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师说老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王弼注】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天地不仁”,天地不以为它自己是仁德,因为“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此为上天之德行,它又作、又生、又为,可是它不自以为“仁”。

“以万物为刍狗”,它拿万物和刍狗是一样的。“刍狗”,万物中最卑微的。

【宋龙渊注】刍狗之草,本是祭祀所用,燎帛之具也。祭祀则用,祭已则弃。天地之化育,及于万物。未尝不及于狗刍者。狗刍虽是至贱,亦是万物中之一物。天地观刍狗,未尝不与万物同,观万物未尝不与刍狗一样。一体同观,一般化育。天地以无心为心,不自有其仁,正是仁之至处。故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二句。

“刍狗”,北方一种草,长在人行道边上,北方称毛毛忽(取老师语音),极柔软,穷人以之烧炕,极热。因为柔软,烧炕热,大家都抢刍狗,为万物中最卑微者;可是郊天祭地时,把这个也得拿来,摆在供桌上。郊天,皇帝主祭。皇帝为天之子,替天行道。祭天即祭其父,即尽孝。每年向天报告一次,做孩子的怎么替你行道,要老爸爸放心。做孩子的,不但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心上,就连刍狗也没有忘,都放在祭台上。祭完之后,向后转,上一个台子,要望燎。望燎,各样祭品都取一点,置柴上,以刍狗引火,叫烟跑到天上去,上达天庭。望燎,要看到烟没为止。望,是看;燎,是烧。

烽火台,又叫狼烟台。狼烟台,主要是针对北方民族。狼粪晒干,久置不变味,撒在木柴上烧,不论多大风,风一过,烟都是直的。祭天,烟要直,也得搞狼粪,但这得偷着弄,否则上天生气;偷着弄,他不辨味。嗯!他“食而不知其味”嘛!(戏语)。

望燎,基督教《创世记》也有这个规矩。台北的迷你裙祭孔(隐含二义:一、祭礼不全;二、参与祭孔之人穿迷你短裙,与礼不合),也有这个仪式,可惜仅余形式。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王弼注】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圣人教育天下,也不自以为有仁德,拿百姓和刍狗看作同一重要,因为“民胞物与”,民是我同胞,物也是我同胞。

【宋龙渊注】刍狗虽是至贱之草,天地与万物同施化育。是天地之至仁,无足此而遗彼。圣人心同天地,以一心观万心,以一身观万身,以一物观万物。博爱周遍,贵贱无分。体万物而无心,顺万物而无情,亦无足此而遗彼。故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二句。

宋龙渊的讲法为正统道家,偏统道家或说:用刍草做成狗打靶。没听说圣人拿百姓当狗打靶的,这不合理。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王弼注】橐,排橐也。籥,乐籥也。橐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籥也。

【宋龙渊注】天地无私,不自有其仁者,盖以虚中而无心。观“间”之一字,可知天地合炁,万物合德,人心合理,不有不无,妙无妙有。造化从此而出入,物理自此而成就,故取橐籥之物而喻之。无底之囊曰橐,有孔之窍曰籥。取其动气鼓荡之义。有虚中之妙,动则风生,静则风止,愈动愈有,愈有愈出。所以四时行,百物生,皆是天地之橐籥所出也。人能处中,则身中之橐籥即天地之橐籥。天地与我,又何异焉?

