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三议
(1883年)
宗法议
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然则欲治天下者亦务其亲者、近者而已矣。
天下之子无不孝也,天下之弟无不弟也,父无不慈也,兄无不友也。以父兄之无不慈不友也,而子弟乃有不孝不弟,何则?甚爱则狎,甚狎则犯,子弟而狎犯其上,斯乱成矣!然则亲近而无法,虽与之天下,犹不能以一朝居也。欲善其道,则莫如宗法。
法于一乡之中,姓立宗子一人,而复设宗正以为之辅。凡事皆决于宗正,朝廷皆给以图印。文曰:“某乡某氏宗子之印”、“某乡某氏宗正之印”。宗子以长,宗正则以德,由阖族公举。宗正以下,设宗史一、宗卒二,皆为制俸。宗各设祠:前以听讼狱,藏器物;后以处鳏寡孤独之无后者。乃制为冠婚丧继之法:凡男子年十六,父兄为告于宗子,乃择吉加冠于宗祠,宗史祝。未冠者不得议婚,违者髡其首,没入为奴。《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神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冠取成人之义,故改从十六。婚之法:男自十九以上,女自十七以上至三十,皆可婚之时。婚定三月而遣嫁。届期婿具新衣一袭,奠雁以迎新妇,禁奁费,违者籍其资于宗,而火其无用者。凡议婚:先时遣,嫁后期者,则离异,罪其家督。如男女无行,年三十,无与为婚者,男没入为奴,女没入为妾。娶三月而庙见无妇道者还,准再醮;再被还者亦没为妾。古人三月反马,煞有深意。宋儒径改为三日庙见,便失其旨。夫三日岂能知其无妇道哉!垂“三出”“两去”之法以制室家;妇忤逆翁姑,虐待前妻子与辱詈丈夫者出;丈夫而交匪类与习下流无耻者,妇得自请去。“交匪类”谓行劫、偷盗、入教党,“下流无耻”谓窝家、逼娼,总为五条。此皆与本妇罪名、名节有关,故得自请去,不可妄列多款,致有以妻乘夫之病。按古秋胡与晏子之御,及朱买臣之妻,皆有下堂求去、请去之事,是古原有此法也。今拟复之。冠婚之礼所以遂人之生,而丧继则于送死之中寓亲睦之意焉。父母年五十者皆当为制棺椁,后事先事者听,百宗子复多设以待不时之需。五服之丧有不举者罪之。禁僧道佛事。丧服五等,拟别以冠、履、带三事。凡斩衰用麻,斋衰用苎,大功用线——苎之已漂者,小功用布,缌服用黑布。葬以三月为限。违者,宗子则以族葬之法行之。柩不得露宿于外,未葬者不得相嫁娶,犯者科以不孝之刑。停枢在堂而行婚嫁吉礼,此实不祥之大者。以骨肉至亲而露宿其柩于外,视同陌路,此岂复仁人孝子之心哉!礼,大宗不可绝,小宗可绝,今变通其制:唯同父之子始得相继,继不异祖。所以睦兄弟也。大宗则不拘,未娶者不继,继而复绝者不再继,继者不兼祧,无后者没入其赀于宗,而丧葬祠墓之事则一主于宗子。岁四中月,宗子率族人会祭于宗祠,先期三日集射以兴贤能,射取其志正体直,练习筋骨,以便他日游艺之基。中选者得与执事,祭毕列坐以齿,宣讲令甲,无使或忘。
凡刑有十:轻刑五,重刑五。曰扑以治罢软,曰鞭以治顽梗,曰笞以治斗殴,曰枷以治殴伤,曰黥以治伤人成废者,别视轻重以罚锾,贫者没为奴,官为给赀。曰矐以止博,吸洋烟者同科。按臛刑非古也。然古实有是法。《史记:荆轲转》:“秦始皇善高渐离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字本作榷。《前汉·五行志》:“高后支断戚夫人手足,榷其眼以为人彘”。注:“榷谓敲击去其精也。”《类篇》:“矐,失明也。”义本相仍。《汉书·翟方进传》多辜榷为奸利者。”《王莽传》:“豪吏猾民辜而榷之。”知霍、榷古多相通。《索隐》谓“矐以马矢熏令失明”,恐非本义。亭林顾氏谓:“当复宫以止奸,复刖以止盗。”予亦欲设矐以止博与犯烟。曰宫以止奸,曰刖以止盗,曰经曰杀,则皆死刑。杀人者死,赐死曰经,戮死曰杀,经以处误,杀以处故。凡黥之法:初犯刺背,再刺臂,三刺面,〔刺〕面而再犯者经。殴尊长者,初即刺臂,视平人加一等。不孝者初即刺面,再犯则杀而枭其首以徇。诬告者坐轻刑,宗子得自决之。重刑则勘实而上于朝,阅实其罪,乃丽于刑。
