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比较优势动态化
罗伯特·托伦斯(R. Torrens)基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思想于1815年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到赫克希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成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比较优势理论随后的发展主要沿着突破传统理论假定的方向展开,相继形成新要素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其中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新主流。其后,在继承与批判新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专业化分工理论以及技术差异、研究与开发等因素会对比较优势产生影响的观点的不断涌现使得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更为丰满。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对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它说明的基本问题是要素积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如何影响比较优势的变化。
一 比较优势动态属性
比较优势理论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而在贸易实践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比较优势陷阱”(洪银兴,1997;张小蒂等,2001;王佃凯,2002)、 “合成谬误”(Cline, 1982;徐建斌等,2002;张亚斌,2011)等问题。针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和国际贸易中的理论与现实悖论,一些学者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许多修正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思路。一方面,扩大了比较优势来源的范畴。针对比较优势来源把比较优势的范畴扩大到除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之外的制度(Clarida和Findlay, 1992; Redding, 1999)、人力资本(Leontief, 1959; Grossman和Maggi, 2000)、技术(Gruber和Vernon, 1982; Krugman, 1987)、规模经济(Helpman和Krugman, 1985; Tybout, 1993)、专业化经济(Yang和Borland, 1991)和市场需求(Krugman, 1991)等方面。另一方面,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针对国际贸易中遵循的静态比较优势,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Krugman(1987)、Grossman和Helpman(1999)在研究中都使用了“动态比较优势”(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这个概念,并给出了比较一致的含义:静态比较优势指的是现时的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指的是转换中的比较优势。
从萨缪尔森(P. Samuelson)和巴辛尼蒂(P. Pasinitti)的动态贸易模型开始,林德尔(B. Linder)的产品差异化理论、弗农(R. 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巴拉萨(B. Balasa)的外贸优势转移假说无不体现出比较优势的动态性,比较优势随着资本的积累、制度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而转换,一国的比较优势将随着该国的要素供求状况而发生变化,新的比较优势将不断产生。格罗斯曼(G. M. Grossman)和赫尔普曼(E. Helpman)在1990年和1999年从研究与开发的角度推进了比较优势理论,使比较优势分析从静态扩展到了动态,他们运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产业组织等概念和思想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认为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等可以培育出新的比较优势,实现比较优势的转换或获得新的比较优势。
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充分说明了比较优势动态性。杨帆认为比较优势从来就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不存在什么“静态比较利益”,只不过在具体问题上,人们一般要从现实存在的比较优势出发,并且有意无意地主动或被动地把它长期化、固定化而已。王学武等通过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使得劳动力到人力资本这一要素的比较优势的动态性更加明显,熟练劳动者和人力资本都可以经由后天培养并可较快形成,把世界各国分为各个阶梯,比较优势可逐级替代,并强调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与某种生产要素快速积累之间的动态联系。佟家栋认为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自有之意,忽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可能是理论误区之所在。
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从显性到潜在、从内生到外生、从静态到动态,最后扩展到竞争理论,充分揭示了比较优势动态化的内在属性,为比较优势动态性研究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得比较优势动态性更加凸显。
二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及动态表现
从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到赫克希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产业内贸易”“贫困化增长”和“比较优势陷阱”等贸易现象中以比较优势原理为基础不断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可称之为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有产品异质性模型、市场结构模型、规模经济模型、要素变动模型等。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1.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又称《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比较好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方式和国际贸易利益。斯密认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根本原因是生产产品在成本上的绝对差异,若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那么国际贸易会使双方获益。斯密运用裁缝和鞋匠的例子,分析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若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其他国家高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就在这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每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原因,并且批判了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总的来看,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具有以下两方面积极意义。一方面,绝对优势理论明确肯定了国际贸易可以为参与贸易的双方带来经济利益,从而为各国之间开展自由贸易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斯密将自己反复论证的“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理论推广到国际贸易领域,并坚信,国与国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同样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结果是各国生产的物质产品都会增加,消费水平都会提高。斯密最后指出,一国的财富只有在不断扩大的国际贸易中才会增加。另一方面,绝对优势理论可以用来解释需要特殊自然环境或技术方可生产的产品的贸易。如果一个国家不具备生产咖啡或香蕉的自然条件,那么就必须进口这些产品,因为由本国自己来生产成本将是非常高昂的。此外,如果一国根本不具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熟练劳动和尖端技术,那么它也不得不进口这种产品,而不是自己生产。
但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从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该理论的最大不足在于其暗含的前提是贸易双方至少拥有一种成本绝对比对方低的商品,即一国至少有一种绝对优势产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如果一国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劣势,这时会不会发生国际贸易呢?如果发生国际贸易,那么处于比较劣势的国家是否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呢?对于这些问题,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不能回答,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给出了解释和答案。
