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能训练的概述
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来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它是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并对掌握专项技术、战术,承担大负荷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防止伤病及延长运动寿命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的区别
传统的身体训练主要偏重于对某一运动素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的追求,忽略了整体机能潜力和机能能力的提高以及拼搏向上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1)身体训练以往注重某项运动素质的提高,对运动员的整体运动能力、对抗能力、适应大负荷与高强度的抗疲劳能力,以及顽强拼搏的心理品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导致我国球类运动员的体能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2)运动素质是机能能力在某一基本运动能力方面的具体表现,例如力量、速度能力等,既是体能的构成因素,也是运动实践中评价和检查体能水平的常用指标。换句话说,运动素质是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体能是运动素质的内在决定因素。运动素质水平取决于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水平。因此,体能与运动素质有密切的联系,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有密切的联系。
(3)体能训练要求把运动素质训练纳入到运动员整体运动能力提高的高度去综合考虑和认识,它把运动素质训练作为人体生物学机能发展和机能适应训练的一部分。通常,身体训练以单一的运动素质提高为目标任务,而体能训练则从人体整体工作能力、人体机能潜力提升的角度研究和提高运动能力。也就是说,体能训练是人体器官和机能系统在结构和机能能力上的适应性再塑造工作,是运动员心理意志品质的再塑造工作。
二、体能训练的内容和分类
(一)体能训练的内容
体能训练涉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健康等诸因素。身体形态指人体的内外部形状。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是身体活动能力的基础。运动素质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度、灵敏度等。此外,健康(指人在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的身体是运动员参加训练活动的必要条件。
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个因素都有相对独立的作用,又有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其中每一个因素的水平都会影响到体能的整体水平。三个构成因素都是运动素质体能的外在表现,所以运动训练中多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作为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
(二)体能训练的分类
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是充分发展与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密切相关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度、灵敏度等运动素质,从而深刻影响和促进运动员身体形态和机能的改善,提高运动员的健康水平,为专项运动成绩和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能训练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一般体能训练是指为增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各器官系统机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改善身体形态,采用多种非专项的体能练习手段掌握非专项的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为专项成绩提高打好基础的训练。
专项体能训练是指采用直接提高专项素质的练习以及与专项有紧密联系的专门性体能练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对专项成绩有直接关系的专项运动素质,以保证掌握专项技术和战术并在比赛中顺利有效地运用,从而创造优异成绩的训练。
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主要联系在于: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一般体能训练为专项运动素质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专项体能训练则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特殊需要,并直接为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服务。随着专项水平的不断提高,一般体能训练所提供的基础及专项体能训练的要求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专项运动成绩提高后的要求。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在训练实践中往往难以分开。
