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黄巾之变与董卓
后汉末年,皇权几乎名存实亡,变成外戚与宦官争权的局面,就在这时发生了“黄巾之变”。这些反抗政府的民众组成的军队都头缠黄巾,口称:“汉朝天下的苍天已死,新的黄色天下将到来。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他们都不怕死,杀官吏,毁官衙。变起的时间是汉灵帝甲子年(公元184年),领导人物是巨鹿人张角。他自称“贤良大师”,带着九节杖(据说这九节杖是十多年前仙人之物),领着若干从者,从这一村到那一村,不断宣扬他的道教,他说:“病人呀!来吧,悔罪喝这符水,病就会好起来,不好不必信道!”在这宣扬之下,仅仅十几年的工夫,就有了几十万信徒和三十六方(“方”是教区的意思)。这三十六方的信徒都相信:推翻汉朝,新天子出现,我们就可得救!于是,这些信徒都不惜生命地团结作战,终于使汉朝走向败亡的局面。
黄巾之变发生的原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地方势力兼并土地,造成社会的不安,更导致农民的贫困。当时的学者仲长统就曾悲叹时局的颓败,警告当政者说:“富豪之家,连栋数百,肥沃的田地无限,奴婢有千人,附从达万人。利用车船的贾贩,遍及四方,囤积的货物非常多,几乎把都城都充满了,实物连大房间都放不下,牛马羊猪满布山谷。”可见贫民与豪富之家的差异有多大。
黄巾之变发生后,汉灵帝召集各地将军平变。这些将军虽然遭遇到黄巾徒众的激烈抵抗,还是予以各个击破。尤其在张角病死以后,黄巾声势大落,终于平息。但其后二十年,民众的暴动仍然不时发生,致使都市与农村完全荒废。各地将军也乘汉室威权的衰落,借口讨伐黄巾,逐渐坐大,而成为军阀。地方上的大地主为了自卫,把佃农、奴仆、食客武装起来,并尽量收容避乱的民众,兼并土地,组成独立的部族,而在其四周筑起土墙(坞),自为“坞主”。军阀与军阀之间,军阀与坞主之间,坞主与坞主之间,彼此互战,终于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在这些军阀或坞主当中,最残忍的是受诏入京弹压宦官、以拥立献帝而掌政权的凉州军阀董卓。
他借口搜索犯人,放任士兵侵入洛阳豪贵之家,掠夺奸淫,洛阳为之一空。进而挖掘灵帝坟墓,夺其珠宝。洛阳市民在恐怖政治下颤抖求生。在这种情况下,东方军阀自然不能坐视,联合发兵,进军洛阳。董卓不得已,撤离洛阳,逃向西方。洛阳及周围二三百里都被他纵火焚烧,他还强迫献帝及都民数百万迁徙长安,路上不堪急行军而死者无数,路途几为之塞。到长安后,他又大事掠夺,所得粮食可供全军三十年食用,准备以长安为基地做持久战。但是,过不久,就被他的部属吕布所杀。洛阳与长安也因此而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