宗设小学、女学各一。师则命自朝廷。凡俸粮皆取给于朝,官曰俸,民曰粮。计一宗田亩粮赋应出之数而扣足俸粮,纳其馀于钞科。岁终则核计合族丁男及卫丁若干人,分三等:未及十六为幼丁,六十以上为老丁,馀为壮丁,壮丁八人选一为卫丁。载其名字、身材、生日,次年则不必全载,唯计开除、新增而已。十六年而一更,造册以上于兵科,朝廷有事则下其符于宗子,宗子复推其法于各房,房有长,长以率其房而专其责于家督。如宗子不能自举其职者,听诣阙告免,禁锢终身,而摄以宗正,此其法也。
一鬨之市,有斗焉者,他人势格理禁,而不能止,临之以父兄,则其氛自息者,情输于所亲,气阻于所尊人也,而天动焉矣。《盘庚之诰》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其在《诗》曰:“宗子维城,无俾城坏!”其知此道矣!后世宗法不立,而天下亦能少安者,胥吏之天下耳。岂足以语天德、王道之大哉!
封建议
议者曰:“封建不行,故宗法不立。”予则曰“宗法既立,然后可议封建。”上古之世,狉狉獉獉,自人其人。迨生齿繁而伦序定,然后人有其家。于是先王下坎上坤,取象乎比,设为万国,以封建诸侯。然则由已以及人,由亲以及疏,天下者,固一家之所积也,今乃曰宗法由于封建,呜呼!此非探本之论也。
今宗法已立矣,而封建之道复何如?夫道亦观宗法所未及者推而广之而已矣。法以今省、府、厅、县之大小,为公、侯、伯、子、男等国。国有君,君有傅,曰:太师、太傅、太保,是谓三公。凡国之大事,君以为然,三公以为否,则格不行;君以为然,三公或然或否,则诏本科太宰及左议曹等参议,谋众乃从。
国设十科,曰历、曰医、曰农、曰工、曰礼、曰乐、曰刑、曰兵、曰训、曰钞,另详于表附后。首曰历,历者,钦若之初政,敬授之急务,故首之。医者,燮理阴阳,登民仁寿,故以为次。农以养人,工以利用,皆民生所急,故历、医后即次二科。而通商之事则附于工。夫子策卫,富庶之后始继以教,故礼乐刑兵又次之。训者道也,谓以道自任也。《左氏传·文公六年》:“告之训典”,注:“先王之书”。《书·康诰》“矧惟外庶子训人”郑注:“训人,师长”。盖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箴纠阙失,宣扬文教,皆主以是科。十曰钞,会稽国用,流通货泉,宜设专科,故以为殿。科凡六等,曰太宰,曰少宰,曰左议曹,曰右议曹,曰司,曰给事。给事则初升于乡学者,即所谓一命之士也。凡铨选各以其科,科设司六,给事遍六司乃得升司,司五转乃得至议曹。各司以上,各以三年为任,未任满者不得调。少宰以上则不计。事有损益,司上其事于议曹。议定,曹牒其事于少宰,少宰乃简其要者著为书,颁赐给事,使肄习之。太宰以驭吏,议曹以下皆主于太宰,少宰以上则君主之,此黜陟之法也。
一命之士倍农夫之所入,禄约五十千。司三其禄,议曹则倍之,左议曹以上各以其一登,合三公之所入当其君之禄,此制禄之法也。
自三公至给事,厥等凡七。乡自士以下,曰农、曰工、曰商、曰生、略通文墨而无常业者。曰隶、曰奴。指有罪而髡者。等亦有七,所以明上下、别流品也。国君一娶五女,后一嫔四,取备五姓,议曹以上得置二妾,诸司以下置妾一,此制等之法也。