(三)形态、机能、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许多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在后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些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变化。对一般人来说,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只要具备正常的功能就可以适应日常环境和正常生活活动。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由于他们必须要在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特定环境里,在承担超常的运动负荷和极度紧张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活动,因此,仅仅使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维持在一般的水平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在机体正常的生理范围内挖掘其最大潜力,乃至达到生理“极限”水平。由于现代运动成绩已达到极高水平,要创造优异成绩就必须使身体具有适应创造这种高水平成绩的基础。因此,体能训练就要在遗传和人体自然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对有机体中的可变异部分给予影响,使之提高,以符合创造高水平成绩的需要。鉴于上述原因,体能训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各器官系统机能水平和身体形态得到全面提高,运动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掌握大量运动技术和技能,从而为专项运动素质的充分发展,以及掌握、改进、提高专项运动技术和专项成绩创造条件。
三、体能训练的主要影响因素
除竞技能力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外,体能还受众多其他因素的影响。通过对34名专家进行调查,按选择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统计之后的结果见表1-1。
表1-1 短距离速滑体能训练主要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注:“★”为主要因素。
由表1-1可见:教练员对体能影响因素的认识从选择率来看明显分为两个集团,我们以70%为截取率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先天遗传性与后天可训练性的辩证关系对体能的影响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由于遗传素质的不同在运动实践中限制了某些机能水平的提高,并且指标的遗传度越高,其限制运动成绩再提高的程度就越明显;但是,遗传度高的指标与运动项目的要求越接近,运动能力提高的可能性就会越显著,最终在运动实践中创造优异成绩的几率就越大。德国的乌尔默教授认为:“培养当代世界冠军,必须具有三个条件:高水平的科学训练、优化的训练环境和运动员个人优越的天赋条件。”因此,选拔出具有天赋的“天才”型运动员,对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人体生理机能的许多指标受遗传的影响较大,故其在生长发育和训练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为运动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遗传度越小的指标在运动训练中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通过训练难以改变的指标,是我们在选材中要慎重考虑的,每一运动项目对先天遗传能力都有其特殊的专项要求,优越的先天遗传素质为人体从事特定的专项运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这可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有遗传优势的运动员容易出成绩,构成体能的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是决定成绩的重要因素,这三者的发展在从事运动之前主要是受遗传的制约(见表1-2)。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运动员选材应努力选拔出具有先天遗传优势即“天赋”条件的少年儿童。
表1-2 与人体运动能力相关的主要指标遗传度
在短距离速滑项目的运动员选材中,主要的选材指标有肌纤维类型、无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和身体形态特征等。其中,与骨骼肌纤维类型的组成关系最为密切。优秀耐力类项目运动员骨骼肌中慢肌纤维百分比高,而优秀速度类项目运动员中快肌纤维占优势,所以肌纤维类型是决定运动成绩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有关研究资料显示,运动训练引起肌纤维的后天改变并不明显,只会在肌纤维的体积、肌肉酶活性等方面产生一些适应性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短距离速滑项目的运动选材中,挑选快肌纤维占优势的少年儿童进行训练并予以科学指导,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创造优异成绩的可能性会更大。
选择从遗传角度具有某种天赋的运动员从事该项运动,是运动选材的最理想要求,也是竞技运动项目的共性。然而在现实的运动训练实践中,往往发现某些运动员从遗传的角度并不合适从事体育运动,但成绩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从形态角度上,短距离速滑史上身高在163cm~192cm的运动员都有创造过优异成绩的记录,在篮球项目上这一现象也不罕见。这就不得不使我们来辩证地看待遗传问题。正如前文所述,运动员的体能作为一个系统由多个要素构成,其整体功能形态是多个要素整合的结果。“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平衡的追求。但刘大庆教授在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为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上。与“木桶模型”相对应,刘大庆为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此模型提示我们运动员竞技能力某方面的不足可以为另一方面高度发展的能力予以补偿,从而使运动员的总体竞技能力保持不变。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像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竞技能力。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二者共同反映和表述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人们将其称为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在速滑运动中,运动员体能的非衡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正如刘大庆教授在研究中所指出:“运动员一般竞技能力模型反映着事物的共性,呈现着均衡性特征;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个体模型反映着事物的特性,呈现着非衡性特征。每一名运动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运动员在体能方面的表现是有差异的,有的形态好,有的机能好,有的素质好等等。即使是同一名运动员,在训练的不同阶段,体能训练的重点也表现出差异,或以有氧为主,或以无氧为主,或以速度为主,或以力量为主,或以耐力为主等等。所以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遗传问题,在共性的基础上也要看到个性,从而避免解决问题时的片面性和机械性。
