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基于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成功扶贫范例

张跃平 甘雨 徐传武

(中南民族大学,武汉,430074)

摘要:本文在回顾“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的原始状况和目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角度论证其扶贫模式的科学性,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深化改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扶贫 经济发展理论 效益

1 研究背景

恩施州地处湖北省西南部,辖六县、两市、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2.4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97万,其中土家、苗、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53%。湖北恩施“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恩施市区西部,辖恩施市小渡船办事处望城村、白果乡茅坝槽村和屯堡乡双龙村蒲家垭组,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部距市中心10千米,南部紧靠白果集镇。国土面积52平方千米,森林面积约55000亩,耕地面积14000亩。现有常住户421户,常住人口1304人。

在开发前,示范区2006年人均收入仅为1912元,远低于全州平均4108元的水平。整体生产水平较低,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其他地区,因而也就造成了当时村里“光棍汉多,外地女孩不愿嫁入该地”的情况。在基础设施异常缺乏,资源匮乏,农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如何增加农户收入,帮助其实现脱贫致富是科技园开发的一项艰巨任务。

本文主要研究在如此落后的地方,需要采取何种方式才能够使当地农民摆脱贫困状况,走上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致富之路。本文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和理论拓展作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落后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其成果主要围绕贫困产生的原因和采取何种方法尽可能快的消除贫困两方面进行研究。

2.1 贫困产生原因的最主要研究成果

2.1.1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美国哥伦比亚人学教授拉格纳·纳克斯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中,系统的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探讨了贫困的根源和摆脱贫困的途径,提出了著名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不是因为这些国家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而在这个恶性循环系列中,主要是“贫困恶性循环”,其产生的原因在于资本缺乏,资本形成不足。从资本的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人均实际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率低又造成新一轮低收入,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从资本的需求方面看,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造成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率低又导致新一轮的低收入,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这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必然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经济停滞和贫穷的困境之中。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困,打破恶性循环,必须大规模的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促进资本形成。

2.1.2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于1956年发表了《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生命理论》一文,在该文中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为人均收入处于维持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即所谓的“低水平均衡陷阱”。他认为,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长期处于生活所必需的最低水平时,生活贫困必然会造成死亡率上升,从而抑制人口增长;而当人均收入增长水平快于人口增长水平时,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会使死亡率降低而出生率上升,从而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必然提高,造成人口加速增长,这样使得人均收入退回到原有的水平,这样就导致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出现。在这个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平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都将由人口增长所抵消,这种均衡是稳定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冲出“低水平均衡陷阱”。“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分析了资本稀缺、人口增长过快对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障碍,强调资本形成对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决定性作用,这对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寻找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2.1.3 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1957年,世界著名贫困问题专家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以此解释不发达国家收入低下而导致的越来越贫穷的困境。缪尔达尔认为,在欠发达国家,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下、营养不良、医疗卫生状况恶化、健康受损、教育水平低下,从而使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困难;劳动力素质不高又导致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效率低下;劳动生产率低又引起产出增长停滞或下降,最终低产出又导致低收入,低收入进一步强化经济贫困,使发展中国家总是陷入低收入与贫困的积累性循环困境之中。为此,他主张采取“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即通过一个地区大规模资本投资的优先发展,形成“扩散效应”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2.1.4 舒尔茨的贫困理论

舒尔茨分析二战期间工厂和设备遭到严重摧毁的国家在战后迅速得到恢复,从中得到启示,指出:这些国家之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创造出经济的高速繁荣,就在于这些国家具有较高的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准,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他认为在生产日益现代化的条件下,支撑高生产率的仍然是人力资本。舒尔茨针对发展中国家农业落后、农民贫困的现状,指出技术停滞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而改造传统农业必须引进新的生产要素,这些新的生产要素本身就包含技术变化,比如高产品种、化学肥料等。但新的生产要素的开发和供给,对于弱小的农民来说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和一些非营利性的企业研究出适合本国条件的生产要素,并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机构普及到农民中间。除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外,舒尔茨还主张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即对农民进行教育、在职培训及提高健康水平。舒尔茨的贫困理论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摆脱贫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1.5 阿玛蒂弧·森的贫困理论

