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互联网国际舆论场的发展特点
(一)国际舆论受众特点
1.受众需求更为多元化
国内网民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受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较大。但近年来,伴随信息传播渠道的丰富以及受众自主性的增长,国际新闻需求有所上升。以2016年2月在香港发生的旺角事件为例,百度指数显示,在事件发生后,代表新闻热度的“媒体指数”呈逐步上升然后持续、再回落的态势。但是在网民搜索指数方面,事件发生之初便出现急速攀升然后回落的趋势。再如,2015年12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将于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在国内网络舆论中引起巨大反响,网民搜索量迅速升温后回落。但相关媒体报道相对稳定,半个月内经济话题热度仍维持在一定水平。
2.受众互动能力有所提高
图9:尼泊尔8.1级地震需求图谱
伴随双边关系的多元化,我国网民对国际新闻已不仅仅停留在关注的层面。国际事件对双方经贸、旅游等方面的影响,成为受众对国际新闻关注的动机,也促使我国网民在关注国际新闻时互动性的增强。以2015年4月发生于尼泊尔的8.1级地震为例。地震发生后,“200多华人等待救援”与“中国组织华人撤离”成为国内网民与媒体的主要关注点。此外,通过分析发现,“尼泊尔旅游”、“尼泊尔地震还能去吗”、“汶川地震”、“唐山地震”都成为主要搜索需求之一。数据背后,一方面是网民对尼泊尔存在巨大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地震相关事件、背景知识需求也促使网民主动搜索(见图9)。
3.爱国主义情绪更加高涨
2016年,在微博平台中,“小粉红”的新生力量在“帝吧”出征FB(Facebook)、赵薇电影《没有别的爱》争议、“南海仲裁”、“日本APA酒店事件”等涉及爱国热点中均体现出了强大的自我组织能力。
“帝吧”出征Facebook,一切活动没有官方参与,全凭90后、00后自行制定规则,规模之庞大、组织性纪律性之高、对战礼仪之严谨、攻击手段之奇葩,后续引来媒体点赞,颠覆了以往人们对90后、00后的印象。农历春节期间,日本APA酒店爆出歪曲历史的图书事件,刷爆了微博、微信。事件从微博上由一位美国游客发布的视频开始,酒店内摆放许多充满各种右翼言语的书籍,并且否认韩国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并称这些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是“美国为了投下原子弹而编造出来的东西”。但由于书籍内容多是日文和英文,很多游客没有注意到,也没有人对此提出任何疑问。
对此,微博话题#日本APA酒店否认南京大屠杀#阅读量达1576.9万次。#日本APA酒店有极右翼背景#阅读量达9126万次,评论量达4.7万次。#抵制日本APA酒店#阅读量也高达1395.8万次,评论量达1.2万次。相关话题#日本华人抵制APA酒店#阅读量达8733.4万次,评论量达5.4万次。
在日本华人抵制APA酒店游行活动中,参加抗议的中国女生@妖污王彤彤彤就游行遭到日本右翼干扰一事发表微博,感谢日本警察以及一些友好日本人士的参与和帮助。但此条微博却遭到一批“精神日本人”账号的组团攻击,不过有网友迅速反应过来,声援博主并积极举报攻击博主的人。在匿名化的网络虚拟环境下,情绪化评论只能占一时的风头,大多数网民还是保持理性的态度表达爱国情怀。
4.信息同温层下观点分化
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络带来的信息爆炸,从接触信息的渠道、方式、内容、数量等方面看,都越来越丰富。但通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过滤以及一些社交媒体的数据算法,网民只能看到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信息以及想看到的信息,我们称之为“回音室效应”。互联网兴趣网站、圈层化发展的群组等,都可能加剧国际舆论场的这种态势。
2016年10月18日,微博的市值首次超越Twitter,可以说新浪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相比熟人圈子化的传播,微博、twitter相对开放,公共媒体属性相比社交属性更强,在国际热点讨论中有利于意见公开交换,加快公共舆论的形成。
5.网络围观升级和娱乐化
2016年,“吃瓜群众”入选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吃瓜群众”自古有之,过去围观在于“看热闹”,互联网的兴起,为“看热闹”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可以“足不出户观尽天下事”。不过,“吃瓜群众”和过去的“围观”不同,“围观”是中性词,无褒贬含义,微博刚兴起时就打着“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的口号,而“吃瓜”则是将“围观”娱乐化,在“无责任、无判断、无担当”的心态下,纵观事件发展过程却依然不了解事件真相,但却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颇有“不嫌事大”之意。
在对待境外热点与国内热点的围观上,网民的态度不尽相同。2016年国际形势变动,从英国脱欧、欧洲难民潮、恐怖袭击频发、土耳其军事政变、巴西里约奥运会、日本核辐射、天皇退位以及韩国“亲信干政”、美国大选,有网友戏称,在国际舆论方面,2016年我国网友真是达到了全员参与。
