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风病急性期阳闭型如何治疗?临床应注意什么?
(1)治法。清肝熄风,辛凉开窍。
(2)方药。首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并用羚羊角汤加减调理。羚羊角粉0.5g(冲服),生地20g,菊花15g,龟甲15g,瓜蒌15g,丹皮12g,白芍15g,石决明12g,黄芩15g,蝉蜕9g,郁金9g,节菖蒲12g,生大黄10g,全蝎6g,竹茹12g,甘草6g。
(3)方解。方中羚羊角为清肝熄风的主药,配菊花、蝉蜕、石决明、黄芩平肝清热,熄风潜阳,使火降风熄,则气血下归;龟甲、白芍、石决明育阴潜阳;丹皮、郁金、生地凉血清热;瓜篓、节菖蒲豁痰透窍醒脑;瓜蒌、竹茹清化痰热,调畅气毒,泻火凉血通便;甘草调和众药。诸药合用,结合具有清热解毒、豁痰镇惊开窍功能的安宫牛黄丸或具有清热解毒、化浊开窍镇惊功能的至宝丹,不仅能清肝熄风,辛凉开窍,还具有平肝潜阳、化痰通络、清热泻火等作用,对中风中脏腑的阳闭证患者,有顿挫病势之效。
(4)注意事项。此型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易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应认真观察病情,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必要时可进行监护,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中风中脏腑的闭证有阳闭和阴闭之异,且两者都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的表现,有相似之处,临证应注意区别,详加辨证,谨慎用药。阳闭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常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等;而阴闭证患者除上述症状外,常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痰涎雍盛等表现,并无热象出现。
此型患者病死率、致残率相当高,多途径用药,多方法配合,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在用药途径上,可肌内注射、静脉滴注,也可灌服、鼻饲或保留灌肠,可诸途径同时用药;在治疗方法上,宜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以阻止病情的发展以维持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