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石油的生成和储集一直是石油地质学中的两大核心问题,研究生油层是为了确定一个地区的油气潜量,研究储集层则是为了直接寻找和开发油气资源(石宝珩,1991)。到油气勘探开发的后期阶段,对油气储集层的描述及评价显得更为重要。
储层描述是现代油(气)藏描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储层描述研究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沉积体系及微相特征、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和构型、宏观及微观非均质性以及成岩作用。其核心是储层的非均质性。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如何精细地预测井间砂体的几何形态和空间配置关系以及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建立实用的精细三维预测模型,是储层描述的难点,更是我国陆相沉积盆地砂、泥岩薄互层储层的难点,这也是当今国内外正在努力攻克的难关。
“油藏描述”这一术语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在文献上出现,最早由斯仑贝谢公司提出,主要是以测井为主体的油藏描述技术,其特点是以测井资料为主,综合地震、岩心、录井、区域地质及生产测试等资料,研究整个油田的构造和储集层的几何形态、岩相,定量描述油气藏基本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计算油气地质储量以及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油藏基本参数的变化,从而对全油田的油气藏进行静态与动态的详细描述。不难看出,以上技术是以测井信息的应用为主体,以储层参数三维分布为最终成果。1985年斯仑贝谢公司将三维地震及VSP资料引入油藏描述的井间相关对比研究中。因而,世界各国在80年代均发展了以不同学科信息为主体的不同类型的油藏描述技术。
现代油藏描述是对油藏各种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表征及预测。油藏描述的最终成果是建立反映油藏圈闭几何形态及其边界条件、储集特征和渗流特征、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的三维或四维油藏地质模型。现代油藏描述是应用地质、物探、测井、测试等多学科相关信息,通过多种数学工具,以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为理论基础,以储层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地震岩性学、测井地质学、油藏地球化学为方法,以数据库为支柱,以计算机为手段,由复合型研究人员对油藏进行四维定量化研究并进行可视化描述、表征及预测的技术。
对油气田(油藏)地质模型的认识,是随着油气开发技术的提高而逐步向前发展的。一方面,在大量油气田的被发现的过程中,许多油气田(油藏)相继进入开发的中后期,揭示了众多的地质现象,特别是油气田的非均质性;地质建模技术的不断提高,揭示了复杂断块非均质油田的面貌和细微结构,带来了对复杂断块非均质油田认识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水平。另一方面,对油田地质模型众多问题的讨论,例如,构造类型及组合、储层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沉积相和层序界面对储层发育的控制、储层流动单元、井间储层预测、储层高分辨率地震预测、地质建模方法等,伴随着对地质模型的深入研究,认识逐步提高,反过来又为油气开发的手段,油气开发水平的提高提供新的思路。因此,可以根据油气开发技术的发展阶段来划分地质模型的研究阶段。
中国陆相油气藏复杂多样,尤其是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孤-后-八地区下白垩统储层就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
本书以孤-后-八地区为例,系统描述了复杂储层精细描述和油气预测的内容、方法和技术思想。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系统阐述了储层描述和油气预测的基本原理、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十屋断陷孤-后-八地区的地质概况,介绍了油田的地质特征、勘探开发工作的现状、油气藏的特征等。第三章为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系统阐述了构造解释的方法以及解释的成果。第四章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微相研究,全面介绍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及沉积微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描述了岩石微相、测井微相以及孤-后-八地区主要区块的微相特征。第五章为储层测井综合解释,重点介绍了测井资料的预处理和储层测井的油气识别模式。第六章为储层地质建模,阐述了地质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孤-后-八地区地质模型的建立、三维模型分析与评价。第七章为储层参数与油气分布预测,描述了地震参数的特征,介绍储层油气预测方法在孤-后-八地区的应用及储层预测效果分析。
本书第一章由谢锐杰执笔,第二章由王果寿、谢锐杰执笔,第三章由龙胜祥、姚军辉执笔,第四章由王果寿、谢锐杰、卿崇文、王黎执笔,第五章由王果寿、杨树春执笔,第六章由龙胜祥、邱立伟、谢锐杰执笔,第七章由谢锐杰、周维奎执笔。全书由谢锐杰统稿及审定。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石化东北分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