里约奥运会期间,奥运筹备工作组被奉为“最差、最糟、坑爹”的一届,在开幕式前几日,各场馆还是工地一片,吉祥物被击毙、恶性治安案件、自行车道发生坍塌、运动员住宿环境等问题均遭到了网民的调侃,甚至我国奥运健儿自己安灯管的“多能”也成为话题。2016年欧洲杯期间,英俄球迷打架事件又引来了一群“吃瓜群众”,普京在圣彼得堡参加经济论坛时称“不懂为什么200个俄罗斯人可以打败1000个英国人”,引来网友们的感叹。之后的韩国“亲信干政”、美国大选更是被网友调侃成“韩剧”、“美剧”。
不过,网络围观背后的责任缺失愈加凸显,甚至形成“网络暴力”,国际“键盘侠”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民族主义、文明冲突和道德绑架不断上演,也引起一些反思。
(二)国际舆论传播手段
1.移动端多元解读议题延伸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1月7日下午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习马会”受到全球媒体特别是大中华地区媒体和网民的高度关注。
移动舆论场主要关注五大方面:“习马会”举行时间节点、选在新加坡的原因、会谈内容、对两岸的影响、历史意义等。在移动平台,澎湃客户端推出手机专题,涵盖“最新消息、反响、解读”三大板块,对习马会的主题、背景、延伸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侠客岛”文章《“习马会”的玄机》阅读量达到“10万+”。与此同时,一些海外文章也经由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扩散。
2.“微话题”议程效果显著
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访的相关话题屡次占据新浪微博话题榜榜首。一方面,由“@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相关微话题及时发布新闻,不断跟进出访热点,在议题上力求全面,涵盖范围广,涉及多样,吸引网民眼球。另一方面,微博互动性、大众化、草根化等特点,在领导人出访讨论中有所呈现,网民积极发声,形成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的讨论和关注。
社交媒体的力量对国际议题形成和舆论走向均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巴黎暴恐事件发生后,路透社国际版文章《中国展示其不寻常的反恐行动照片》称:“中国媒体利用巴黎恐怖袭击煽动国内民族情绪”,立即引起我国网友的批评。有网友反问,当世界上一些地方发生危险后,希望第一时间看到政府标题和防暴部队行动的呼声并无错误,并对路透社缺乏新闻采访“客观性”、“平衡性”原则提出质疑。大量网友对路透社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表达不满,微信上出现“一名中国网友致路透社的公开信”等多种方式的抗议。
3.“三微一端”边界打通
微博、微信以及客户端被称为传统的“两微一端”,2015年微视频突破了PC端的束缚,借助各种客户端独立出来,并通过微直播、打赏以及弹幕等方式形成影响力,加入“两微一端”,从而形成了“三微一端”新格局。难以抵挡的强大人际关系网络,社交媒体信息观点相互流通、交换和扩展,加速扩散。比如,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微视频成为公众第一时间获取消息的重要来源,惨烈的画面以及震撼的声音冲击着电脑前和拿手机的网友,弥补了事故发生后到官方消息出现前的信息真空。
2015年5月9日,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70周年庆典和红场阅兵活动。网友对此关注度也极高,尤其是对出席阅兵活动的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飒爽英姿拍手称赞,称其为“中国第一天团”。早在正式阅兵前,彩排视频即通过“三微一端”被热转,部分媒体对这支解放军仪仗方队如何炼成,他们如何拉近中俄民众感情等做了详细介绍。该现象也被诸多境外媒体发现和放大。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称,在出席阅兵式的世界领导人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地位最为突出”, “军事强国”的形象在境内外媒体表述中被突出。
4.新媒体信息交互作用显著
2016年年初,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交网络战役”席卷了整个舆论场。来自“李毅贴吧”的网友,自发组织去Facebook上与台湾网民进行了一次友好的交流,一方面介绍大陆的真实面貌以及“台湾缘何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打击“台独”势力。帝吧在此之前也有过数次爆吧的经历,但此次行为“有组织、有纪律”,强调文明用语,不发黄图,反“台独”不反台湾人民,并且运用统一的头像,表情包加盖印章,将反“台独”声明运用英日韩德法等多国语言版本翻译出来。1月20日晚上7点左右,多个平台被中国大陆网友刷屏,由于Facebook无法在国内直接登录,有网友运用直播平台直播“帝吧出征”过程。最先开通直播的是斗鱼,随后B站、虎牙、熊猫等多个平台也跟进直播。
台湾地区的三立电视台、苹果日报以及自由时报成了“主战场”。2016年1月20日晚间,@三立电视台发文宣称:“北欧国家对台湾很友好,挪威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而30分钟后,@环球时报就发文:“挪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不会改变。”@挪威驻华大使馆也发文称坚持一个中国,均获得了网友的无数点赞。之后@瑞典驻华大使馆微博也发文强调:“瑞典不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并且瑞典与台湾没有建立外交关系。”
