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原文《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载《南开学报》1987年第3期。文章发表时本人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生。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问题,实质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说到底是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如何结合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理论界的认识分歧颇大,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看法:①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论;②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主从复合论;③计划机制同市场机制的互相排斥论。笔者赞成有机结合论。但是,笔者认为两种机制的有机结合,既不是从外部发生的“板块式结合”,也不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主要特征的“胶体式结合”,而是两种机制在动态变化中所达到的“耦合”。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此处指不完全的计划机制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的耦合过程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过程,首先并主要表现为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耦合过程。

“耦合”最初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乃至相互联合起来的现象。例如,电子设备中放大器级与级之间信号的逐级传输,就是一种通过阻容的耦合或者通过变压器的耦合,两个线圈的互感则是一种通过磁场的耦合。

随着控制论特别是经济控制论的产生和发展,“耦合”这一概念的含义进一步宽泛化了。它不再仅仅是描述物理现象的专有名词,而是生动形象地描述经济运行的控制过程及其机理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正如波兰著名经济学家、经济控制论的先驱兰格教授明确指出的:“控制论研究的系统是由依靠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因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叫作耦合。”〔波〕奥斯卡·兰格:《经济控制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第12页。着重号是引者加的。“从狭义说来,每种机械都是一种耦合元件组成的系统。在这类系统中,根据机械和电器原理形成了因果关系。一种因素运行是与之耦合的另一种因素运行的原因,而第二种因素又进一步影响与之直接或间接耦合的因素。化学、生物学和其他类似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耦合元素的系统,在社会经济过程中也有类似机械耦合系统中的情况。”〔波〕奥斯卡·兰格:《经济控制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第12页。着重号是引者加的。应当指出,社会经济过程中的耦合现象与机械耦合系统中的情况相比要复杂得多,不能简单等同,但兰格教授的阐释毕竟有着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因此,如果我们把经济控制论所使用的“耦合”概念进一步推广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并附之以动态含义,那么,经济耦合就是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各相关系统及其构成要素间的因果联系,以及相关系统及其构成要素间互相影响、制约、渗透乃至新机能的生成过程。这种特征在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耦合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众所周知,市场机制在传统的(未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所占的地位微乎其微,调节和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是“计划机制”,它实际上还是一种不完全的计划机制。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大了。但它同不完全的计划机制一样,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也还必然是不完全的市场机制。不完全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不同于完全的、纯粹形态上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在纯粹形态上,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要素特征主要表现为单一性和单向性。第一,就决策要素来说,计划机制偏向于纵向的硬性指令决策,市场机制则偏向于横向的弹性参数决策。第二,就动力要素来说,计划机制偏重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精神刺激,市场机制则偏重于个人和局部利益与物质刺激。第三,就信息要素来说,计划机制主要依赖于垂直指令、“响应计划”和信息反馈,市场机制则主要依赖于价格指令、水平信号传递和信息反馈。第四,就相关数据及变量关系要素来说,计划机制主要依据实物指标和静态参量,市场机制则主要依据价值指标和动态参量。不仅如此,纯粹形态上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职能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单向性。计划机制的职能主要表现为:①闭环控制,排斥外部环境的干扰,实行封闭式的纵向控制;②层次控制,依靠严格的行政机构网,实行逐级指令控制;③程序控制,以时间参数为主要依据,以规模经济水平为重要标准,时间参数越大、规模水平越高,控制越严;④提前控制,主要依据一定的参数变量和函数关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形势,预测经济活动的必要量值,确定经济发展计划。市场机制的主要职能则表现为:①开环控制,内外经济环境交叉,经济行为主体间开放式横向协调;②跟踪控制,经济行为主体仅仅是市场信号的接收者,通过信号跟踪,逐步达到市场动态均衡;③自适应控制,经济行为主体互相制约,并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自我调节、自动适应。显然,不完全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还远未达到上述特征性所反映的内容和要求。无论在机制要素特征性上,还是在机制职能特征性上,两种机制还都具有明显的“不完全”性。

