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应用基础(C51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学习单元二 单片机是什么样子

通过学习单元一,我们了解到单片机是一个控制功能很强的小芯片,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电器和智能设备,它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控制着智能电器和智能设备各功能模块协调工作。可能有人会问:“单片机究竟是什么样子”,其“相貌”如何?

图1-4为两种很常见的51系列单片机,型号分别是AT89S51和STC89C51RC。可以看出,芯片外壳为黑色,一般由塑料或陶瓷制成,尺寸为52mm×15mm,其坚硬的外壳保护着里面的电子电路。芯片有40个引脚,每个引脚都是金属制成的,故能传导电信号。40个引脚均匀分布在长方形芯片的两侧,这种外观称为DIP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即双列直插式封装)。其中(a)是DIP封装芯片外形,(b)是DIP封装芯片在电路中的符号。对于DIP封装的AT89S51和STC89C51RC,它们的形状、外形尺寸大小和引脚功能相同,只是生产厂家不同,因而它们在电路中的符号可以相同。在它们外壳的上端有个半圆形的小槽,这个标志用来说明引脚序号:在芯片的左侧,离半圆形小槽最近的引脚为单片机的第1引脚,按逆时针方向从左到右依次为第2引脚、第3引脚,…,第40引脚。即在芯片的右侧离半圆形小槽最近的引脚应是单片机的第40引脚。图1-4(a)中40个引脚的序号与(b)中编号为1~40的引脚是一一对应的,这样,(b)中的电路符号充分表示了实际器件的各个引脚。

图1-4 51系列单片机DIP封装

(a)DIP封装外形(b)DIP封装电路符号

在工程应用当中,对于同一个型号的器件,在不同场合会对它的外形、尺寸等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同一型号的单片机被制造成了多种形状,它的引脚分布位置也随着形状的变化而不同。图1-5和图1-6是STC89C51RC单片机的另外两种外形及其对应的电路符号,图1-5采用PLCC封装(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即带引线的塑料芯片载体,属表面贴装型封装),图1-6采用LQFP(low profile quad flat package,即薄型QFP)。对于具有不同封装形式的同一型号的单片机,它们的内部电路、引脚功能都是相同的或基本相同,只是引脚的封装形式和分布位置不同。

图1-5 STC89C51RC芯片PLCC封装

图1-6 STC89C51RC芯片LQFP封装

(a)LQFP封装外形(b)LQFP封装电路符

需要注意的是,图1-4(b)中标识符为P0.0~P0.7、P1.0~P1.7、P2.0~P2.7和P3.0~P3.7的引脚称为单片机I/O脚(Input/Output,输入/输出引脚),这32个引脚既可以作输出脚,又可以作输入脚。作输出脚时,单片机可以控制指示灯、数码管、电机等外部器件;作输入脚时,可以“感受”按键、开关、传感器等外部器件。此外,我们常将P0.0~P0.7称为P0口、P1.0~P1.7为P1口、P2.0~P2.7为P2口、P3.0~P3.7为P3口。也就是说,P0~P3这4个端口既可以作输出口,又可以作输入口。

看到了实际的单片机器件,了解到单片机的32个输入/输出引脚的功能,不难理解单片机的控制功能是如何体现的。例如,在图1-1所示的空调系统中,可以用单片机的3个引脚分别控制制热指示灯、制冷指示灯和除湿指示灯,用8个引脚控制2个数码管,用3个引脚分别控制制冷模块、制热模块和除湿模块,用2个引脚分别控制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用2个引脚分别“感受”温度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和遥控器接收模块的输入信号。至于单片机与外部器件连接时为什么使用的引脚数量不一样,这一点,与外部器件和连接方式有关。空调中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引脚与外部器件和功能模块的连接关系如图1-7所示。

图1-7 单片机控制空调电路示意图

还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外部器件与单片机连接时,连接方法不同。如单片机的每个输入/输出引脚可以直接与指示灯和数码管连接,但风机与单片机连接时必须借助驱动电路。为什么呢?因为风机主要由电机和风扇构成,而电机相对单片机而言是大功率器件,因电机的工作电压较高(几十伏~几百伏)、电流较大(几安~几十安),而单片机是一个低功率器件,其每个输入/输出引脚的输出电压低(2.2~5V)、电流小(几毫安~几安),所以直接用单片机来推动风机这类大功率器件是不行的,只能通过驱动电路,把单片机的低电压、低电流输出转换成高电压、大电流输出。同样的道理,单片机驱动制冷模块、制热模块和除湿模块时也要通过相应的驱动电路。由于单片机的驱动能力较小,当单片机需要驱动很多小功率器件如指示灯和数码管时,也要采用合适的驱动电路。关于单片机的驱动能力和引脚功能在后续的学习内容中有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