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丛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武术的主要流派特点与鉴赏

武术流派是指在小农经济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特点突出、具有明显传承脉络、技术和理论体系较完整的拳种类别,是我国武术独特的文化现象。

武术流派的产生、发展是与社会历史、民族地域、传承条件及目的倾向性相联系的,纵向与横向的流传,继承和创新的发展,加之几千年形成的各门派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对武术流派的分类至今武术界还是各抒己见,甚难统一。

当前,武术界较为流行有如下几种观点。即“内功和外功说”、“长拳短打说”、“地域分类说”、“功、行、醉、别、对说”、“南拳北腿说”、“教材分类说”等,其中以“内功外功分类说”持相同见解者居多,今仅就此类主要流派及流行较广的相关拳种的特点与鉴赏问题作简要论述。

历史上以内、外功拳派分类的、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大派:即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三大派依山命名,亦是中国武术与佛、道相结合最为完美的武术流派。这里要说明一点,传统的武术流派是武术文化沉积发展的产物,亦是质的规定性特征的反映,并不是门户之见,相反,是历史本来面貌的再现,是客观事物本质特性差异的真实写照,作为传统武术文化精髓的介绍,不能不尊重武术文化的本来面目,尊重历史、是尊重科学的唯物辩证观的体现。

内家、外家拳之说起于300年前的黄宗羲,其子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中又进一步作了阐述,当今对内外功之说亦盛行于民间。按照传统的观点界定,少林派系属外家拳派系,武当派系属内家拳派系,峨眉派系属内外家综合派系,前者与佛教有关,后者与道教有关,第三者与道、佛二教皆有关。

1.三大武术派系简介

(1)少林派与少林拳系。少林武术出自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寺,因少林寺坐落于少室山五乳峰下,故称此拳派为少林派,其拳系为少林拳系。

据有关资料考证,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即公元495年),最早入住少林寺的是东天竺高僧跋陀,后南天竺高僧达摩也曾入住并有“面壁九年”之“面壁石”一说,传说达摩为改变僧徒精神萎靡不振和体质纤弱状态,曾撰写有《易筋经》,创编了“罗汉功法”等,教僧徒朝夕习练,以振其神壮其体质。把某种文化现象的起源附会于神仙圣人之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中也是相当多见的,其目的是抬高价值地位,以有利于生存推广,出发点是积极的。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少林武术的起源与来自民间的僧人有关,也就是说其渊源是中原地带的民间武功。

据史料记载,至两汉时期,中原地带武功相当盛行,而少林寺的和尚大都来自中原一带,这就为少林寺武功的兴起和传承打下了基础。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少林武僧月空率领80余僧徒勇抗倭寇,为国屡建战功,名扬海内外;此期间抗倭名将俞大猷拜访少林寺时,并将《剑经》之法(即棍法)传给了少林僧徒,少林寺得此指点,棍法大进,经过后七、八十年的几代人的努力,到明朝末叶,其棍法之精技已被推为诸家棍法之首;少林寺拳系起始于拳术,发展于棍法,后又从刘德长高手中学得峨眉枪法,使其名声大振;至清初之际,又融北派拳技之精髓,贯南派南拳、西南四川之器械理论,终于形成了内容博深、技术精湛的少林拳体系,取得了独树一帜的正宗派系地位。少林武术在解放后的发扬光大,更进一步确立了其发展方向和地位,少林武术已成为中国北派武术的总称。

目前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多数拳种,如梅花、炮拳、洪(红)拳、功(弓)力、劈挂、通臂、短打、燕青(迷踪)、拦手、螳螂、七星、朝(昭)阳、关东、八极、戳脚、鹰爪,以及长拳、猴拳、苌家拳、岳氏连拳等等,都被认为属于少林拳系,上述每一拳种都又分别拥有若干拳械套路和功法。据少林寺弟子讲,目前仅少林寺内秘传的拳路就有234种,器械套路137种,合计371种,另外还有许多功法,可谓集中原武功之大全了。

少林拳是长拳类代表拳种之一,少林拳发展到现代,运动特点表现多走刚猛一路。中原人身高体壮,伟岸多力,性格憨厚,所以拳路多是大开大合,劲力迅猛,充分发挥臂长腿长的优势,放长击远,讲究“一寸长,一寸强”。中原人重心较高,因此特别注意发挥腿击的优势,主张“手打三分,脚打七分”,又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之说。

少林拳质朴无华,很少搞花架子,其编排完全从实战格斗出发,来去一条线,起横落顺,即横身而起,顺身(侧身)而落,在击敌的一瞬间,使自己身体的受敌面积变到最小。少林拳要求“拳打卧牛之地”,意思是与敌接战,或进或退,不过是两三步之间,套路编排要合乎这种实战需要。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中禅宗的祖庭(发源地),所以少林拳属于佛门武功,禅宗是种修养,武术亦是一种修养,禅武相通,因而佛陀以武择徒。少林僧人练拳的本意在于护寺护法,少林寺的人在习武的同时,也要坚持参禅,禅法本是一种心法,也可变通成为内功,禅宗的和尚都要练习参禅,日日坚持,不得间断,久而久之,便有可能豁然开悟,参悟禅理。少林寺武僧历代多出高手,与他们坚持参禅有一定关系。

