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从迷信走向科学
在本章中,我们将简略地回顾一下催眠术的历史,介绍有关催眠术的学说与流派。这对于在以后的章节中学习催眠方法以及疾病治疗来说,不无裨益。
一 催眠术的历史回顾
催眠术有着坎坷、漫长、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从迷信到科学、从表演到实用,几经起落、备受磨难,至今终于获得科学界的首肯,并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我们认为,了解与把握它的发展脉络,有利于摒弃种种偏见与谬误,更好地利用这一心理治疗技术。
很久以前,就有关于催眠现象和催眠术的记载,这在中外历史典籍中都可以看到。不过,那时的催眠术并不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而是作为民间节庆中的一种游戏流传于世,更多的则是宗教神职人员以此作为布道、传教、占卜的手段。当然也有江湖术士把它作为行骗的手段,还有道德败坏者以此作为犯罪的工具。长期以来,催眠术的形象并不“高大”,常常扮演为正统学院派学者所不齿的“灰姑娘”的角色。
1.催眠术的萌芽阶段
在很久以前,催眠术就已初露端倪了。当时运用催眠术的目的或者是为宗教活动服务,或者是为了修身养性,或者是为了治疗疾病,而这三者往往又渗透掺杂在一起。自然,那时不用“催眠术”这个词,实施方法也各不相同。
据中国台湾的心理治疗学家查考,催眠术的最初发源地是在埃及、印度和中国,尽管使之走上科学化道路的是在西欧。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在周穆王时期,就有西极域国化人来中原,能投身于水火、贯穿金石、移动城邑、转反山川、变万物的形态、解他人的忧虑。这些传说中自然有不实之处,在仍可窥见现代催眠术的端倪所在。
在古代的东方,这种“类催眠”现象是举不胜举的。像中国古代的江湖术士所惯用的让人们神游阴间地府、扶乩等等,事实上都是借助于催眠术的力量,使人们产生种种幻觉或进入自动书写状态。印度婆罗门教中的一派所进行的“打坐”,就是一种自我催眠的方法。后来这种方法被引入佛教,成为尽人皆知的“坐禅”。与此相似的便是道教中的“胎息法”。这些自我催眠的方法都有助于修身养性与治疗疾病。
古罗马的僧侣每当从事祭祀活动的时候,就先在神的面前进行自我催眠,呈现出有别于常态的催眠状态下的种种表现,然后为教徒们祛病消灾。由于僧侣们的状态异乎寻常,教徒们疑为神灵附体,故而产生极大的暗示力量。在古罗马的一些寺庙里,还为虔诚的教徒们实施祈祷性的集体催眠,让他们凝视自己的肚脐,不久就会双眼闭合,呈恍惚状态,从而可以看到“神灵”,还可听到神的旨意等等。较早有意识地将催眠与暗示运用于疾病治疗方面的,当推古希腊和古埃及的医生们。他们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比较广泛地以此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了。譬如,古希腊的著名医生阿斯克列比亚德就曾亲自从事过这一方面的实践。
总之,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其宗教活动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催眠”现象。在疾病治疗中,也可看到催眠与暗示的踪影。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类催眠现象还不能和现代催眠术相提并论。首先,那时的催眠现象带有浓厚的神秘与迷信色彩,有时成为宗教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次,在那时,掌握催眠术的人被认为超人一等,具备某种特殊的、由神灵赋予的力量。再次,由于当时人们笃信宗教,将受术者导入催眠状态难度不大,故而技术也很简单。
2.麦斯默术
谈到催眠术的历史时,一个不可忘却的人物就是德国人麦斯默。他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是一位富有的执业医生。他对占星术颇有研究,深得其中三昧。他曾写过一篇《关于行星给予人体影响》的论文。在文中,他将早先广为流传的“动物磁气说”发扬光大。“动物磁气说”认为:在天地宇宙之间充满着一种磁气,一切生物都依靠这种磁气的养育,人类经常从星星中接受这种磁气。麦斯默推论,既然人们要依靠这种磁气的哺育,那么这种磁气的力量也会使一切疑难杂症烟消云散,使人们康复如初。他的观点在维也纳未得到承认,1778年他来到欧洲的文化中心巴黎。在那里,他把自己的理论变为实践,运用被后人称之为“麦斯默术”的方法,为人们治疗疾病。
在一间光线昏暗的房间中央设置了一个金属桶,在桶内放一些化学药品和金属,使之发生化学反应。然后让众多的病人握住金属桶柄,或用发亮的铜丝触及患痛部位。同时暗示病人,会有一种强大的祛病去痛的磁气通过你的躯体,从而使疾病痊愈,身体康复。一切准备就绪以后,丝竹声起,裹着绢丝衣裳的麦斯默飘然而至。他一面在众多的患者之间来回穿梭,一面用长鞭或手指触摸患病部位。一段时间以后,患者就进入到麦斯默所说的“临界状态”——患者忘却了自我,大声喊叫,还有些人剧烈痉挛或昏睡过去。一阵兴奋过去以后,病就好了。麦斯默术出现以后,巴黎城为之轰动,在上流社会的妇女中更是争相传诵,一睹为快,甚至连当时的法国王后玛丽·安托万内特也热衷于此道了。
