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1.2.1 研究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信息化和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问题提出、核心概念界定、理论梳理、现状分析、模型设计、轨迹分析、路径选择分析等,来探究我国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作用程度和作用路径,并为我国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以及阅读网络数据库中的各种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学者对信息化以及新型城镇化各自发展的研究现状,并对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各自发展理论,以及两者之间互动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归纳。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各类统计数据,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对我国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发展现状和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定性展示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作用轨迹。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助Eviews6.0、Matlab7.0等相关计量软件,采用Hansen(1999)提出的静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来实证检验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效应。
1.2.3 研究框架
第1章是绪论,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第2章是理论基础及综述,主要是对信息化相关理论的发展指标体系建立与测评、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的演进与其测评体系研究概况、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相关关系研究这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并据此界定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测评方法。
第3章是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的逻辑解释。运用系统论、协调论、信息论等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形成更高一级的系统,同时探究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发展度,分析两者耦合机理及耗散特征。
第4章是我国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并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全面分析我国2007—2013年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发展现状。
第5章是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的介绍,文章需要运用静态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来分析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非线性影响作用,故具体介绍了静态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的门限效应显著性检验和门限值估计方法等内容,同时对动态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做了简单介绍。
第6章是我国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分析,首先是以信息化发展指数和新型城镇化指数互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设置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为门限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来实证检验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效应;其次是根据实证结果来定性分析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作用轨迹。
第7章是促进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的路径选择。基于以上分析,对促进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正向互动的路径进行探究。
第8章是结论与展望,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并对需完善的部分以及后续研究工作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