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的进化:金融超级蓝海中的跌宕十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2
迈向规范的新征程

2014—2015年:转正!井喷!

在经历了6年多的发展之后,私募行业已初具规模。格上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977家阳光私募机构(仅包括当时仍在运行的机构),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已经超过3 000亿元,而到2015年年底,这一数字已增至17 892亿元,当年的“游击队”已经开始成长为资管行业不可小觑的中坚力量。

备案启动,私募基金取得正式的法律地位

2014年2月7日,《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的正式实施引爆了整个资本市场,这意味着阳光私募机构终于可作为私募基金发行主体,不再需要通过信托等其他平台发行,同时可以根据投资者喜好、管理人投资风格在投资和风控上进行个性化设置,几乎没有投资限制,大大提升了管理灵活性,私募行业迎来了历史转折点。

在私募的眼中,这是一个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从“野蛮生长”到纳入监管,私募基金站上了更广阔的平台。2014年3月17日,首批50家私募机构成功完成备案登记,其中包括33家证券投资类私募管理人、17家股权类私募管理人。而这距离赵丹阳2004年在内地发行首个阳光私募产品,已整整10年。私募人士都忍不住“晒”了一下那个刚领到的“红本本”,一排金色的字格外亮眼,上面写着——“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

图2-1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

资料来源:格上研究中心。

同日,重阳投资推出了国内第一个自主发行的产品——重阳A股阿尔法对冲基金,自此,私募自主发行产品正式步入投资者的视野。3月25日,中登公司下发了《私募投资基金开户和结算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指出,自当日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可以直接开户入市,既可以由基金管理人申请开户,也可以由资产托管人申请开户,这进一步为私募管理人自主发行产品提供了便利。

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首次明确提出“培育私募市场”。同年8月22日,证监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全口径登记备案制度及合格投资者标准。自此,整个私募行业开始迎来初步规范。

私募机构以基金管理人身份自主发行产品的业务模式,也在悄然改变着整个行业格局。自主发行产品不仅规模直线蹿升,业绩也“称霸”各类投资策略,行业内外一致赞其为“万能神器”。2015年5月,招商证券资产托管部总经理秦湘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全行业约7 000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近70%已选择自主发行。私募终于归本正源,回到了以契约精神为中心的时代,以往私募发行赖以为生的通道——信托、公募专户、券商资管等,其业务空间正被自主发行挤压。

牛市启动,行业迎来快速爆发

在私募行业的底层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始于2014年下半年的牛市也为私募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添了一把火。在牛市的浸润下,部分私募赚得盆满钵满。投资者的情绪不断高涨,私募产品热度骤增,其发行量从上半年月均127个,增加到下半年的300多个,发行市场如火如荼,最终2014年全年私募新发产品共2 767个,是2013年的发行量的3倍。

图2-2 2013—2015年证券投资类私募产品发行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格上研究中心整理。

伴随着牛市行情,私募机构的管理规模也迎来了大幅扩张。格上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百亿级证券投资类私募数量达到年内巅峰,共计28家,其中20家以股票策略为主;而2014年年底,百亿级证券类私募仅7家,其中4家以股票策略为主。

同时,随着市场对私募行业的认可度逐步提高,叠加牛市的浸润,公募、券商等行业的优秀人才也开始大批量涌进私募,这进一步助长了私募行业的繁荣。

据同花顺iFinD统计,大批基金公司高管、投研人员在2014年离任,单是基金经理,离职者就达到215人,加上基金高管,离职人数超过230人,远远超过2012年的111人和2013年的138人,其中有不少公募的核心投研人员加入了私募的行列。

2014年3月,华夏基金原明星基金经理胡建平创办了拾贝投资;同时,安信证券原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转投私募常春藤;4月,兴业全球基金原副总经理王晓明创办了上海兴聚投资;汇添富基金原投资副总监、明星基金经理齐东超创办了巨杉资产;此外,华夏基金原经理谭琦、大成基金原首席投资官曹雄飞、“公募一姐”王茹远等均加入私募的行列。

2015年年初,2014年半年度业绩冠军、兴业全球明星基金经理陈扬帆发表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告别信”——《光阴的故事》,表示要“下山去找寻属于自己的江湖”,随即创立猛犸资产;与此同时,2013年公募业绩冠军、景顺长城副总经理王鹏辉以一篇记叙文《在不确定的世界,放下一切》,告别工作了7年多的景顺长城基金管理公司,创立望正资产,开始自己的私募生涯。此外,还有民生加银原总经理俞岱曦创立万吨资产(2015年1月);原嘉实基金张弢创立泓澄投资(2015年4月)等。格上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离职公募且于当年创办私募的人数达128人,其中25位在公募期间为投研总监或总经理级别的大佬。