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利用2 × 2模型论证了比较成本理论。李嘉图运用以英国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棉布和葡萄酒这两种产品为例进行模型分析,提出了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更为广义的比较优势而不是狭义的绝对优势,成功地论证了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贸易互利原理是更为广泛的国际贸易现象的客观基础,解释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能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得利益。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更有其严密的逻辑性和很强的实用性,最根本的一点是说明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均高于另一国时的贸易互利性问题。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等,A国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其成本都高于A国,成本都低于B国,劳动生产率都高于B国,处于绝对的优势;而B国则相反,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其成本都高于A国,劳动生产率都低于A国,处于绝对的劣势。这时,A、B两国仍然可以根据“两优取强、两劣取弱”的原则进行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好处。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不是在所有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A国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B国也不必停止生产所有产品,而应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分工和自由交换,两国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产量,世界也会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合理解释了绝对优势国家和绝对劣势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又是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重大发展。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发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做了理论上的论证,对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成为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模型基于生产只投入了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的假定,而实际上任何生产过程都是劳动与资本这两种要素(甚至更多要素)的结合,经济体的产出效率也取决于这两种要素的效率及其结合的适宜程度。因此,赫克歇尔和俄林在他们的要素禀赋模型中引入了资本这种生产要素,进一步拓展了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
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如果像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所假设的那样,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那么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就是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地解释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现实中的比较优势不仅要考虑劳动这一要素,还要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和矿产资源等)。在所有造成国家间商品相对价格和比较优势差异的可能原因中,赫克歇尔和俄林将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独立出来,作为国家间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原因,形成了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根据2 ×2 ×2模型,假设两个国家之间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认为产品的相对价格唯一地由其相对成本决定,而相对成本是由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或要素的相对价格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国某种资源的供给相对比较充足,其价格就会相对比较低,因而生产时要大量使用这种资源的商品的成本就会比较低。要素禀赋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模式和利益,而且揭示了一国比较优势的来源。这是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模型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一般来说,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劳动力价格会偏低,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会相对低些,而在那些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里,资本价格会便宜些,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可能会有利。因此,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这一理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因此,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者说是由外生比较优势决定的。
4.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对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已是比较成熟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赋予了优化资源配置以崭新国际角度,强化了自由贸易政策最优的规范结论。
自由贸易为各国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相互依赖的竞争机制使一国有限的资源相对地集中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部门里,并通过国际贸易满足和提高各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要素禀赋论说明一国按比较优势的原则来组织生产和贸易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反之,任何背离比较优势原则的行为,都将损害本国的利益和降低别国的利益,并造成资源的无效率和浪费。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含义。既然按比较优势原理进行生产和贸易会使一国从贸易中获利,那么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应该采取比较优势原则,实施自由贸易政策。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不切实际的赶超战略不但不能使经济得到很好发展,反而有损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1.克鲁格曼等的规模经济模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根据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应该主要发生在产业间。因此,基于产业内贸易的现象,克鲁格曼、迪克塞特与斯蒂格利茨在规模经济的假定下建立起了规模经济理论模型,主要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理论上的解释。
克鲁格曼认为,国与国之间之所以进行贸易和从事专业化生产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或技术上存在差别。因此,各国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二是规模经济使每个国家只能在一些有限的产品和服务上具有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克鲁格曼把规模经济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规模,内部规模经济则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业规模。无论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的扩大都能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规模经济理论指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规模的不同。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就不能仅仅由要素价格的差异得出,必须加入生产技术的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经济规模的不同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不同,也就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因此,在资源禀赋相同的情况下,规模经济可以引致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从比较成本的角度说明了规模经济是构成比较优势的重要内容。
