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现代农业推广服务方法与技艺
第一节 现代农业推广服务的基本架构
一、现代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
1.基本含义
现代农业推广,是在传统的狭义农业推广和广义农业推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及理论、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不仅仅注重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技术教育过程,更侧重于在信息传播所形成的不断为农业、农民、农村提供信息的动态过程。
现代农业推广的新解释,反映了在知识技术更新加快、信息传播越来越重要的现代化社会里,农业推广的涵义不仅仅是提供教育,而且也是不断提供信息的动态过程——用因特网、报纸、电视、广播等。
发达国家的推广多侧重于农村教育和信息咨询。但是,即使在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也存在着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差异。英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推广重于“咨询工作”,注意解决农村人口中面临的许多特定问题。美国注重“推广教育”,强调教育方法,着眼于利用研究工作来帮助农民查明问题和解决问题。
2.世界著名农业推广学家的解释
茹林(Rling)认为,推广是一种由机构部署的职业性的沟通干预,以诱导公共或集体效用行为的自愿变革。
范登班(VanDenBan)认为,推广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过程,旨在帮助农民分析现状和未来,增加知识,提高能力,增强农民实施方案的动力和决策能力。
阿尔列希特(H.Albrecht)认为,推广工作者通过对推广对象的一种激励,帮助农民解决其面临的紧迫问题,激发他们的工作能力过程。
斯旺森(B.E.Swanson)认为,推广让人们获得有用信息的过程,帮助他们获得、利用这些有用知识、信息过程。
吴聪贤认为,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工作。
张仲威认为,农业推广是一种活动,把新科学、新技术、新技能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手段,根据农民的需要传播、传授、传递给农民,改变行为,提高产量、品质。
以上若干农业推广涵义的解释,在不同的农业和农村发展阶段,虽然有些重要细微的差别,但是,“推广”仍然有其共同的涵义:推广涉及有意识地利用信息交流手段,以帮助农民形成正确的观念,制定良好的决策。这一信条,仍然是大多数农业推广工作者的信念和基本哲学。人们普遍认为农业推广是一种教育性质的工作,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授助形式,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对于提高个人能力和团体发展能力以及影响力,促进农业与农村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3.基层实践者的解释
笔者对在基层从事过多年农业推广的一些农业推广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综合其观点后认为:农业推广不仅仅是一种活动,除了上述的观点外,更有把农业技术(含科技产品)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的再创造和创新。因为任何一种技术(含产品)的产生与发展,是需要一定环境的,环境的改变,会使其产生相应的变化,这需要对原技术体系进行相应的改进,使之更加成熟,适应性更广。这个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也就是一种创新。国家最高农业推广技术职称——农业推广研究员,也有这样的意义。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对于这样含义的接受,还有一个过程。
附:农业推广定义的表述
第一种技术性定义,即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将先进的适用技术传输到广大地域空间,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
第二种 教育性定义,即以新技术、新技能、新知识、新信息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经营水平,改变其传统习惯和行为,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繁荣。
第三种综合性定义,是人们在遵循科学技术进入经济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咨询、管理和服务,不断提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份额,使大科技与大农业紧密结合的社会活动与社会行为。
二、现代农业推广的基本特点
1.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推广,效率高,时效性强
如:利用因特网、电视、广播传输信息,可以在信息发布的同时,使信息的受众---生产者几乎在同时就可以收到发布者的信息。与传统的农业推广相比,一个技术人员所能够对应的受众——生产者的人数更多,工作效率更高。
2.从业人员学识水平高,知识丰富
从事现代农业推广的人员需要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相关领域的知识,还要能够应用先进科技手段来从事推广工作。现代农业推广的从业人员需要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丰富的知识,能够从一些平常的现象中分析出规律,还能够借用其他有关知识来促进农业推广工作。
3.包容性强,内涵丰富
现代农业推广是在传统的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及理论和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不仅具有传统的农业推广知识,还有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及理论在内的许多成果。它不仅注重于农业生产为主的教育过程,更侧重于在信息传播所形成的不断为农业、农民、农村提供信息的动态过程。
三、现代农业推广的性质、功能、作用与目的
(一)农业推广的性质
1.教育性
即以生产者—-农民为工作对象,根据当时、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向农民传播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过程,使农民掌握、利用这些知识、技术和信息,从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农业推广的基本属性。
狭义的教育性:以改进技术,提高生产为目的,着重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
广义的教育性:不仅指导技术,而且涉及到一切与农业经营和农民生活有关的事项。
现代的教育性:利用现代的手段,进行信息传播和教育相结合的动态过程。通过教育,使农民产生新的动机,改变态度,提高能力,从而改变行为。注重于农民心理素质和行为的改变。
2.实践性
生产力的发展是离不开具体的实践。由于农业推广本身是一头连接着科技成果的产生者——科研院所,一头连接着科技成果的应用者——农业生产者,农业推广者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然而,无论是面对科研院所的一端还是面对生产者的一端,都离不开实践。良好的实践不仅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更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现有科技成果进行改进、促进其进一步完善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所以说,农业推广的实践性也是非常强的。
3.综合性
即农业推广应具有教育、咨询、管理和服务和创新五位一体的性质。
如何认识五位一体?