(二)竞赛次数大幅度增加对体能的影响
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是密不可分的,是构成竞技体育的两大支柱,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只有通过科学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各方面的潜力,运动员才能在竞赛中表现出优异的成绩。而运动竞赛不但为运动员提供了展示竞技能力的机会,同时也是检验运动训练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竞赛的检验,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运动训练的进一步深入。两者相辅相成,可以有效地促进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
现代竞技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运动员参赛次数的大幅度增加,这是竞技体育商业化、职业化,以及把比赛作为强化训练手段(以赛代练)的结果。以速滑竞技运动为例,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速滑运动员一般每年参加3~5场比赛;进入90年代以来,一般选手一个赛季大约要参加10场左右的国内比赛(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每年至少组织7次比赛、5次分站赛、1次冠军赛和1次单项锦标赛,另外还有国家和地方省、市举办的全运会、省运会、冬运会等等),优秀选手加上代表国家参加的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冬奥会等,每年的比赛次数可达到20次左右,这对运动员的体能是个严峻的考验。通过多次参加比赛,可以培养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检验训练水平,积累大赛经验,这是无可争议的。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安排多次分站赛的目的也在于此。当今的竞技比赛是面向人类的极限挑战,是人类综合竞技能力的竞争。比赛场上所体现的是一场包括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整体对抗。运动员只有不断地在比赛实践中积累与磨炼,特别是在与强手的激烈对抗中,才能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运动员艰苦训练的成果也只有通过比赛表现出来才具有社会意义。运动训练必须围绕运动竞赛来安排自己的活动,并最大限度地挖掘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潜力,以达到在比赛中获胜的目的。
赛制的改变必然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带来深刻影响。竞赛次数的大幅度增加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也隐含着一定的弊端。它所导致的年度参赛次数增加的背后不仅存在对竞技体育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比赛次数的增加,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多的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但同时,过多的比赛使运动员无法从容地进行准备,机体体能得不到有效恢复,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保持一定的竞技水平,但这不利于运动员创造最佳运动成绩,运动员疲于应付,系统训练时间相对减少,造成长时间处于身心疲劳的状态。
目前各个项目都在强调“以赛代练”,运动员多次参加各种比赛的目的就是“以赛代练”。确实,多参加比赛可以及时发现训练中的问题。运动员的训练热情高,用比赛带动训练,用训练促进比赛,两者互补性强、针对性强、目的性强,可增加大赛经验,培养运动员的竞赛适应能力,提高训练质量等等。但我们也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以赛代练”问题,因为无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比赛,都离不开竞争的本质。既然是竞争,就存在着胜负,而在竞争中获胜是人的本性。当一个人站在赛场上的时候,他的兴奋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他所思考的就不仅仅是在进行一次日常训练,而更多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超越对手或者超越自我。这种意识一般来说不是站在赛场上的时候才产生的,而是在参加每一次比赛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就客观存在了。这无论是对运动员的生理还是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压力。比赛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比赛次数过多,运动员体能消耗加大,不仅不利于竞技状态的保持与体能的恢复,而且还容易引发运动损伤,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也不稳定,且不易在最重大的比赛中获得优胜。
由表1-3和表1-4可见:82.4%的教练员认为,在重大比赛前一年的参赛次数在15次以内,在重大比赛当年赛前参加比赛次数更应减少;97.1%的教练员认为,参赛次数应控制在10次以内。“适宜的参赛次数能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特别是重大比赛中创造出最佳运动成绩。体能类项目在重大比赛年度与平常年度参赛次数有明显不同,重大比赛年度参赛次数较少。”但也不是次数越少越好,因为优秀运动员在世界大赛前都要参加一定次数的热身赛,更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参赛次数要适宜,这样才能保证在一些重大比赛中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
表1-3 重大比赛前一年应参加比赛次数问卷调查结果
