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萧规曹随治天下

高祖十二年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逝于长乐宫,享年62岁。同年,太子刘盈即位,史称汉惠帝。没多久,丞相萧何病入膏肓,汉惠帝去看望他,但是惠帝担心的不是萧何的病情,他最想知道的是,没了萧何的汉朝该怎么办。于是惠帝就问他:“丞相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接替您?”萧何没直接回答,只是叹了口气。其实惠帝也知道萧何的意思,心里也大致明白萧何推举的人选,又问:“曹参怎么样?”萧何听了,竟挣扎爬起来,向惠帝叩头,道:“陛下已找到人选,我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公元前193年,萧何去世了。他生前购置田地房产都选在穷乡僻壤,他家也从不建高墙大屋。他说:“如果我的后代贤德聪明,那就学我的俭朴,学我的廉洁;如果我的后代不是那么的聪颖有才德,家里这些贫瘠的土地和破旧的屋子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抢走。”萧何在死前就都给他的子孙们规划好了。

当萧何的死讯刚刚传到曹参家里的时候,曹参就对他手下说:“快准备行装,陛下要我进京去做相国了。”果然,萧何去世后的第三天,汉惠帝就任命曹参为相国,接了萧何的班。

从前,曹参还是平民的时候,和萧何很要好。但萧何当了相国,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时候,两人心里难免有些隔阂。到萧何快死时,他所推举接替自己的贤能之人也就是曹参。

曹参像

萧何曾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参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当时社会情况的内容,制定了律法共九章,这就是汉朝制作律令的开端。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更为明简。

曹参做了相国以后,命令以前萧何制定的条令一概不做变更,一切照旧执行。曹参又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厚道人,这些人都是为人质朴拘谨、不善言辞、性情敦厚的长者,把他们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官吏中那些苛求细枝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统统被撵走。这样,曹参便无事可为,日夜只顾饮酒消遣。官员们及手下的门客见他不理政事,看望他的时候,规劝他,曹参反劝他们喝酒;喝酒之时想找个由头说些事儿,曹参又劝他们再喝,直到喝得酩酊大醉,不会再开口说话了才算罢休,这样醉酒而不问政事竟然成为常事。曹参就算是见到别人犯有小错误,也一味包庇掩饰,相国府中终日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 (kū) 任中大夫之职,惠帝向他埋怨曹参不理政事。惠帝觉得曹参可能是欺负他年纪小,不好好为朝廷效力,于是就让曹窋回家时,去探探曹参的口风,问问他为什么不好好理事。

曹参一听他儿子这样说,十分生气,当时就鞭笞曹窋二百下,以示惩罚,并呵斥他:“你还是赶紧回宫去侍候皇上,做你该做的事吧,国家大事你就别掺和了。”

回到宫里,曹窋把挨打的事儿一五一十地给惠帝说了,惠帝心里自然也是怒气冲冲,对曹参的言行从不解上升到愤怒。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惠帝责问曹参:“那天是我让曹窋劝你的,你怎么一点面子也不给我,竟然打了曹窋一顿?”曹参闻听此言,知道自己触怒了皇帝,于是立即脱下帽子谢罪,说:“陛下您自己觉得在圣明英武这方面跟高皇帝比起来,谁更强一点?”惠帝说:“朕哪里敢和先帝相比啊?”曹参又问:“陛下再看我的才能比萧何,谁强?”惠帝说:“你好像不如他。”曹参便说:“陛下说得太对了。高皇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制定得明明白白的。如今陛下治国,一点也不用大费周章,我们臣子在下面恭谨守职,大家认真遵守制度,不去违反旧时法令,这不就够了吗?”惠帝想了一下,说:“也对啊。”于是惠帝明白了曹参的一番苦心,自然就对自己的施政方针有了大致的了解,无非就是依循旧章。

就这样,曹参做相国,前后长达三年,百姓唱歌称颂他说:“萧何制法,整齐划一;曹参接替,守而不失;做事清净,百姓安心。”

【博闻馆】

汉朝的法律

汉律是指《九章律》,这是萧何在《法经》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当时,刘邦率领军队攻进秦朝首都咸阳城后,马上派萧何接管了秦朝的律令文书档案,同时为了取得百姓拥护,宣布废除秦的苛刑酷法,和关中父老约定了历史上有名的“约法三章”:杀人者偿命,伤人及偷盗者治罪,在当时对于收拢民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汉朝建立后,简单的法律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了,因此,刘邦又命萧何在参考秦律的基础上,结合《法经》修订新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