第一,农业推广是一种提高农民文化科学素质,改变农民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的教育活动。它是通过科学培训、科学宣传、科技示范,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农民(个体和群体)运用科学技术的水平的能力,从而改良农业技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经营水平和生活水平。因此,重视对农民的科学技术教育,始终是农业推广的基本属性。
第二,农业推广是一种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咨询活动。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民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技术培训,需要推广组织和人员,提供商品信息和科技信息。帮助和指导农民协调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搞好经营决策。因此,科技咨询日益成为农业推广的基本属性。
第三,农业推广也是一种使农业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的管理活动。科学技术是潜在的生产力,必须通过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才能使技术知识物化和对象化。而推广的过程伴随着管理职能、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和实施。如科技推广成果的选择和界定;推广计划的制定;推广组织的设立;对推广计划实施的检查、督促与评估;推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人、财、物的统筹安排;推广效益的评价等等。因此,离开了现代科学管理也就没有现代农业推广,管理也就越来越成为农业推广的基本属性。
第四,农业推广还是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服务活动。在社会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科技知识和科技成果所有者的根本宗旨,是农业推广的社会属性的具体表现或本质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咨询、管理也是服务。这不仅反映在推广目的,也反映在推广过程中。遵照“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实行综合开发配套服务;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五,农业推广还具有创新的性质,它是科技进步内容的延伸。通过农业推广活动,可以发现现有科技成果的某些不完善之处,为科技攻关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从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增强科技成果社会适应性。
(二)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1.直接功能
(1)增进农村农民的基础知识。农业推广工作者是在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为农村农民提供了良好的非正式校外教育机会,这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把大学带给了农民。
(2)提高农村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这是传统农业推广的主要功能。通过传播的教育过程,农业技术得到扩散,农村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增加了农民的职业工作能力,使农民能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获得满意的农业生产或经营成果。
(3)提高农村农民的生活技能。农业推广工作内容环涉及到农家生活咨询,因此通过教育的传播方法,农业推广工作可针对农村老年、妇女、青少年等不同对象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从而提高农村农民适应社会变革以及现代生活的能力。
(4)改变农村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农业推广工作通过行为层面的改变而使人的行为发生改变。农业推广教育、咨询活动引导农村农民学习现代社会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使农村农民在观念上也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增强农村农民的自我组织和决策能力。农业推广工作要运用参与式原理激发农村农民自主、自立和自助。通过传播信息和组织、教育、咨询活动,农村农民在面临各项问题时,能有效地选择行动方案,从而缓和或解决问题。农民参与农业推广计划地制定、实施和评价,必然提高农民的组织与决策能力。
2.间接功能
(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推广工作具有传播农业技术革新的作用。农民采用农业技术后,农业科技成果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在农业技术革新及科技进步系统中,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农业推广工作具有提高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作用。农民在改变知识、信息、技能和资源条件后,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一般认为,农业发展系统包括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教育、推广、供应、生产、市场及政府干预等,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的促进因素,是改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工作。
(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农业推广工作具有提高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作用。在综合农村发展活动中,通过教育、传播和服务等工作方式,可改变农村农民对生活环境及质量的认识和期望水平,并进而引起人们参与社区改善活动,发展农村文化娱乐事业和各项基础服务设施,已达到更高水平的农村环境景观和生活内涵,同时促进社会公平与民主意识的形成。
(4)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条件。农业推广工作具有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通过农业推广工作,可以改变农业生产者乃至整个农村居民对农业生态的认识,使其了解农业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树立科学的环境生态观念,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画境的协调发展,即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农业推广工作具有发展社会意识、领导才能及社会行为的效果。通过不同的工作方式,推广人员可以协调农民形成各种自主性团体与组织,从而凝聚农民的资源和力量,发展农民的组织影响力。
(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和政策。农业推广工作具有传递服务的作用。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农业推广工作系统是农业行政体系的一部分,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是政府手臂的延伸,通常被用来执行政府的部分农业或农村发展计划、方针和政策,以确保国家农业或农村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三)农业推广的作用和目的
1.农业推广的作用
(1)纽带作用:连接农业发展机构(研究单位)和目标团体(农村、农民)。
(2)桥梁作用:将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动力作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直接动力。
(4)开发潜力:是开发农民潜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5)知识积累与创新:是科技成果的积蓄和再创新(完善成果和孵化器作用)。
(6)宣传广告:在宣传科技成果(如物化成果:如新品种等)时,也宣传了其研究和生产单位,使生产者更多地了解、接受企业,从而在生产者头脑中形成较固定的思维定式。在质量、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产品有着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7)其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等。
2.农业推广的目的
(1)根本目的:发展生产力,培养农民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争创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四、现代农业推广心理基础
(一)心理的实质和人的意识
1.心理的实质
(1)什么是心理现象?心理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使人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作为主体对待客观事物的主观活动。主要是脑的活动。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过程中。人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图2-1 心理现象图解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例如,能力主要是在认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的,性格主要是在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例如,兴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态度不相同,性格不同的人,在处理问题时也不同,有的人寻思,有的人犹豫不决。不仅如此,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它们之间也是互不分离、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活动,对客观事物有所了解和掌握,就是认识过程。