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一直从事中国社会转型中弱势群体的保护与发展领域的社会问题研究。自2006年以来,研究所与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al Conservation)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开始关注农户的人口动态性、农户生计及其引起的环境变迁问题。美国斯坦福大学的Gretchen C. Daily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生态学家,多年来,她一直倡导对环境保护有利可图的新生态经济,并在全球各地探索与寻找正在发生的可能迹象。2006年3月,我们在世界两大环境保护组织TNC、WWF与斯坦福大学共同合作的“The Natural Capital Project”项目的资助下,以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背景,将近年来在国际扶贫领域较为流行的生计分析方法引入了公共管理和经济学领域,在农户的人口动态性、农户的社会性别观念与行为、农户的生计决策形成机制、贫困与脆弱性测度和农户的环境观念与行为等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从2007年开始,这些研究领域相继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7309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JY071)等多个项目的资助。2008年4月,在西安市周至县政府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在秦岭北麓周至县的厚畛子乡、王家河乡、陈河乡和板房子乡组织了针对农户生计与环境变迁的问卷调查,将前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农户生计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四个主要专题:(1)包括外出务工和社会性别因素在内的家庭人口因素对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后果的影响研究;(2)基于收入与消费局部可分的农户生计决策模型研究;(3)农户的贫困与贫困脆弱性测度研究;(4)农户的环境观念与环境行为研究。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培养了2名博士后,已培养3名博士(已获博士学位)、数名硕士。上述专题的研究成果将陆续以专著的形式与读者分享。这些专题从不同侧面使用了周至县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考虑到专著的独立性和读者阅读的方便性,在每一本专著中都介绍了数据采集过程,但介绍的重点因研究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本书的研究重点是总课题专题一的部分成果,主要涉及家庭劳动力迁移与农户生计。中国的劳动力迁移这一显著现象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然而研究内容多集中在劳动力迁移对家庭成员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情感等方面的影响上,还没有从可持续生计角度对这一行为导致的农户生计策略和生计模式选择的内在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这就需要一个系统的框架作为指导,综合考虑农户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使劳动力迁移对农户生计影响的分析更系统、更全面。以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为代表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提出为全面而系统地理解与分析农户贫困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路径支持。该框架能反映农户生计现状的全貌,并为洞察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之间的联系提供思路,在实践和学术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直接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来研究贫困地区劳动力迁移对农户生计的影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可持续生计框架作为普适性的指导框架,缺乏对特定问题的分析指导能力;其次,劳动力迁移成为既定的策略之后,对农户后续的生计带来影响,留守成员会基于这一既定策略进行新的生计选择,新的决策又会带来不同的生计和环境后果,这一动态的生计变化却无法在原有框架中得以体现;再次,可持续生计框架以应用为导向,偏重于实践和干预,在分析劳动力迁移与生计这一主题时,必须和相关劳动力迁移的理论进行结合;最后,在应用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实践过程中,它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问题核查清单或结构化思考方式来使用,并不能实现生计各环节的量化,特别是针对农户生计的改进或者退减的程度,通常需要与其他工具和方法相结合。因此,基于中国劳动力迁移的现实背景,结合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思想和新迁移经济学相关理论与假设,将劳动力迁移引入可持续生计框架,最终形成了用来研究劳动力迁移对农户生计影响的整体分析框架。这个框架有利于从迁移视角深入认识西部地区的贫困和发展问题及推动生计研究的深入发展,也有助于对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基础的丰富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本书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于2007年1月~2008年4月在陕西省周至县入户调查的定量数据,应用农户经济学的分析思路,从理论、框架、现状和影响四个方面系统研究劳动力迁移对农户生计的影响。首先,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与劳动力迁移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构建本书的分析框架;其次,构建测度西部贫困山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标,分析西部贫困山区家庭劳动力迁移和不同的迁移特征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再次,细分迁移类型和生产策略,分析劳动力迁移对农户生产策略的影响;复次,从收入的两个维度探索汇款对农户不同支出项的影响机理;最后,对本书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书是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农户生计课题组所有成员5年来工作的结晶。感谢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辛勤劳动,特别感谢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黎洁教授、梁义成博士和邰秀军博士,也感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其他同人和周至县政府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谢过。同时,本书也凝聚了我博士阶段所有的成果。感谢我的父母和妻子,他们无私的爱与给予,无限的包容与支持,是我多年来不断进取的动力之源。面对双鬓斑白、日渐苍老的双亲,我心中满是愧疚。我因为追求学业虽过而立,却仍未能在父母膝下尽孝犬马。愿此书得以回报远在他乡的二老。
由于我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李聪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