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相秦成大业
范雎(jū)是魏国人,他在王稽(jī)的帮助下来到秦国,上书秦昭王表明自己的志向。秦王看后十分高兴,派车马去接范雎相见。范雎来到秦王的宫殿后,秦昭王亲自到大厅迎接,并对他非常尊敬,礼遇有加。范雎没有辜负秦昭王的厚望,他成为继商鞅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相,对秦国的进一步强大和最终统一天下起了重要的作用,因封之于应城,故称“应侯”。
在外交上,范雎认为,秦国之前越过相邻的韩、魏去进攻较远的齐国,这种战略是错误的,只能让中间的韩、魏两国渔翁得利。于是,他向秦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原则,也就是联合远离自己的国家先攻打邻国。“远交近攻”是为了防止树敌过多,要千方百计去分化敌人,最终各个击破。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就可以成为新的攻击对象了。
帮秦昭王确定了“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之后,范雎又开始考虑如何解决内政上的失误问题。有一天,他给秦昭王讲了一个故事:“您也听说过恒思那个地方有神丛吧?恒思那儿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他要与神丛玩游戏赌博,就对神丛说:‘我要是赢了你,你就把丛神借给我三天;如果我输给了你,听凭你的处置。’神丛答应了。于是,少年左手替神丛掷骰(tóu)子,右手替自己掷骰子。结果当然是右手赢了左手,神丛就把丛神借给了少年三天。可三天过后,当神丛去讨还丛神时,少年却不认账了。五天以后,没有了丛神支撑的神丛就枯萎了。七天以后,神丛死掉了。”
听完这个故事,秦昭王沉默了许久,一副若有所悟的表情。范雎接着说:“大王,国家就相当于神丛,权力就相当于丛神。把权力借给别人,等于让自己和国家身处险境呀!手指不能粗过胳臂,胳臂不能粗过大腿。如果真有这种情况,那说明这个人病得太重了。臣在山东时,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ráng)侯、泾(jīng)阳君、华阳君,而没听说有大王。《诗经》上说:‘果实繁盛了,必然会压断树枝;树枝压断了,就会伤害树心。封邑(yì)太大了,就会危害国家;大臣的势力强大了,就会危害国君。’一百个人扛一个瓢快步急走,不如一个人拿着它跑得快。并且如果真的有一百个人来扛一个瓢,那么瓢一定会被弄得破碎不堪。现在秦国的太后、穰侯、华阳君、泾阳君都掌权,如果把国家当做瓢一样的器物看待,那么,国家必然会四分五裂。”秦昭王听了这番话不寒而栗,便废掉了太后,随后又放逐穰侯、华阳君、泾阳君,逐渐把国家大权集中到了自己手中。
范雎用“远交近攻”和“固干削枝”两项策略,使秦国国力得到巩固,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政权更加集中了。然而,聪明一世的应侯也难免糊涂一时,竟然因为在一件小事上自作聪明失去了秦昭王的信任,开始逐渐被疏远。
原来,应侯范雎因韩国夺回汝南而失去了自己在汝南的封地,秦昭王问他:“你失去了汝南的封地,是不是很难过呢?”范雎回答说:“并不难过。”昭王说:“为什么?”范雎说:“梁国有一个叫东门吴的人死了儿子,却并不伤心难过,他的管家问他:‘你那么疼爱儿子,简直是天下少见,为什么现在儿子死了,你却不难过呢?’东门吴回答说:‘我一开始并没有儿子,没儿子时也并不难过;如今儿子死了,等于恢复到有儿子之前的样子,我为什么要难过呢?’臣也一样,过去只是一个没有封地的平民,当时也并不难过,如今失去封地汝南,不过是恢复原来的状况,我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秦昭王对范雎的话很不相信,对大将蒙傲说:“如果我有一个城池被人围困,哪怕还没有被攻下我也会愁得寝食不安,可范雎丢了自己的封地却说毫不难过,你觉得他这话合乎情理吗?”蒙傲说:“我去试探一下,看范雎到底是怎么想的。”蒙傲见到范雎,说:“我想要自杀!”范雎大吃一惊,问:“将军何出此言?”蒙傲回答说:“大王拜您为师,对您礼遇有加,天下各国无人不知。现在我有幸成为秦国的将军,却眼睁睁看着弱小的韩国大逆不道地夺走了您的封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范雎一听,向蒙傲下拜说:“夺回汝南的事情就拜托您了!”蒙傲把范雎的表现告诉了秦昭王。从此之后,每当范雎谈到关于韩国的事情时,秦昭王都不想再听,认为范雎是在为夺回自己在汝南的封地而谋划。
祸不单行,本来秦昭王就已经对范雎不满,一向与范雎关系很好的王稽又被人诬告预谋造反。秦昭王一怒之下要杀了王稽,甚至想连王稽举荐的范雎也一起杀了。范雎对昭王说:“我原来不过是身处穷乡僻壤的一介草民,因为得罪了魏国,才逃到秦国来。我在秦国既没有诸侯的支援,在朝中也没有亲朋好友的扶持,是大王一手将我提拔起来,委以重任,这是普天下的人都知道的事。如今我被人怀疑意图造反,大王要杀我,就等于说大王以前看错了人,不该重用我,这肯定会招致天下诸侯的非议。为了大王的名声,我愿意服毒自尽,然后恳请大王施恩以宰相的规格厚葬我。这样,同样可以处死微臣,却不会影响大王识人用人的声誉。”秦昭王深受感动,不但没有杀范雎,而且仍然厚待他。但是,经历过这两件事情之后,秦昭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么信任范雎了。
高庆奎在京剧《赠绨袍》中饰演的范雎(右)
【博闻馆】
范雎黄金破“合纵”
长平之战后,秦国国力明显高于其他诸侯国,各国不能单独与秦国抗衡,就在赵国的邯郸商量结成联盟一致抗秦,也就是“合纵”。为了瓦解各国的合纵联盟,范雎给秦王出了一个主意:“各国的谋士与我们秦国无怨无仇,他们谋划联合抗秦不过是为了追求自身的荣华富贵。大王您看外面您养的那些狗,现在睡着的睡着、站着的站着、走着的走着、停着的停着,相安无事,互不争斗。可是只要我们丢一块骨头,所有的狗都会立即跑来争夺,乱咬乱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骨头让狗起了争夺之念。要瓦解那群谋士,黄金就是最好的骨头。派人带几千两黄金去分给他们吧,很快您就会看到一场好戏了。”
于是,范雎就派大臣唐雎带着五千黄金来到武安城,大会宾客,并对外宣称:“邯郸人谁愿意来拿黄金?”结果,在邯郸合谋攻秦的人没有得到赠金,而武安那些拿到黄金的人,已经跟秦国亲密如兄弟了。
唐雎回到秦国后,范雎对他说:“现在你再去一次,这次不用管黄金给了谁,只要把黄金都送出去就算大功告成。”于是,唐雎带着五千黄金再度前往武安。结果,没等分完三千黄金,参加合纵的各国谋士就互相争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