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外伤的处理
1.皮肤擦伤
皮肤擦伤,是指外来力量以与体表近乎平行的方向作用于人体表面,使体表皮肤受到浅表损伤。人体表面与物体近乎平行的方向运动,也可造成皮肤擦伤。
◆ 【临床表现与诊断】
受伤局部皮肤疼痛,表面可见线状或片状擦伤痕迹,新鲜损伤常有少量鲜血点状渗出,时间稍长,局部组织可出现轻度肿胀、触痛,创面渗出物可逐渐干燥,形成结痂。
◆ 【治疗方法】
(1)新鲜擦伤处理:新鲜皮肤擦伤时,周围皮肤消毒后,可用生理盐水将创面冲洗干净,无菌干纱布拭干,然后覆盖凡士林纱布,敷料妥善包扎即可,此后酌情更换敷料。也可局部涂擦少许龙胆紫药水,让其自然干燥结痂,待痂下愈合。
直接加压止血法
(2)干燥结痂处理:局部已干燥结痂者,一般不必再做其他处理,必要时可适当应用纱布敷料包扎保护。
(3)抗生素治疗:一般不必应用抗生素;如有感染或痂下积液感染者,可适当口服抗生素治疗。
2.刺伤
刺伤,是指由于尖锐器物刺伤人体所致的损伤。常见的尖锐器物有锥、尖刀、剪刀、钉子、木刺、铁丝等。损伤特点为伤口较小,但往往伤较深,由于引流不畅,易发生感染或感染破伤风。
◆ 【临床表现与诊断】
有尖锐器物刺伤史,局部疼痛,一般说来伤口较小,出血不多,用血管钳轻轻伸入伤口内探查,往往发现损伤较深,少数可形成伤道内血肿。如伤及胸膜可有呼吸困难、心悸等液气胸症状体征;如伤及腹膜可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体征。
◆ 【治疗方法】
(1)局部处理:仔细探查伤道走行方向及深度,伤口较浅较小时,仅予以局部消毒,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反复进行伤口内冲洗,必要时血管钳伸入伤口内夹取干净异物、血块等,再次进行盐水冲洗伤道,不必进行伤口缝合,覆盖无菌敷料包扎即可。如伤口较小而损伤较深,则应适当扩大切开伤口,去除异物或伤道内挫伤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逐层缝合,必要时伤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
(2)抗生素治疗: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一般可用青霉素V0.25~0.5克/次,3~4次/日,口服;或阿莫西林片0.5~1克/次,3~4次/日,口服。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0.25克/次,3~4次/日,口服。
(3)预防破伤风:常给予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肌肉注射。
3.切割伤
切割伤,一般是由锐性器物,如刀、剪、玻璃、竹片等所致的机械性损伤。伤口多为条状或裂口状,伤口可深可浅,边缘较整齐,易伤及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组织。
◆ 【临床表现与诊断】
有机械性损伤史,伤后刀口呈条状或裂口状,一般有局部出血。伤及较大血管时出血较多,可伴有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脉率快速、血压下降等。伤及重要神经时可有所属区域感觉或活动功能障碍。伤及肌腱则有相应的肢体(指、趾等)活动功能障碍。伤及尿道者有排尿异常。伤及肺或气管时可有气体自伤口内出入,并可形成血气胸。有的还可伤及内脏,出现相应的内脏损伤症状体征。
◆ 【治疗方法】
(1)局部处理:单纯软组织损伤时,可及时进行一般清创缝合术。伤及重要组织时,需酌情进行相应组织的修复处理,如重要血管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断端吻合,缺损较多时可行血管移植;重要神经损伤时尽量进行神经一期吻合;重要肌腱损伤时应缝合修复,注意缝合后肌腱断端需用脂肪组织覆盖,以免术后发生肌腱粘连;关节囊开放损伤时应缝合修复关节囊。手部外伤时更应仔细进行高质量的清创缝合术。
(2)抗生素治疗:酌情应用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一般可用青霉素V0.25~0.5克/次,3~4次/日,口服;或阿莫西林片0.5~1克/次,3~4次/日,口服。损伤较重者可注射抗生素,常用青霉素80万单位/次,2~4次/日,肌肉注射;或青霉素400~600万单位/次,2次/日,静脉滴注。青霉素过敏者可给予红霉素0.25~0.5g次,3~4次/日,口服;或红霉素0.6~1.2克/日,加入5%葡萄糖内,静脉滴注。