在这起事件中,我国媒体并没有参与事件过程,外交部没有出面,挪威和瑞典的外交部却主动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可见网络舆论场在维护我国主权方面的影响。1月22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文《帝吧出征FB,友邦有话要说》,为年轻网民富有热情、理性和创意的爱国行动点赞。
5.智能“黑科技”成热点
2016年被称为“智媒元年”,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愈加成熟,各大互联网平台和媒体开始植入“AI思维”。2016年3月15日,谷歌人工智能围棋软件AlphaGo与李世石的比赛吸引了全球瞩目,后来又在围棋平台以神秘身份和绝对优势战胜多位顶尖围棋高手。2017年5月,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先后以三轮全输的大比分完败给AlphaGo。有网友感叹,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李世石、柯洁这些顶尖高手一一败给人工智能。
既然人工智能可以在围棋领域战胜人类,那么在其他领域也存在机会。大战之后,人工智能AI开始频频被媒体报道。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主要集中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虚拟个人助理、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推荐引擎、手势控制、情境感知计算、语音翻译以及视频内容识别等领域。
2016年HBO的《西部世界》也顺应人工智能潮流引爆了收视热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不到两年的时间人工智能就完成了机器心智技能的bAbI测试,下一步将挑战儿童图书测试,直到最终通过图灵测试,想必21世纪内足以实现。
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无人车”、“刷眼识别支付”、“智能泊车机器人”等均亮相在世人眼前。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支持虚拟现实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从产业政策上支持了媒介融合。里约夏季奥运会第一次采用了VR技术,利用360度全景视频技术,向观众提供超过7000小时的VR视频服务。“9·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式,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首次引进全景VR设备全程记录阅兵盛况。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VR也成为“法宝”,网民在手机上打开H5链接,就可以瞬间置身人民大会堂内。而不少媒体的云直播平台也很引人关注。
除了VR之外,AR技术也在2016年成功登陆世界舞台。2016年7月7日,任天堂、口袋妖怪公司以及谷歌Niantic Labs公司联合制作开发的现实增强(AR)宠物养成对战类RPG手游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区域首发,引起全球Pokemon热潮。农历新年来临前夕,支付宝在10.0版本中加入“AR实景红包”功能,将AR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亲民化。
2017年2月6日,美国第51届橄榄球“超级碗”盛大上演,Lady Gaga作为中场秀唯一表演嘉宾从天而降惊艳亮相。其身后300架无人机随歌声翩翩起舞,在休斯敦的夜空组成美国国旗的图案。由于无人机具有成本较低、无人员伤亡危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势,在航空拍照、地质测量、抢险救援等领域均有运用。不过我国和国外一些城市,也曾出现无人机“黑飞”严重影响航班起降事件,目前开始逐步实施无人机实名制进行规范。
(三)国际舆论传播效果
1.“一带一路”成中国新名片
2015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引发境内外政要、媒体和学者的关注与解读,引起国际舆论长期聚焦,成为我国的国际新名片之一。一方面,“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外交的聚焦点,有助于拉近欧亚国家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与和平发展。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成为舆论探讨国际合作的切入点。2015年8月中旬,中国与泰国的铁路合作商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引发亚洲媒体关注。
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6%。其中出口3.8万亿元,增长0.7%;进口2.4万亿元,增长0.5%。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为1260亿美元,增长36%。2016年3月,“一带一路”列入“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部分。2016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指出,软力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推器。同时,有文件指出,“民心相通”更是“五通”的重点和难点。