官制既定,然后井田、学校可次第而复焉。顾或者难之曰:“今井田法废已数千年矣。一旦欲复其法,非坏人庐舍,夷人冢墓,其法不行。”又有为之说者曰:“今之时,贫者无立锥,富者连阡陌。今欲计户分田,为贫者计固得矣,其如富者之不便何!”井田不复,而欲复古学校之法,吾知其难也。然此皆非所虑也。夫善用古法者师其意而不袭其迹,相地形之广狭以损益其沟洫,去公田之法而定什一之赋,又安在非井也。入田百亩以上者封为下庶长,千亩者为中庶长,万亩者为上庶长。上庶长之秩视议曹,下庶长视分司,岁时得奉朝请,而免其子孙徭役各有差,上庶长三代,中庶长二代,下庶长一代。如是则富者有所劝矣。
学校之制,乡各有宗,法改今之都为乡。宗有小学,所以习幼仪也。十三而入乡学,则教读司领其事,教以六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今御已失传,予请以骑射、佾舞、拳勇等法当之。三年,汰其无用者使归农。学成则教读司给以单而贡于朝,分科肄业,乃处以给事,任之五年。而燕老,君亲临之,六十以上各赐鸠杖,以年之旬为差。凡此,皆学校中所有事也。
于是,复设为三税之法,以御国用。田有租,《说文》:“租,田赋也。”《长笺》:“且,古祖字”。田赋用以给宗庙,故从且。市廛,《周礼·地官》:“廛人,掌敛廛布而入于泉府。”注:“廛布者,货贿诸物邸舍之税。”《王制》:“市廛而不税”。注:“廛,市物邸舍,税其舍,不税其物”。人各有赋,《说文》:“赋,敛也。”《周礼·天宫》:“太宰以八则治都鄙”,“五曰赋贡以驭其用”。注:“赋,口率出泉也。”《尔雅·释言》:“赋,量也”。注:“赋税所以评量。”亦是此义。计三项之所入,以其三十之一贡于天子,以其九为羡馀,而以其馀制国用。不足则加赋。而一切公旬、徭役与夫关市、盐铁、杂税胥免焉。国朝仁皇帝有永不加赋之谕,故军兴以来,卖官鬻爵、设立关卡无所不至,而独不敢议及加赋。其实,科派虽多,仅供猾吏奸胥中饱而已,何如加赋之尚属均摊无损乎!
孟子曰:“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然则君去庶民仅六等耳,其尊非独绝于人也。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君为制禄,然则禄之外君不得有所私矣。
后世名法家倡为尊君之说,于是乾纲独揽,居其位者辄以犬马之道驭其臣民,威福自专,复侈然日从事于声色、苑囿、狗马之娱,而篡弑之祸烈矣。唯以世及之尊归之于君以绝觊觎,复以献替之权还之保傅以综纲纪,有君之尊,无君之祸,有治民之实,无厉民之患,所谓于封建之中寓传贤之意者此也。由其道行之,虽百世可也。然则封建、宗法亦一而已矣。
大一统议
或问于陈子曰:“史称黄帝之时,地过日月之表,意者圣德广运,覆载无遗。今中西一家,偶俱无猜;电机所发,秒忽万里,声教之讫,无远勿届,环地球以游,半载可周;盖骎骎乎有大一统之势矣。敢问其道何如?”陈子曰:“唯唯!吾闻孟轲氏有言:‘天下之定定于一。’盖七曜齐明,光不敌日;百川竞流,终归于海。何则?万国并建,天必笃生非常神圣之人与天地合撰,与日月合明,使之宪章往古,开辟中外,创古今未有之盛治。故于万国之中,群推以为君。然居是位者岂惟是异徽号、改正朔、议明堂、讲辟雍、制郊祀之礼已哉!非德足以绥远,威足以止暴,必不能长驾远驭,使天下翕然从风。法当损益十科之法以治王畿,而复约于东西半球之中设监二,各隆以王爵,文曰宣文,驻印度,武曰靖武,驻美国。文则颁正朔,行夏时。齐冠服,常服可如其俗,朝服当归于一。通钞法,均量衡,同文字,文有四:曰小篆,曰番书,曰华、番草书。