“天地之间”,“间”字重要。

“虚而不屈”,“屈”,有两说。音jué,竭尽也。严复批:“屈,音掘,竭尽也。‘虚而不屈’,虚而不可竭也。”蠧和籥,虽然是空的,可是永远不竭尽。像风箱,空的,越拉风越大。也就是说空是空,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中国人“道”的观念。另一音qū,曲而不伸为屈。

再看王弼注:“橐籥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籥,竹制的乐器。橐籥之中是空的,无情无为。为什么橐和籥越空越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它无情无为。人无为还容易,无情不容易。

因“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永远不穷竭;“动而不可竭尽也”,这是解释“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王弼注:“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荡然”是一种境界,“任自然”是一种修养。要达到“荡然”的境界,得有“任自然”的修养。

有人把太太管得离婚了,这就不懂得任自然。老师怎么知道?要离婚,问他们为什么?他太太说天天看着不自由,所以要离婚。哪有天天看着的?说是你和我来得不正当,你可能如法炮制,和别人不正当……要注意,这不是说是非,这是告诉你们,因为你和他来之不善,他永远不相信你。所以女同学对男孩子必要绷住。等他热,叫他一头热,总给他冷冰冰的,这才行。等你和他来之不善,他就以为你和别人也“不善”;你和他一笑,他说你和别人也“笑”过,你再和别人笑,他就疑惑了。

同学不要光听笑话,要知道其中的深意,运用得妙,才能做事;不能悟,免谈(不能做事)。记住啦!不能乱笑,笑得不是时候,就笑出毛病,笑得笑到“恰到好处”。所以儒家讲“中道”。老子更妙,说“中道”那还不行,得“守中”。要“守中”,才能不穷;不“守中”,那就穷了。《老子》不容易读就在这,所以说要“悟得老氏妙”。没有悟得“妙”,那不行的,这不是当文章读的事。

风箱,空的,越拉风越大,这就是“空”之妙。因为悟了“空”之妙,所以讲“虚”,“虚”之妙就在这。

老子之用世(事),完全任自然。等孔子言“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道不远人”,那大本就不远人。为什么远人?因人自为道。所以,孔子虽未明言“任自然”,无意之中,亦是“任自然”。“人之为道”就不任自然了。

东西多半是应时而生,过去那时,没那玩意,等到后人还去拾那杂碎,那就没用了。所以我们强调“圣之时者也”,“学而时习之”。这在过去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今天也有今天应时而生的东西。同学不要看王阳明一个“知行合一”,把人给唬住了,其实子路是第一个倡知行合一的。《论语•公冶长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就是“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有得,针对那个时代,提一个“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之说,在那时就应时而生,就唬住了那个时代。

所以,我们老说“不要做殡仪馆的化妆师”,各时代的人各有所适,思想是应时而生的东西,它是由那环境造成那个东西,不是那环境产生不了那东西;在那时它生那东西,不是那时想不到那东西。古人如此,今人亦复如是。若是老拿旧的如法炮制,抱着死人骨头老啃,还抱着跑,若说你有特殊偏好,那另当别论。若说用到今天,不要说用不上,恐怕一切都毁了。像前数日,台湾《中国时报》举办文化座谈会,几位大师讲的都是中西合璧,不中西合璧,好像在今天就不能谈了。他们谈的,我们接不接受是一回事,但必要知道,这是应时而生的。我们老说“读书是以古人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学老子,不要张口就老子怎样怎样。思想是应时而生的,老子在今天恐怕也要改变,不改变也不能应时。

不过,话说回来,人各有所适,思想虽是应时而生,不可以离开“时”,但你特有偏好,像老西(山西人)爱吃醋,说我就是爱这个味,我就好宋明理学,自己愿与时脱节,那也可以。如日本就有一帮和尚,他说他圣洁,也和中国和尚穿一样的和尚衣服,不结婚。另有一帮和尚,比较进步,他们不同,他们结婚,然后大儿子再出家当和尚;他可以做官,只有在掌法时才穿僧衣,仪式一完,啥都可做。

我们若从正面去认识这个问题,不从“素隐行怪”去认识这个问题,不结婚是违反人性的。日本那帮和尚,不是进步,而是反正;至于那帮不结婚的和尚,等多读经之后,也知道自己是一帮怪物。因为执意“素隐行怪”去认识问题的,毕竟是少数。