表1-4 重大比赛当年赛前应参加比赛次数问卷调查结果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一现象,近年来由于比赛次数逐渐增多,影响了运动员训练的正常进行。这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不是竞技体育本身所能左右的问题。陈小平指出:“比赛数量的增加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驱使——项目的推广和竞技运动的商业化。前者是各个国际单项协会为各自项目的发展所采取的政治手段,后者则是依附在各个运动项目上的利益集团为获取经济利益所采取的商业运作。这些都不是竞技体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更不是提高训练效果理应遵循的规律。”因此,可以说,赛事的增加与训练质量提高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直接和必然的联系。这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观赏高水平竞技比赛需求增加的结果,是竞技体育商业化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好事,有利于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也应考虑到人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机体不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多次的激烈比赛中持续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就像大多数生物体在兴奋之后有一个绝对不应期一样,运动员年度参加比赛的次数和频率也是存在着一个极限及最佳次数和频率(赛间间隔、两峰与间谷底之间间隔时间)的。因此,一定要将比赛作为训练的一部分去整体考虑,应将运动员年度参加的比赛按重要程度及其性质的不同纳入训练计划之中综合考虑、妥善安排。
所以,我们在考虑“以赛代练”时应当非常慎重,选择什么样规模的比赛来“代练”(不同规模的比赛对机体的刺激程度不同,引起的应激反应也不同),在训练的什么时机参加比赛,要取得一个什么效果,如何正确对待这种比赛的胜负、得失。要仔细权衡“以赛代练”的正负效应,不可盲目地认为参加的比赛越多越好。短距离速滑是体能类项目,比赛的胜负体现在能否把运动员的体能在重大比赛时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是教练员和运动员所追求的一个最终目标。重大比赛的日程每年都是固定的,在这之前也会有一系列的比赛,如何安排这些比赛,以什么样的准备对待这些比赛,都是要深思的。
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具有周期性变化特点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人为的训练安排进行调整。要想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需根据竞技状态的变化规律在赛前进行调整,如减量加强度、减量保持强度等等,以取得竞技能力的超量恢复,否则难以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但这种安排是需要时间的,如果针对每一次比赛都进行这样的安排,势必会影响年度训练的系统性,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在一些不是很重要的比赛中可能会获得一些不错的战绩,但在年度最重要的比赛中就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了。这与一些集体和个人对抗类项目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如美国NBA联赛、职业网球赛等等,因为他们所面对的对手与他们处于同一种情况。但类似短距离速滑之类的项目却与此不同,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惨痛教训的。
回顾我国冰上运动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怪圈,在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上我们的成绩始终较好,但一到奥运会比赛则成绩落差很大。在短距离速滑项目上,叶乔波在1984年冬奥会之前的1992年和1993年赛季两度大满贯,但在1994年奥运会上却与金牌无缘。薛瑞红在1988年冬奥会之前的两年中也几乎包揽了短距离项目的金牌,但冬奥会却没有进前八名。2006年冬奥会,王曼丽又重蹈覆辙,在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获得了世界短距离联赛的总冠军,在成绩上保持着绝对优势,并且在奥运会年度赛季初还捍卫着霸主地位,但在奥运会上再一次泪洒疆场痛失金牌。这警示我们绝不能像对待一般比赛那样对待重大(如奥运会)比赛,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多与高水平运动员过招,这无疑具有正确性。但是,运动员的参赛次数要有一个度,这个度的把握依项目及运动员个人特点不同而应有所差异。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必须保证运动员专项体能处于最佳水平,才能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特别是重大比赛中创造出最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为了使运动员在年度重大比赛中获胜,将年度比赛分级,根据比赛的重要程度及比赛目标合理安排参赛次数及次序,是保证运动员在年度重大比赛中获胜的首选方案。
(三)训练与竞赛体制对体能的影响
我国要迅速提高速滑运动水平,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有一个合理完善的培养体制,这是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之一。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多年的系统工程,必须抓好后备力量的培养,根据运动员各年龄阶段的特点,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有目的地进行系统训练。运动员多年系统的训练活动,必须以健全合理的训练体制作为保证。我们要根据现代短距离速滑运动发展的特点,重视科学选材,从小抓好运动员体能的系统训练,改变运动员体能某些方面不足、技术欠合理的局面。运动员在各级输送途径中要防止“拔苗助长”的情况和虚报年龄“以大打小”的现象,这涉及我国当前竞赛制度及奖励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同时,应选拔年轻和优秀的运动员集中训练,增加集训时间,让他们有更多锻炼的机会。调整训练大周期计划,改变目前我国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以全运会而非奥运会为周期来安排的做法,这一点也是妨碍我国运动员完全与国际接轨和在国际大赛中取得更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进与完善运动员选拔制度。国外参加大赛的选拔(特别是奥运会)一般是在赛前一年进行,而我国选拔运动员一般是在赛季之初进行(10~11月),即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组织的前两站分站赛。这固然有其道理,但这种选拔制度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即运动员必须提前出成绩,否则将会失去被选中的机会(我国教练员对选拔赛安排时间的调查结果见表1-5)。这种选拔制度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为了能够入选国家队,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大赛,运动员必须在选拔赛之前对其训练进行调整,即在陆训结束前就大幅度地减量来调整竞技状态。上冰初期,也就是冰上准备期本应是以量为主的适应性训练,强度应有所控制,但为了应付即将来临的选拔赛,运动员不得不加大训练强度,以适应比赛的需要,这就造成运动训练的系统性遭到破坏。我国许多优秀运动员上冰初期的比赛成绩较好而在后期的一系列大赛中表现一般,与此不无关系,这应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表1-5 选拔赛距重大比赛间隔时间调查问卷结果