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中,必然对他采取一定的态度,产生一定的主观体验,如满意、喜欢、厌恶、愤怒的等,这些主观的心理体验过程,就是情感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对客观事物进行处理和改造而想办法、订计划、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去实现某种目标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式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情感过程的基础,情感过程是意识过程的动力,意志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结果。没有认识过程就不会有情感过程,没有情感过程也就不会有意志过程。反过来,一直过程对情感过程又起着控制作用,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就难以制约情感过程中各种消极的甚至有害的情感的产生,就会影响到人的全面丰富的情感的培养,也就必然影响到人的认识过程。情感对各种认识过程产生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情感会促使人们不会安于人和肤浅的认识,不顾忌任何困难,去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对认识过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降低人的生命活力,削弱人的体力和精力,使人们懒于行动,灰心丧气,不再去积极地认识客观事物,对认识过程产生消极的抑制作用,阻碍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同样,人的个性倾向于个性心理特征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总之,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对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结合起来考察,才能掌握人的心理活动的全貌(图2-2)。
图2-2 人的心理活动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心理之所以及其丰富和复杂,不仅因为人有丰富复杂的客观事物的影响,同时也因为人具有高度发展的极其复杂的心理器官——人脑。人脑是与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是物质长期发展的结果。由于它在结果上和机能上极其复杂,所以能产生复杂的心理。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能改造客观事物,动物则不同,就是因为人脑和兽脑有本质的不同。
人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产生的。这是长期科学研究的结果。
(3)客观现实心理是心理的源泉。人的心理活动是受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没有客观事物的影响,人就不会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比如没有客观存在的花草树木,人们就不会有关于花草树木的感知、记忆和爱好等心理活动。正像没有一定的事物在镜子面前,镜子里就不会反映出那种事物的形象一样。所以心理是有客观事物所引起的,客观事物是人的心理的源泉。
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事物是非常复杂多样的,他们对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很不相同的。大体说来,影响人的心理的客观事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事物,例如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等,都是自然事物;另一类是社会事物,例如家庭、学校、生产劳动、文化娱乐、人与人的交往,等等,都是社会事物。这些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构成了人的具体社会生活条件,它是人的心理的主要来源。离开了人的具体的生活条件,就不会产生人的心理。印度“狼孩子”事例就是充分的证明。
(4)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所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是脑的反射活动。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里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
但是,人的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照镜子式的。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这种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人的心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不仅能意识到客观世界的存在,意识到自身存在,还能意识到客观世界与自身的复杂关系。因此,人总是在实践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应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主动地把客观事物变为观念的东西,积极地探索最好的解决办法,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可能的有效的行动。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第二,人的心理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心理活动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交往过程中不断进行思想、认识、感情的交流,在交流中创造了语言。语言的产生,大大加快了心理发展的速度,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水平,帮助人们联合起来共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心理的社会内容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社会的政治形态不同,人的社会心理不同;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心理内容也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社会、自然以及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心里的内容也不断深化。就个体而言,其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的内容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他的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活动。
(5)人的心理与实践的关系。
第一,心理依存与实践。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和表现都是与实践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是发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而又表现于实践的。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的本质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就是凭借自己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来认识客观现实,掌握客观现实,并且进而改变客观现实的。但是人并不是消极的来感知世界的,而是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积极影响自然和影响别人的过程中能动地、逐渐地来认识世界的。人在积极地影响客观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就必然会不断地受到客观现实的各种影响。人的大脑就在这些客观现实的影响之下,进行着反映,进行着感觉、知觉、思维等认识过程。
同时,人只有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会确实感到有认识某些事物的需要,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才会真正认识有关事物的机会和动力,从而使认识不断地深入和发展。例如,一个师范学校毕业生如果去小学从事教学工作,就会对小学教材、教法和儿童心理学知识发生认识的迫切需要,而一个技工学校毕业生却不会感到有这些需要。一个师范学校毕业生也只有在实际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领会这些知识的机会和动力,从而使自己对于这些知识的认识不断获得加深和提高。
人的认识又是表现于实践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总是以一定的认识为根据的。我们只有从一个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够了解他对于有关事物的认识。一个人对于某种事业的认识如何,那就要看他在这种事业的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何。只有在这种实践活动中百折不挠、全心全意奋斗到底的人,才是对这种事业具有正确认识的人。
人的情感和意志也同样是发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和表现于实践的。我们知道,所谓情感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认识或操作的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一个人对任何事物所持的态度都是和他对于有关事物所具有的认识分不开的。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因而人的情感也是发生和发展于实践中的。没有参加过某种事业实践的人是不可能凭空对这种事业发生热爱的情感的。人的一切情感都是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亲自接触各种事物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所谓“叶公好龙”,就是一种脱离实践而专凭想象制造出来的虚假的、经不起实践考验的情感。
人的情感又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人对科学的情感如何,在他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必然会有所表现。只有不畏险阻、勇攀科学顶峰的人,才是对科学具有真正热爱情感的人。我们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了解一个人的有关情感。离开了实践,我们就不可能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了解别人的情感。俗话说“危难之中见真情”,就是这个道理。