不完全的计划机制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互倾斜,逐步实现耦合的。这种“耦合”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机制要素的耦合。在这里,耦合主要呈现为一种“并联耦合态”。注1在这种耦合态中,原有的不完全计划机制和不完全市场机制的要素特征出现交感与叠加,并逐步导致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要求的新的运行机制的生成。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如图1所示。

注1 这里所使用的“并联耦合”以及下文的“反馈耦合”,均是从控制论中借用来的。并联耦合的数学一般表达式为:yy1y2T1x+T2x=(T1+T2x;反馈耦合的数学一般表达式为:

图1 机制要素的耦合过程

注:图中“→”表示耦合的具体过程,反馈与生成;“⊕”表示交叉、互感与叠加。

经过图1中所示的一系列反复交感与叠加,原有的两种不完全经济机制便逐渐耦合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所特有的机制——计划市场机制。“计划市场机制”是目前可以接受的一个一般提法。但这种提法本身还不能说是很科学的。然而,由于客观现实还没有为我们提供做出其他概括的条件,故本文暂沿用这一提法。

第二,机制职能的耦合。在这里,两种不完全机制的耦合过程主要呈现为一种“反馈耦合态”。在这种耦合过程中,不完全的计划机制所具有的四项基本控制和调节职能与不完全的市场机制所具有的三项基本控制和调节职能并联反馈,共同作用于经济运行过程,并通过其职能与经济运行过程、职能之间的交叉、互感、叠加与反馈,逐步达到最佳耦合,实现对经济过程的最佳控制与调节,形成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畅通、协调运行的内在机制。这个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展开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的新的调节与控制过程

注:图中“→”表示耦合的具体过程,反馈与生成;“⊕”表示交叉、互感与叠加。

当然,不完全的计划机制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实现耦合的两种情况并非孤立存在的。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这两种“耦合态”必然要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并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使两种机制最终达到耦合。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耦合的原因及实现最佳耦合的条件

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完全的计划机制与不完全的市场机制逐渐达到耦合,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究其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三条:第一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诸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是所有制形式多重化、经济行为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三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内在本质联系的客观要求。这三方面的具体内容详见拙作《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与所有制结构改革》,《南开经济研究》1986年第4期。总之,两种经济机制必然归向耦合,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决定的。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事实上还只能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商品、货币关系以及市场的存在。它在客观上要求那只早已存在的、众所周知的“看不见的手”,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过程进行自动调节。这是一条“经济铁律”,不容回避。但同时也必须看到,那只“看不见的手”是靠追踪市场经济活动的信息来最终发挥其调节功能的。而市场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关系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目标各异,互相交叉。它必然使市场经济活动的态势带有盲目性,从而使市场机制本身也必然带有不可否认的内在局限性。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经济不仅是商品经济,而且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体生产方式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劳动的按比例分配还需要有另一只举世瞩目的“看得见的手”(计划)来调节。“两只手”相互协调配合,对社会主义经济过程进行能动的调节,正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优越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到之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要求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一体化,并作为一个统一的机制来调节和控制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以造成社会经济的发展比例、速度和效益长期协调、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的又一条“经济铁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是,两种经济机制必然归向耦合,不等于说它们一定能在短时期内顺利实现耦合。要实现两种机制的耦合并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形成的内在基础及其前提条件来看,有选择地、逐步地、在较大范围内放开国营大企业,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是关键的一环。放开大中企业问题,实质上是所有制形式的改革和财产关系的调整问题,其目标在于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微观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大部分国营小型企业已经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逐步放开搞活了;那些完全自负盈亏的集体企业,经济效益一般也比较好。目前的突出问题是一些国营大中企业还没有真正放开、搞活,而大的不活,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就不可能完全顺畅。所以,搞活占全国工业企业利税收入60%以上的国营大中企业,使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经济运行中逐步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实现企业的自主经营,是巩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行为及其机制逐步走向合理化,使企业不断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企业再投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细胞。这样,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软预算约束”“投资饥渴”“扩张冲动”“消费早熟”,乃至经济发展中的非规范化周期波动等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不完全的计划机制与不完全的市场机制耦合的有力纽结,为经济体制的较快转轨和两种机制的耦合提供内在经济基础和必要前提。

