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晚饭后的“游戏时间”
从彤彤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家就有了必不可少的“游戏时间”,每天如此。所谓游戏,就是在孩子写完作业后,全家参与的互动游戏。每天晚饭后,她跟爸爸先做游戏,我来做家务。上小学后,因为学习任务加重,我们便和她商量好,每天晚上写完作业之后再开始“游戏时间”。而游戏的时长则根据她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调整。时间长的话,我们会到楼下的健身场地陪她荡秋千;时间短的话,我们便在家里下棋或玩牌。
我们最喜欢的游戏是玩各种牌,因为打牌时我们能全部参与其中,而且输赢不会固定在某个人身上。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玩牌的时候绝对不会故意让着彤彤,这也培养了她“输得起”的品格。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很多人虽然知道这句话,但当他们真的身临其境时,却极少有人能不受失败的影响。故而,养成这样的品格太重要了。如果家长都处处让着孩子,让他一路顺利地成长,不经历挫折,没尝试过失败,那一旦他走进校园,走入社会之后,稍遇困难就会备受打击。抗挫折的能力是需要从小练习的。品格的养成不能只靠口头说教,为了让她真正体验失败,我们从生活小事中做起。久而久之,输赢于她而言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她甚至会对那些因为输掉游戏便大哭大闹的行为十分不解。
所以,彤彤也因为“输得起”而从来不畏惧考试失利。因为她常怀着“输得起”的心态,所以能够平和地看待每件事,知道只要自己尽力而为,总能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有人可能会觉得,让孩子小小年纪就玩游戏那她以后会不会沉迷其中,给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就要看家长如何引导与调节了。我们是有意地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如果能够完成这一预期目标,过程如何,方式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我们严格规定了玩游戏的时间,彤彤也会严格遵守。因此,她不会沉溺其中。相反,彤彤还会因为知道完成作业后有“happy time”,而更有效率地完成作业。这样一来,她便无意中避免了做事磨蹭的坏习惯。孩子刚入小学时大都没有良好系统的学习习惯,很容易便会养成“拖沓”的恶习。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而是天长日久的坚持。
其实,父母与孩子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有很多,也可以是吃晚饭期间的闲聊。时间长短无所谓,15分钟或半个小时都可以。如果说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每天需要应用的东西,那父母教给孩子的便是一种能力或者知识的储备。短时间内,它或许看似无用,实则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一生,而这些都是学校教育中容易忽略的内容。另外,这些知识并非朝夕可得,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