有人提出想为某个小项目专门开设一个新的账号也会得到支持。NASA社交媒体总经理John Yembrick表示:“很多在太空里执行的任务都需要有自己发声的机会,它们想要让大众知道什么正在进行着,而通过社交媒体,它们可以多与公众直接交流对话、得到反馈。”
2015年7月13日,“新视野号”发回的冥王星照片在NASA官方Instagram账号上首发——这也是NASA社交媒体平台第一次拥有照片首发权。几分钟就收获超过了10万个赞,随后全球Facebook、Twitter、微信朋友圈都被冥王星占领。美国宇航局的官方账号@NASA强调了冥王星表面明显的爱心形状,发推文称“冥王星给地球传了一张爱的纸条”。同时,NASA不断利用话题#PlutoFlyBy更新探索冥王星的进展,从普通网民到总统奥巴马都因为“冥王星之心”而狂欢起来。
航天科技是美国最发达的科技之一,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不过,有人曾质疑“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真实性,“斯诺登爆猛料引发美国阿波罗登月造假热议”,个别学者也认为是骗局,引起了争议。当然,更多人认为登月计划是不可能造假的。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也突飞猛进。从“两弹一星”起步,从东风系列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无疑是通向中国空间站的11级阶梯。同时,还有嫦娥探月工程推出的月球探测器,开通了新浪微博卖萌而让网友们记住的月球车玉兔,再到天宫一号和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国航天事业的步伐沉稳而坚毅,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速度也在加快。但是,网上也有不少帖文谈论中美航天的巨大差距,提及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宇航员送上了月球,现在还有技术高超的空天飞机,可探测到火星和更远的行星,而中国目前仍然处于月球探测阶段,有网友推测这个技术差距至少是50年。
(二)美国教育大国形象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很早以前美国人就明白,他们未来要建设一个博学、自由、开放的国家,取决于现在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努力与创新,而不是仅仅依靠过去的文化遗产和先人的智慧和判断,正因为如此,自建国以来,美国一直把教育当作重中之重。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在最新的世界大学100强中,美国大学的数量占了近一半,其中前10名大学中美国占据8所。在这方面,中国能上榜的学校屈指可数,高等教育的鸿沟不是一朝一夕可弥补的。
1.赴美留学热度持续上升
美国的高等文凭在全世界得到广泛承认,因此很多人也更加青睐于去美国留学,留学也已成为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据新浪教育专栏报道,国际学生每年为美国创造305亿美元经济收入。从网络上看,网民和媒体对“美国留学”的搜索在2011年后呈现明显增长,但在近三年有一些波动和下滑,实际数字在增长。另外网民在2012年对“美国 留学”的关注程度也较高,据搜狐新闻报道在2011—2012学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比上一学年增长了23.1%,占美国所有国际学生的25.4%,即在美国每四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一名中国学生。据“太傻留学”发布的2016美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中国赴美留学生已占到全球赴美留学生的31%,是第二名印度留学总人数的2.2倍。
图5:“美国留学”的搜索指数走势(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对“美国留学”关注的人群特点为:东部地区,尤其是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天津、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以20~39岁年龄段人群最多,其中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
图6:2013—2017年网民对“美国留学”关注地域分布(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图7:网民对“美国留学”关注人群属性(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一流的教育水平、种类丰富的入学奖学金、多文化多种族的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是美国大学的优势所在。另外,美国对高学历人才的移民政策也为赴美留学增添了吸引力,该项政策支持为每一个留学生提供一条留美发展的道路,赴美留学生在美国完成学业后,可以选择就业或继续深造。2015年9月,习近平访美时表示希望中美两国未来3年互派5万留学生到彼此国家学习,此举也大大促进了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进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在新华网表示,国之亲在于民相交。习主席当年访美,就同艾奥瓦州人民建立了深厚友谊。中美人文交流是有基础的,现在中国一年有1.2亿人次出国,未来5年会达到7亿人次,其中不少人可能会去美国。现在有110多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美国来华留学生数量也不断增长。希望两国人民之间能够友好交往。
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洪磊在芝加哥大学的演讲《美国大选后看中美关系》中也提到,2016年在美中国留学生近33万人,占在美国际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国已连续七年成为美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在完成向中国派遣10万名留学生的“十万强”计划后,美国又宣布启动“百万强”计划,力争到2020年实现100万名美国学生学习中文的目标。
据环球网留学报道,由于申请人数增加,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已经连续多年走低。而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等学校正逐渐成为中国留学生更青睐的大学。另外,中国留美学生选择的专业多以STEM和商科为主,有37%的学生就读STEM学位。原因是从2008年开始在美国大学取得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外国毕业生,可依据《科技工程留学生就业法案》(简称STEM),毕业时拿到附赠的绿卡。
2.被误读的美国教育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认为,美国的教育很轻松,美国学生考大学很容易。的确,全美有3000多所大学,几乎可以做到“全民上大学”,但是如果不是名校毕业,就业依然困难。
事实上,不只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为了孩子的前途,美国家庭拼教育的劲头也丝毫不输中国家庭。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在《梦想的学校》一书中说道:美国学生一年要背超过112磅(约104斤重)的课本;要熬夜,泡图书馆写论文;努力学习,在分班考试中表现突出,进入“提高班”。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有人说,正是美国教育的这种特点,让学生发展了许多兴趣,并且在选择专业时会考虑“融会贯通”。也有人看到,美国学生对此感觉压力巨大,“嗑药”、骗心理医生的伎俩愈演愈烈。阳光之下必有阴影,对一心送孩子出国的中国家长而言,有必要了解的是,真实的美国留学,不只是在中介交30万元保证金那么简单。赴美留学也绝不是“逃离学习苦海”的出路。
与我国不同,美国人并不靠上大学来改变自身命运。据互联网周刊报道,美国名校一般集中在东北部和加州等繁华的地带,但美国人很少千里迢迢离乡求学,对大城市的向往也没有中国人对北上广的向往那样强烈,很少人会选择背井离乡去大城市闯荡,在小城市也能怡然自得地生活。相对遥远的常春藤大学,在本州附近的州立大学读书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另外,美国人在选择大学时,更看重专业排名,而非大学排名。美国人眼里的教育应该更具个性化,学生个人的兴趣、学校的特色和专业志向等因素更决定了他们心中对于大学的排名。
3.“汉语热”在美国流行
从网上反映的情况来看,这些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加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日益密切,在美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增加。据报道,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落地马里兰州。现在全美有100多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课堂,约40万学生在学汉语。
在美国,“汉语热”不仅仅体现在教授中国文化的教育项目快速和多样化发展上。提供汉语教学的,还有公立学校、中文培训机构、政府机构以及私立商业学校、网络学院等。美国各界也在积极推动汉语教学的发展。2003年,美国大学理事会将汉语列为新通过的四种AP(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课程之一,标志着汉语走入美国的主流课堂。2010年,美国俄勒冈州通过议会立法推动汉语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堂。美国一些公立学校还将中文列为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