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水与文学艺术(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图解文学艺术之水诉说无尽人水情缘——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水,是文明之源,它浸泡了人类文明的种子,华夏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史;水,孕育了中国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水,还是启迪文心和艺术匠心的源泉,水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是直接、深刻而又巨大的。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墨客无不对水倾注着真挚的感情,尤为突出的是,水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分量与地位举足轻重,咏诵水的文学艺术作品可谓如织似绣,不可胜数。水在文人那里获得了深厚的文化意蕴,经过文学艺术的描绘,更充分展示出深蕴其中的美。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说:“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然屈平之所以能洞鉴风骚之情者,亦江山之助乎!”水既是文学艺术表现的对象,又是启迪文心和艺术匠心的源泉。细读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几乎无水不写,写则涉水。中国古代文学的各种形式——神话、诗歌、散文,乃至书法、文字、楹联,等等,都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原始神话中保留了大量与水有关的故事和传说。华夏先民对水的依赖及对水所具有的无限威力和神圣力量的崇拜,生发许多与水相关的奇妙幻想,产生了许多与水密切关联的神话。这些神话故事为后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淮南子》《山海经》《列子》《水经注》《博物志》等书中,都收录了众多与水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鲧禹治水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都出自上述神话著作。这些关于水的神话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中华水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古代诗歌不休的主旋律。在我国文学的艺苑里,诗歌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盛开在祖国文学的百花园里。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最早出现也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咏水诗更是我国诗歌宝库的珍品。无水花不开,无水花不艳。水入诗,应追溯到《诗经》时代以前。到了魏晋时期,山水诗大盛,水的自然美在诗中得以充分体现。我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水诗,当属三国时曹操的《观沧海》。南北朝时期,出现大量咏雪诗,山水诗已成为独立的诗派出现于诗坛,此后咏水诗篇层出不穷。唐宋时期,山水诗达到了空前繁荣阶段。晚清时期,不少诗人出国求学,眼界大开,咏海诗篇激增。水,始终是历代诗人创作、讴歌的主旋律之一,水为诗歌的创作增添了无限生机和绚丽光彩。咏诵水的诗句多得不可胜数,足见水在诗歌中的分量与地位。

中国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元素。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的许多智慧来自于水。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众所周知,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从汉字的角度认识“水”,选取与“水”密切相关的文字,来赏析文字世界里的“水”,探究古人造字时的巧妙构思和良苦用心,发掘与水字有关的汉字的文化特征和水文化意蕴,这些都能加深我们对水文化的理解。

中华民族几千年丰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山水散文的妙语佳句。千古美景,千古散文,如一股清澈的山泉缓缓流淌在青山绿水之间,流淌在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母体之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灵韵,也似乎都蕴蓄在这高山、流水、千古佳作之中。韵美、景美、文更美,每一篇山水散文都是一幅山水景物的画卷,它展现给我们的是几千年的大好河山,描绘给我们的是声色俱佳的山川美景,神游其中,仿佛如置身其境的感观享受,留给我们的是无穷尽的精神韵味与广阔的想象空间!由古流到今,流向遥远未知的将来,一样的清澈,一样的欢畅,一样的美丽。

以表现水景为主题的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诗画本一理,天工与清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中国的山水画同样是“艺术意境中的山水”,山水画追求画中的诗意,诗意在山水画中的体现有着独特地位。不得不说,这二者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缘分,诗与画结合相得益彰、天衣无缝,成为绘画艺术与文学艺术结合的一个典范。滚滚奔流的江河,烟波浩渺的湖海,灵动的飞瀑和潺潺的溪泉等,纷纷走入画家的心田,成为画布上“艺术的山水”。

中国的书法和音乐同样得益于山水自然的熏陶。书法艺术讲究气韵生动,而水有流泻之美。江河瀑布和风云急雨的流转浮动所表现出的气韵与书法艺术十分相近。江河暴涨时的激湍奔泻,湖泊平静时的深沉舒缓,瀑布倾泻时的“飞流直下”,流云飞动时的飘逸潇洒,这些都对中国书法艺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水对音乐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当人们面对滔滔江河、浩瀚大海、山泉飞瀑、潺潺溪流、雨打芭蕉时,往往能从中感受到水的自然旋律和音韵美,从而产生一种“大乐与天地和”、“洋洋乎若江河”的乐感,通过音乐的艺术加工,这种水的“自然旋律和节奏”会得到集中和升华,将引导人们去“把握世界生命万千形象力最深的节奏起伏”(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水与雕塑的结合彰显了水文化的巨大魅力。雕塑是古老的造型艺术,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它是利用砖、石、玉、木、竹、骨、金属等材料,通过雕、刻、塑制作的各种艺术形象。我国以水为题材的雕塑有很多:有万民敬仰的大禹治水雕像,有万世膜拜的李冰父子塑像,有大慈大悲的水月观音塑像……独具匠心的雕塑设计,或表现治水名人造福人民的不朽功勋,或讴歌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用水治水的伟大精神,或诉说荡气回肠的水情水事。水与雕塑的完美结合,相得益彰,让人进入了一座艺术圣殿。

水文化与戏曲文化的碰撞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360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同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水与戏曲二者的结合,将水元素融入到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创造之中,无疑是一种有价值、有内涵的艺术创造。

水与楹联结缘成为水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楹联也称对联,它对仗工整、韵律协调,是集实用性与文学性为一体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楹联遍布于我国的山水名胜、亭台楼阁、城寨村落、戏台井泉、书院宗祠、庙宇寺观……这些灿若珠玑的水名胜楹联,不仅切地、切人、切事,或启迪人类的心智,或陶冶人们的性情,或反映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风土民情等,尤其是与书法、绘画相结合之后,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文学性和艺术美。

总之,水,展示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孕育了诗歌的无限魅力,启蒙了人类的哲学思辨,激发了文学艺术的源泉和灵感;促进了人类的和谐共生与发展。人与水的情缘深远绵长,在大千世界里,人水关系至宏至微,难以尽述。似乎世间万物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特别是“神话、诗歌、散文、楹联、雕塑、戏曲、书法、文字、绘画、音乐”等文学艺术形式中所蕴含的水文化元素,让我们体悟到了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认识到了水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深深震撼于古代先哲文人的智慧,也因此深深体悟到:生命来源于水,文明发祥于水,文化孕育于水,文学启迪于水,艺术成就于水。正是因为水的崇高而伟大的魅力,使我们深感水的可亲、可爱、可敬、可畏。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西方的艺术冲动发端于女人,中国的艺术冲动发端于山水。纵观水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启迪、推动和影响,这句话是颇为中肯的。我们编写《图说水与文学艺术》一书,也试图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细致梳理水与文学艺术的交融历程,揭示水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挖掘水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文化内涵,寻绎出华夏文化的“水之源”“水之流”,以娱耳目,以净心灵,以飨读者,在“用文化赏析水,用文化润色水,用文化透视水,用文化规律水”等方面作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我们也希望这部抛砖引玉之拙作,能引起更多的人对“水与文学艺术”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大力弘扬以水喻示的这些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美德,并以此引领社会风尚,推进我国水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限于学识水平,本书图说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祈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朱海风

2014年12月

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