阿玛蒂弧·森的贫困理论主要体现在《贫困与饥荒》和《以自由看待发展》两书中。和西方学者的贫困理论相比,阿玛蒂弧·森的理论的独特魅力在于:突破了传统流行的将贫困等同于低收入的狭隘界限,提出用能力和收入来衡量贫困的新思维,拓宽了对贫困理解的视野。他认为:第一,贫穷是基本能力的剥夺和机会的丧失,而不仅仅是低收入;第二,收入是获得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力的提高会使个人获得更高的收入。其贫困理论的落脚点在于,通过重建个人能力来避免和消除贫困。

2.2 扶贫投入方式的最主要研究成果

2.2.1 均衡发展理论

均衡发展理论主要认为经济是有比例相互制约和支持发展的。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3个要素的投入状况,而各个要素的报酬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在自由市场竞争机制下,生产要素为实现其最高边际报酬率而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与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的均衡。对于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因而在经济发展初期也就很难做到均衡发展。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因此,必须加大投资,才能改变区域发展不均衡状态。

2.2.2 大推进理论

大推进理论(The theory of the big-push)是均衡发展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它是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按照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一个经济系统中,资金系数K的值越小,则收益越大;罗森斯坦·罗丹认为,投入产出过程中的不可分性能够增加收益,并对提高资金产出比作用更大。在基础设施的供给方面“社会分摊资本”就具有明显的过程上的不可分性和时序上的不可逆性。比如能源、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且必须先于直接生产性投资;由于其资本形成的特点还具有相当程度的持久性,一旦形成规模和能力,要改变这种资本存量结构就比较困难。这是它促进外部经济产生的前提,也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瓶颈”。

国内研究情况:我国对贫困问题的社会关注和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从1985年开始,我国政府大规模推行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反贫困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困现象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反贫困的任务也变得更加复杂化。为了对贫困问题有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最终解决贫困问题,理论界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视角及重点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

从贫困成因的角度,对中国贫困的特征与成因以及减贫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以前学者们的研究以及通常人们的看法,多将贫困问题简单地视为收入问题。人类在向贫困宣战、努力减少和消除贫困的过程中关注的也主要是收入缺乏问题。伴随着贫困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贫困成因的分析也日渐成熟和完善,人们逐步认识到,虽然贫困的表现基本相同,但造成贫困的原因却各有不同。资源短缺固然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但绝不是唯一原因。个人能力、人口数量、区位特点、经济结构、文化乃至制度等因素都已进入了贫困研究者的视野。综合起来看,对贫困成因的研究已经基本完成了从资源要素贫困观向文化贫困观再向能力贫困观的转变。

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对贫困的内涵作了探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定义(1989年):贫困是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林闽钢指出(1994年):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康晓光提出(1995年):贫困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人由于不能合法地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机会,以至于不能维持一种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曹洪民认为(1997年):贫困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两种状态,所谓绝对贫困就是指物质供给不能维持生存,或因生活状况处在生存临界点以下而被称为生存贫困;和绝对贫困相比,相对贫困是指生存临界点以上的生活状况,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随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变化。陆小华认为(2000年):贫困是对人类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指满足特定人群生存所需的物质供给、技能保障、意识引导、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处在匮乏状态,甚至不足以维持基本生存;一般意义上,前者称为相对贫困,后者即指绝对贫困。

国内研究者们也对贫困产生的根源作了解释。康晓光对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李含琳认为对贫困根源的研究有七种论点:①资本短缺论;②资源贫乏论;③自然环境论;④人口素质论;⑤劳动挤压论;⑥科技落后论;⑦阶级划分论。陈端计把对贫困根源的探索概括为三大观点:主体不发育论、供体不平等论和载体不完善论,在此基础上认为贫困是一个综合体,其真正根源在于“主体不发育一供体不平等一载体不完善”所构成的一个低质态的“三位一体”区域经济社会运转体系。张新伟的《市场化与反贫困路径选择》(2001年);周毅的《西部反贫困研究》(2003年);黄承伟的《中国反贫困:理论·方法·战略》(2004年)也都对贫困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此外,还有一大批公开发表的比较有影响的论文和报告,如林毅夫的《中国扶贫政策——趋势与挑战》(2005年)、黄季妮的《宏观经济政策、贸易自由化与贫困》(2005年)、汪三贵的《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2007年)、李小云的《中国农村情况报告》(2005年)等。以上文献对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且几乎囊括了贫困问题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其主要集中在贫困的内涵、贫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贫困的制度分析、贫困的治理以及中国政府反贫困的政策措施等几个方面。