(四)现代训练负荷特点及专项化发展趋势对体能的影响
在科学技术和竞技运动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不断地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在诸多影响运动能力的因素中,训练负荷是关键的。训练负荷的组成因素是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一方加大对另一方都会有一定影响,都能起到加大训练负荷的作用。运动训练是以其负荷的变化组合打破人体稳定状态,使代谢系统在短暂的时间内出现非衡现象。但在恢复期,机体通过自我调整又恢复平衡,如此的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使各机能系统不断适应,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最难掌握的是负荷量的适宜性。负荷过大,易引起过度疲劳,对身体健康产生损害;负荷过小,又不能充分挖掘人体运动潜力,提高运动成绩。在多年的运动实践中,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在构成负荷的因素中,负荷强度刺激引起的机体反应要比负荷量强烈得多,能较快地提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应答水平,所产生的训练适应也比较深刻。因此其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度要比量更重要,而且竞赛主要是比专项强度。加拿大学者博南曾经对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做过三种不同安排的试验研究,他设计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是突出负荷强度,第二种和第三种是突出负荷量。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种和第三种训练所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但第三种方案所花的训练时间比第一种方案多40倍。从而有力地说明了要取得单位时间训练效益的最大化,增加负荷强度,尤其是专项负荷强度,是一条有效的训练途径。也就是说,在负荷诸因素中,训练强度为首,量为其次。
从能量供应的角度来看,在短距离速滑运动中,人体的能量储备是充足的,关键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发挥出这种潜能,这就对训练方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如何提高能量的转化速率问题。很显然,低强度的大运动量训练,是难以达到这种效果的。
一般在准备期中训练负荷的主要构成因素是负荷数量,负荷强度较低,直到接近比赛时才逐渐提高强度,减少数量。这种训练负荷组成结构有不合理之处。首先,长时间进行大量低强度训练会使运动员出现疲惫状态,完成动作的发力速度缓慢,训练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具备专项特点,尤其对短距离速滑这种快速用力项目不利;其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改进作用不大;再者,经过较长时间低强度训练后,再提高强度时难度较大,掌握不好易出伤害事故。因此,很多项目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训练负荷的安排上,广大教练员与运动员都将负荷数量相对减少,负荷强度增大,从而使训练针对性更强,更有效地发展了专项体能。以强度作为训练负荷的灵魂,已成为当今训练负荷安排方面的一个发展趋势,并为世界上大多数优秀运动员接受和采用。
训练负荷量和强度的交替发展是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提高负荷强度作为高级训练阶段的重要手段。苏联的奥卓林也认为,高水平训练阶段,通过增加大强度完成项目训练负荷量,以达到个人的负荷最大值。因此,运动员水平越高,训练负荷越应与比赛负荷相一致。即使在准备期训练,仍要有一定比例的较大强度的训练(主要是专项技术和速度与爆发力训练),而训练时间和负荷数量则应相对减少。
不同专项运动员在竞赛中表现出来的体能特征各不相同,因此训练的组织形式应尽可能地符合这些特征。当前世界短距离速滑运动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专项能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运动成绩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能力和技术发展状况。近年来,科研人员和教练员更加重视对决定项目成绩的关键因素和项目特征进行研究和探索,不断加深对各项目的制胜规律和特殊性的认识。按速滑专项和肌肉供能的特点,把运动员的主要训练阶段进行分类,同时根据不同的训练时期和阶段的任务而采用不同的负荷强度和练习内容,在动作结构、肌肉用力特点、动作幅度和速度等方面均采用与专项动作相似或一致的练习手段,使体能训练手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有效地把“练什么”与“怎么练”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总之,在优秀运动员的训练中,专项训练的练习比例应加大,即使在准备期,一般训练也应只占次要的地位,特别是对高水平运动员专项训练阶段的专项训练负荷量和强度,要给予高度重视。
(五)营养与恢复因素对体能的影响
合理的营养作为一种外界手段受到广大教练员的普遍重视,运动员体能的好坏除与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营养的质和量。现代速滑竞技运动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在竞赛中取胜,要求运动员在接近或超生理极限的负荷下训练,这就难免出现一些代谢的失衡。通过合理的饮食、特殊营养保健品及对症的中药补剂的使用可以矫正这些失衡,从而保持运动员良好的体能状态。因此,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学强化手段已经成为科学体能训练的强大后盾。