打开佛教史来看,释迦不但结过婚,而且有儿子罗睺罗。和尚不吃荤,是到梁武帝才开始的。结果梁武帝饿死台城,死前不但开了荤,连麻雀、老鼠都吃了。可见成佛,与做和尚结婚与否,是两回事,千万不要说他特别,这我才相信他。再特别,不过是怪人而已。但是,和尚虽可以结婚,不可偷婚,偷偷摸摸的不可以。偷婚是人格问题,结婚是光明正大,光明正大还可以请上几桌,热闹热闹。一般人不明白正面认识问题,专从“素隐行怪”去认识问题,那不是大道。

“动而愈出”,愈动愈厉害,就是生生不息的意思。

参阅【宋龙渊注】。

虚者,虚其中也。不屈者,言气之往来出入,未尝屈而不伸也。此言虚中之妙,一来一往,一消一息,动静不已,出入无间,流通于上下,贯彻于始终。其妙用之机轴,未尝屈而不伸;其机轴之运动,未尝动而不出。是故不虚中,则不能不屈;不妙动,则不能愈出。得此虚中之妙,阴阳故能动静,五行故能变化,天地故能定位,万物故能生成。所以生生不已,化化无穷。观此而知圣人之动静,修道之功能愈可见矣。

这里宋龙渊注、王弼注都对,但宋龙渊注不如王弼注好。“动而愈出”,愈动愈厉害,愈动愈多,也就是无穷。“愈出”,就是生生不息。“动”之观念,在《老子》中要特别注意。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王弼注】愈为之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恶,事错其言。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籥而守数中,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籥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供吹者之求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数”同“术”。“多言”则“术穷”,“术穷”那不垮杆了吗?所以说“为政不在多言”,为政不多言,那不是有术了吗?

我们讲书,要脱去马路上那些智慧人研究《老子》的方法,我们用笨方法研究《老子》,看看它到底有几句话是形而上的?现在许多人,《易经》没等读,就形而上的;《老子》也形而上,《庄子》也形而上。那可真“形而上”!那可真“装子”——装神、乱讲。

回头看王注:“愈为之则愈失之矣。”最简单地说,就是越小心,越出纰漏。像我们端东西,往往越小心、越谨慎,越打了。

不过有时候,打个碗还出息了。相传,袁世凯每日习惯午睡,睡醒,必用一只心爱的玉碗喝茶。银器、玉器遇毒变色,所以有地位的人,多用它。有一天,侍候的小厮端茶时,忽见袁所睡的床上,躺着一只大蛤蟆,这一惊,失手便把玉碗打了,小厮吓得哭了起来,好在没惊醒袁大帅,慌忙把地上收拾干净,跑去向袁氏某姨太求救。某姨太了解袁氏心理,告诉小厮,就说:“看见一条五爪金龙躺在床上,所以把碗惊打了。”小厮依言而说,不但没招罪,还得了赏。于是一句假话,使袁世凯信以为真,自以为真命天子,断送了袁氏。所以,造谣也得有一套。袁氏洪宪登基,龙袍绿色,上有白色龙,远望确如蛤蟆。龙袍绿色,自古无之,古来龙袍尚黄或尚红,无尚绿者。

接下来,王注:“物树其恶,事错其言。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物树其恶”,“恶”为“慧”之讹,“慧”与“惠”同。为什么“树其惠”,“错其言”?因为大家有一个观念:“不惠”就“不济”,“不言”就“不理”。所以,一般人认为,为政要“惠而不费”(费,本作违逆不通解,“惠而不费”,即“民之所好好之”,此处借以说一般人的观念,非经书本义),没有惠不能成其事,得有惠才能济其事。一切事成功都叫“济”。日本至今尚保有此规矩,事情办完,盖个章——“济”。