根据前面的研究结论,贫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素质较低等。要打破贫困的陷阱,避免贫困循环,必须按照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大规模投资,特别是从基础设施、能力培训、产业开发等方面进行综合、均衡的投资,实行整体推进,才能改变当地贫困面貌。

3 扶贫投入历程

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事实上是按照上述理论对园区进行了整体性开发。截至目前,整个科技园区已投资7000多万元,完成各类工程项目68项,覆盖望城坡、茅坝槽近30平方千米,共建设提灌站2座、水池65900立方米(其中人畜安全饮水池6000立方米)、整治塘坝3处、新修沟渠8.2千米、安装管网176.8千米;共新修和改扩建公路、田间道路49.39千米;集中新建了4处158栋密集烤房和3栋可调控工场化晾房;修建8栋24拱塑钢育苗大棚;改造基本烟田920亩;配置各类农机具66台套,机耕作业面积达到2400亩,机耕作业率达到70%以上;修建一个标准化烟叶收购点,实现了仓储、收购、办公、培训等功能的完善配套;配置固定和流动防雹作业点各1个,辐射面积近1万亩。通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烟房、烟机、育苗设施、烟站、减灾抗灾体系实现了100%配套,烟水、基本烟田配套达到了80%以上,公路通组率100%,通户率80%,改善了科技园区十分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连、渠相通,通讯网络全覆盖,改变了过去人挑背驮、靠天吃水、通讯闭塞的落后面貌,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在开发过程中,科技园区积极通过产业开发、技能培训、示范区引导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从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一是大力发展烟叶产业,引导农户种植或参与务工,分环节组织召开培训,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培养了一批烟叶种植能手。望城坡示范区参与烟叶种植的80人全部熟练掌握了烟叶种植技术,茅坝槽示范区的208人有170人熟练掌握了烟叶种植技术,有25人基本掌握了种植技术,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的烟农队伍;二是积极实施烟叶生产专业化分工,挑选部分农民进行统一培训,组建专业服务队,培养了一批机耕、植保、调制、分级扎把方面的技术能手;三是围绕附属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养殖、特色种植等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了部分养殖、特色种植专业能手;四是引进一批种烟大户、经营能手进行带头示范,使示范区农民的从业技能和思想认识有了一定程度提高。

通过建设,示范区农民改变了传统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种植烟叶、发展附属产业和参与务工来增加收入,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通过成片开发,示范区形成了以烟叶为主、其他附属产业为辅的开发格局。在这种发展形势的带动下,许多农户积极地参与到示范区开发中,自主发展各项产业。一是发展了烟叶产业5750亩;二是示范区土地实行整体流转后,部分具备种烟基础和种烟能力的农民采取返租倒包的方式,将土地从香城公司返租后种植烟叶,成为专业种植户。

4 产生的效益

4.1 经济效益分析

在国家局与省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下,“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经过艰苦的工作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开始显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科技园区2008年实现产值260万元,人均产值2452.8元;2009年实现产值850万元,人均产值8018.87元;2010年实现产值3200万元,人均产值30188.68元;2011年实现总产值5000万元,人均产值47169元。

4.1.1 有机产品经济效益

科技园区有机产品主要包括有机烟叶、有机食用菌产品。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50%至几倍,绿色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10%~20%,在高价位的同时,市场上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4.1.2 有机肥经济效益

有机肥厂的有机肥不仅用于科技园区,同时也对外进行销售,经核算,2011年有机肥厂实现产值1000万元

4.1.3 菌种经济效益

科技园区菌种厂自2010年建成以来,一直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实现产值21.75万元,人均产值205.19元;2011年实现产值95.1万元,人均产值897.17元。

4.1.4 生态养殖经济效益

科技园区的生态养殖项目包括山猪养殖,山野鸡养殖,鹿养殖,孔雀养殖等,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品种也在不断增多,2009年实现经济产值50万元,人均产值471.7元;2010年实现经济产值200万元,人均产值1886.79元;2011年实现经济产值250万元,人均产值2358.5元。

