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本书以文献分析为基础,结合日本经济发展过程的历史事实,使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书以全要素生产率曼奎斯特分解方法作为分析框架,分析了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以合同理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日本信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时间序列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融资约束对日本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以二阶段最小二乘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日本治理结构的变化。

本书从主导产业变化、对外贸易、技术引进以及制度变化四个层次深入探讨了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与国内其他研究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相比,本书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书以更广泛的视角,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与针对某一方面对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不同,本书的研究立足于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变化等多个视角,综合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原因及其影响路径。

其次,在方法论上,本书的研究方法显著区别于以理论论述为主的国内现有研究。通过先行文献的分析,找出研究方面的不足,并通过理论阐述与实证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经济理论与实证结论相结合,采用包括时间序列模型、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以及面板数据模型等多种实证方法,使得研究结论更加可靠。

最后,本书广泛地参考了日本的相关文献,使用了多种日本政府机关的有关研究材料与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日本产业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的历史。与此前的研究不同,本书采用了合同理论的研究方法,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视角探讨了日本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原因。

(二)结构安排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中的核心问题。在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的情况之下,如何实现有效且稳定的增长成为日本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本书希望通过分析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以揭示日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所面临的障碍与问题。本书的主要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的结构安排

本书总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书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便于以后各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展开研究。

第二章首先在一般意义上论述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与度量方法,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日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性。通过对比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增长过程,总结出后发展国家经济增长的特征,指出了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后发展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作为后发展国家代表的日本,本书结合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分析日本战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历程,以及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本书从第三章至第六章分析了影响日本全要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技术进步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因素,而主导产业变迁、对外贸易增长以及制度变革则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因素。

第三章分析了日本主导产业变迁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明确了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产业的变化,并具体分析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经济稳定增长时期以及泡沫经济崩溃后三个时期所对应的主导产业的发展及其对日本全要素生产率所起到的作用。随着日本经济结构的服务化,服务业生产率的问题愈发重要,本书分析了日本服务业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具有提高生产率潜力的服务业,并分析了日本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本书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出发,运用合同理论分析了日本信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问题。

第四章分析对外贸易与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对外贸易是技术扩散的渠道,能够消除国家间的技术差异。本章首先分析了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了后工业化时期出口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本的出口贸易结构变化与主导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出口产业的技术发展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出口可以促进自主技术研发,而进口则有助于技术引进,本章通过分析日本贸易结构变化,探讨了日本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技术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第五章探讨了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技术进步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因素。本章着重论述了日本战后的技术引进历程。技术引进使得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与美国技术水平的收敛。吸收创新型技术发展是日本工业化过程的一个特征,本书运用技术扩散模型,分析了日本较快实现技术水平收敛的原因。当日本的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技术前沿后,自主研发成为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本书分析了日本的自主研发的特点以及日本研发的效率问题。

第六章从制度变化层面探讨了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完善且有效的经济制度将会改善效率,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首先,第六章分析了日本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以及规制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次,从经济制度的三个层面,即雇佣制度、金融制度以及政府和企业间关系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经济制度及其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后,在分析了日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日趋下降的基础上,提出结构改革成为促进日本的经济维持稳定增长的手段之一。

第七章主要探讨日本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第七章分析了日本政府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有关政策,包括安倍经济学“增长战略”以及生产率本部。另外,第七章总结了战后日本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经验,考察了近期日本全要素生产率情况,指出日本经济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转型的新动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望了未来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此外,第七章还分析了近期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联系,探究了日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