毫无疑问,磁气本身根本不可能治愈任何疾病,患者之所以能够康复如初,完全是由于自我暗示的缘故。麦斯默正是利用人类易受暗示的心理特点,用这一奇特的方法诱导患者,使得牢牢压抑着患者的潜意识心理释放出来,通过疏导作用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名噪一时的“麦斯默术”引起了各界的注意。有人专门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对其进行探讨。其结论是:麦斯默术是一场骗局,所产生的治愈疾病的效果并不是由于磁气的作用。囿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认识不到自我暗示的强大力量以及生理与心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因此,法兰西科学院宣布麦斯默术是一种江湖骗术,毫无科学根据。再加上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对此也很反感,并认为有伤风化,从而把麦斯默赶出法国。晚年的麦斯默在瑞士的布登湖默默地结束了他的一生。虽然麦斯默并非明确意识到自己正是利用催眠术来治疗疾病,但他在催眠术史上却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3.布雷德与催眠术
19世纪上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心理生理学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此时,麦斯默术虽然被视为异端邪说而遭否定,但毕竟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仍然受到一部分人的青睐。特别是一些外科医生把它作为手术时减轻病人疼痛的一种有效手段。1841年11月,英国的一位外科医生布雷德带着挑剔的眼光在曼彻斯特细心观察了一位瑞士医生利用麦斯默术为病人治疗的全过程。布雷德原本想找出其中的欺诈手法,结果并未发现任何破绽,而病人的确是痊愈了。布雷德医生不愧是一位正视现实的科学家,勇于摒弃自己的任何偏见。这种奇异的现象激发起他强烈的探究心理,布雷德亲自从事麦斯默术的实践,并进行了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既不把麦斯默术当成江湖骗术完全否定,也不是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扬弃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正确对待麦斯默术。他抛弃了荒谬的、带有神秘色彩的“磁气”、“流体”理论。他在《神经催眠学》一书中强调指出:催眠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类睡眠状态,是视神经疲劳后引起的睡眠。之所以如此,有它深刻的生理学基础。催眠的施术并没有任何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也没有赋予受术者任何东西,催眠状态完全是由于被催眠者的眼睛凝视时间长了,使脸肌疲倦和“瘫痪”而引起来的。后来他又发现不仅视觉的凝注,而且思想、观念上的凝注同样也可以诱发催眠状态。同时他还指出,催眠的关键所在是暗示。他从名称上舍弃了“麦斯默术”,根据希腊文hypnos(催眠)的字意创造了英语单词hyponsfism,意即催眠术(尽管这一名称并不十分完备,常被人误解是催人入睡的技术或治疗失眠症的技术)。因此,布雷德被认为是现代催眠术的创始人,是尝试对催眠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第一人。
布雷德根据自己的理论设想,发明了一种发光的小器械,即目前催眠术界广为使用的催眠球。他在实施催眠术时,就是用这种催眠球进行的。他要求受术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凝视催眠球,目光不可转移。数分钟后,受术者的视神经就将疲劳,瞳孔高度放大,泪水夺眶而出。此后,再施以单调的催眠暗示,渐渐诱导其进入深催眠状态。如此做法屡试不爽,后人纷纷仿效之。
4.布拉姆威尔与催眠术
在布雷德之后的另一位催眠大师是布拉姆威尔。他曾著有一本催眠术的经典著作《催眠术的历史、理论与应用》。在著述中,他不但深刻地阐明了催眠疗法的真正价值所在,并详尽地列举出许多成功应用催眠术的实例,还说明了在各种情况下应该如何使用各种不用的催眠方法。他的治疗效果为许多人所折服,事实上起到了推动催眠术沿着科学道路前进、发展的作用。
布拉姆威尔所采用的催眠方法是:让受术者坐在椅子上,并为了反射光线而使用一面小镜子。当受术者睁开眼睛时,他就让受术者看镜子里反射出来的光线。大约经过30分钟(最长时限),受术者无论如何也不得不闭上眼睛。这时,布拉姆威尔便将自己的手放在受术者的脸上或上半身,查看受术者是否已进入某种程度的催眠状态。
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布拉姆威尔发现,大部分受术者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入催眠状态。后来,他对这种技术加以改进,只需花费极短的时间便可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据传说,他曾经在一个晚上对30~60个病人实施催眠术。
布拉姆威尔的催眠施术方法十分简单,他通常依次对受术者这么说:“请你看着我的眼睛……你的眼皮会变得愈来愈沉重,以致渐渐地无法睁开眼睛,那么,你就闭上眼睛吧!”说完便转身离去。在正常的情况下,大部分受术者都会接受这种暗示,将眼睛闭上。如果受术者仍然没有进入催眠状态,他就摇动受术者的手,同时说道:“你赶快睡吧!”