由运动引起疲劳但最终达到机能水平的提高,是在运动后恢复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积极的恢复和训练活动一样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两者共同组成了完整的训练过程。科学地掌握好训练和恢复之间的关系是获得良好的体能训练效果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使人们的观念逐渐从“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发展到现在的“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与训练之后,能否迅速地将体能恢复至可以承受新负荷的状态,对于持续地进行高负荷的训练,更快地提高其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短距离速滑训练在不断探索加大训练负荷的同时,也在认真地寻求加快负荷后恢复过程的途径。负荷后的恢复已成为专门的训练内容,并采用专门的方法组织实施。
恢复是指人体机能和能源物质由负荷后的暂时下降和减少状态回到并超过负荷前水平的过程。现代短距离速滑竞技运动对运动员连续承受大负荷比赛和训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导致运动员机体的疲劳程度加强,使得教练员与运动员对于负荷后恢复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加强,并认为恢复是训练的延续,从而把训练与恢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目前运动员所承受的负荷,仅靠机体自然恢复已远远不能适应训练的需要。因此,现代短距离速滑竞技运动十分重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手段和措施,来加快运动员体能的恢复过程。
普拉托诺夫的研究表明,运动员在从事不同性质的训练中,三个供能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工作,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如运动员在完成速度性负荷时,机体的磷酸原供能系统消耗最大,恢复最慢,无氧能力次之,有氧能力消耗最小,恢复也最快。同样在完成其他两种负荷时,也是如此。这表明运动员的三种供能系统所对应的三种运动能力,在负荷后恢复过程的非同步性。因此在安排运动负荷时,可以在一次负荷的次日,接着安排另一种性质的负荷,而2~3天之后,当运动员与前一次主要负荷相应的运动能力处于超量恢复阶段时,则可以再次安排同一性质的负荷(见表1-6)。
表1-6 不同性质大负荷训练后各种能力超量恢复所需时间(小时)
重视训练后的身体恢复,将恢复作为训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尽快地恢复体能已成为当今世界高水平选手赢得比赛的资本。从目前体能项目训练的发展趋势来看,主动的恢复已经逐步取代了被动的恢复,优秀选手在赛次之间采用积极的恢复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除了加强传统意义上的恢复措施和手段之外,一些有氧训练也被作为提高恢复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当前对运动员机体疲劳的恢复,已经由传统上的被动恢复,变为以提高运动员基础代谢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主动恢复,人们已经不仅仅从机体疲劳恢复的专门手段和措施方面注重恢复,而且注重从训练的负荷方面加强恢复能力的培养,从基础上提高运动员的恢复能力。这种看似简单的改变,其实是在实质上改变了传统的恢复理念。许多世界优秀选手之所以拥有较长的运动寿命,并能够一直保持高水平的运动能力,与这种新的训练恢复理念有着直接关系。
(六)训练器材与设备的改进对体能的影响
通过器材的改进提高运动成绩并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体能潜力,是现代竞技体育科学化的又一个明显特征。克托莱新式冰刀的产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克托莱冰刀首先在荷兰国内悄然兴起,通过使用其作用被充分证实,1998年起受到世界各国速滑运动员的广泛青睐,在运用过程中都纷纷取得了优异的运动成绩。在第18届冬季奥运会上,速滑成绩取得了空前的历史飞跃,男、女速滑共10个项目有8项世界纪录被刷新(见表1-7)。
表1-7 1996年、1998年度全国锦标赛男、女500m前十名成绩平均值对比
然而在我国,开始对新式冰刀认识程度不够,经历了不以为然、迟疑、认同和跟随的过程。通过比赛验证,在1998年度全国速滑锦标赛上,男、女各项全国纪录几乎全被刷新。女运动员仅仅使用新式冰刀一年,就滑出了通常为男运动员的成绩。
从冰刀性能和技术分析来看,新式冰刀与传统冰刀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存在着很多区别。使用传统冰刀,在比赛后程由于体能下降,身体重心容易偏前,形成后蹬冰,膝关节伸展到16°。使刀跟与冰面脱离,冰刀已无法用全刃蹬冰,刀尖切入冰面,蹬冰质量降低,滑行阻力增加,导致运动成绩下降。新式冰刀的刀跟与冰鞋能够自动脱离,身体重心移至冰刀前半部时可使踝关节跖屈,充分展现直蹬冰腿,使冰刀在咬住冰面不滑脱的前提下继续侧蹬冰,打开踝关节,充分发挥前脚掌的作用,蹬冰的作用力加大,从而发掘出比传统冰刀更大的推进速度。这一技术是使用传统冰刀根本做不到的,运动成绩更无法相比,这也是运动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冰刀蹬冰技术主要是发挥髋、膝关节的力量,而不能像赛跑运动员那样充分利用踝关节肌群的力量。跑时踝关节肌群力量的发挥程度要比速度滑冰大2~3倍,荷兰人正是据此研制出新式冰刀的。新式冰刀主要是根据腿部肌肉伸展的物力学原理来设计的,新式冰刀较传统冰刀蹬冰距离延长17%,可充分发挥机体速滑技术原理涉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如何加大每一滑步的蹬冰力,即在保持基本动作结构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人体的体能潜能和技术潜能,革新后的冰刀及其新技术正符合这一原理和要求。这也可从两种冰刀所产生的不同蹬冰效果得以证明。在使用传统冰刀完成蹬冰的过程中,膝关节有效的蹬冰幅度只能达到160°~170°,如果从形式上完全展直蹬冰腿(膝关节展到180°),就要求运动员在蹬冰最后阶段有意识地做冰刀外转用刀尖拨冰完成蹬冰动作,但这一动作对加大蹬冰力、提高滑步速度是无济于事的,只能是白白做功并产生副作用(阻力作用)。然而,使用新式冰刀就解决了上述技术弊端。这是因为运用新冰刀从蹬冰动作开始直至蹬冰动作结束,冰刀刀刃始终保持与冰面接触(即使用冰刀前半部结束蹬冰动作),这就可使运动员在结束蹬冰动作时充分展直膝关节,使冰刀与滑行方向保持一致。这一动作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力,有利于运动员在蹬冰结束阶段充分利用腿部肌肉力量,对冰面施加更大的蹬动力量,达到最佳蹬冰效果。在第18届冬奥会上,运动员使用新式冰刀滑跑中、长距离时,每圈速度可提高1 s~1.25 s。使用新冰刀可使运动员能量的释放提高10%,并且踝关节伸展在最后0.05s达到最高速度,目前世界优秀选手踝关节蹬冰角速度可以达到90°/s,因此,充分发挥了小腿肌群的力量。