(3)预防破伤风:可给予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肌肉注射。
(4)其他处理:肢体损伤时,术后伤侧肢体给以必要的固定,适当抬高患处。伤口愈合后酌情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腱粘连。
系钝力打击或撕扯所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裂伤,为开放性损伤。伤口边缘不整齐,组织损坏较多。要尽早施行清创缝合术。清创时应尽量保存完好的皮肤,争取一期缝合。关节部位的伤口用“S”或“Z”形缝合;颜面、颈部的伤口要整形缝合。如伤口已感染,需经引流及交换敷料而达二期愈合。深部损伤应预防性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配合抗生素治疗。
4.挫伤
暴力或钝力打击所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或内脏损伤,皮肤无裂创,外观完整但有大量深部组织损伤,属于闭合性损伤。主要表现为伤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或有皮肤发红、继而转为青紫;重者可有肌纤维撕裂、或内脏损伤;有时受伤后并不立即出血,而且出血往往不流出体外,故不易发现。致伤力为螺旋方向者损伤较为严重。
早期(急性炎症期),局部可用冷敷和压迫包扎,以减少出血。出血停止后(一般24小时左右),可用局部热敷或理疗,以促进血肿吸收。少数伤部血肿隆起明显,可暂时予加压包扎;约3日后血肿液化,局部有波动感时,可穿刺抽吸出积血,再加压包扎。伤后如损伤严重可适当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或口服镇痛、消肿药物及中药熏洗。
5.伤口感染
伤口感染一般分为化脓性和特异性两种,化脓性感染如伤口蜂窝组织炎、伤口化脓等。特异性感染如破伤风、结核病、气性坏疽等。化脓性致病菌最为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急性伤口感染的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症状视感染程度及体质强弱而异。
对急性感染伤口的处理,宜敞开感染灶以利于引流。应尽早清洗清洁伤口,用刺激性敷料脱去脓痂及坏死组织,尽量避免创面敷用抗菌素。裂隙状的清洁健康创面,应及早缝合,溃疡面较大的健康清洁肉芽面,应及早植皮。
对早期急性感染伤口可作热敷,肿胀明显者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或者外敷金黄膏、玉露膏等软膏,也可用鲜中草药,如蒲公英、地丁、败酱草等捣烂外敷。肢体远端伤口感染轻者可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浸泡,脓多感染重者用1∶5000高锰酸钾液浸泡,去除脓痂。其他部位伤口感染重者,用漂白粉、硼酸溶液、次氯酸钠溶液或高渗盐水湿敷,感染轻者可用盐水湿敷。对厌氧性感染伤口,宜充分敞开伤口,持续滴注1∶5000高锰酸钾液或1%~2%过氧化氢液。对有坏死组织的表浅伤口,用5%硝酸银腐蚀,再用盐水洗去。坏死组织紧密附着者可剪去。有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可用1%~2%醋酸或苯氧乙醇、1%硫柳汞、0.1%~0.5%多粘菌素溶液湿敷。对疑为坏疽感染者,确诊后宜截肢治疗。对疑有狂犬病毒感染者,宜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及抗毒素血清。对疑有破伤风感染者,宜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在以上局部治疗的同时,还可配合中药清热解毒、清热凉血等治疗。伤口急性感染严重者宜速到医院诊治。
6.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指当弯腰搬提物体,或扛抬重物,或久蹲突然站起,造成腰部肌肉强力收缩,引发的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小关节囊、腰骶及骶髂关节等组织的损伤,出现剧烈腰痛、腰肌紧张、活动受限的病症。本病好发于下腰部,以青壮年多见。急性腰扭伤早期如能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一般多能获得治愈。如果失治或误治,常发展为慢性腰部损伤,且两者常互为因果,使腰部损伤逐渐加重。