在对外报道方面,中国媒体涉及“一带一路”英文报道总量约4535篇,境外媒体相关报道为7300篇。与中国媒体通讯类新闻为主不同,境外媒体报道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时更为全面,关注角度多样,且报道时以观察、分析、评论性文章为主,内容可读性强。境外媒体对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报道居多,文化、社会观察更多,一定程度上与西方媒体关注“一带一路”红利和国际竞争意识有关。
2.领导人出访树立大国形象
仅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访的国家就多达14个,覆盖美洲、亚洲、欧洲以及非洲四大洲。国家领导人积极的对外交流态度,推进了国际舆论对中国的了解、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形象。例如,俄罗斯《导报》认为,“习奥会”是2015年世界政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领导人积极的外交态度,受到国际舆论的关注。
我国在网络安全、全球气候、反恐等全球性议题的立场越发受到外媒关注。例如,美国《赫芬顿邮报》、《石英》杂志、英国广播公司、法新社等发表文章认为,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峰会发表多次讲话,表明中国在很多问题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巴黎气候大会期间,中国对维护和平、鼓励全球发展及支持减少气候变化的努力做出了新的承诺,国际主流媒体也对中国的减排努力表示肯定。
3.部分境外媒体偏见有所化解
长期以来,人权、言论自由、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是外媒批评中国的常见话题。但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误解也有明显的缓和。比如,《纽约时报》2014年曾经发文称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为“狂野突进”;还有媒体称中国投资非洲是为了获取非洲的自然资源,是“新殖民主义”。
对此,如世界银行、布鲁金斯学会、威廉玛丽学院援助的数据项目以及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都给出了答案:第一,中国海外投资主要是利益驱动型投资;第二,中国的投资约占非洲直接投资存量的3%;第三,中国在非洲投资不局限于资源领域,服务业和制造业投资与日俱增;第四,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投资的多重社会效应;第五,超七成非洲受访者对中国投资点赞。
4.主场传播有助于提升形象
G20峰会全媒体报道,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从外交、经贸、金融、文化等领域扩展到旅游、惠民成果,同时会内会外联通报道,打破高层会议神秘感,多平台直播G20文艺晚会,点燃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将民族自豪感推到新高度。
在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的会议致辞引发海内外舆论热议,提出“中国方案”,传递“中国力量”,树立“国家信心”。韩联社就习近平开幕式致辞报道称,“在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多数首脑在场的情况下,习近平主席提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要强调反映国际现实的国际秩序重塑。”
2016年年末的珠海航展,作为我国唯一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是世界五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航展之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的首次亮相,无疑点燃了全国乃至全球军事迷的热情。与历届航展相比,有50%的机型首次公开亮相。路透社报道表示:“中国航展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民用航天雄心和强调其国防雄心的机会。”
5.中国游客境外形象提升
2017年2月22日,国家旅游局在福建厦门正式发布《2016中国出境游游客文明形象年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超8成的中国受访者对本人在境外旅游文明素质表示满意,中国游客本人评价得分平均9.5分。同时《报告》指出,境外受访者普遍认可中国出境游游客文明素质较5年前相比有所提升,其中46.2%的受访者表示中国游客的文明素质普遍有了提高,印度尼西亚、法国、新加坡、英国、美国五国受访者对此感知尤为明显。《报告》还指出,媒体负面报道为主的国家或地区中,民众对中国出境游游客的素质评价也相对较低。
2016年我国互联网国际舆论场上两条热点新闻:中国游客拿走日本酒店马桶盖以及泰国铲虾事件,虽然最后都被证实与事实不符,甚至是虚假新闻,但可以看出不仅媒体,我国国民心中对出境游客的素质认知普遍不高。一方面是由于民族自信心不强,另一方面是媒体负面报道居多造成的内省式、代入式的群体感知。
不过,整体上2016年外媒对中国游客的报道多以赞扬为主,例如法国《欧洲时报》报道《十一归来,中国游客海外华丽转身》,西班牙《华新报》报道称,“中国身影”争议频繁出现在这条集地理、文化、美食、运动于一体的旅游线路上。日本《日本新华侨报》报道称,赴日中国游客的旅行目的正向自然和文化转移。美国《华盛顿邮报》表示,中国出境游市场日渐火爆,也有一些中国游客不够文明,但在一亿多中国出境游客中,绝大多数人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