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占里人的生存技术
因特有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生活在占里的侗族的生存技术也呈现出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糯禾的种植、生产技术与生产禁忌等方面。
一 糯禾与环境
占里主要种植糯禾,少量种植籼稻。“禾”与“稻”之分,实际上就是脱粒的难易之别。当地群众将能易脱粒的称为“稻”;而很难脱粒的,成熟时只能将其穗割回家、吃时才脱粒的,称为“禾”。虽然籼稻的产量较糯禾高,但是当地人并不认可籼稻的地位,而将其看作“猪谷”,即这种稻谷主要用于喂猪。我第一次到占里调研的时候,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把我送到村里,安排住下后,叮嘱房东,我是从北京来的,可能吃不惯糯米,可能的话,找点籼稻来做饭吃。房东满脸为难的表情,用“拿来喂狗,狗都不吃”的籼稻来款待客人,就算是客人的要求,也实在难为情。后来,我几次到占里调查,虽然感觉糯米吃起来不习惯,但是找籼稻来吃的想法再也没有出现过。在占里,不仅是人,就算是鸡鸭这些家禽对籼稻也是毫无兴趣的。记得某次,我独自在占里村内散步时,无意之间看到有一只公鸡大摇大摆地从一堆晾晒在阳光下的籼稻的谷粒旁边走过。我因为担心鸡去啄米,就赶快提醒站在一旁的主人家。没想到,主人家毫不在乎地笑言:“没关系,它肯定不吃。”果然,这只骄傲的公鸡只是在谷粒旁稍作停顿,随即头也不回地离开,对籼稻毫无兴趣。
糯禾是在占里地区独特的生态条件及当地侗族特殊的耕作制度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地域性很强的地理生态型稻种。糯禾具有适应林区山地环境的以下一些特点(严奇岩,2008: 176~183)。
第一,糯禾多数有芒。占里群山环抱,古木参天,鸟雀野兽甚多,糯禾因为长有长芒而能够抵抗鸟兽侵害,并很少感染病虫害。
第二,抗逆性强。糯禾具有耐烂、阴、冷、锈田的能力,种在泥脚特别深的烂泥田、阴水田、冷水田和锈水田中都能长势良好,说明糯禾具有较为广泛的生态适应性。
第三,糯禾对光、湿反应不敏感,适应多雾、湿度大、阳光直射时间短的自然环境。因而在寒热变化相对频繁的高山峡谷地区和背光的阴山田及林区,糯禾也能生长良好。
第四,糯禾不易脱粒、不伏倒、不恋青。糯禾伏倒后能够自立,即使遭到风吹雨压也能继续灌浆成长。这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特别是高坡梯田,多秋风灾害。糯禾不易脱离,遇风也不会减产。
第五,耐粗作。糯禾在土壤贫瘠、土层薄的山坡梯田生长,在少施肥、缺乏管理的情况下,产量也不低。这些说明,糯禾适应占里山区土壤贫瘠、距离村寨遥远、村民疏于管理的特点。
第六,扬花期较耐阴雨低温天气,在低温雨天也能扬花结实,适应于占里山地气象灾害中的秋风冷和秋雨绵的特点。
同时,糯禾营养丰富,气味芳香,做成米饭软而黏,油质多而不黏手,香甜可口,食而不腻,享有“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蒸饭十家香”的美誉。糯禾适应了占里的生态环境,几百年以来一直作为主要农作物和侗家生活的主食生长在占里的层层梯田中。游修龄通过对百越族系的糯稻文化的研究指出,糯的语源是古越语称稻为“善缓”,很可能古越族就是以糯稻为主食的。秦汉以后百越族迁徙到西南各处,其后裔还保留以糯为主食的传统习惯,在西南少数民族及泰缅边境依然存在一个日常饭食以糯为主的“糯稻文化圈”(游修龄,1995: 113)。因此,黔东南地区是中国典型的糯禾文化区。隶属于这个文化区的占里,历史上长期形成了一套以糯米为中心的生产、生活等文化习俗,糯禾也是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
二 生产安排与工具
在占里社会中,一年的农事安排,如表2-3所示。
表2-3 占里一年的农事
注:表中月份为公历
占里虽然有从早忙到晚,全家总动员,片刻不得闲的农忙期(插秧期和收获期),但更多的是扛枪打鸟、悠然自得的闲暇时刻。与现代紧张忙碌的生活相比,占里的生活节奏明显缓慢了许多。下面我就以11月和12月为例,简单介绍占里人在农忙季节和农闲季节中一天的生活安排(见表2-4)。