◆ 【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明显的扭伤病史,如弯腰、抬搬重物等。
(2)腰部剧痛,坐、卧、翻身等活动困难,咳嗽或深呼吸疼痛加重,甚至只能平卧,不能起床行走,也有的患者在扭闪腰后,疼痛并不剧烈,但数小时或隔日后,腰痛逐渐加剧。
(3)腰部可有明显的或局限性的压痛点,以及肌紧张度增强。
(4)严重者,可见腰脊柱有侧弯改变。
由于急性腰扭伤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各有不同,但常见的病变有5种,即腰肌扭伤、韧带扭伤、腰骶关节扭伤、椎间小关节扭伤及骶髂关节扭伤。
◆ 【治疗方法】
(1)推拿治疗
①取俯卧位,先用两手拇指按压委中穴,使患者有酸胀感。再用擦法沿痛点四周治疗。然后用两手拇指,自上而下沿竖脊肌旋推3~5次。在压痛点部行横向弹拨,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②取左右侧俯位,作腰部斜搬法(但用力不宜过猛)。
③用掌振颤法,放松腰部肌肉。
④如为骶髂关节半脱位,在上述基础上可行患侧下肢作过屈和过伸骶髂关节的拔伸牵引法,使其复位。治疗后当卧硬板床休息3~5天。
(2)针刺治疗
以痛为俞(阿是穴)痛点进针,配以委中、中渎、养老穴。
(3)封闭治疗
①0.5%普鲁卡因5~10毫升加强地松龙1毫升,痛点注射,隔1~2日一次。
②5%碳酸氢钠5毫升加5~10毫升的10%葡萄糖注射液,作痛点注射,3日一次。
(4)中医治疗
①内服中华跌打丸或活血止痛散。
②外敷药方: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威灵仙20克,姜黄15克,大黄15克,生乳没各10克,苏木20克。
上药装入布袋,用白酒3两将药浸润封布袋内,上锅蒸20分钟,取出,待温度适宜敷于患处。
7.冻伤
冻伤即身体表面受低温损害后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的病变,一般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冻伤多发生在手指、足趾、耳垂、鼻子等处,出现皮肤发红、发痒、红肿等。损伤在皮肤浅层,产生红紫色斑点,局部发痒、刺痛、感觉异常者为Ⅰ度冻伤;若损伤达皮肤深层,局部红肿更明显,出现水泡,内为血清样液或血性液,疼痛较剧,但感觉迟钝者为Ⅱ度冻伤;损伤达皮肤全层、皮下组织或肌肉骨骼,出现皮肤坏死(组织溃烂)者为Ⅲ度冻伤。若出现寒战,四肢发凉,发白,发绀,继之感觉麻木,四肢无力,疲乏,反应迟钝,神志不清,进入昏迷,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呈冻僵状态者为全身冻伤。
冻伤的治疗原则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止或减少伤残,最大限度地保留有生存能力的组织和患肢功能。
冻伤的急救,首先应让病人脱离寒冷环境,把患者置于暖和的屋内,迅速脱去寒冷潮湿或紧缩的衣服鞋袜(若衣服鞋袜冻结不易解脱时,不可勉强,以免撕脱皮肤,可立即浸入温水中,待融化后解脱),进行保暖。可给予温热的食物或少量酒(病人未脱离寒冷环境时不宜饮酒)。待患者体温恢复后,可轻移患部,并可行按摩,用柔软干净的布巾,轻轻地在患处反复按摩。
温水快速复温是冻伤急救的关键。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手部的冻伤,可在与体温差不多的温水中反复浸泡,每次浸泡4~5秒钟后取出,直到冻伤部恢复正常体温时为止。全身性冻伤患者可将冻僵病人进行全身浸泡,一般15~30分钟,体温迅速提高至接近正常(肢体浸泡至甲床潮红有温热感)为止,不宜过久。
对全身性冻伤病人,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抗休克治疗等。伤口溃烂化脓或手脚变紫者须速送医院。
急救时,若一时无法获得温热水,可将冻伤部位或冻伤病人置于救护者怀中或腋下复温。注意不可直接用火烤,也不能把浸泡的热水加热,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切忌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对已复温的病人,不能再用温热水浸泡,否则可加重组织损伤和坏死。