第二,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形成的外部经济环境来看,有重点、分步骤地尽快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是实现两种机制耦合的重要经济条件。市场是不完全的计划机制与不完全的市场机制耦合的“器”。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两种机制的耦合和新机制的生成就无从谈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市场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已经出现了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但还远远不够,资金市场、股票和债券市场以及职业市场等还远未形成。这就在客观上严重妨碍了不完全的计划机制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的耦合。例如,在金融机构与国家职能合二为一、金融企业由国家垄断经营的条件下,金融企业之间必然缺乏经济竞争,其结果必然是助长金融企业之间在局部利益上的互相攀比。金融企业行为非合理化,必然严重阻碍乃至损害国家正确运用金融这一杠杆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合理控制与调节。又如,在劳动就业由国家统包,劳动力归部门、地区和企业所有的条件下,不存在劳动者自由选择和交换职业的市场,劳动者就没有失业的“危机感”。这种情况,必然在客观上导致在业劳动者不珍惜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尽职而不尽力;造成劳动者用非所长,浪费人才、人力;导致劳动者之间在收入水平上互相攀比,使劳动者个人收入刚性强化,出现收入变动的逆反效应。所有这些,在一定条件下又形成链式反应,进一步诱发和刺激企业行为短期化,使企业重消费、轻积累,甚至出现“反经济核算”“反宏观控制”的倾向。实践证明,该放开的市场不放开,该管住的东西也必然管不好,使经济关系的协调受到非市场关系的强烈阻挠,造成经济关系不顺。其结果必然使不完全的计划机制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无法顺利实现耦合,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不能形成,社会经济也就无法协调发展。

第三,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形成的内生特征来看,全面深入地揭示和阐明这一机制的可操作的数量模型,综合运用各类经济杠杆,是实现不完全的计划机制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耦合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客观性,即它的产生和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完全由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二是可操作性,即人在客观机制面前所具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实现两种机制的耦合,不仅在于承认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客观性,而且在于阐明它的可操作性。在目前,阐明后者是关键。为此,必须做到以下两点:①阐明制约经济发展、反映客观经济运行机制内在要求的重要经济变量和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调节和控制经济运行的各种数量模型。例如,通过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总收入与税收总量、储蓄总量、消费总量、政府支出以及各项投资总量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调节市场总量关系的财政模型;通过揭示国民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结构比率、投资增长率、投资效率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调节市场需求结构的投资模型;通过揭示收入增长率与资金的边际效率、劳动的边际效率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调节市场供给结构的收入决定模型等。根据不同数量模型,求出各种变量关系的弹性系数,按照不同弹性系数的指示,调节各个变量的流量规模和效率,达到操作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目的。但由于反映经济运行机制内在要求的经济联系中,还有许多无法直接通过经济变量来表现的因素,因此,还必须做好另一方面的工作。②综合开发和运用各类经济杠杆,利用经济杠杆对经济活动的刺激、启动、诱导和抑制作用,达到操作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目的。这里强调的是经济杠杆的综合开发和综合运用。只有真正做到这两点,不完全的计划机制与不完全的市场机制的耦合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耦合的具体形态和新机制的形成与实现

不完全的计划机制与不完全的市场机制的耦合和新机制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举成功。这不仅因为它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和理论准备还不足;而且因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本身还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我们的认识能力与这个“必然王国”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只能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去探索与认识它。

由不完全的计划机制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耦合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计划市场机制,是从总体上、最高层次上调节与控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它大体上要经过三个阶段、借助于三种具体形态而最终形成。

第一,初始的粗糙形态。这是在不完全的计划机制与不完全的市场机制耦合过程中形成的计划市场机制的第一存在形态,是新机制的雏形。其主要特点是,处于耦合过程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之间,界限还较明显,相互间还存在较多的碰撞和摩擦,并表现为二者间的相向倾斜与反向扩张的互相交叉。所谓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增大市场调节的比重等,正是这种特点在理论、政策和实践上的具体表现。这是计划市场机制形成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实质上是调节和控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旧机制向新机制转轨的起始阶段。

