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历史上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值得关注
明清时期国家级水利工程主要有二:一为治黄,二为通运。又因徐州以下,黄河河道即运河河道,故明清时期“治河即治运”,河运合一。这是明清两代朝廷最为关注的事。当时对工程最有影响的是“黄运地区”,即今黄河以南,废黄河故道以北,大运河以西地区的今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处,是明清两代河患最严重、社会经济最凋敝的地区。本书即研究该地区在明清两代的河工设施和其对环境的影响。
对这个地区明清两代的河工设施,前人已有较为详细的研究,而河工对该地区环境的影响,前人虽有涉及,但还不够深入,本书的重点即在此。
大凡一水利工程设施之初,必为改善某一河流水利条件为目的,或防洪,或疏淤,或分水,或改道,等等,然事务十分复杂,有始料不及者。如河道即运道之徐州东南徐州、吕梁二洪,为河道上两处险滩,乱石盘踞,水流湍急,运舟至此,往往有覆舟之患。故明嘉靖年间,多次凿治乱石数百块,按理当可缓解河道的危险。孰料原先乱石可阻激泥沙,被凿后,水流缓慢,反而造成泥沙淤积,此为始料未及的。又如“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为明清两代治河不移方针,确实起过保障河堤的作用。然而客观上又使河道长期不旁泄,泥沙在河道迅速淤积,形成地上河。一旦决口,危害更大。又如,山东运河沿线的北五湖、南四湖,当时筑堤成湖,目的是调节运河水源,使其有蓄有泄。孰料日久淤浅,且造成湖泊周围环境的变化。又,明弘治八年(1495)在黄河北岸修太行堤,是明代黄河变迁一大事件。以后黄河不再北决,全线南决入淮,黄河河口不断向外延伸,促使苏北地区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上述有关河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较详尽的分析。
河工物料的采用与植被环境变迁的研究,为本书重点并且是较为突出的部分。这是以往研究者比较忽视的地方。河工物料对治河者来说是头等重要的事。“河防全在岁修,岁修全在物料。”故采办物料为河防第一要务。可用作河防的物料众多,其中有关植物的主要为桩木、软草、苘麻、柳枝、芦苇、秫秸等等。而其中以桩木为最主要,因为是签钉埽厢、坚筑石工的基址,其用料有柳、榆、杨、松等等,供应困难时,也可用楝、椿、枣、栗等杂木代之。然河工地点易变,临时工程居多,所谓“河岸险工迭出,处处紧要”。且需要数量特多,康熙年间河督靳辅统计,岁修需柳100万束。每年都需准备大量河工用料,遂为地方上一大负担。为此,沿河地区平时种植大量柳树,一时造成“堤柳成林,淡烟笼翠,翠荫交加,映蔽天日”的优越环境。但为时不久,一旦河工需要,平时所种柳木杂草即消耗殆尽。在康熙年间一次河工堵险用料时,因“无柳可用,将民间桃、李、梨、杏尽行斫伐”。民间生活受到了影响。总之,治河工程在用料方面对当地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均产生严重影响,并且是长期持久的。故而黄运地区在明清两代成为我国东部最贫困的地区是不足为怪的。
总之,本书以黄运地区为例,探索了河防工程对沿河地区的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事实上,我国其他地区水利工程也同样对当地环境发生过影响,甚至其影响更甚于黄运地区。故本书对研究历史上水利工程的环境反映,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责任编辑:胡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