4.1.5 生态旅游经济效益

“清江源”生态旅游项目,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2009年旅游人量达到10000人次,实现经济产值50万元,人均产值471.7元;2010年旅游人量达到20000人次,实现经济产值120万元,人均产值1132.08元;2011年旅游人量达到30000人次,实现经济产值200万元,人均产值1886.8元。

4.1.6 新能源产业经济效益

风能、太阳能、沼气能的经济产值:2011年实现产值20万元,未来可实现年产值100万元以上,年发电量可达到5000瓦以上。

4.2 社会效益分析

4.2.1 基础设施

三年多来,科技园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了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实施了烟水、烟路、烟房、育苗设施、基本烟田、烟机、烟站和减灾抗灾体系“八个配套”建设,科技园当地及周边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4.2.2 农民收入水平

科技园区积极引导和吸纳大部分当地农民参与到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示范区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多种经营发展优先当地农民务工,支持农民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劳动提高收入。示范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1912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3950元,目前大部分农民通过“双向选择”,都在烟叶农场、基础设施建设、附属产业中“从业”,有效地提升了示范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科技园区规模的扩大,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提高,2009年烟农新增产值约8845万元,2010年烟农新增产值约11325万元,通过“清江源”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实施期间烟农累计新增产值约20170万元。

4.2.3 农民社会地位提高

在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州烟草公司不断对当地农户进行技术讲解与文化普及,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当地从原来的“光棍汉多,外地女孩不愿嫁入”转变成为了“邻村村民羡慕,外村女孩愿意嫁入”,经初步统计,在新婚夫妇当中,外村女孩嫁入的占80%以上。

4.2.4 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在科技园区成立之前,全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纷纷前往外地进行打工,造成了大量土地闲置的局面,抛荒土地面积30%~50%。在科技园区成立之后,通过烟草种植业与其他产业开发,全村劳动力基本全部回流,科技园区吸纳了当地333户579人务工(含重复务工),占常住户的100%,常住人口的69.51%,劳动力实现了100%就业,示范区村民基本实现了“人人有事干、户户能增收”。同时,科技园区通过大量人力物力对山间田地进行改造,土地利用率高达90%以上。

4.2.5 烟草业发展

通过四年的开发,烟叶质量显著提高,工业企业对“清江源”烟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烟叶在卷烟配方中的地位显著提高,恩施烟区的烟叶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2009年、2010年,为“黄鹤楼”、“红金龙”、“芙蓉王”、“白沙”、“利群”、“泰山”、“都宝”和“中南海”等重点卷烟品牌累计提供烟叶原料200多万担,占总调拨量的80%以上。2011年,随着“中华”原料体系把“清江源”烟区作为原料采购基地,实现了国内知名品牌均使用“清江源”品牌烟叶的市场格局。

4.2.6 对省内、区内示范带动明显

湖北省内宜昌、襄樊、十堰、神农架等烟区的烟叶生产管理人员多次到恩施优质烟叶科技示范基地参观;自2004年恩施优质烟叶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启动以来,恩施州烟草公司及各县(市)公司多次组织非示范区的烟叶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烟农到示范区学习或者培训,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带动效果;二是基地建设吸引了云南、湖南、福建、四川、重庆、河南、广西、广东等重点产烟省到科技园区参观、考察,对外较好地宣传了恩施烟叶,提升了恩施烟草的知名度;2011年,国家相关专家到恩施州考察烟叶生产情况,对恩施州优质烟叶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园建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4.3 生态效益分析

多年来,针对导致烟区生态恶化的原因,科技园区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改良土地生态条件,合理利用和保护稀缺难得的烟叶种植土地资源,烟区生态环境开始得到重视和保护,向好的方向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有机肥资源丰富的优势,改进有机肥与化肥复合施肥技术措施,同时,结合不同产区实际,在空闲季节利用烟田种植绿肥等作物,改善土壤结构。

二是推进耕作方式的转变,规划轮作区域,至少两年轮作一次,全州烤烟轮作比例从2004年的20%左右上升到2007年的30%以上,2008年达到40%左右,同时积极推行农家肥和秸秆微生物辅助发酵和施用技术,改善烟田大环境,培育地力。