(2)武当派与武当拳系。武当武术出自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镇之武当山,武当山为道教圣地之一,故称此拳派为武当派,其拳系为武当内家派系。

据有关研究成果证实,武当内家派系起源于丹道家张三丰,认为武当内家拳派是指元末明初武当山丹道家张三丰所开创的一派带有道教修炼内涵的拳械派别及与此特点相似的其他拳派内容的总称;亦有“武当武功”、“武当武术”、“武当内家拳”、“武当拳”等称乎。关于张三丰创拳之说武术理论界亦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许多哲学家与理论家认为:人类许多门类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内核大略超不出“圣人造物”这个过程和模式,所以说,如果没有其他确凿证据的话,张三丰这个“圣人造拳”之论也不失为正道之说。

《武当武术现状考察及发展对策研究》一文论述,明清时期,武当拳派分两种渠道传播,一是道内传播,是道士修炼内丹必不可少的动功,沿道门延续,牢牢地保持着拳艺的真谛;另一种是对社会有选择的传播,即由张松溪和王宗岳为南、北派代表的传承系统体系。

武当内家拳系在其流传、演变和延伸过程中,不断吸取外家少林的攻防实用精华,逐渐扩展了形式和内容,成为养生功法、养防兼备功法,以及拳械等多层次的系统体系。其主要内容有拳械类(分拳类、掌类、械类)、气功内养类(硬类、软类)和辅助功法类(基本功类、武技类),其拳种达70余种之多,部分传承关系明晰、较系统的有武当太乙五行拳、武当太乙火龙拳、武当云房太极拳、武当原式太极拳、武当太和拳、尚氏形意拳、武当正宗赵堡太极拳、游龙八卦掌、八卦连环掌,岳家拳械、武当纯阳拳、武当龙门心意拳、混元拳、武当气功及各类形意拳、八卦掌、北派太极拳等。

武当拳派在继承古代武术攻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易》中的某些原理,参以道教内丹功法的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套路风格。武当拳系以养气健身、制敌自卫为目的,其技击原则是避实就虚,后发制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后发先至,乘势借力,要求斗智不斗力,尚意不尚力。在对敌时,要求化去对方的劲力,而不宜以硬对硬(贵化不贵抗);步走弧形(圈步),进以侧门(从敌方身侧抢进);动如蛇之行,劲似蚕作茧,心息相依,闪展巧取。

武当拳手法多变,以翻钻为主,多用掌而少用拳,不像少林拳那样,多是出拳直击。武当拳法较少跳跃动作,步型低矮。多用掌,与重在打穴有关;少跳跃,与重在实践有关;步型低,与重在擒拿有关;走圈步,与重视跌法有关,由此形成了武当拳派的独特风格。

道士们过的是与世无争清静生活,所以练武当拳的目的在于自卫,除非遇到危急情况不许动手,而一旦动手,则是柔中有刚,软里藏硬,化劲用柔,发劲用刚,具有较大的威力。

(3)峨眉派与峨眉拳系。峨眉武术源于四川中部的峨眉山,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兼有道教的历史氛围,故称峨眉武术为佛、道教义兼容的拳派。

据传,峨眉山上的和尚和道士很早就有练武的传统,然史料记载寡少,是明代中期唐顺之一首《峨眉道人拳歌》全面描述和展示了峨眉拳派体系的存在和成熟状态,正是唐顺之推许峨眉拳法的原因,促进了峨眉器械的发展,峨眉枪法也悄然完成了质的飞跃而一举名扬天下。

峨眉枪法为峨眉山普恩禅师所传,至明末已传四代,吴殳就是普恩的第四代传人,这位《手臂录》的著者尤精枪法,更推崇峨眉枪法。四川素称天府之国,是经济、文化发达之福地,历史上东南西北之人入川络绎不绝,也将少林武术、武当武术带入了四川,不少南拳、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大多也在四川落根收徒。应该说峨眉拳派就是四川地方拳种与少林、武当武功相互交流融会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经过民风勇悍的川人的衍化和改造,已成为自成体系的独立派别。

峨眉拳系流传较广的有:僧门拳、明海拳、洪门拳、字门拳、会门拳、盘破门拳、赵门拳、江河拳、余门拳、白眉拳、化门拳、蛤蟆拳、蝴蝶拳、攀花拳、黄鳝拳及相应器械、对接内容等;据不完全统计,光四川省内就有67种拳种,流传有1652种拳械套路之多。《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称,峨眉拳派可分为五大流派、八大门类;五大流派为:黄陵派、鱼易派、青城派、铁佛派、青牛派;八大门即:僧门、宗门、赵门、北门、洪门、化门、字门、会门等。