意志和实践的关系更是显而易见的。所谓意志,就是一个人为了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因而在实践行动中所变现的那种坚持目的和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作用。一个人的意志只有在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而需要克服各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够了解他们的意志是坚强的还是薄弱的。人的意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逐渐锻炼起来的。只有长期参加艰苦实践的人,才会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人的各种心理特征也都是发生于实践、发展与实践和变现于实践。在你未曾学习农业推广心理学之前,你对于这门学科根本谈不到有兴趣还是没有兴趣。学习的兴趣是在学习的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同学对某门课程的兴趣如何,那就要看他在学习实践中的表现如何。如果他能专心听讲,自觉地预习、复习,仔细地钻研,热烈地讨论,那就表明他对这门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此外,爱好、才能、气质、性格等等,也都属于同样的道理。
总之,人的心理过程和各种心理特征都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而又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我们离开了一个人的生活历史和生活实践,就无从了解他的任何心理。古人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实践依赖于心理。人的任何实践活动的发轫都必须以一定的愿望、要求需要或目的为前提。人们只是为了满足生活资料的需要才去从事各种生产实践活动。人们只是为了满足探求真理的愿望,采取从事各种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不仅各种艰巨复杂的实践活动情况如此,甚至就是人的日常巨细活动的情况亦莫不如此。
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往往还依赖于一定的情感和意志。有些人虽然对于各种实践活动,确有正确的认识和愿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情感和意志,因而因循苟且,迟迟不能着手。可见,实践活动的发轫是离不开一定的心理作用的。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实践活动的进行都必须运用一定的知识经验、技术和技能,都必须依赖复杂而又周密的思维活动。唐代韩愈所谓“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很有道理的。人在艰巨复杂的实践活动中,必然随时都会碰到各种困难和障碍,这就必须依赖坚定的信念热烈的愿望、深厚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来促使一个人把实践活动进行到底,而不致畏难而辍,半途而废。
把一种实践活动进行到底,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成效。往往有许多实践活动虽然按照原计划终于彻底完成,但由于最初对基本情况的估计和对未来结果的判断就不够正确,甚至根本错误,因而这种实践活动即使进行到底,也绝不会产生预期的成效,甚至徒劳无功,乃至造成相反的恶果。
2.意识及其特征
(1)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心理的最高形式,是以语言为中介的对现实有目的、有组织的反映形式。语言是意识中的核心因素。人只有在通过语词对自身的存在、对客观世界的存在以及对自身同客观世界的复杂关系的存在进行概括的反映时,才能意识到所反映的映象,才能使人对客观现象的反映达到意识的水平。动物没有语词,所以,它们的心理活动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达到意识的水平。意识是一种认识活动,在生活、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他不包括心理活动的全部,只是心理活动的全部,只是心理活动的中的认识方面。它不包括心理活动的全部,只是心理中的认识方面。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和思维,意识不是指单纯的感觉、实践中所有的全部认识活动,它是综合的整体的认识活动。
意识使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的心理(高等动物具有意识的萌芽),也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正常情况下的清醒状态与熟睡、昏迷麻醉状态下的不清醒状态相区别。
(2)意识的起源。为人类反映现实的一种最高级形式,表现在能透过事物的外部的现象与特征来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从起源上看,是人类社会的劳动的产物。意识作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间有规律的联系,也表现在依据对事物的本质与有规律的反映来指导人的行动,从而形成人的自觉性、目的性与能动性的特征。意识的这些特征都是通过人类的生产劳动才形成的。意识是一种认识过程。它的对象就是客观世界中不同的种种事物。这里的客观事物不只是外界的事物,也包括我们自己。所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包括对我们自己的认识。这种对自己状况和活动的认识就是自我意识。
意识包括感觉、知觉和思维,思维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假如没有思维,人就不会有意识。因为意识所反映的事物不仅有目前的,还有过去的或不在目前的。如何才能使他们联合成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呢?这是要靠思维去实现的。因为思维是跟活跃的,它不仅能认识现场的事物,而且能反映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思维在意识中起着联系作用,使不同时候的认识活动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思维在意识中的联系作用,既有同时的空间联系,也有先后的时间联系,故能使意识形成一个复合的、完整的图景。有了思维才有意识,思维在人的意识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是意识的核心。意识的起源问题,实质是思维的起源问题。
(3)人的意识的基本特征。
第一,目的计划性。由于人有意识,人在进行活动之前,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人无论做什么事总是由动机、目的、计划、办法等等,而后才行动。例如,制造工具之前,人通过语言活动在头脑中已产生了所要制造的这个工具的典型形象,构成了一个明确的目的物,还可以估计达到目的过程遇到的困难。这种意识的目的计划形式动物所没有的。
第二,主观选择性。认识周围现实的积极的活动者,他经常主动探索周围世界,在周围纷繁复杂的事物中,首先反映那些对他来说最具有社会生活意义、能达到活动目的东西。一个人从婴儿开始就能主动地注视周围的事物,开始直立之后,便能更广泛地、多方面地、积极主动地去接触和认识各种事物,从而使心理更快地发展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在教育的影响下,人们按照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有选择地反映各种对象、评价各种事物的能力日益发展,意识的主观选择性的特征也就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
第三,自觉能动性。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生活中能动的反映。人的意识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实践,人能够把现实中获得的直接印象,通过间接的概括,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经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这种把事物的表面认识发展到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是意识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表现。第二方面,人能够主动地调节和支配时间活动,并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即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的自觉能动性的又一种表现。
第四,社会制约性。①人的意识在劳动中产生;②人的意识和语言不可分割地和社会联系在一起;③意识的内容随着社会的成长而丰富和发展;④个体意识的社会制约性。
(二)农民心理的实质和意识
1.农民心理发展的特征和条件
(1)农民心理发展的特征。心理发展一般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心理变化。农民的心理发展与人类个体心理发展一样,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由低水平到高水平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过程。无论是总的心理发展水平还是各种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受动性到自我调控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例如,从最初的感知、表象发展到思维,从原始的情绪、动作发展到情操和意志行动,从注意、想象、记忆的不随意性发展到随意性,以及从形象思维发展到逻辑思维等。
第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量的不断积累而达到质的变化的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旧质到新质的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一旦出现和形成新质要素,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的复杂的阶段,前后两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这就是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前后相邻的有关规律的更替,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从而有规律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心理发展的阶段与人的年龄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现。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成为心理年龄特征了,它标志着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的水平。