为了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组织坏死,还可应用封闭疗法、抗凝剂、血管扩张剂等。对冻伤局部宜先行清洁消毒,用针管吸出水泡内液,保暖包扎。Ⅰ、Ⅱ度冻伤可用樟脑软膏、桑寄生软膏或冻疮软膏局部涂敷,Ⅲ度冻伤可用暴露疗法或50%酒精湿敷,加速局部干燥,防止感染。大片组织坏死,待分界线清楚后可行手术切除或自溶脱痂植皮,有肢体坏疽者应截肢。也可应用抗菌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冻伤一般可以预防。特别在寒冷地区,要充分保护暴露在外的肌肤,可戴上手套、帽子等,衣着应温暖,不透风,而且松紧适度,鞋袜不要过紧,注意保持干燥,潮湿时要及时更换,宜热饮热食,外出时不要大量饮酒,在高寒地区劳作时间不宜过长。
8.烧伤
烧伤可由高温(火焰,沸水,蒸气,灼热金属)、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电流及放射线等引起。
烧伤的临床表现有局部的和全身的,局部表现主要取决于烧伤的深度,全身表现则取决于深度和面积。
烧伤的局部表现有:
Ⅰ度烧伤损伤仅及皮肤表层,局部出现红斑、红、肿、热、痛、无水泡。一般2~3天后症状消失,脱屑痊愈,无瘢痕。
浅Ⅱ度烧伤损伤达真皮层,出现水泡,剧痛,疱皮破裂后可见潮湿红润的基底,水肿明显,7~14天后愈合,不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烧伤深度示意图
深Ⅱ度烧伤损伤达真皮深层,水泡可有可无,痛觉迟钝,表面撕脱后可见基底湿润苍白,间有小出血点,水肿明显,3~4周后愈合常有瘢痕。
Ⅲ度烧伤损伤累及皮肤全层,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根据损伤深度不同局部可为苍白,焦黄或焦黑、痛感消失,无水泡、干燥。2~4周后焦痂脱落,有肉芽创面,一般须植皮方能愈合。
烧伤的全身表现:烧伤面积大,Ⅱ度以上的严重烧伤者常表现为休克、脱水、失血、发热等全身症状。
现场急救包括使患者迅速脱离烧伤环境并对烧伤初步处理,包括用水浸、水淋以减轻疼痛、清洁创面。强酸烧伤可用3%~5%碳酸氢钠冲洗创面,强碱烧伤可用食醋冲洗创面。注意不要弄破水泡,伤处可用湿布包扎,自己不要乱涂各种药物。可适当使用镇静止痛及抗感染药物。创面大污染后治疗除使用抗生素消炎外,还要注射1500单位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初步处理后转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9.毒蛇咬伤
被毒蛇咬伤后,一般在局部留有牙痕、疼痛和肿胀,还可见出血及淋巴结肿大,其全身性症状因蛇毒性质而不同。银环蛇、金环蛇及海蛇咬伤局部症状不明显,常在半小时至2小时后出现全身性神经中毒症状,如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头昏,眩晕,嗜睡,疲乏无力,恶心呕吐;重者言语不清,呼吸困难;以至全身瘫痪,惊厥,昏迷,血压下降,呼吸麻痹和心力衰竭。五步蛇、竹叶青、蝰蛇等咬伤后局部剧痛,肿胀明显,主要表现出血液中毒症状。肿胀迅速向近心端蔓延,皮肤呈紫绀,皮下出血。瘀斑,水泡或局部组织坏死,有明显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伴见发热、心悸、尿血、少尿或无尿等全身症状,重者肾功能衰竭或心力衰竭。大眼镜王蛇及眼镜蛇咬伤多出现神经中毒和血液中毒症状。
毒蛇咬伤的急救原则是及早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害。蛇毒在3~5分钟即被吸收,故急救越早越好。
(1)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口吸(口腔黏膜破溃者忌吸),将毒液排除体外。
“十”字切开、挤压
(2)冲洗伤口: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0.1%高锰酸钾或净水反复冲洗伤口。
(3)局部降温:先将伤肢浸于4~7℃冷水中3~4小时,然后改用冰袋,可减少毒素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