“不言不理”,凡事聒聒到处老讲,认为我要是不讲就没有办法了。甚至“讲道理”,也成立一个骗人的地方,说是有传授的(指台湾地区专门管思想办宣传的学校)。

然而要用惠,惠必有所不济,等到不济了,老百姓就有怨言了。你什么都免费,这回要一点钱,也不行了。因为要惠终有不济,到结果还是不济。人以为不言不理,天不言而能理,人能言而不理。大家都能讲,而事情总不能做得好。所以孔子说:“予欲无言。”弟子说,“夫子不言,小子何述焉。”弟子就是不言不理的观念,孔子就高一招:“天何言哉?”孔子要法天。

因此,“不惠不济”,“不言不理”,都是“必穷之数也”。这不仅是一定的,也是经验之谈。

王弼注:“橐籥而守数中,则无穷尽。”“中”在此即上面说的“空”“虚”,第六章的“谷”说的也是这个。道家“空”与“虚”的观念特别重要。

王弼注:“弃己任物,则莫不理。”“弃己任物”就是“荡然任自然”(见前句王弼注)。“弃己”者,弃己之私见,弃己之私智。下面第六十五章即言:“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我们果能“弃己任物”——弃己之私智,而任物自然之性而治之,臻“荡然任自然”之域,则“莫不理”——则没有办不好的事情。这就告诉我们:道不远人,人自为道而远人。

道为常行之法,常行之路,它有必然的道理,根本就不远人。等到人为之道,离开了必然的道理,则远人。

看今日之事,一部廿五史,完全是“任己弃物”,完全是任己之私智,而违物自然之理,结果都是人自为道而远人,没有不砸锅的。砸得厉害的,几十年就垮;不厉害的,就像一个破瓜,慢慢烂,到最后也完。追究它的原因,就是不能“弃己任物”。假如能弃己之私智,而任物自然之理而理之,没有治理不好的。

在今天,我们真想救民于水火,就应该平心静气看看人的智慧到底有用没用?三国时代智者辈出,好像智者在那个时代都出来了,可是他们那个时代最短。人的智慧如果没用,我们现在要救民于水火,最重要的就是“任自然”。要注意的是:“任自然”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我们得认识自然,然后按照自然之理而理之,就是不违背自然去做一件事情。许多事情方法越多,越违背自然。戕贼人性,例子太多了。

王弼注:“若橐籥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供吹者之求也。”如果橐和籥都有意作声,“则不足以供吹者之求也”。因为吹的人,要找的声音太多了,我们能预备几个声呢?就因为无意为声,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像古时以水为鉴,水无意照谁,谁来都照,照完之后一点痕迹都没有。等有意为之,哪怕想得再周到,一个人的智慧总有限,绝达不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境界。所以橐和籥都有意为声,则不能使那些求声者都得其满足。明白了这个,为政者就要知鉴戒,少再想些臭方法,哪时代想得愈多,愈用智慧,哪时代亡得愈快。你们看《三国》就知道了。

中国的老话:“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老年人本来就老谋深算,再看《三国》,愈看愈奸;少年人本来就爱胡思乱想,再看《西游》,更是忽而天忽而地不着边际地想。历史如此,人事亦复如是,看看那些善用心智者,成功者寥寥。等到不善用心智者,就是任自然,也可能就是历史人物。人就是不任自然,就以己之“明”来造,结果不待自己死,己之“名”就死了。因为历史、社会,甚至自己,早就把我们宣判了,我们先就死了。这中间的深意,细玩味(按:玩,《现代汉语词典》简化为“玩”,因保留毓老师特定风格,故“玩味”保持不变),不是言语所能传的。

总之,音乐之声变化多端,像中国音乐《百鸟朝凤》,可以说美到极点,“若橐籥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供吹者之求也”。

