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核心价值观,对于确定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向,锤炼民族性格,培育民族精神,促进我国几千年传统社会的发展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同时又以文化繁荣为支撑。
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鲜明地体现了文化自信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这一重要规律。比如我国历史上刘汉帝国、李唐帝国、大清帝国,分别留下了汉赋、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文化自信都占有一席之地。再如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理论活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才辈出,文化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交流交锋,奇思妙想频现,魏晋玄学盛行,佛教传入,文化呈现欣欣景象;宋朝出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第二次高峰,“宋明理学”的出现,是思想文化高峰的重要表现;清末民初,我国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文化大家,思想文化活跃,文化上既有高原又有高峰。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承载和传播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支撑,既教育强化,又潜移默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例如我国古代采用“经史子集”的方法对图书进行分类,在一定意义上,“经史子集”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从“经史子集”的内容到形式,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对承载和传播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支撑作用。
例如,“经”主要指我国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主要是儒家典籍。“经”有儒学五经、十三经、十五经等。这些经典所讲的,事实上都是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和道理,也就是讲理论、讲道理,注重从理论上讲明白。我国封建统治者把儒家经典作为教育教化、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所以上通庙堂之高,下达江湖之远,无所不在。“史”主要指我国古代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类,这事实上讲的都是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叙说,也就是讲故事、讲叙述,注重用故事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子”,是指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及佛教宗教等著作,这事实上讲的是对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思想的不同观点、各种讨论,甚至争论,也就是注重深入讨论、不同学说的见解、不同学派的理解等,注重在讨论、不同见解甚至争论争鸣中深化和传播传统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思想。“集”是指收录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我国古代讲究“文以载道”,这事实上讲的是对传统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的情感和心得,也就是讲情感、讲入心,注重用情感打动人。比如我们读文天祥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林则徐的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读的既是诗,更是精神、道德和价值追求。所以,从“经史子集”可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作用,它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承载和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一套完整理论和方法,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知、情、意、传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和道德建设为支撑,要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并提出了“文化自信”这一重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作用告诉我们,要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关系,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发展与传播的规律,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成为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