目前,器材与服装的改进已成为进一步挖掘运动潜力、提高运动成绩的一个突破口。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荷兰人在器材的研发上又有新的突破,他们把新型碳素材料运用到冰刀的制作上,使冰刀的重量大大减轻,根据运动员的脚型采用高强塑料凝固制成的冰鞋,穿着更加舒适,犹如运动员身体的一部分。这也成为本届冬奥会荷兰选手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个秘密武器。各国运动员所穿着的服装也得到了大大的改进,其选用面料弹性强、表面光滑、轻薄、可紧贴身体,不但大大减少了空气阻力,而且便于动作的完成。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速滑运动员体能的充分发挥与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七)教练员与运动员对现代训练理念的理解与把握能力对体能的影响
从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看,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在从体力型向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从战略发展的眼光看,当今体育发展已进入科学训练的时代。科学训练是当今运动训练的一大主题。当今体坛,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按照师徒相传的经验进行训练,而是纷纷从新理论、新技术、新器材、新方法和新手段去探索竞技水平提高的途径。这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的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总体趋势。世界速滑运动和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随着现代训练理论不断的进步更新和训练实践不断改进完善的结果。现代速滑体能训练已较大程度地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如在训练过程中利用各种仪器测试机能状况和运动素质水平,利用专门设计的器械发展专项能力等。这些都使训练的针对性大大加强,有效促进了速滑运动训练向科学化方向迈进,从而迅速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
由于教练员因素对运动员的成绩具有重大的相关价值,所以,世界各国争相投资财力、物力和人力广泛对教练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教练员是训练过程的主要设计者,是训练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训练管理的重要决策者。教练员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水平、教育管理水平以及处理训练活动的思维方式都将对体能训练结构的合理性、组织与实施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教练员的培训。实践也证明,抓好对教练员的培训是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罗超毅在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动力系统的研究中指出:运动员是实施科学化训练的核心要素之一,具有实施者和实施对象的双重属性。当运动员处于初级水平时,他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自主意识比较弱,主要是听从教练员的安排,按计划进行训练。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训练年限的增加和训练水平的提高,他们对运动训练活动的感性认识不断丰富,对训练的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不断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意识不断提高,在训练活动过程中由被动训练逐渐变为主动参与。运动员对所从事的项目特征和教练员训练意图、方法手段的理解能力将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所以,提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水平是提高体能训练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世界速滑运动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教练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了速滑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竞争,也是教练员幕后的较量。一个国家的教练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项目的发展水平。世界速滑强国都有一批杰出的高水平教练员,加拿大、荷兰和挪威等速滑强国之所以能够多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原因之一就是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教练。他们的文化程度高,有过辉煌的运动经历和丰富的执教经验,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很强的创新意识,有自己独到的理论、方法和信条,并被实践证明和世界冰坛所公认。国内外运动实践证明:高水平教练员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速滑教练员,大多数是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他们有多年的训练实践基础、突出的专项技术和参加重大比赛的丰富经验,但训练学理论基础知识较薄弱。近年来,我国教练员的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许多方面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自我开拓创新、及时了解国际速滑运动前沿动态和吸收消化先进的训练理论与技术的能力不强。因此,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学历高、能力强、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年富力强的教练充实到我国短距离速滑教练员的队伍中来。
四、体能训练的任务