既然人为的东西,无法取之不不尽,用之不竭,那就得顺自然,得“弃己(之智)任物(之自然)”才行。

在这,再给大家提个醒,像(教)小孩,我们如果懂得“弃己任物”,可能把他自娘胎带来的聪明都发挥出来。反之,许多小孩都为父母戕贼了。父母自己是笨牛,偏要小孩向笨牛看齐,否则责骂随之。所以做父母的该下点功夫,先看看自然如何做,然后在旁边做个舵手,调整调整,不必完全干涉。有时小孩想的,可能比做父母的还高。有些父母就要小孩和自己一样,人不一样是必然的事,你偏要他同你一样,那是偶然的事。这就像唱戏,要每个人都唱“梅派”,结果成“没派”,如果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可能都自成一派。

人要懂得发挥自己的长处,像讲书,要讲自己百分之百懂的,纵使行家听了,也得说你“准”;千万不要说自己不懂的,一张嘴,把别人都笑死了。天下事太多太多,我们懂得却太少太少。即使做假,也得装得像真的——“妙伪若真”。所以不必多说,不要以为多说就懂。“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还不如守住空的。

【严复批】太史公《论六家要指》,注重道家,意正如是。今夫儒、墨、名、法所以穷者,欲以多言求不穷也。乃不知其终穷,何则?患常出于所虑之外也,惟守中可以不穷。庄子所谓“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也。夫中者何?道要而已。

严批即以为儒、墨、法家多言,不如老子守中。为何多言?就怕人家不懂,结果越多言,人家越不懂。人言太多则“数穷”。数,同术。是以谚曰“为政不在多言”,不多言即“有数”。

这里“言”不单是“说”,写太多了,也“数穷”。看那些写太多的,前后就矛盾了。几个大家都如此。像儒家骂法家即多言。

在这里,特别提醒同学,一般人对老子误解得很厉害。等读古书的,都说“商、韩出自老氏”。商、韩读老子之书未读通,故承续老子之弊,而造法家之言,明乎此则知老子为法家之祖,他的道道(智慧方法),超过商、韩。因为商、韩未明老子最高境界,故有流弊。是故若“悟得老氏妙,商韩弊可调”,这全在乎学者。反过来,如果一样有商、韩的偏僻,则仍有其弊。

此都是古人之言,所以老子绝不像今天讲老庄的,讲成发疯(指放浪形骸、邋里邋遢)。

毓老师笔记

“数,同术。中者,妙、徼之祖也。老子教人不言者,以观妙、观徼为治世之不二法门,以体悟、体验为应世之道。不以理论惑世,而以践履福民。”

你讲的目的,就为达到你的“术”,这一多言,“术”倒穷了。这一来就不如“守中”。中即道,即“妙”和“徼”的祖师爷。守中是什么?我们要“观妙”——观,察、体悟。体悟自然之生,体悟自然“妙万物而为然”的然(《易经•说卦传》“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老师易“言”为“然”。然,解为“样子”)。我们要“观徼”——体察、体验自然之迹,体察自然生万物之迹。“观妙”是体悟,“观徼”是体验。用体悟、体验的“观”,来“观徼”——体验自然之迹,“观妙”——体悟自然之生。

“以观妙、观徼为治世之不二法门”,即无为而治。为政,不要人自为道而远人。“多言”即人自为道。“数穷”即远人。老子所言完全是法天、法自然。天是自然之子,天法自然;法天,就是法自然。

“不以理论惑世,而以践履福民。”“不以理论惑世”,不拿理论来惑世;“而以践履福民”,要拿实际的行动来福利民生。

说这么多,你们不要听糊涂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说你讲的那么多,虽然讲的都是术,到最后你的术也穷尽了。那不如守中,观自然之妙,观自然之徼,然后循其迹来做事。

此处之“中”,与儒的中道没有什么不同。不过老子把“中”字讲得很活,一个是妙——自然之生,一个是徼——生万物之迹。前言“道必有复”,复即迹。“中”在此即上面说的“空、虚”,道家空与虚的观念特别重要。

毓老师金句

精义入神:对一件事认识得一点驳杂都没有,即能彻底了悟,即有精义的功夫。有了这个功夫,做事的时候,恰到好处,指哪打哪,即为入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