(4)排毒:咬伤在24小时以内者,以牙痕为中心切开伤口成“+”或“++”形,使毒液流出,亦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吮毒液。切口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若有蛇牙残留宜立即取出。切开或吸吮应及早进行,否则效果不明显。
(5)药物治疗:常用的解毒抗毒药有上海蛇药(口服,第1次20毫升,后改为每6小时10毫升),南通蛇药(首次20片用烧酒30毫升加温开水服下,以后每6小时10片)等,还可用半枝莲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七叶一枝花9克、紫花地丁60克水煎内服外敷。抗蛇毒血清每次10毫升与生理盐水20毫升静脉注射,或7.5毫升创口附近肌注。国产蝮蛇抗毒素专治腹蛇咬伤,对竹叶青咬伤也有一定疗效。还可以应用激素、利尿剂及支持疗法,对本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加强野外作业的防护,掌握毒蛇习性,尽量不要裸露腿足,必要时穿长筒靴,蛇伤即可避免。被毒蛇咬伤后勿惊慌失措,切忌奔跑,宜就地包扎、吸吮、冲洗伤口后速到医院治疗。
10.蜂类蜇伤
蜂有多种,能蜇伤人的毒蜂主要是蜜蜂、马蜂、黄蜂等。毒蜂的尾部都长有毒刺,直接与体内的毒腺相连。毒腺中的毒液可通过毒刺注入人的皮肤,毒蜂的毒液主要含蚁酸及蛋白类物质,其中致病的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素和组织胺样物质,可引起局部皮肤刺激、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单个蜜蜂刺伤,一般无关重要,只会出现局部灼痛、红肿,甚至形成水泡,很少引起坏死。但群蜂刺伤或毒性极强的黄蜂刺伤后,则可引起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晕倒、昏迷,以至痉挛、休克、肺水肿、心脏及呼吸麻痹,可于数小时至数日内死亡。偶见刺伤舌或咽部,发生水肿窒息者;或因对蜂毒过敏,虽仅单处刺伤也可发生咽物困难、声门水肿、胸部气闷、腹痛、腹泻,甚至过敏休克而死亡。个别病人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被毒蜂蜇伤后,可用双手将折断在伤口中的毒刺挤出来,或用酒精消毒过的针或小刀把毒刺挑出来,再用火罐拔出毒液。因蜜蜂毒液是酸性的,故可选用肥皂水或3%氨水、5%碳酸氢钠溶液、食盐水等洗敷伤口。若被黄蜂蜇伤,要用食醋洗敷,也可将鲜马齿苋洗净挤汁涂于伤口。对大面积蜇伤的病人,要当心严重的反应会导致过敏性休克,最好马上送附近医院抢救。
11.电击伤
超过一定数量的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局部性和全身性损伤,常见于工业用电或雷电击伤。局部损伤主要表现为烧伤,而全身损伤称为电击伤。
轻度触电,出现头晕、耳鸣、心悸、惊恐、四肢软弱、全身乏力等症状,较重者发生抽搐、休克、昏迷,甚至心跳停止。触电部位常伴有电灼伤,灼伤面积多不大,但损伤可深达骨骼,局部呈焦黄色,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明显。由于触电时肌肉强烈收缩,有时可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等。由于意识丧失或肌肉收缩被弹离电源,跌倒或从高处坠下造成继发性外伤。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要迅速使患者脱离电源,可采取切断电源或利用一切绝缘物品拨开电源,救护者切不可徒手接触电源或患者,以免触电。解除电源后,立即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如只发生呼吸停止者,人工呼吸可使患者恢复。电击伤易导致患者心律失常直至心室纤颤,此时可试行一次胸前区捶击,有可能使心律失常转复。如心跳已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宜坚持4~6小时,即使在转送医院途中也不间断。对有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伤,如大出血、开放性气胸等,也应在现场给予相应的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