危机袭来,问题爆发

然而,在整个私募市场迎来轰轰烈烈大发展的同时,让大部分人始料未及的是,繁荣背后的危机正步步紧逼。

2015年6月,大盘一骑绝尘地冲向5 178点。随后市场经历两轮暴跌的洗礼,大盘开始飞流直下,A股市场迎来继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次大回调。在市场断崖式下跌的环境下,大部分私募基金净值回撤的幅度约在10%~40%,不少产品跌破清盘线,触发被动清盘;也有部分产品出于投资的考虑,选择提前清盘止损,退出市场,这直接导致该年清盘基金数创历史新高。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2015年共有1 686只基金清盘,接近2014年的3倍,相当于过去4年清盘基金数量的总和。其中,6月暴跌以后清盘的数量达1 191只,占全年清盘总量的70%以上。在这些清盘基金中,85%以上为股票型私募基金。

随着股市的巨幅下调,不少私募基金的收益大幅回吐,加上客户主动赎回,证券类百亿级私募数量也有所下降,由年中的28家降为年底的22家。

表2-1 2011—2015年证券类私募基金清盘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格上研究中心。

突如其来的清盘潮也给整个行业的各参与方敲响了警钟。其反映了在私募行业急速扩张的背后,实际已问题重重。比如,部分私募机构对市场的认识不足,投资能力参差不齐、风控意识欠缺等。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行业乱象,如不少私募机构利用私募管理人资格作为信用背书去募集资金;在资金募集过程中向非特定对象公开宣传和推介私募基金产品;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股市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等。

2016—2017年:从严监管,正规军养成记

为了维护私募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2015年年底,监管层开始陆续出台一系列新的监管措施,对行业内的各种不合规行为进行规范。

监管政策日趋完善,“7+2”自律体系护航

2016年2月以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监管新规,旨在构建“7+2”自律规则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7个自律管理办法和2个指引。7个管理办法包括:募集办法、登记备案办法、信息披露办法、从事投顾业务办法、外包服务管理办法、托管业务办法、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个指引包括:内部控制指引、基金合同指引。这些办法和指引初步构建起私募投资基金的监管框架。

其中,《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对私募管理人备案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新规除了加强对新备案私募的监管外,还对之前已经获得管理人资质,但一直没有发行产品的私募机构进行排查,对于在规定时间内仍未发行产品的私募机构,协会将取消其管理人资格,这便催生了私募行业的“保壳”运动。此外,随着北上深等地暂停投资类公司注册,协会同时提高了对私募管理人的登记备案要求,私募资质显得愈发珍贵,“空壳”私募价格一路看涨,私下买卖的壳资源价格飙升至百万元,私募“保壳”行动再次升温。

为了保住私募管理人资格,私募机构只能想办法先发行一只产品,这又催生了产品发行高峰,只是这样的发行潮多少会显得有些另类——多数产品都会很“迷你”。如很多公司只是发一个200万—500万元的小产品,由自己或者朋友购买,去投一些固定收益的品种,这种做法纯粹就是为了保壳。

期间,券商、期货公司等机构纷纷给出“保壳”方案,最低100万元就可以成立产品,满足私募“保壳”要求。部分券商的员工在社交软件内转发,“按照私募机构管理新规,私募机构注册登记后,还没有发过产品的私募资格将会被注销(自主发行),最近一个时间节点是5月1日,如需‘保壳’,请未自主发行过产品的私募机构尽快和我们联系,提供产品发行、清算、行政服务外包等一站式服务”。类似的消息屡见不鲜,其中券商最为积极,期货公司、第三方服务机构也参与其中。

“新规定还要求必须有两名高管具备基金从业资格,有些还得再考试,3月份的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报名都满了。”相关人士说。

《公告》实施后,行业内“壳私募”清理效果显著,一大批无展业能力的空壳机构被注销,重塑了行业形象。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2016年,协会共注销12 834家私募管理人(包括股权、创业及其他类私募管理人)。其中,因未按期完成《公告》整改要求而被注销的机构10 957家;因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未完成备案首只私募基金,而被注销的机构86家;1 791家机构主动注销登记。

为了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的募集行为,2016年4月1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6年7月15日施行。与之前相比,该《办法》强化了私募基金应该遵守的募集流程和面向特定投资者的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 仅管理人、具备销售资格及协会会员资格的销售机构具有募集资格。

◎ 私募基金推介前,须进行合格投资者确认。

◎ 合格投资者确认需提供财产证明文件。

◎ 禁止基金份额的拆分转让。

◎ 购买私募产品时设置了24小时投资冷静期。

◎ 实施回访确认制度等。

募集办法的出台极大地规范了行业的募集行为,从真正意义上让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护。

7月15日,证监会将2015年3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实施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简称《细则》)升级为证监会的规范性文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即“新八条底线”。10月21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1—3号》文件(简称《新规》),在证监会发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细化和加强。

一方面,《新规》对私募产品的杠杆水平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根据最新规定,股票、混合类资产管理计划杠杆倍数最多不超过1,而员工持股计划则最多不得超过2倍;期货、固定收益、非标类资管计划杠杆不得超过3倍,其他类型资产管理计划杠杆倍数不得超过2。同时,结构化产品不得嵌套投资其他结构化产品放大杠杆,且名称中必须明确包含结构化或分级字样,而集合类资管计划的总资产不得超出净资产的140%。而在2015年3月份的版本中,《细则》对结构化的分级资管计划仅要求杠杆倍数不得超过10。