小篆多主形,番书多主声,各有义理,亦不可没。草书华、番皆有,当另勒成书以便遵行。今定:凡朝贺大事当用小篆;寻常公牍,华、夷各如其旧;通行可用草书。隶变古,楷入俗,均属字妖,概行毁弃。正音读,当另勒韵书而设官掌之。删经史,经收古注而约采后儒之说以附之,史收正史而酌收野史之近正者。一切秽滥无用之书皆杂拉烧之,不必以祖龙遗法为病也。开学术,融会中西,分门肄习。修公法,酌修中西通行者数十条。以齐天下之耳目,以一万民之心志。盖道一风同,固王者之隆轨也。王岁出巡,归乃颁来年之历于各国,而上各国之贡税于天子。元旦则设御座以受各国之朝贺焉。武则统率各国之卫丁,井出一丁,秋冬习击刺,是为卫丁。以备非常。无事则各居本国,有事则飞檄兵科二宰,统之以行。诸侯有篡弑、叛逆、不庭者,监内各国共讨之,夷其城郭,分为数小国。销天下之枪炮,有缴而未尽及私鼓铸者,十家同坐,此其大较也。然后广轮舟、铁道之制,以通中外之气。国有水旱、饥荒,不能自赈者,详其状于二王。勘实,檄取邻粟以先赈,徐行奏请帑银以还邻国。馀如河防、海运以及不时兴革之费,皆均摊于各国,而朝廷派大臣以掌之。凡此,皆以为吾民也。故圣人之治天下也,操天下之利权,而调剂其盈歉,以天下之利还之天下,而己无所私焉。
夫圣人之为是兢兢者,岂无故哉!以为天之生斯民也,粗衣粝食,苟率其常,皆各有其百年之用。迨嗜欲胜而本真丧,人始有逆折者矣;攻取繁而杀运开,人始有横死者矣。造物能生人而不能必人之生,于是诞生圣主,俾以聪明勇智,使出吾民于水火而登之以衽席。而犹虑尚有扰吾民之生者,故分田制禄,立国设监,使上下各相安于无事。负嵎之虎,出柙之兕,肆其狂噬之威,无所不至;一旦处以圈牢槛阱之地,时其饮食,久之而驯良如羊豕矣。圣人以一人安天下,而后世乃以天下奉一人,呜呼!此岂造物立辟之意哉!”
或者曰:“煌煌大言,吾既得闻诸吾子矣!请问其兆?”曰:“谶纬之术难以喻人,请毋以数而以理!夫理亦视夫圣人之教而已。今者,耶稣、天主之教闯然而来吾国,其实彼教之所以来,正吾教之所以往,如周、孔之教遍天下,则人各明其五常之性,如昏而得旦,群星掩光而日乃出而经天矣,吾子悬盼以望河清可也。”曰:“颛蒙之识,愿闻其详,敢问一统之势将由中并外耶?抑由外并中耶?”曰:“斯义也,吾尝受易学于仲兄矣。二兄仲舫师精易数,所言多验。仁冠五常,乾统四德,此其彰明较著者,将来亦视其国之习尚何如耳!孟子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斯言也,岂仅为七国发哉!”曰:“吾闻君者群也,王者民所归往也,皆于人起义。天子亦人君耳,而号独称天子者,何也?”曰:“若天下统一,分国以亿万计,地丑德齐,莫能相长。天若特生一子以子元元、安天下,所谓昊天其子之也,故曰天子。”然则天子者,固乾坤之一大宗子也。吾故曰:“宗法之道,通其变可以致治平者此也。”作《治平三议》。
十科表一
太宰 掌议本科之政典。宣布丝纶,澄叙官方,以六事驭吏。黜者三:曰贪、曰酷、曰庸。贪者黥,酷者刖,庸者扑而免之。陟者三:曰廉、曰明、曰能,各荣以章服,奏请玺书褒美。宰设左右监,以应升左议曹未得缺者补之,准集议监设长史。
少宰 简本科之治要以著为书,颁赐诸司给事,使肄习之。宰设左右监,以应升右议曹未得缺者补之,准集议监设长史。
左议曹 凡国有大事,则诏本科太宰、少宰集议于左议曹,议定而后行。曹设左、右掾史,无定员,以曾任各司者补之。
右议曹 凡各司有事,则集议于右议曹,议定,然后上其事于左议曹。曹设左、右掾史,无定员,以应升各司未得缺者补之。
各司 科设司,六司无定员,随时添设。升转之法视表右转,以三年为任。
给事 由乡学考取给事。遍六司乃得升司。
