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推行稻改挖穷根
“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种一亩,收一箩”,老百姓的这些说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沂蒙革命老区的真实写照,让老百姓吃饱饭成了最大的难题。
1963年,东朱团大队再次遭遇天涝,老百姓颗粒无收。
一时间发了霉的地瓜干成了救命的宝贝,库存多年喂猪的糠成了社员的主食,为了生存,地里的野菜、树上的叶子都成了救命的盘中餐。
但不是所有的树叶都能吃,有许多树叶不但味道苦,而且有毒,树皮也只有榆树皮能吃,当年老支书一家都是靠着吃榆树叶度过的困难时期。
由于营养极度缺乏,社员出现了“胖”瘦反差极大的怪现象,瘦者骨瘦如柴,两条细腿支着一个大肚子,再往上是长长的脖子挑起一个大脑袋;胖者胖得眼睛只剩下一条缝,其实不是胖,是极度营养不良导致的浮肿,胖胖的脸上,一按一个坑。浑身浮肿走路无力,甚至青年人走路都须带拐杖。正值盛年的老支书每次到管理区开会,散会时他都不敢直接站起来,怕起猛了晕倒。要先闭着眼睛缓一下,再慢慢起身,这都是饥饿惹的祸。
这年秋季的一天,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实在饿急了,领着孙女到田地里捋生穇子吃,这一幕刚好被路过的地委书记薛亭发现了。
他停车后并没有责怪,反而对祖孙问长问短,并即刻通知临沂县、相公公社和东朱团大队的干部到地头开会。
薛亭书记深情地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两三百天都在研究吃饭问题,不是这里缺粮,就是那里断炊。群众忍饥受饿,咱党的干部身上有责任。”
他指着地里叶子带着红锈、七倒八歪的高粱和稀稀疏疏的穇子说:“这些庄稼不高产,种地不能按老黄历,要改革,我们要把所有涝洼地种上水稻,让咱们临沂真正变成江南鱼米之乡。”
薛亭书记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人既感到新奇,又感到振奋。
老支书也异常高兴,脸上绽放着少有的光彩,胸中涌动着一股股热浪。
种稻、吃大米,对于多少代都吃糠咽菜,连大米都没有见过的东朱团人来说不亚于是一个白日梦。
只要能吃饱,对于那时的东朱团人来说就已经很满足了。
临沂地区素无水田,人们形成了“南方栽稻、北方种麦”的观念。
这种观念甚至被农民视为“命定的规律”。尤其是1958年第一阶段稻改的失败,群众对种水稻失去了信心,这使再一次大范围推广水稻种植困难重重。
直到1962年,临沂地区稻改运动才进入重点示范、多点示范的阶段。
水源充沛、土壤适宜的地区开始再次试种水稻。
1963年,临沂县太平公社东张屯大队稻改成功,一年巨变,不但上交国家大量商品粮,还增加了群众口粮,引起了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
当时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以“东张屯一年巨变”的大字标题,头版专题报道了东张屯大队率先实行稻改的先进事迹,成为全国闻名的稻改典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东张屯大队苦尽甘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玉德成了当地的名人,但他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1963年秋,老支书率领村干部、技术员到东张屯大队参观学习。