第三,心理发展的共性和差异性。心理的发展既有共同规律,又表现个体差异,一个正常人的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的阶段,表现同一年龄的心理特征。但在发展速度、最后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方面常常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人成熟较早,有的人则开窍较迟;有的人对艺术形象的感知、记忆较擅长,而有的人则在抽象思维、分析综合能力方面有特长;有的人热情好动,善与人交际,而有的人则喜欢安静独处,不愿合群;有的人思想开放,乐意接受新事物,而有的人比较保守,因循守旧,这些都是心理发展差异性的表现。
第四,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和相互制约性。由于人的心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因此心理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必然相互制约。知、情、意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之间,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某个方面的发展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
(2)农民心理发展的条件。
第一,遗传素质和心理成熟时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主要指那些由父母遗传下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形态、构造,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等。遗传素质对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人生来就具有语言和思维的潜在能力,之所以能形成人类高度发展的心理,正是通过遗传把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生物特征一代代传递下来的结果。正常的农民都具有人类健全的素质,从而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发展水平很高的人。但遗传素质还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从而为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提供了可能性。生理成熟是指个体经过一个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达到结构上的完善和技能上的成熟的过程。脑的结构和机能的成熟与否对心理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环境和教育是农民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处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对心理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比较而言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社会环境中例如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科学文化、宗教艺术等都对农民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其中最根本的、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随着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的变化,农民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还有每个农民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较显著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形成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民心理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内容及范围等,都是在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通过所从事的生产实践活动来决定的。
第三,实践活动是农民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实践活动是指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周围现实相互作用,与周围的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过程。农民不是消极地反映周围客观现实,而是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并融入心理能动地得到发展。实践活动越丰富,心理发展水平越高。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农业生产劳动是最主要的实践活动,随着生产的不断提高,生产活动的日益丰富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也不可避免产生和不断扩大,农民与外界的社交也不断增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也就得到不断发展。
2.当前我国多数农民的心理特点
(1)渴求心理。农民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因此,他们获得渴望先进、实用、有效的农业科技。对科学技术的热切追求是当前我国农民的共同心理特点。
(2)农本心理。“以农为本”是我国农民长期以来恪守的信条。历史上作为农业大国和历代政府的农本思想,是我国农民的“以农为本”的心理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少地区种植业在农村产业中的份额已降到次要地位,但不少农民仍认为当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是自己的本分,把自己所承包的土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决不轻易转让出去;有的农民虽长年以经商、打工、搞企业为主业,却“离乡不离土”,不放弃自己所承包的土地。“农本心理”在客观上有利于稳定种植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但不利于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和发展多种经营。
(3)自给心理。长期以来小规模且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使农民形成了一种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推行年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产品多数自我消费,商品率很低。因此,他们对技术的追求,往往仅是为了满足个人和家庭的一般物质消费需要。当这些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满足以后,他们对技术的追求观念就会淡化,不愿进行更多的技术改进,不愿再追求更高层次的技术需要。
(4)守旧心理。有守旧心理的农民,总喜欢用自己的过去的经验与现在的事物相比较,他自己没经历过的事,一般很难相信和接受;对于一些落后的生产技术和陈规陋习,总有一种不愿轻易抛弃的心理。这种固守习惯、排斥新技术的心理,成为农业新技术推广的直接阻力。
(5)惧风险心理。农业生产和经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自然环境、市场供求及政策的变化,加之规模小、底子薄、后劲不足等农业生产的脆弱性,使农民形成了一种求稳怕乱的心理状态,由于害怕万一采用新技术失败后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今后的生产经营,所以对采用新技术总是谨小慎微,思前想后,左顾右盼,迟迟下不了决心。
(6)从众心理。农民在寻求经济安全的同时,还本能地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表现为在采用新技术时的从众心理。例如在一项新技术尚未被大多数人接受采用时,尽管自己觉得该项技术不错,但心理上感觉做起来孤立无援,心理上有一种不安全感,所以难以下定决心;相反,当大家一哄而上,尽管自己没有多大兴趣,但看见别人这样做了,自己不做又怕别人笑话,所以也就只好随大流,总觉得大家一起冒险比较安全。
(7)直观现实心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还较低,对一些技术问题的评价和结论往往以直观、近期的效果为依据。例如氮肥施用后叶色变绿,认为有效;而磷肥施用后则无明显叶色变化就认为效果不明显,导致了一些地区重氮轻磷。同样对化肥与有机肥、杀虫剂与杀菌剂的态度也是如此。农民也是现实主义者,他要看到技术确实有效才肯采用,对任何技术都要亲自“实践”检验才肯相信。
3.农民学习心理
(1)农民学习的心理期望。
第一,农民是生产者和经营者,期望通过学习能获得好的收益。当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了问题,想解决而自己又无法解决,想致富但一时又找不到致富门路时,就满怀希望来求推广人员相助。他希望能得到推广人员的热情接待,希望了解他们的心情,倾听他的想法,关于他的疾苦,最后希望能解决他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第二,农民是务实主义者,期望解决实际问题。农民、向推广人员请教咨询,并不是想一般化地得到一些知识,而是为了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具体的、现实的问题,推广人员应针对所提问题进行具体解答,而不是空发议论。农民还期望推广人员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三,农民是生产劳动者,期望帮助分析决策。农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经验,一般都有自己的谋划打算。他不愿意听一些脱离当地实际的说教,特别不愿听一些较年轻而又经验不足的推广人员在那里指手画脚,代替它作决策。农民期望推广人员能对他平等相待,能提出若干种符合他实际情况的可行性方案,供他参考、选择及决策。
第四,期望主动关心和鼓励他们学习新知识与新技术。农民特别是年纪较大的农民,对学习新技术缺乏信心,甚至感到这么大年纪了还当“学生”,心理上有一种自卑感和屈就感,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这些人希望推广人员能主动关心他们的问题,同他们共同讨论、并且鼓励他们参与学习。因此,推广人员要为他们创造适宜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引起浓厚的兴趣,完成学习。
(2)农民学习的特点。
第一,学习目的明确。农民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这两方面都是产生于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需要,并对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农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即把学习科学技术同发展生产、家庭致富、改善生活、提高社会经济地位、求得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以及对子女的培养等紧密地联系起来。每次具体的学习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解决一项具体问题。可见农民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又很具体。