同时,《新规》还对投顾资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即“3+3+1”规定。私募作为投顾既要满足在协会登记满1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的会员条件,又要满足具备3年以上连续可追溯投资管理业绩的投资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的要求,其中业绩情况需要经过托管、审计等公允机构出具相应的产品报告或其他证明材料予以证明。此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不得为主要投资于非标资产的资产管理计划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这意味着,不符合“3+3+1”投顾要求的私募将不能再发行通道产品,这大幅抬高了私募作投顾的门槛,借通道发产品更加困难。

2016—2017年,监管层又陆续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私募投资基金合同指引》《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指引2号》等多部新规,对私募管理人内部运营、风险管理、基金各参与方的权责予以明确和规范,使得整个私募行业的监管体系更为健全,让私募管理人在运营、投资过程中有章可依。

图2-3 2016—2017年针对私募行业的主要监管文件

资料来源:格上研究中心。

此外,2016年,中国证监会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同时加大了对私募行业的检查与整改力度,对违规私募管理人进行了监督与处罚,主要包括证监会的行政监管措施、协会的异常机构公示以及责令整改等。仅2016年上半年,证监会便组织各地证监局对305家私募机构开展了专项检查,涉及2 462只基金,管理规模9 000亿元,占行业总规模的14%。据格上研究中心了解,2016年,证监会对74家私募机构发出了行政处罚决定。

可以说,2016年以来私募行业迎来了史上最严监管期,2016年也可称为“私募监管元年”。这是一个行业由乱而治、规范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它预示着中国私募2.0时代的开启。

强监管下私募行业进一步规范发展

尽管2016年以来,私募行业经历了自兴盛以来的第一次强监管时代,但同时行业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积极的变化。

鼓励多元化发展,完善行业生态。与对私募机构监管日趋严格不同,监管层对投资范围及投资机构的限定却在逐渐放开,并加大了对私募行业多样化的支持力度。如2016年,监管层曾多次公开支持FOF在国内的发展,为FOF在国内发展塑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同时,2016年的年中,证监会也曾公开表示,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申请登记成为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并开展包括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在内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丰富私募行业的参与者及投资策略类型,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2017年2月,全面受限一年半的股指期货也开始逐步松绑,让部分量化类私募机构看到了曙光。

私募“出海潮”加快国际化进程。2016—2017年期间,港股通、债券通的开通以及A股“入摩”使得整个市场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参与者也越来越成熟。沪深港通的开通点燃了私募机构布局海外的热情,尤其是在港股大涨、客户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这种态势持续火爆,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通过取得香港9号牌照、发行海外基金等形式扬帆出海。格上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发行的可投资港股的私募基金有6 258只,是2015年总体发行量(2 668只)的2.35倍,涉及3 298家私募管理人。

“私转公”火爆,部分私募谋求转型。随着整个私募行业的蓬勃发展,部分行业内顶级私募机构开始谋求新的发展路径。2016年6月,鹏扬投资正式获批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成为业内首家转型公募的私募机构,随后凯石投资、博道投资也先后获得公募牌照。

私募后来居上,规模首超公募。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市场的多样化程度越来越高,私募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2016年10月,借着政策春风,正式出道不足3年的私募“小弟”逆袭,成功超越发展近20年的公募“老大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10月,包括股权基金、创业基金等在内的私募行业认缴规模达到9.13万亿元,凭借3 900亿元的微小优势,首次超越公募基金的8.74万亿元规模,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同年12月,全行业私募基金认缴规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年内增幅达101.97%,平均有度增长超过4 000亿元。

图2-4 2016年各月份公私募基金规模图

注:私募行业规模以认缴规模计算。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格上研究中心。

2017年证券私募规模下滑,量化对冲基金陷入低谷。2016年A股市场呈现震荡行情,股票型私募全年平均亏损6.81%。2017年,市场进一步分化,不少偏好成长股投资风格的私募机构旗下产品业绩低迷。随着A股整体缺乏大的趋势性机会,不少投资者开始转向股权类投资,希望以时间换取稳健收益,再加上私募基金业绩的自然损耗,截至2017年年末,整个证券类私募行业的管理规模较2016年底缩水4 803亿元。

图2-5 2006—2017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格上研究中心。

此外,2017年,由于整个A股市场呈现一九分化状态,而大部分量化多头或者量化对冲机构的组合中以配置中小市值的成长型个股为主,故在这种市场状态下难以获取超额收益。在CTA策略方面,2017年,期货市场呈现震荡状态,以趋势跟踪见长的量化CTA策略开始遇到瓶颈,平均亏损0.68%,量化基金陷入低谷。

历经10多年的发展,私募行业已经从当年名不见经传的草莽英雄,成为能够跟公募行业匹敌的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整个行业的不断发展,未来私募行业必将在国内资本市场谱写出新的篇章。

经过10余年行情跌宕洗礼,越来越多的私募管理人从努力“活下来”到脱颖而出,在投资管理、公司运营、团队凝聚等方面沉淀了丰富的经验。格上研究中心访谈了18家优秀的私募管理人,涵盖股票策略、债券策略、量化策略、宏观对冲策略等领域,以内部视角跟随私募机构重走成长路,从点滴细节中感受投资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