十科表二
历科
太宰
少宰
左议曹
右议曹
灵台司、掌测候推步之政,考验天算,修改历法。历算司、掌天算舆地之事;详二差以定岁里,测二极以分经纬。测验司、掌占候测验之事;占云物以备旱潦,纪灾异以修政令。时宪司、掌宪书吉凶之事;刻漏、制晷、立表、鸣钟;定晨昏启闭之节,详寒暑衣服之宜。堪舆司、掌建置葬埋之事;凿凶地以翦暴,设义冢以惠民。选择司。掌诹日择地之事;禁私家选择。
给事
医科
太宰
少宰
左议曹
右议曹
兰台司、掌大小男妇之病;岁终册报以定考成。保婴司、掌小儿痘疹之病,兼理婴堂事务。外科司、掌疡科正骨之事;工推拿以调婴孩,精针炙以起痼废。豢龙司、掌医牛马之病。精膳司、掌饮馔之政;谱食物以节寒温,讲烹调以示宜忌。水火司。掌水火之政;取燧火、洁水泉,兼理救火、蒸汽事务;清街衢,洁沟渎,禁烧秽物以靖疫氛。
给事
农科
太宰
少宰
左议曹
右议曹
垦田司、掌农工之政;物土宜以广种植,精化学以培地力。清场司、掌山场、河塘之事。水利司、掌水利之事。种植司、掌种植之事;相土宜以植名木,按隙地以莳杂树。畜牧司、掌畜牧之事;家畜鸡三:雄一雌二,鹅、鸭听便。总共畜牛羊豕及战马各有差。青苗司。掌给贷籽种之事;春放秋收,酌收微息,一主以谷,不准折钱。
给事
工科
太宰
少宰
左议曹
右议曹
营缮司、掌营缮制造之事;禁淫巧,惩违制。商务司、掌中外通商、进出口贸易之事。清市司、掌市街贸易之事。矿务司、掌开矿之事。机器司、掌机器之事。考工司。掌工作之事。
给事
礼科
太宰
少宰
左议曹
右议曹
仪制司、掌朝野五礼之制。谱牒司、掌谱牒之事。诰敕司、掌诰敕之事。祠祭司、掌考禋祀之典,去淫祠,修废祀。文定司、掌婚嫁之事。主客司。掌四裔职贡之礼。
给事
乐科
太宰
少宰
左议曹
右议曹
协律司、掌撰述乐章之事。行人司、掌{L-End} 轩之事。象胥司、掌中外语言文学之事。翻译司、掌译外番各部文字之事。鸿胪司、掌宣讲唱赞之事。佾舞司。掌佾舞之事。
给事
刑科
太宰
少宰
左议曹
右议曹
慎刑司、掌赦恤之典。律例司、掌比例驳案之事。承讯司、掌讯究刑名之事。督捕司、掌督捕盗贼之事。稽察司、掌稽察狱囚工作之事。提牢司。掌管狱卒囚犯衣粮之事。
给事
兵科
太宰
少宰
左议曹
右议曹
方略司、掌方略之事。安插司、掌安插之事。保甲司、掌保甲之事。巡徼司、掌巡徼之事。击刺司、掌击刺之事。驿务司。掌驿务之事。
给事
训科
太宰
少宰
左议曹
右议曹
封事司、掌劾讽之事。顾问司、掌备顾问之事。起居司、掌纪注之事。教读司、掌乡学教读之事。宣讲司、掌宣讲经史之事。采听司。掌采听时事以备献替。
给事
钞科
太宰
少宰
左议曹
右议曹
职方司、掌舆图户口之数;榷税则以制国用,汇盖藏以数民财。会计司、掌岁计出入之务;制国服以御丰歉,设官钞以惠上下。赋税司、掌钱粮税务之数。仓库司、掌仓庚杂粮积贮之数。平准司、掌权量之务;复古尺度以同量衡,权市物价以剂盈亏。铸造司。掌鼓铸之政令,复五铢钱以遏盗铸,造三品币以御盈亏。
给事
十科表三
——三公七等
一等:太师、太傅、太保。
二等:太宰
三等:少宰
四等:左议曹、太宰左监、太宰右监、上庶长。
五等:右议曹、少宰左监、少宰右监、中庶长。
六等:六司、左议曹左掾史、左议曹右掾史、右议曹左掾史、右议曹右掾史、宗子、宗正、下庶长。
七等:给事、左右监、长史。
〔按〕《治平三议》及《十科表》均录自《治平通议》卷七。《序》中提到“癸未(1883)病中之所为书也”,末署年月为“甲申(1884)春王月”,应为《治平通义》中诸议最先完成之作,反映了作者早期的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