第二,较强的理解能力。人们的学习离不开过去的感知觉,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学习的开端。感知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感知当前事物时要受到过去知识和经验的影响,而农民的认识理解能力正是建立在已有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他们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各种感性知识和经验,对理解当前的感知对象(新成果、新技术等),有着一般学校学生不能相比的优势,即理解事物的能力较强。他们能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三,精力分散,记忆力差。成年农民虽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但记忆保持力较差。农民是生产劳动者,还有繁重的劳务劳动以及一定的社会活动,学习精力很容易分散,所以接受知识快,遗忘也快。因此,推广人员宜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反复学习和学用结合来使他们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负担重、学习时间有限。农民同时负担着生产、经营、生活的重任,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很有限;另外,农民是自行安排生产劳动时间,没有统一的作息制度;同时,不同农民居住分散、学习时间不易集中统一;还有生产的季节性,有时很忙,有时又很闲;从事不同生产经营行业的农民闲与忙很不均衡和一致等等。因此,推广教学要尽可能利用夜间、阴雨天、冬闲及生产空隙时间安排和组织。
第五,农民之间的相互学习。在实践中常常看到农民之间互相学习的东西并不少于向推广人员学到的东西。农民之间的相互学习,是农民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之所以能相互学习,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心理和感情上的因素。推广人员可根据此特点,通过帮助农民之间的相互学习增加教学效果。
(3)农民学习与普通学习的差异。
第一,社会角色不同。①在校学生:职业学生,读书,角色单纯,整齐划一。②推广“学生”(农民):各具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年龄不同,环境不同,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学习的需要、兴趣、态度各异。
第二,经验不同。①在校学生:同样的学习生活,统一的教科书、课外活动、考试制度等。②推广“学生”:分散,从事不同的生产经营,个人经历及生活方式的不同,与城市相比,农民可能处在比较静态的社会中,农民之间的社会接触有很大差异;受教育有限,大都凭借日常生活经验去判断事物的价值。
第三,对时间的认识不同。①在校学生:认为一个学期的时间很长。②推广学生:25~30岁之前认为时间来日方长;30岁以后感觉到来日方长不多。两种对时间的不同认识,与他们的学习动机有密切的关系。
第四,学习目标不同。①在校学生:追求新知识、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努力。近期目标是获得好成绩以拿到奖学金和毕业证书;远程目标是为国家建设作贡献。②推广“学生”:追求新知识记新技能是他们学习的主要目标。近期目标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如产量增加与效益增加;远程目标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多的社会参与机会。
第五,学习能力不同。①在校学生:主要指提高成绩方面的学习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潜在能力的发挥,一是个人反应的高低。②推广“学生”:主要指理解能力以及对有关生产和生活知识的学习能力,不像学校教育那样重视学习成绩。
第六,“师生”关系不同。①在校学生:师生关系相当形式化,按时上课,按规定完成作业,参与考试,重视尊师重德的价值观。②推广“学生”:农民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农民与推广人员的“师生”关系一般是平等关系,农民只尊敬有本事的推广人员。
第七,学习环境与方式不同。①在校学生:居住集中在校,学习生活统一安排。②推广“学生”:居住分散,各有各的作息时间,要运用组织功能来进行教学活动。
五、现代农业推广的原理与原则
(一)农业推广原理
1.系统原理
(1)农业开发的系统组成。
第一,农业开发的投资系统。农业开发是人们挖掘农业生产潜力的一种行为。农业开发的过程,是各种投资经过加工变成产出的过程。投入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农业开发的实施。这个投入系统可用图2-3表示。
图2-3 农业开发的投入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各个投入要素共同作用于农业开发。农业开发的层次越深,对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高。
第二,对农家发生作用的系统。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经营农业的风险直接落到广大农民肩上,这对于造就一代精明强干的现代化农民有着重要意义。而农业发展的速度有赖于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构成了一个系统,共同作用于农家。这个作用系统如图2-4表示。
图2-4 对农家发生作用的系统
◆生产资料。农业是物质能量转换的产业,据农业部的科学测算,每增加500亿千克粮食的生产能力,需增加化肥投入1500万吨,农机总动力5000万马力,柴油130万吨,农用电110亿度。农业部提供的这些数据,对于估计算农业生产潜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交通运输。农村的交通运输状况是把农产品变成商品,从而实现农民货币收入的重要手段。
◆信贷。国家向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购置生产资料的信用贷款,对农业开发当年资金投入的数量有着很大影响。历年的农业生产中,银行和信用社都会向农民提供了必需的贷款数额,是农业资金投入不可缺少的部分。
◆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改土治水工程构成了农业基本建设的主体。水利电力部的统计认为,新中国成立40年,农田水利建设国家投资了1000亿元,修建水库8万座,产生的经济效益达8000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8。
◆党的政策。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党的政策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农村等产力发展水平的政策及其这些政策的贯彻执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
◆信息服务。向农民提供农业发展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可靠信息,可以使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针对性强,销售容易,效益更高。国内外实践证明,一个发达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对推动农业生产起着巨大作用。
◆国家计划。农业发展应在国家计划中占有重要位置,真正把它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来对待。农业在国家计划中的地位,不仅仅表现于文字叙述中,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农业投资所占的比重。根据公开的数字,我国农业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的投资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20世纪60年代为16%~22%,70年代为11%~12%,80年代为3%~4%。农业投入的逐年下降是自1985年开始的农业多年的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治安。农业发展和农业开发需要农村的良好治安状况作保证。农村治安状况良好,是国家稳定的重要方面,是农民安居乐业的先决条件。生产在人心稳定中发展,人心在生产发展中稳定,这在今天的农村是特别真实的。
第三,农业生产经营的知识投入系统。农业生产经营的知识投入系统可分为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三个子系统。它们的功能分别为创造知识、传授知识和应用知识,美国学者称它们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法宝”,我国称为“三大支柱”。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的本质是智力开发,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往往高于劳动投入和物质投入。美国农业科技界首先把三者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这种认识一再农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引起了很大反响,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图2-5)。
图2-5 农业生产经营的知识投入系统
我国对农业生产经营的三大知识投入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起了农业发展三大支柱的作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和农业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就农业教育而言,它为科研、推广和亲身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新中国成立40年来,农业教育仅为推广部门输送的人才就达100万,目前有40多万人奋战在农业推广的第一线。农业教育部门造就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农业知识的创造、储存、传递和物质化知识的启动要靠他们。从根本上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的兴盛,在于农业教育部门能否为其提供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身体健康的专业人才。
就农业科研而言,新中国成立后已把我国这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建设成了学科齐全、手段先进的农业科研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改革十年中,我国50万农业科技人员年均奉献7000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是既是对农业教育的检阅,又是农业推广的可靠后盾。
