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论衡:一部评论版的中国通史(套装共2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西汉的政教与治乱

第一节 楚汉相争及刘胜项败的分析

楚汉之争

秦末豪杰发难,六国亡后纷纷复立,一时郡县制度再被打破,复回归于封建。关东六国并峙,唯项羽之势最强,诸侯皆仰其鼻息,义帝徒拥虚号,然未尝别黑白而定一尊,与人民渴望统一之心相抵触,钱穆师谓:“当时山东豪杰,一呼百应,亦为恢复封建之迷梦所驱。实亦不免于另一种迷误忘理为之策动。”兹按当时之情况略叙如下。

秦二世元年,陈涉、吴广揭竿起义后,楚人项羽及其叔父项梁起兵于吴,泗水亭长刘邦起兵于沛。公元前207年,楚王令项羽救赵,令刘邦攻秦。

项羽于巨鹿击溃秦主力,乘胜引兵西入关中。刘邦自武关进至霸上,适逢秦二世被赵高杀死,秦王子婴又杀死赵高,兵力薄弱,无力抵抗,不得已奉天子玉玺出降。

项羽闻刘邦已入咸阳,急率大军进关,杀子婴,屠咸阳,烧秦宫室,自以天下已定,引兵东归。又大封亡秦豪杰为王,而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

刘邦初时力量不大,自公元前205年起,刘、项间大小一百余战,项羽皆占上风。

刘邦终以“斗智不斗力”的原则,于垓下一战击败项羽,项羽遂逃至乌江自刎而死。至此,刘邦即位为皇帝,统一中国。

刘胜项败的分析

刘邦以一介平民,开创帝业,启自有史以来未有的平民政权之局。而其人既无雄才大略,又非特出之英雄豪杰,其崛起成功因素何在?据吾人所见,得力于下列数项。

高祖生而贫困,衣食难周,至乞食于嫂家。其父母并失名氏,幼年孤苦与无知,可见一斑。及长,以无赖做亭长,后入芒砀山为群盗,再起而革秦之命,取沛令而代之,沿楚旧习自称沛公。三年之后,受项羽封为汉王,又五年遂即帝位。其为人酗酒无行,不拘小节,好狎侮人,尤轻儒者,直至为王,犹保留无赖习惯。然其人仗义气,重言诺,温和宽厚,不念旧恶,知人善任,不吝货财。尤其重要的是出身穷苦,经历社会最下层,熟知人情好恶,政治上的利弊得失,皆所亲履,故自得国以还,一切举措,莫不适合人民需要。如入关之始,除秦苛法,约法三章,赢得人民欢声雷动,箪食壶浆以迎之,即其显例。

追随高祖革命的一群开国元勋,几乎清一色来自下层社会,如萧何任刀笔吏,曹参任狱吏,周昌任卒史,由屠嘉任材官,陈平、郦食其皆平民,王陵、靳歙、周、郦商、傅宽皆无赖子,灌婴为布贩,樊哙屠狗,夏侯婴司御,周勃为吹鼓手,英布为盗,韩信为流浪者,独有张良是五世相韩的贵公子,张苍是秦朝的御史。以如此的一个平民集团,由刘邦领导,所作所为自然受到人民的拥护与欢迎,因此举事以还,不到八年,便创立汉家基业。

刘邦豁达大度,善以利禄诱人,崛起草泽之徒,皆为之效死力。《史记·汉高祖纪》:“高祖为人……宽仁爱人,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高祖尝繇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故佐汉高祖定天下者,除二张外,都出身寒贱,如萧何、韩信、曹参、陈平、周勃、樊哙等便是。

汉高祖以关中为根据地,进退裕如,项羽西向与争,辄有后顾之忧,刘、项得失,即判于此。《史记·萧相国世家》云:“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刘邦在项梁属下时,已广结同盟,深得一般老将喜悦,誉为“宽大长者”。后更乘叛乱挑拨诸侯与项羽之关系,使他们弃楚投汉。

刘邦入关破秦,只收重要图籍,其他一无所取。又宣布除秦苛政,并约法三章,于是秦民大悦,唯恐他不在关中。

关中一带,自秦大修水利,已成沃野。刘邦再度入关,即注意发展生产,计户征收粟帛,更得萧何居守,未尝交绝,无后顾之忧。

刘邦好色贪财,虽不下于项羽,但他攻入关中,却能矫情自制,甚至拒绝秦人所献牛酒。其他如韩信破齐,请立为“假王”以资镇压,刘邦便给他齐王印绶;项羽获邦父太公,要挟汉军投降,刘邦反要求分一杯羹;项羽伏弩中邦心胸,他竟扪足说“虏伤吾趾”,实在显现出刘邦的权谋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