峨眉拳系以内外兼修、刚柔并济为主要特点,既有少林拳系形露于外的劲刚脆猛、先发制人等特点,亦有武当内家不露圭角形体的暗劲迅发、后发制人等技法,既讲技击功底、又讲养生修身的本质,是集少林、武当二拳派之精华为一体的优秀流派。

峨眉拳系主要步型有虚步、长山步;主要步法有蛇型步、箭步、兔子步、梭步、并步等,身法有吞、吐、流、浮、腾、挪、闪、展、粘等,犹如碧波之起伏,似蛇虫之前引,柔中济刚、刚柔并存;击法有关、点、盘、提等四法,讲究善用五峰(即头、肩、肘、臀、膝)、六肘(即上肘、下肘、左肘、右肘、回肘、倒肘)之力,发力时要以腰带髋、以气催力、以柔克刚、催力使力、以窍击人,所以多有“前臂滚压化其招、顺势前粘借力击”等口诀之语。

四川是西南经济文化大省,历来具有胸襟开阔、兼容性强、求新求变的特点。巴蜀文化是中国最富于包容性的地域文化之一。峨眉拳系正是巴蜀文化的一个缩影。

2.流行较广的相关拳种

(1)长拳。泛指以“遐举遥击,进退疾徐”为特点的拳术。“长拳”是相对“短打”而言的,即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特征,动作伸长展阔,筋顺骨直,有的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现代长拳是吸取了查、华、洪、炮等诸拳之长,把具有长拳类型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平衡、跳跃等基本动作规范化,按长拳运动方法编成的各种套路。长拳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迅静定,节奏分明,以长制短、以快制慢,先发制人。长拳还有相应的器械和对练套路等。

(2)南拳。指中国南方各地流行的拳术。长江以南地区拳种繁多,内容丰富,各地南拳自成体系,各有特色。南拳与北方拳种相比,又独具风格,它多以上肢攻守,不轻易出腿,出腿高不过膝,故有“南拳北腿”之说。各派南拳虽风格迥异,但仍有共同特点,手法多样,一步几变手,多短拳。手型多样,有拳、掌、勾、爪、指,出手攻击,回手防守。另有肘法、桥法。南拳劲力猛烈、刚柔相济、以刚为主,步法稳固,脚落地实,如铁石砸地。在发力时常发出喊声,以气助力,以声助势,突出了其刚烈风格,使动作更为勇猛刚健。南拳还有相应的器械套路和对抗练习等。

(3)太极拳。堪属东方文化的瑰宝,它是一种轻灵、柔和、缓慢的拳术。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不一,最主要的有三种,一是陈王延创拳说,一是张三丰创拳说,还有是王宗岳创拳说。虽然很多武术教材中对这一有争议的问题直接归为陈王延所创,然由于太极拳对中国道家思想继承较多,且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运动,故很多学者认为是张三丰根据道教内丹修炼理论、结合少林的兵家技法发展而成。目前,太极拳有很多派别,较出名的有北派太极拳,如陈式、吴式、武式、杨式、孙式等,南派太极拳有武当太乙五行拳、武当云房太极拳、武当原式太极拳、武当赵堡太极拳等。各派太极拳虽动作、风格、形式各成一体,但技术要领、方法和运动特点基本相同,例如均要求头正顶平,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运动路线呈圆弧形,运动圆活,上下相随,外柔内刚,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以气导力,协调配合。太极拳除各类老套外,还有由国家体委推陈出新的24式简化太极拳、48式太极拳及42式竞赛套路等。太极拳亦有相应的太极剑、太极刀及推手等内容。

(4)形意拳。也叫心意拳、六合拳、六合心意拳等,讲究“象其形,取其意”,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因其内意和外形高度统一而得名。另有说此拳象形思意,表现各种动物的形态之意。形意拳以三体式为基本桩法,以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鹰、熊)为基本拳法。各地流行的形意拳各具特色,河北一带拳势舒展、稳健扎实,河南一带拳势勇健、气势雄伟,山西一带拳势紧凑、劲力精巧。形意拳动作要求:头上顶、颈立直、肩松扣、肘下坠等,动作严密紧凑,“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 “两手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发拳时拧钻屈伸,进步之后随跟步,手到脚到,落地如生根,周身完整一体,内外合一,以意导体,以气发力。形意拳还有相应的器械和对接练习等。

(5)八卦掌。又称“八卦转掌”、“八卦连环掌”等,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按八卦方位,纵横交错运动,与“周易”八卦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其技法讲究随走随变,随机应变,以变应变。八卦掌以“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为三个阶段的功夫,其步法要求“行步如淌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磨胫”。以八种掌法为母掌,由每一掌衍化出多种掌法,有一掌生八掌,八八六十四掌的说法。其掌形为龙爪掌、牛舌掌,主要技法为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捉、勾、打、封、闭、穿、点等16种。八卦掌亦有相应的器械和八卦对接等练习内容。

注:该文载《旅游知识专题》一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