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与资源共享(上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图书馆的公益性与服务

赵雁钧

(江汉大学图书馆,430056)

图书馆作为社会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人们有效获取知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开展读者教育、提高读者素质,传播文化、启迪大众智慧,开发信息资源、传递科学技术为己任,来服务于教学、科研。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而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以公益性服务为主的服务方式。

一、图书馆的公益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承认和支持,成为各国公共图书馆共同遵循的准则。宣言强调,公共图书馆是依法设立的、靠公费支撑的、无偿对任何人开放的机构,原则上应该免费提供服务。可见,图书馆的公益性是获得广泛承认的立馆宗旨。

WTO要求将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教卫领域开展的服务,都纳入有私有资本参与、有商业行为的服务活动,改变过去由政府出资支持的公共服务状态,图书馆面临着私有化和向所有外国竞争者开放的严峻形势。如果各成员国都接受这一原则,图书馆的公益性宗旨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对此,国际图联认为,这一问题将影响到《图书馆法》的修改和图书馆与图书馆员的地位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声明强调图书馆是公共产品,是为所有公众提供各类信息和意见的唯一社会机构,并再次强调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应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的重要性。

《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之门,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免费提供服务”。关于图书馆精神,应该人人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人人享有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免费服务是平等利用和自由利用图书馆的基本保障。一些地方政府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图书馆的公益性质以及图书馆精神存在模糊认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图书馆界曾出现过“产业化”的呼声,要引进市场机制。这些都偏离了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事业的定位,使图书馆事业萎缩,社会职能虚无,名不符实。纵观世界各国,不管其经济政治制度如何,都不以盈利为宗旨去发展公益事业。西方国家已经实行了几百年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公益事业上仍坚持保护、尊重和扶持的态度,其图书馆大多由政府全额拨款或由社会全额资助。因此,在良好的资金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下,其图书馆整体发展一直处于先进水平,同时也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并以提供文献信息为社会服务的图书馆,其资源体系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从发达国家图书馆的公益性服务运作来看,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公益性服务,反而由于法制环境的完备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比之计划经济更加突显公益服务的重要性和平等精神。从中国国情而言,公益性服务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因此,图书馆公益服务不仅不能借口市场经济而削弱,更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完善与提高。中国图书馆服务需要加入的是信息服务的竞争,而不是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的竞争,不应该走市场化的道路。我们可以通过内外部条件的改善,广开经费源流,保障图书馆公益性原则的贯彻执行,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知识的集散地。

发展图书馆事业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其投入主体必然是政府。现代图书馆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机构,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应用机构,而是一种制度安排。其意义就在于公民文化权利的发现,通过图书馆人行使图书馆权利,使图书馆机构制度能够成为公民获取基本知识、信息的最基础保障。正是因为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制度,那么也就决定了其社会性质和政府对它的主导行为。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记录的保持者,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公众的终身课堂,肩负着文化、教育及学术的多种责任和功能,它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对社会风气和社会大众精神状态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长期的。因此,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建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央提出的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表明党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加重视,也必将加大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投入。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加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校图书馆资源、人力和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图书馆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图书馆作出努力。

二、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1.明确图书馆工作的目的

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集散地,作为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它为人们的学习和知识结构的调整、完善和更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标志。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它担负着向广大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使命。图书馆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人们进行终身教育的理想学校。图书馆是公民终身教育的课堂,要很好地发挥教育作用。从这个意思上说,图书馆所具有的终身教育职能是任何学校、任何教育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促进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普及与实践,让21世纪在终身教育体制发展中走向学习化社会。

如果说,从提高生产力的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那么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公共图书馆则是舒缓各种矛盾情绪的减压阀。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设施,它的各项免费服务,实质上是以整个社会的名义体现同情、善意和关怀。在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中,图书馆将会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公共图书馆一个分支的社区图书馆,是通过文献信息的选择、组织和传递来为一定地域内的所有居民服务。它具有区域性、全民性、系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全民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构建图书馆服务文化,理念是基础。理念包括图书馆是国家和政府为保障社会成员平等获取信息知识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公共图书馆向公民提供服务是一种法定义务,公民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是宪法赋予的权利;读者满意是评价图书馆服务的首要标准,一切为了读者满意,是图书馆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深刻理解这些理念,才能构建图书馆服务文化。

国际图联提出了现代图书馆有四项基本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同时,把图书馆的性质明确界定为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因此,无偿对广大读者进行文化宣传、思想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图书馆的义务,也是最基本的社会职能,是图书馆必须坚持的特有属性。同时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全额投资的部门,担负着提高公众文化知识素养、丰富公众精神生活的重任是不容争论的,当然图书馆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重视本身的教化作用,为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图书馆是提高公众素质的文化教育机构,是公众进行终身教育的大学。她的作用是通过为读者服务的过程和公众利用图书馆的过程表现出来的。

2.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

现在,一方面是政府加大了对图书馆硬、软件的投资改善力度,努力为市民营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而另一方面,图书馆应该提高服务质量,调整服务时间加强宣传力度,简化各种办证手续,减少各种办证条件,有些阅览室甚至可以实行免证阅览制度,尽量简化借还手续,要把尽量节省读者时间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实现,包括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设备,同样要从读者易于掌握便于使用为出发点。尽可能地实行“一证通用”的制度,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

图书馆的职业精神是:爱国、爱馆、爱书、爱人。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图书馆职工是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图书馆社会价值与读者权益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职工的服务工作。因而,图书馆工作者对自己的职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一个服务人员、名符其实的公仆,自觉地为读者、用户服务是职业的基本要求。满腔热忱地为广大读者用户服务仅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在服务过程中要加强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处处方便读者,本着自由、平等的原则,实施无等级差别服务,无身份界限服务,无强制服务,无歧视服务。特别是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高低。要重视培养人才,对他们进行图书馆基础知识的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外,服务工作人员自己也要自觉注重业务训练及培养,遵守图书馆的职业精神,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参考文献

[1]王春侠.略论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与效益性[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4)

[2]任大山.和谐社会中的公共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与实践,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