2.兰卡斯特等的产品异质性模型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与需求多样化相适应,产品是具有异质性的,产品的种类是多样化的,这就与规模经济构成了矛盾。兰卡斯特等人所构建的产品异质性理论模型正是旨在解决这种矛盾。产品异质性理论模型基于以下两个重要假定:一是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型的,市场上的产品是“异质”的,每个国家生产许多细分的产品系列,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产品系列都有均等的需求;二是每一种产品系列的生产都具有内部规模经济,即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异质”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即能生产“异质”产品的企业都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兰卡斯特将产品的异质性分为水平异质性、垂直异质性和技术异质性。水平异质性是指由产品的外观、牌号、地理分布、交易条件、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因素形成的差别。产品往往在核心产品特征上是完全相同的,相互间的替代关系比较密切,价格水平也较为一致。产品异质性理论模型在解释水平异质性方面的结论是:在产品具有水平异质性并且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资源禀赋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也能进行产业内贸易,并且这种贸易会增进两国的福利。垂直异质性指产品质量差别,由于质量存在差别,价格水平也各不相同。产品异质性理论模型对于具有垂直异质性的产品在进行产业内贸易时,人均收入水平较高、资本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质量较高的品种,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则出口质量较低的品种。而技术异质性通常是产品的个别核心特征经技术调整后所形成的产品异质,包括产品原有的部分核心特征的变化和新增的某些附加特征,它与动态的技术进步密切关联。
产品异质性理论把比较优势的分析由生产领域延伸到了消费领域,从消费的角度分析了比较优势的来源。
3.市场结构模型
市场结构模型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本身也是引发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其中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相互倾销模型对国际贸易发生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垄断竞争贸易模型认为,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假设市场没有行政进入壁垒,那么产业内厂商数目具有内生性,它取决于超额利润为零时的均衡位置。相互倾销模型则认为,垄断厂商作为价格的制定者,若能有效地实施市场分割,则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弹性采取“价格差别战略”或“价格歧视战略”,利用在国内市场“高价少销”、在国外市场“低价多销”的策略来占领产品动态比较优势需求弹性大的国外市场。如果两个国家都存在类似的市场结构或垄断厂商,那么,两国的垄断厂商都会采取类似的价格策略,从而形成所谓的“相互倾销”。虽然相互倾销会导致运输成本大幅提高,但这种行为所引致的国际竞争可以降低双方市场的垄断程度,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4.要素变动模型
要素变动模型着重考察要素禀赋的变动如何影响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贸易模式及福利效应的变化,主要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模型和雷布津斯基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模型认为,如果各国的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为零,各国使用相同的技术且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那么自由贸易最终会使世界相对要素价格趋向于均等。雷布津斯基定理证明在商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的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使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减少。如果增加的产品是出口产品,则该国的对外贸易量会增加;若不是出口产品,则该国的对外贸易量会减少,从而分析了一个国家拥有的要素数量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要素价格均等化模型和雷布津斯基定理都假定没有要素的国际流动,因此蒙代尔在进一步考察了要素国际流动效应的基础上,说明了要素的国际流动通过改变各国的要素存量结构和相对要素价格来影响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从而产生一种反向贸易效应。综上,要素流动模型的一个重要的隐含结论就是由于要素流动的作用,一国的比较优势是会发生转变的。
5.技术变动模型
要素变动模型假定技术是相同的且不发生变动,而技术变动模型则在要素不变的假定下考察技术变动是如何引致比较优势与贸易模式变动的。技术变动模型主要包括技术差异模型、技术转移模型和“干中学”与技术外溢模型。
技术差异模型是在H-O模型的分析框架中展开的,它证明了如果一国在某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它的中期生产可能性曲线仍偏向于该产品的生产,从长期来看,只要它能保持在该产品生产上的技术优势,它的比较优势也将一直在该产品的生产方面。
技术转移模型则进一步考察技术在国际转移的效应,证明一国技术进步对其比较优势及贸易格局的效应,取决于要素在该国各产业间的转移及技术国际转移状况。技术转移模型还主要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在“干中学”与技术外溢模型中,知识与技术或者是生产与投资的无意识的副产品,或者是有目的的研发投资活动的结果。这类模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技术进步的原因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6.综合发展模型
综合发展模型的典型代表是迈克尔·波特创建的竞争优势理论模型。波特在“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中,探讨了竞争优势在微观、中观和宏观方面的影响因素,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在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波特指出,有四种变量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这四个变量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扶持产业、企业战略及结构与竞争;此外,还包括机遇和政府作用两个辅助因素。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构成了波特所谓的国家“钻石模型”。“钻石模型”中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互相增强的利益,共同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从而为企业的成长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竞争优势提供了保障。
(三)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简评
从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中可看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最主要的局限性就是所描述的比较优势是静态的和外生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分析中没有考虑到比较优势是内生的、可转换的和可创造的,具有动态性。
在贸易实践的推动下,学者们不停地寻求解释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正是在这种不断解释贸易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比较优势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形成现代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说明了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第一,现代比较优势理论首先从完全竞争市场中走出来,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并将新经济增长理论引入贸易模式中来,考察了伴随着经济增长,比较优势的发展变化及其产出效应和福利水平影响,并揭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由于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而引起的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决定因素及内在机制,从而突破了以前的静态分析,突出了比较优势动态化。第二,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含义中的要素不断拓展开来。比较优势由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等传统的生产要素扩展到了不仅包含传统含义的技术、人力资本、市场组织、需求、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要素。第三,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不仅没有否定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传统比较优势仍然对国际贸易起着决定作用,但同时指出了传统贸易理论中固化了比较优势动态化,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可变的。这种比较优势的可变性不但源于固有比较优势的增强或减弱,而且后发优势或者说获得性优势的积累也会使一国的比较优势发生转变,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及管理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加速了一国比较优势的转变。第四,从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可看出,比较优势的转变,意味着一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可能失去,而新的比较优势可能产生,这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创造、转移和重新获得的过程。第五,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也给出了比较优势动态化的方向,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组织创新、规模经济等体现贸易品的技术性、差异性、市场垄断性。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李嘉图传统理论中比较优势包括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到波特综合理论中竞争优势包括成本优势和歧异性优势,两者之间存在根本的一致性。李嘉图的自然优势可能会同时形成波特的成本优势和歧异性优势,李嘉图的获得性优势也包含了成本优势的获得和歧异性优势的获得。从图2-1中可以看出竞争优势只是比较优势动态化的目的。
图2-1 李嘉图比较优势与波特竞争优势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