第二,过渡的中间状态。这是在不完全的计划机制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耦合过程中形成的计划市场机制的第二存在形态。其特征是“过渡性”,是计划市场机制从初始向成熟发展的一个中间阶段。这时处于耦合发展中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互间的划分边界已经开始模糊,借用生物化学的术语,即二者已开始进入“有机化合过程”。随着耦合条件的逐渐完善,不完全的计划机制与不完全的市场机制之间旧有的反向扩张力受到抑制,新生的相向倾斜力则相对增大,于是亲和逐渐取代排斥,并逐渐导致宏观管理的微观基础和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双重间接控制机制(间接的行政控制机制和间接的市场控制机制)的形成。这是计划市场机制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位一体”的近期目标模式即宏观间接控制-完善市场体系-企业充满活力三者互相配套的模式。就是与此相适应的。

第三,成熟的完成形态。这是在不完全的计划机制和不完全的市场机制耦合过程中形成的计划市场机制的第三存在形态,也是它的理想形态。对于这一形态的特征,人们的看法迥然有异,焦点集中在它对经济过程的调控机能上。有人认为在计划市场机制的这一存在形态上,自觉调控完全支配了自发调控。有的人则持完全相反的观点。笔者认为,在这一存在形态上,自觉调控与自发调控并无不可逾越的界限,而是基本上耦合。当然,计划市场机制发展到成熟阶段,并不等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已消失。但是,矛盾的内容要发生变化。就经济运行机制本身来说,原来的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之间的碰撞与摩擦将不复存在,大量存在的将是计划市场机制内部的矛盾与摩擦。这种矛盾与摩擦主要表现为宏观调控机能与微观行为倾向之间的矛盾与摩擦。这是与社会主义经济本身的特征性——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正常矛盾和摩擦。计划市场机制本身通过这种摩擦而得到修正,并借助于这种修正来发挥其应有的调控机能。这一点正是计划市场机制达到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由此可见,计划市场机制的形成过程是不完全的计划机制与不完全的市场机制在动态耦合过程中,通过交叉互感、“有机化合”最终完成的。

计划市场机制的生成过程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和实现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构成其主要内容。计划市场机制的形成、完善与实现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与实现过程。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朝着党中央提出的“三位一体”近期目标模式指出的方向健康地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改革过程也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和棘手的问题。例如,1984年第四季度至1985年我国工业生产出现了超高速增长,随后,1986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又出现了大幅度滑坡;投资饥渴与消费早熟不仅相互交织,而且强度加剧;收紧银根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并发;各种类型的黑市对于“黑市”活动,笔者主张多做经济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一侧面的探讨,来从反面观察和发现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更深入地揭示适合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内在要求的客观经济机制。出现发展势头;等等。出现这些问题,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相反,它一方面说明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另一方面说明了改革的希望和关键所在。因此,无须对改革的近期乃至远期目标发生动摇,需要的是站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高度,面对现实,对已经出现和还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乱麻”中理出一个头绪,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子,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改革实践,当前要抓住所有制关系改革和财产关系调整这个关键,坚持从所有制结构改革入手,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所有制社会结构(主要指各种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内部结构(主要指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各种经营形式)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加快所有制内部结构改革的步伐,以利于冲破所有制关系上存在的不合理束缚,使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均走向合理化与协调化,促进与计划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微观经营机理的形成。

计划市场机制的形成、完善与实现,不仅依赖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实现,而且依赖于下述两个基本要点的探讨与阐释。第一,把计划市场机制具体化为各种具体经济机制,如与计划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财政机制、信贷机制、投资机制、分配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企业经营机制与工资机制等,建立起以计划市场机制为最高层次,以其他具体机制为中间层次和最低层次的“塔式”机制体系,以便于实现计划市场机制体系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更具体、更直接、更有效的协调、控制和刺激。第二,把反映计划市场机制要求和经济运行轨迹的各种具体经济机制,再进一步具体化为各种可操作的经济模型、经济杠杆、经济手段和经济政策,以便实现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要求,达到符合经济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控制与调节。这两个方面的具体化过程,实质是抽象的计划市场机制还原为具体的经济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计划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实现过程。计划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实现,还有待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经济工作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