表2-4 占里一天的生活
∗折禾期间,放养在稻田的鱼也已经长成。占里人一般直接烤来吃,不需油盐烹调,自有一股清甜之味。
∗∗因为糯禾的芒很长,沾在人的身上很痒,所以,就算再累,男人们回家后还是必须要用水洗洗才会觉得舒服。
∗∗∗孩子们吃饭没有一定的准则,肚子饿了就去抓一把糯米饭吃。所以,主妇们每天一早都要做一大桶糯米饭,这样即使父母不在家,孩子也可以找到吃的。
∗∗∗∗此处所列的活动为已婚且有子的女性的;未婚或不落夫家期间的女性,在农闲时节,大多三五为伴,晚上住在一起,等着男性来“闹”。
通过表2-4可以看出,占里社会男女有别、老幼分明:男子主要负责种田这些家庭生活以外的工作,如插秧、折禾、挑柴、烧炭等;女子则无论在家庭内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她们除了承担家务、生养孩子、纺纱织布外,在农忙时还要随男人一起上山劳动;老人多半负责养猪、放牛、看小孩等,体力好些的也会在农忙时上山帮忙;小孩子在占里社会中是被保护的对象,基本不参与家务劳动和农业生产,无忧无虑地度过童年时光。男女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直接决定了这个社会对男女性别的重视程度。作为一个生活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中的占里人,他自己也承认男子在劳动生活中的重要性,“没得男不能上山做活路”;但同时,他也无法否定女子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许他无法用话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没得女也不好”的朴素话语说明了占里人不歧视女孩的原因。占里,是一个对男女同样重视的社会。
可以说,占里人个个都是务农的好手。在长期的农业生活中,他们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和技巧,例如,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有以下十种(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1964: 5~6)。
1.木牛 为一根约八尺长的杠,据两端一尺处各镶木楔,成直角形。两楔平行,裸部长五寸多,前楔之后系一条绳,绳的一端系于犁上。犁田时,前面一人肩抵木楔,手拉绳索前行;后面一人也以肩抵木楔,双手掌握犁前行。
2.犁 犁田工具。犁、铧口和犁鳖均为铁质,其余部分是木质。1953年,犁木牛才开始传入占里,以前是用锄挖田。
3.耙 耙田工具。一般为八齿,自耙齿的尖端到把柄,高越一尺五寸,分木齿和铁齿两种。以前木齿耙较多,现在铁齿耙比较多。木齿耙纯木质,耙齿用麻栗树制成,质地坚硬,重约三斤半;铁齿耙除耙齿是铁质外,其余部分为木质,形状与木齿耙相同,但要重一些。
4.锄 在农业合作化以前,当地耕田用锄翻土。1953年开始,由龙图人教占里人拉“木牛”,同时传入犁四架,开始犁耕。锄分老式和新式两种,均为木柄铁锄。老式锄宽四寸,重三至五斤;新式与老式形状相同,唯宽度稍窄,但挖土效率较高。
5.薅秧耙 除草工具。从柄到齿为纯木质,耙齿四颗,齿长四寸左右,宽约三寸。使用时,以双手握柄,顺着籼稻和糯禾的行距和株距空隙薅除杂草,每人每天能薅秧田一亩五分左右。该工具1958年传入占里,在此之前人们主要用手薅秧,效率较低。目前看来,如果田里杂草较多,仍然需要用手薅秧。
6.镰刀 分为老式和新式两种。老式镰刀是由本地铁匠打制而成,新式镰刀是由外地买进来的。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老式镰刀比新式镰刀的刀身略宽且厚,刀尖略勾而曲;新式镰刀的刀身与刀柄接口处是平的,用来割草时能够贴近地面割至草茎;老式镰刀的刀柄接口处高过刀面五分,割草时不能贴近地面,但是这种镰刀比较适宜于割籼稻。镰刀(不论是新式还是老式)平时放在背篓中,是占里男人上山做活路时必带的劳动工具之一,用途十分广泛。
7.摘刀 折禾工具。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一块木板或者竹片嵌上锋利的钢片或者铜片,上端钻孔系绳,夹在中指与食指之间使用,类似农村自制的月亮形小木梳,刀片置于梳齿中部;另一种构造更为简单,只用一个刀片,既无木板,也无竹片,直接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使用。摘刀为当地制作,手脚麻利者使用摘刀,一天可折禾六十公斤左右。