就农业推广而言,在农业部的领导下,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已初具规模。借助于推广体系的推动,大大加速了农业科研成果的生产转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农技推广工作在科教兴农中作用很大,推广人员在科教兴农中是大有作为的。
(2)农业推广系统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它们是:推广主体与推广受体系统;传播与反馈系统;推广知识来源系统;技术传播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系统。现分别加以说明(图2-6)。
图2-6 推广主体和推广受体系统
第一,推广主体系统与推广受体系统形成了推广工作相互关系的核心,而各自又分别自成一个系统。推广主体系统由推广机构和推广人员组成,其上下左右都要发生交往,机构与机构,人员与人员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和作用。
推广主体系统与推广受体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传播、交流和反馈。一个项目推广结束时这项交流的暂时终止。其标志为:①受体系统多数人已掌握了推广的知识和技能;②主要成员已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所面临的问题;③群众已能自觉自愿地采用推广的技术,并产生了自我启发、自我推动的效应。
第二,传播和反馈系统(图2-7)。倘若推广人员把一项技术传播给三个农民示范户,这三个示范户在取得成功后,则又传给其他农民,这样的农民我们将示范户称为一级农民。与此同时,推广人的示范指导又转向其他的示范户,这种示范户我们称为二级农民。就像连锁反应似的循环,与此类推。直到进入项目推广的乘数阶段。这种连锁反应持续的时间和波及的范围,依项目的效益和推广人员水平的不同而变动很大。
图2-7 传播与反馈
(3)推广知识来源系统。农业知识由科研知识、推广知识、农民经验和其他知识组成。前三个方面比较明确。其他知识包括农业企业的管理者、银行家、农资销售机构的顾问、推销员、农产品采购员、农业职业教师、新闻、出版机构所提供的各种专门知识(图2-8)。
图2-8 推广知识来源
(4)技术传播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系统。这个系统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推广活动和农民采用四个方面组成(图2-9)。
图2-9 技术传播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知识的创造、应用、开发传播、实践的过程,是研究、开发、推广的过程。基础研究创造的知识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应用研究则把基础研究取得成果转化为生产上可以运用的技术,使之能直接与农民结合。农业社会运用这些技术成果、通过实践直接获得经济效益,同时产生反馈信息,作用于推广人员,并通过推广人员再作用于应用研究机构及研究人员。
(5)推广效益的系统组成。
第一,推广效益的影响系统。推广投资只有最终转化为推广效益时,才能使人们看到推广工作的实际意义。而推广投资能否转化为推广效益以及转化的效率和大小、不仅取决于农业推广机构本身,而且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推广效益的影响系统如图2-10所示。
图2-10 推广知识来源系统
◆理论。指农业推广基本理论。用推广理论武装起来的推广人员,可以自觉地按科学规律办事,推广效益就会更高。
◆法律。指推广立法。有中央和地方制定的推广法规作后盾,可是推广活动有法可依,为法可究,只有这样,农业推广工作才能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信息。指与推广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处推广机构自己捕捉外,政府各部门也应主动向推广机构提供。只有这样,推广工作才能做到信息灵、方向准、效益大。
◆资金。指推广资金。技术推广活动必须要资金作保证。当然,这种投资不能单纯依赖国家拨款,应从国家投资、地方拨款、自筹资金三个方面齐努力,才能满足推广资金的需要。
◆政策。指党和国家对推广活动的有关政策。鲜明的政策能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呆板而脱离推广实际的政策则会束缚推广人员的手脚,对推广工作的发展起障碍作用。
◆物资。指与农业推广活动有关的农业生产资料。毫无疑问,先进技术只有与相应的生产资料相配套时,它的丰富潜能才能释放出来。
◆机构。指推广机构和推广体系。健全的推广机构只有与完善的推广体系相结合时,才能创造出推广工作的高效率。在正确的推广理论指导下,推广效益往往与推广效率呈正相关。
◆人才。指具有不同技术职称的各类推广人员。对推广人才的要求是:人数要多、专业水平要高、政治素质要好,人才层次比例要适当。推广活动要靠推广人员去组织,推广效益要靠推广人员去创造。因此,为推广人员的活动创造适宜的环境,是推广部门领导者的一项主要任务。
第二,农业推广的转化系统。在推广活动中,从投入到产出,当中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而转化的强度又受系统环境的制约很大。转化过程和环境的关系如图2-11所示。
图2-11 农业推广的转化系统
新技术在转化过程中进入乘数过程的标志是:①用新技术成为农民的自觉追求;②新技术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领导机关议论的主题;③农村出现了采用新技术的新潮流。
新技术成果转化系统的环境是存在于转化系统之外而又围绕系统发生作用的各种相关因素的总称。这些因素包括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四个方面。环境对系统有很大影响,但系统对环境不仅仅是消极地适应,而且也有一定的反作用。一般而言,环境中某一相关因素的改变,能使系统的行为发生变化,通过系统的行为,也可改变环境的相关因素。农业推广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过系统的行为,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相关因素,达到系统与环境动态的协调与适应,从而产生了加速推广项目的转化速度的效果。
2.杠杆作用原理
这个原理可有这样的表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运用是杠杆,党的政策是支点,推广活动是力点,农业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则是重点。杠杆作用原理实际发挥作用的过程是:在党的正确政策的支持与指引下,借助于推广人员的力量,利用杠杆作用,就产生了推广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际效果。
(1)重点要素。农业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是重点。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手段装备农业,并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去组织、管理、协调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从而把低水平的传统农业转变成高水平的现代农业。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①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这就是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②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主要内容是:实现农业生物良种化、良种管理科学化、大力改良土壤、合理利用耕地、合理使用化学制品、栽培和饲养科学化以及控制作物生长的小环境等。③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现代化农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农业技术措施,产品的商品率和社会化程度高,没有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
其主要内容是: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如农牧结构、宜粮则粮、宜牧则牧等)、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和农业集约化经营、实行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1987年,北京农大获得信息:山东省以省为单位进行省级农业规划—全国唯一、领先;—山东省的经济大发展)管理手段要现代化以及深化农村管理制度的改革等。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的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要用世界先进农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结合本国的特殊情况进行衡量后才能确定。衡量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标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业生产效率、单位面积占用的生产资料数量、每个农业劳动力的装备水平。
(2)杠杆要素。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是杠杆。我国农业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对农业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农业生产的本质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现在一般作物的光能转化率只有1%,高产作物也只达到2~5%。如何使作物在生命周期内物质和能量转化得到合理组织,使自然资源的利用获得最大利益,使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发挥最大作用,使农业生态获得新的平衡,都直接依赖于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应用。
(3)支点要素。党和政府对农业发展及其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是支点。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说过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整个地球。请把党的有关农技推广工作的贤明政策这个支点交给推广人员,他们将能利用农技推广工作做杠杆,更加有效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党和政府的政策对农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加速和催化的作用。现在,我们的党中央和国务院已对农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客观实际的政策,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落实这些正确的政策,并进一步地让这些政策释放出蕴藏的潜能,以激发出推广人员的工作热忱和积极性。