体能训练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专项运动的需要改善身体形态结构。如姚明和王治郅到NBA后都曾面对体重过轻、对抗能力不足等问题,他们的体能教练首先都通过力量训练和饮食结构调整,增加其体重,改善其身体形态,以适应NBA比赛激烈的身体对抗的需要。普通人群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形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来调节生活和体能。第二,全面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对于一般人群也可以提高其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和适应能力。我们知道,机体的生理机能是运动能力的基础,任何一项运动能力都是由若干个器官系统的机能所决定的,如力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肌纤维的收缩能力,还取决于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因此体能训练要全面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第三,充分发展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技术、战术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再好的技术和战术在比赛中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好像建在沙滩上的摩天大楼。一般人群可根据自身的身体适应能力,适当降低运动负荷和强度,从而有利于机体的健康发展。第四,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五,提高人体在比赛、工作、生活中处理对心理障碍的挑战、调试与控制的综合能力。
五、体能训练的作用及其基本原则
(一)体能训练在体育运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体能是球类运动的技术和战术基础
作为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尤其是身体直接对抗的球类运动达到高水平的基础,如果没有高度发展的体能水平,不可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发挥高超的运动技术和有效的技战术配合。瞬间的进攻得分机会是靠速度和全力拼抢获得的,一个跑不快、跳不高、动作反应迟缓、一撞就倒的运动员,不可能在比赛中正确地运用技术并发挥个人的作用。所以,由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构成的体能水平,是球类运动的技术基础和战术基础。
2.体能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基础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训练就是对运动员有机体施加负荷刺激进行生物学改造的过程。负荷刺激的结果使有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导致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力的改善,从而使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得到提高。生理学研究指出,一定范围内负荷越大,刺激越深,体能提高也越快。当一个时期的负荷量达到一定高度时,需要提高负荷强度来提高专项水平;当负荷强度达到机体最大承受能力时,又需要在负荷量上有所突破才能使整体训练水平跃上新台阶,出现螺旋上升态势。竞技运动的发展史证明,运动负荷和体能训练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体能水平是一支球队后发制人、出奇制胜的基础,是一支球队技术风格、战斗作风、精神面貌、战术配合的物质基础。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高,在激烈的拼抢对抗中,跑动范围大,积极主动,快速敏捷,这样,防守时可以相互补救,构造铜墙铁壁;进攻时能快速多变,创造战机。所以,往往后发制人、出奇制胜,可以有效地鼓舞士气,形成良性循环,球队就会成为一个和谐有力的团结战斗集体。反之,则形成失误增多和影响士气的恶性循环,导致比赛失利。
3.良好的体能可以减少运动员的伤病
运动员的伤病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体育界的一大难题,许多有很高的竞技能力并处在运动黄金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往往因为伤病问题而不得不过早地退出竞技舞台。在当今竞争和对抗越来越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良好的体能可以使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很好地自我保护,从而减少运动伤病的发生。
(二)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1.训练前进行诊断的原则
开始训练课之前,必须先找医生做一下身体检查,对自己的初始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以便更科学地安排训练的时间和负荷。
2.体能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原则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必须按计划系统地进行全年和多年体能训练。体能能力和运动素质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逐渐发展和提高的。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越来越重视多年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并以年周期训练为基本结构,合理安排各阶段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体能训练要贯彻年训练周期的始终,因为不是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这样只能使机能能力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因此,要不断地改变训练手段和提高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形成一年比一年提高的系统训练规划。
3.适时恢复的原则
从运动训练学上讲,适时恢复的原则即是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从而提高肌体能力的训练原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准确地判断疲劳程度是适时恢复的重要前提。运动员疲劳程度的判别,通常可根据自我感觉和外部观察来进行。当疲劳出现时,应积极采取加速肌体恢复的适宜措施,比如变换训练内容和训练环境,还可以运用一些医学和营养学的恢复手段,从而起到最佳的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