三是结合生态家园建设,全州已经建成沼气池45万口,沼液沼渣作为种植烟叶的有机肥料,既能做到废物利用,又能改良植烟土壤条件。经过沼液沼渣种植烟叶试验示范,效果明显,现已形成“猪—沼—烟”种植模式,巩固和发展了循环经济内涵。

四是筛选和改进烟叶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农药、肥料等),2004年开始施用“保得”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复合肥等,近几年来随着卫生育苗和病虫害综防措施的推行,农药使用量明显下降,品种得到有效控制。积极履行国际公约,全州于2007年全面停止使用甲基溴。从而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等各个环节采取新技术和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减少烟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

五是加快了标准化烤房建设的步伐,由于烤房性能的改善,共节省烘烤用煤59150吨,减少废渣排放14196吨、减少烟尘排放2957.5吨、减少SO2排放3785.6吨。

六是利用废弃蜂窝煤灰、煤炭灰替代漂浮育苗专用基质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废物利用而且避免了和减少了大量开采草炭对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而且还有效的减低了育苗成本,做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5 进一步发展建议

“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科技园区所在地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如何建立持续发展机制更为重要,因而,本文结合“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四点建议。

5.1 打造“清江源”品牌

应继续走规模化经营道路,从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首先是加快烟草基地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突出自己有机烟草的特色,科技园区要由现在的5000亩增加到10000亩以上,进而发展到50000亩烟叶生产基地,形成以“清江源”为自主品牌的生态烟叶产品;其次是继续进行多种经营相结合,发展成一条有机产品生产链,同时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广告效应提高自身知名度。

5.2 现代公司制度的改造

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可以参考现代公司股份制进行改造,吸引其他的社会资本入股,为公司今后的多样化发展奠定资金基础。在当前公司大量资金投入的背景下,采用股份制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还有利于风险的减小,促进风险分担机制的形成。

5.3 对当地农村进行权责利的机制再造

重新理清公司、乡村、农民的各自投入以及收益状况,改变投入少的一方享受科技园区基础建设的免费公共产品的落后思想,做到每个人按其投入享受园区发展的收益。在综合协调各方利益基础上,优化目前的公司加专业合作社加农户体制,建立健全合作章程,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合作中的权责,并切实作为日常合作行为的准则。从而能够更好地体现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原则,调动各方积极性,达到最优效果。

5.4 整合现有资源

构建集生态旅游、特色购物、农家餐饮、民俗观光一条龙的产业体系,打造自主特色旅游品牌,提升园区知名度,为园区进一步开拓市场和不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6 致谢

感谢恩施州烟草局对我们本次调研提供便利条件,特别是州烟草局科技中心,为我们调查提供了一手资料,以及香城公司,为我们在科技园进行实地调查取得翔实的文字数据资料。再次为他们无微不至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Chen, Ravallion.M.How Did the World's Poor est.Fare in the 1990s, Review income and Wealth,2001,47:283-299.

[2]Davidson, J.MacKinnon.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in Econometr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Deaton, A.Understanding Consump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Ellis, E.Peasant Economic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1998.

[5]Gerashchenko Alexander.Economic Backwardness Historical Perspective[M].Cabriol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6]毕宝德.我国农业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1997(1).

[7]曹利群,刘东勋.中国转型期经济学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0(6).

[8]陈端计,詹向阳,何志远.新中国56年来反贫困的回顾与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2006(1).

[9]陈凡.中国反贫困战略的矛盾分析与重新构建田[J].中国农村经济,1998(9).

[10]陈瑁,孙立军.贫困问题与和谐发展[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3).

[11]陈平,李广众.中国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01(3).

[12]陈天祥.论中国制度变迁的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2001(3).

[13]曹洪民.贫困地区区域开发中的政策界限[J],中国农村经济,1997,1.

[14]陆小华.西部对策:抑制返贫与中西部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5]张新伟.市场化与反贫困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6]周毅著.西部反贫困研究∶迈向小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17]黄承伟.中国反贫困:理论·方法·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8]林毅夫,李永军.中国扶贫政策一趋势与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9]黄季妮.宏观经济政策、贸易自由化与贫困[J].中国科学基金,2005(3).

[20]汪三贵.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J].管理世界,2007(1).

[21]李小云.中国农村情况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