8.谷桶 用作收获籼稻的脱粒工具。木质,木料一般用梧桐树或者杉树由本地木工打制而成。谷桶上宽下窄,侧面成梯形,体积不等,大小不一,但以一边能站一人并可甩打籼稻为准。谷桶可装三百公斤,可同时供四人使用。现在还有一种经过改良的新式谷桶,外形与老式谷桶相似,只在桶内加入一滚轴,上面满布铁齿。脱粒时,一人站在谷桶前,踩动外面的踏板,带动桶内的滚轴以完成脱粒。这种改良的半机械化谷桶将脱粒的效率大大提高,一位成年妇女用不到半天的时间即可脱满一桶谷粒。
9.判刀 用来砍田塍边的杂草或用于开荒山砍刺蓬的工具。铁刀木柄,刀长约一尺,柄长约三尺。一个劳动力每天可以砍宽约两亩的田塍或同等数量的杂草荒木。
10.柴刀 砍柴工具,有时也用于修理农具或桌椅板凳。占里的柴刀有新、旧两种。新式柴刀由外地购入,刀尖略微勾曲,全长约为二十二厘米,宽约四厘米,除刀柄外重约一斤三两;旧式柴刀由本地铁匠打制,木柄刀,全长约为二十五厘米,宽约五厘米,除刀柄外重约一斤六两,类似刺刀,与新式柴刀相比,较为笨重。
这些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占里人在农业活动中的效率,提高了产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三 生产禁忌和仪式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三这段时间,各家要把家里的利器如刀、火钳等藏起来。占里人认为利器和各种物体都是有灵性的。人要过年,万物也要过年,不能用利器去伤害它们。新年里,除了青菜以外,也不准吃其他蔬菜。青菜是新年里所有佳肴中唯一的绿色食物。占里人认为,吃了菜就会伤了人与自然界的和气,唯有青菜例外。过年也不准到别人家去吃东西、喝水等。占里人认为,如果过年在别人家里吃东西,来年就会因为歉收而去讨饭。
过了正月,进菜园之前要先把脚底板烤热,以免惊了地气,使来年菜园里的菜歉收。
插秧开始之前要先耙田,要耙田则要先举行仪式:白天将犁耙取出来沾水,晚上杀猪或杀鸭敬牛,以表示插秧季节的开始,以及牛辛苦工作的开始。插秧开始之前,要找一个吉日试插,称为“开秧门”。晚上杀鸭庆贺,预祝秧苗茁壮成长。从这天开始不准再杀鸭,直至插秧结束。插秧结束后,选一个吉日宰杀刚长大的鸭,目的是敬奉禾苗,感谢禾苗对鸭子的养育。六月六这一天也要杀鸭子庆贺节日,希望秧苗快快长大。
六月六之后的第一个巳日要祭“香婆”。据说,香婆对地里棉花的成长有特殊的贡献,所以大家要杀一只鸭子敬奉香婆。
八月初一以后,籼稻逐渐成熟。全寨选择一个吉日举行吃新节,在吃新节上必须要吃鱼,还要用牛肉来款待客人。吃新节以后,人们就可以开始吃新米了。吃新节是表示对丰收的迎接以及对即将受到刀割的籼稻和糯禾的赎罪。占里周边村寨吃新节的日期不一,大家也乐于借这个机会放松心情,拜访朋友,大吃大喝一通。有些村寨,如银潭还会举行斗牛比赛,借以表示对力量的崇拜。
糯禾成熟以后,从田里收回家要先在禾晾上晒干,然后收进禾仓,入仓时要将新米和旧米分开堆放。因为各家的禾不一样多,全部收入禾仓的时间有先后之分,但是,先收完的人家也要在禾晾上留一两把禾,等最后全寨共同约定一个吉日,大家一齐将自家禾全部收入禾仓。全部入仓后,人们用木楔把禾仓的门塞紧,晚上杀牛、杀鸭庆贺丰收。
占里人在生产过程中种种的禁忌和仪式,说明了他们对自然的一种敬畏态度。面对不可预测的自然界,占里人难以或者不想征服它,所以希望能够借助这些禁忌和仪式取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这种态度,表现了占里人视自然为主,视自身为客,顺应自然规律而发展自我的一种思想价值观。
四 改糯为籼
