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学路上
我出生在河南的一处农村,爷爷奶奶都是农民,据说我出生的那天,爷爷正在田间锄作,烈日当头,他仰面朝天跪在了麦田里。
很快地,我们的麦田被越来越多的楼房包围起来,我的爸爸,做过出租车司机和水管工,在中国,很多年轻人都有着这样的出身——城市化对时代和空间都进行着改造,很多人的乡村变成了城乡结合部,而当城乡结合部彻底变成城市的时候,这些人遗失了土地,却仍然没有找到适应城市这个庞然大物的生存技巧,他们的后代,普遍从事着街边小贩、出租车司机等职业,或者离乡打工。
上小学的时候,从家里到学校是一段不远不近的路,路上会经过青葱的麦田,小伙伴们排成一队,走路都是蹦跳着。等到秋天,大地金黄,空气里散发着粮食的味道。麦田里有很多秘密,比如田埂上的荠菜,可以变成好吃的蒸菜;零星的狗尾巴草,被我们编成了小兔子;一种浑身是刺的小果实(后来听说学名叫苍耳子),很容易粘在头发上,常常被拿来搞恶作剧;还有一种紫色的小葡萄形状的果实,女生们常常用来染指甲。
那时候,觉得这段路实在有趣,走过了麦田,有一家奶牛场,我常常趴在大门的铁栅栏上,一声不响地看牛吃草。那时候,我对牛的感情真深啊,家里有时找不到我,可能就会到奶牛场来找找看。小孩子的心里,怀着很深的同情,很深的善良,我依稀还记得自己和牛长时间地对视,似乎彼此之间有很多的话要讲。
过了麦田和奶牛场,就上了柏油路。秋天时,路上每天都会有拉麦秸垛的驴车,那麦秸垛真高真大啊,高大到赶车的人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车后的情形。我们年少淘气,常常趴在车后,抓紧麻绳,小身子贴着麦秸垛,在“嘚嘚”的蹄声中,怀着小小的幸福和忐忑,悠忽着就度过了童年。
牛的眼睛,吹动麦穗的风,驴车的“嘚嘚”声,是童年里不多的安静而美好的记忆,它们消失得那么快,来不及告别就不见了。我转校上了重点小学,埋头在书本里,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去奋斗。家里人很早就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不希望我做个建筑工人、出租车司机,但那时,他们大概也没想到,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是远走高飞。
为什么这本书的第一篇会啰啰唆唆讲一些童年的琐事?其实这本书应该讲的都是琐事吧,这些琐事构成了我们每个人不可复制的人生。未来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未来更不是人生的急转,未来和我们的过去有深深的连接。有时候深究起来,我们下意识的行为,内心深藏的渴望,对于某一事物或人物的执著,往往早在童年时代就已经有隐约的线索,任何未来的花开,都有过去和现在所播下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