李玉德不仅热情欢迎,还针对各种疑难问题,耐心解答服务,有求必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全部传授给东朱团大队。
从东张屯大队取经回来后,老支书又匆匆忙忙去找郑旺公社邵家湾大队党支部书记邵泽彩商量,后定下用半斤黄豆、半斤稻子换他们一斤稻子当稻种。这笔买卖不吃亏,很划算,邵泽彩当然爽快地答应了。
东朱团村要种水稻的消息一传开来,反应不一,多数社员欢喜,也有人嫌麻烦,育秧、插秧,太累人;也有人说,大米只能蒸饭、烧稀饭;吃法单一,不如小麦、豆子、玉米吃的花样多;也有人提问,水稻,水稻,缺水怎么办?有的社员便开始冷嘲热讽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这里不是南方,不能种稻,生成的地瓜肚子,别看着人家吃大米眼馋。”
是啊!社员在稻改上顾虑很多,一是不懂技术,不会管理,怕种了水稻收了稗子草;二是稻谷皮厚,做口粮吃亏;三是水源不足,不能增产;四是地不平怕费工;五是稻田种后地薄;六是怕黄牛不下水;七是栽秧劳动力不足;八是种了水稻没了秸秆烧火做饭;九是田埂沟渠多占地;十是工具不足,一套水田农具要四、五十元。
有的社员前怕狼后怕虎,怕地漏水、怕吃大米不当饭、怕稻莠和虫子、怕天气冷长不好、怕妇女吃了大米叉奶及得盲肠炎等等。
社员对水稻种植的重重顾虑体现了稻改的风险性。
稻改不同于一般政治运动的是,它的风险性直接关系到社员的利益。种植水稻可能带来增产,同时也要耽误其他的农业生产,一旦大量减产,社员将会面临饥饿的困境。而饥饿恰恰是与社员切身相关又最不能承受的事情。冒险稻改,在付出超额劳动的同时可能带来减产,而维持现状,至少能够勉强度日。因此,不少社员不愿意加入这场博弈。可社员是稻改的主体力量,社员的参与度是稻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老支书一头代表着村庄,是老百姓的主心骨;一头又是党在农村的代言人,他在对党、对国家保持忠诚的同时,又不得不顾及村庄的利益。
老支书左右为难,心情沉重,但他没有消沉,没有怨天尤人,虽说是话少了,但脑子里翻江倒海,心里想:“咱们眼前重要的是多打粮食,吃饱饭才是。”
当时,有的小队队长也有不同意稻改的。第一生产队队长朱崇勤就是个例子。还有,老支书的四叔朱时聚,是支部委员,也到处吹风,“咱村可上千口人命啊,一下子种那么多的稻子,收了还好,要是不收叫大家喝西北风?我还是少种点,收成好了明年再多种。”
老支书有一股子韧性,泥里滚来水里爬多年,熟知梨耕耙拉,讲起农业生产头头是道。除了会上讲解外,他进户宣传,见了大爷婶子也说上几句,讲种稻的好处,讲改变吃食习惯:“大米饭,浇肉汤,喷喷香,比吃面食省工省时。”老支书的宣讲,让社员了解到:全国商品粮中,稻米约占50%,全世界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粮食。
不管社员对稻改有多少意见和阻力,在老支书不厌其烦地反复动员下,还带有一丝强制性的要求下,绝大多数的社员还是选择服从集体的意见。
面对这种情况,老支书坚定地说:“稻改是上级的要求,有科学的依据并且已有成功的经验。万事开头难。大家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和顾虑是正常的。如果我们就此作罢,正中了阶级敌人的奸计。广大贫下中农必须坚信科学和成功的经验,克服稻改的困难和不利条件,下决心把改变咱们生活大计的这一步迈出去!”