(4)力点要素。力点是推广人员向杠杆输入能量进行做功的作用点,而作用动力则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推广人员。推广人员是做功的核心力量,是第一动力。他们在做功过程中必须做到:①要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为了担当起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任务,推广人员必须彻底破除“重科研、轻推广”的倾向,脚踏实地的沿着“技术员——助理农艺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总农艺师——有特殊贡献的推广人员”这条路线前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大有作为的科技工作,需要推广人员奋力拼搏,才能有所作为。只要我们端正了认识,下定了决心,在推广战线上拼搏一辈子,我们就能为农业现代化做出巨大的贡献。②要有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过硬本领。推广人员必须具有把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的真本林,克服只有两支左手的状况,坚定地朝着既具备左手,又具备右手的方向前进。就是说,他们必须把自己造成既有雄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事实践的农业生产和指导农民进行生产的科技人员。只有书本知识的人,德国人称之为“只生有两只左手的人”。而这样的人是无法胜任农技推广工作任务的。
第二,农民群众。广大农民群众是做功的基本力量,在做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科技成果推广中能否进入乘数过程的关键。因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使他们在推广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效益递增原理
效益递增原理是推广工作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所揭示的奥秘是: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会不断提高,以致能限制和抵消报酬递减规律的消极作用而使收益递增,甚至倍增。它是人类同报酬递减规律作斗争的有效手段。因此,尽管报酬递减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人民在它的面前是并不是无能为力的,相反,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就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推广应用科技进步的新成果。
(1)技术进步成果推广应用的缓减效应。从短期看,技术进步成果推广应用对报酬递减规律起着效益缓减效应的作用。在这段时间内,农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成果也在不断产生,但这种进步只是渐进,没有突破,是农业技术革命前“量”的积累阶段。这种技术渐进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有增产作用,尽管有时候这种增产作用是相当强的,但不能从整地上扭转报酬递减规律的消极作用。在效益递增原理与报酬递减规律的矛盾运动中,报酬递减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效益递增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然而这种情况样也不是决定的,而是经常处于彼长此消、此消彼长的状态之中,这就是农业技术渐进阶段随有增产作用而又有限的根本原因。因此,农业技术渐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迟或延缓报酬递减,呈现出收益缓减效益。
(2)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递增效应。从长期看,技术革命成果推广应用对报酬递减规律起着效益递增效应的作用。长期,是指农业技术革命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内,既有农业技术的渐进,更有突破性的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世界手段上的重大突破,它是实现效益增加的先决条件。
短期内的农业技术渐进有增产作用,但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报酬递减变缓,而不能避免它的出现。倘若我们将整个过程连续起来看,农业技术一次又一次地渐进,技术进步的新成果一项又一项地推广应用,报酬就一次又一次地缓减。在上一次技术进步的成果推广应有的缓减还未消失之前,下一次技术进步又出现了,并在更大的规模上推广应用这些新成果。这样的技术进步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永远不停地使报酬递减缓减,并终于将其消除。当农业技术渐进积累到“质”变时,新的技术革命开始出现。新技术革命中取得的成果,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物质手段,其推广应用后的效益将大幅度地上升。因此,不失时机地扩大新成果的应用范围,它的增产作用,能够足以抵消报酬递减,并有剩余。这就扭转了收益缓减而使效益递增,甚至倍增(图2-12)。
图2-12 技术进步与技术革命的关系
(3)效益递增原理说明的问题。①效益递增原理与报酬递减规律的斗争和矛盾,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正是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农业科技人员才投身于科技进步的事业中去,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分离拼搏,用不断地发现与创造,使农业生产不断地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从而显示出农业科技人员所从事的事业是推动农业发展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事业。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无止境的,农业发展是无止境的,因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②农业技术革命是对抗报酬递减规律的有力手段。为了对抗报酬递减规律对人类造成危害,在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农业技术革命,在两次农业技术革命之间,又取得了许许多多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使效益缓减效应向效益递增,甚至倍增效应发展,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报酬递减规律的消极作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当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发生以后,前几次技术革命成果的作用不是小事,而是以各种方式参与到新的技术革命中去发挥作用。因而,随着农业技术革命的深入和发展,人类对抗报酬递减规律的手段会越来越多,效果会越来越好。因此,农业生产大有作为,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作为的。③农业推广人员是克服报酬递减规律发生消极作用的一支生力军。我们可以打个这样的比喻:报酬递减规律犹如人类要制服的一座堡垒,农业科研人员则提供了向这座堡垒进攻的炮弹,推广人员则拿起这些炮弹,在推广部门党政领导的指挥下,不断地想这座堡垒发起冲锋,才使它的消极作用有所收敛。但是报酬递减规律永远不会消失,它的消极作用只有依靠推广人员拿起科研部门制造的炮弹连续不断地冲锋,才能被有效地控制住。因此,农业的推广工作对人类的贡献是无止境的,推广人员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二)农业推广原则
1.三统一原则
(1)生产可行性。它指的是农业技术在现实生产条件下是否行得通的问题。在生产上可行的农业技术必须是技术稳定、可靠,实施程序明确、方便,实施条件容易具备,材料、能源、配套技术容易得到,且群众容易接受。
(2)经济合理性。它指的是技术推广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投入较少而产出较高的技术,是经济上具有合理性的技术。这种技术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目标,能有效地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能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提高投资的回收率,有利于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
(3)技术实用性。它指的是符合农民经济条件、接受能力、生产实际而又有明显增产效果的技术。它包括传统技术和新技术。推广实用性技术,才能符合广大农业生产者的实际,起到应有的作用。
2.三益协调原则
(1)经济效益。需要做到:①产出必须大于投入;②推广速度要快;③推广规模要大。
(2)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指社会公共利益,即整体利益,它反映了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农技推广中,一般不会违背社会整体利益,但是还应有这样一根弦。
(3)生态效益。即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所产生的效益。在生产中,有不少类似例子。如有的项目,若技术环节中有问题,虽有经济效益,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仍然应当引起重视。例子:在西部区曾见过土窑烧制硫磺的现场,土窑附近有一座山几乎不长一棵草,一棵树。
三者的关系:经济效益是直接的、显形的;社会效益是间接的、显形的;生态效益是间接的、隐形的。
三益优化是三益协调发展原则的最高体现。它能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达到经济、社会、生态的最佳配合,达到三益作用的最大值。这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最佳状态。
3.三步衔接原则(试验、示范、推广)
(1)革新先试验。
(2)推广先示范。
(3)应用先指导。
4.责、权、利配套
从责、权、利三者的作用看,权利是保证,利益是动力。为了很好地贯彻责、权、利三配套原则,推广部门的领导者不仅要从外部给推广人员以压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自加压力;不仅要充分地把权利授给推广人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名符其实地行使权利和用好权利;不仅给有贡献的推广人员以经济利益和经济奖励,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精神奖励,使他们能产生出更高层次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