“改糯为籼”是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进入国家体系后经历的一次农业上的冲击。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改土归流和屯田制度后,汉族移民不断迁入黔东南民族地区,并带来汉族的耕作方法、生产技术和农作物品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使当地的糯禾种植开始受到冲击。民国时期继续开展改糯禾为籼稻的政策,建立了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仅开展大规模宣传,还对改糯为籼成效大的地区给予奖励。在这种情况下,糯禾种植面积不断缩小。但是,籼稻改种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坝区,一些偏僻地区的糯禾种植比例依然很高,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江县糯禾面积占82.4%(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2008: 403)。新中国成立以来改糯为籼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大跃进”期间,从江改种籼稻面积达到62%,糯禾种植面积一度锐减,占里也不例外。但是,这种不顾农民意愿、违反因地制宜原则的政策,虽然是迫于政治压力,但遭到了人们强烈反对,民间出现了多次抵制,甚至“你播我耙,你栽我拔”的情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从江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1997:31~32)。1976年以后我国开始调整改糯为籼的政策和力度,适当安排糯禾种植的比例,并划出一定糯禾区域,以发挥地方产品优势,占里的糯禾种植才重新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改糯为籼”的推行,主要是强调籼稻的产量高于糯禾,而忽视了糯禾比籼稻更加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情况。鉴于占里的耕作技术和方法,以及冷水田占大多数的客观情况,民间有“禾田种谷,饿死一屋;谷田种禾,胀死老婆”的说法(程良炳,1981:2)。而且,糯禾种植系统是当地侗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生态-文化复合体,是鱼稻共生结构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价值,不仅是一套综合的技术体系,还适应占里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改种籼稻以后,不仅破坏了“鱼稻共生”的生态农业,还导致森林植被的变迁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使当地生态失衡。更重要的是,改糯为籼还导致了当地传统文化的急遽变迁。糯和鱼在当地各种民俗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在生产、生活习俗中占有重要地位,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鉴于此,籼稻种植在占里一直没有取得优势地位。
“改糯为籼”是占里被纳入国家体系之后,与国家大传统之间的第一次博弈,结果是地方小传统获得胜利。地方小传统之所以可以获得胜利,除了得益于地方偏僻、中央政权力有不逮以及特殊的生态环境确实适应糯禾的种植之外,还得益于占里一直保持一定的人口数量。马文·哈里斯认为,人口的压力是促使人们改进技术的动力。因为随着人口增加,原有技术下粮食产量已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求,这迫使人们去对产量和技术进行改善和革新;反之,如果人口不增加而保持一定的量(未超过报酬递减的点),人们只需维持原本的生产技术即可(哈里斯,1988b: 56~62)。占里清朝中期确定了控制人口的思想之后,三百年以来基本保持人口不变;没有人口的压力,使得占里在与大传统的博弈中,居于优势地位。当某些村寨为了增加产量以养活人口而不得不妥协的时候,占里还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今日之占里人不得不说,祖先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