当时,种稻没有水,老支书指挥在地里打井,靠河沟的地方修水渠。
虽说当时穷,没有吃的,但大多数社员们说干就干,勒紧腰带分别在田间和靠河沟的地方挖起井修起渠来。老支书和社员们一起出工收工,一直在田间边干边指挥。
特别是一些青年团员和基干民兵黑白加班连轴转,特别卖力。
老支书带领广大社员挖沟引水、翻整土地、打稻埂,社员们用锨镢苦战一个冬春,修好了一方方稻田。稻田有了,水解决了,水车也安上了。
临沂地区派来了技术员,领着全大队的青年妇女和基干民兵在河滩的沙窝里练插秧,并多次在大田里举办插秧比赛,有十多名妇女青年被评为插秧状元,每人每天插秧都超过了一亩,最快的达到了一亩半。育稻秧、拔稻秧、散稻秧及稻田里趟稻秧的比赛也随着季节开展起来,后来还添加了排放水、施肥等水稻技术管理的评比项目。一连串的生产技能比赛,使东朱团大队种好水稻的技术、经验逐步积累起来。
在推广水稻中,老支书与社员们一起劳动,用辛勤汗水浇灌出技术标准规范、管理水平高的农田;他努力钻研学习水稻种植技术,给全村人做出示范,从选种、育苗、管理等各个方面,严格操作。在老支书的带领下,实行了选种、育苗、技术、管理、销售五统一管理,全村水稻获得了大丰收,群众高兴地说:“是崇敏带领我们走上了发展水稻的致富路。”
社员们看着脱了壳的稻谷,白白的,圆圆的,十分喜人。挨过饿的人,看着那冒着热气,闻着那香喷喷的白米饭,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一天吃饭时,老支书家做了米饭,老伴给婆婆、老支书以及孩子们各盛了满满一大碗。以往盛稀饭,太满了会溢出来,现在她拿着勺子培了又培,堆成一个个尖尖的“小山”。老支书目不转睛地看着孩子们大口大口的扒拉着,如风卷残云,不顾烫嘴,也不顾母亲劝说:“慢点吃!”一会儿,那只大碗空了,还冒着热气呢。
看着看着,老支书鼻子有些酸楚,暗暗下决心,以后要多种水稻。
1964年,东朱团大队一千多亩涝洼地水稻一举获得成功,亩产高达700多斤,比旱田作物亩产提高了三四倍,社员们笑逐颜开,尝到了种稻的甜头。
消息传出后,其他兄弟大队都来取经,纷纷表示明年一定改种水稻。
说起东朱团大队的稻改来,还流传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1965年夏季,也就是东朱团大队率先实行稻改获得丰收的第二年。
村中的一位妇女带着一袋大米走娘家。闺女来了,当娘的自然很高兴,急忙拿地瓜干做中午饭。闺女说:“娘,我有带的大米,今中午咱做米饭吃。”
她娘说:“闺女呀,咱这里祖辈子没种过水稻,你哪里来的大米?”
“娘,您老人家别急,等中午爹来家吃饭时,我详细对您说。”不多会米饭做好了,刚把香喷喷的米饭端到桌子上,正巧父亲从外边来了。
吃饭时,闺女对父亲说:“爹,您现在是咱大队的大队长。我看您思想太守旧,跟不上发展的形势。你看东朱团大队去年种水稻一年翻了身,家家都吃上雪白的大米,有多好?今天我拿的大米就是水稻良种‘黄壳早’加工而成,您快尝尝,可好吃啦。”
父亲忙说:“好吃不假,就怕不好种。俺听说,去年东朱团大队把种的玉米及大豆苗都铲掉,放上水,撒上稻种,我认为不会成功。”
闺女说:“你要不相信,吃过饭我和你一同去东朱团大队看看水稻种植现场,你就会相信的。”吃过午饭,这爷俩骑车来到东朱团大队,一看可热闹啦。
男女老少齐上阵,少说也够七八百人,都忙着种水稻。
父亲看后,还是半信半疑,总觉得这样种不保险。
这时,闺女说:“爹你怎么还前怕狼后怕虎的,现在上级号召保证没错。要不这样吧,我提个建议:现在生产队先拿出五亩麦茬地搞示范,我当技术员。你要是再不放心,咱爷俩打赌,要是减产我包了,要是增产你个人拿出两百元钱来。”
见闺女话说到这个份上了,父亲说:“行,一言为定!”
“那好,一言为定。”闺女道。
第二天一早,父亲安排了二十多名劳力来到东湖,耕耙、打埂、整地、放水、施肥,最后下种。水稻返青之后,闺女按照东朱团大队种水稻的经验,对照《水稻管理技术》材料喷药治虫,科学管理。
秋后,水稻大丰收。亩产达到800多斤,超过旱田的三倍多。这时,当父亲的在事实面前无言回答,只好认输。第二年,该大队及周边的几个大队,一跃成为相公公社的稻改村庄。
这样,没过几年全相公公社几十个大队都先后推行了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