根据记载,布拉姆威尔在为陌生的病人实施催眠术时,施术的方式有所不同。他会首先与病人交谈,以确认他们对催眠疗法的认识究竟有多少。此外,还作一些必要的说明和解释,让病人对催眠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使得某些心理得以解除。继而要求受术者凝视自己的眼睛2~3分钟。然后重复暗示:“你的眼皮愈来愈沉重,你很想闭上眼睛而不愿睁开……”与此同时,将房间的光线调暗,受术者便可渐入催眠状态。
在论及催眠施术的技巧时,布拉姆威尔还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所谓的技巧并没有一定的规则,最重要的是要详细了解每一位受术者,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进行治疗活动。”
5.夏科与催眠术
到了19世纪70年代,也就是催眠术在法国被取缔100年以后,在巴黎享有盛誉的神经科医生、现代神经病学的创始人夏科又重新开始对催眠术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予以采用。由于他的崇高声望,催眠术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夏科主要是在12名癔症患者身上进行实验,使用突然的、短而强的刺激或弱而时间长的刺激作用于受术者的感觉器官,进行催眠。他认为言语性暗示只有次要的意义,并认为催眠状态和癔症性神经症之间有一致性,都是病理状态的表现。他还强调指出,催眠状态是一种人为的神经症状态,只能施于神经过敏和精神不平衡的人。他还宣称,他是第一个以神经病学家身份研究催眠术的人,是他最早指明了施用催眠术的途径,创立了一套描述其多重阶段的科学理论。他把催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嗜睡阶段、僵直性昏厥阶段、放松睡眠阶段。这大致类似于我们今天所划分的轻度催眠阶段、中度催眠阶段和深度催眠阶段。
不过,夏科拒绝用催眠暗示法为患者治疗疾病,他仅仅把催眠术视为神经病学的一个分支,只能充当“大癔症”的演示手段(他的确进行了不少类似的表演,并曾轰动一时),而不能当成治疗疾病的手段而加以使用。之所以得出如此错误的结论,究其原因,是由于夏科所研究的对象都是精神病患者,取样狭窄,加上只着重研究深度催眠,使得他在催眠术的问题上误入歧途。
夏科的论点当时就遭到南希大学贝恩海姆教授的强烈反对。此人继承并发扬了布雷德的观点,做过几千例成功的催眠手术(贝恩海姆喜欢将他实施催眠术的过程称为“手术”)。他曾著有《催眠与暗示》一书,特别强调暗示与反暗示在催眠过程中的奇特作用。他指出,催眠状态不过是一种暗示性睡眠,是一种提高了暗示感受力的状态。其基础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特性——暗示性,即一个人的意志暗示对另一个人的意志发生影响的倾向。贝恩海姆认为暗示是一种社会活动的表现,即把别人所暗示的观念接受过来,并实现于自动的动作之中。催眠必定是暗示的结果,催眠会依赖于暗示,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以不能说催眠状态是病症。显然,贝恩海姆的理论比夏科的理论大大前进了一步。
6.弗洛伊德与催眠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学说享誉天下,其实,他与催眠术也有一段不解之缘。
1885年,年轻的弗洛伊德到巴黎的萨尔拜特利尔医院师从著名的夏科教授,从事神经病的学习与研究。有一次,夏科教授进行了一例当时已很少出现的“大癔症”示范表演,所使用的手段就是催眠术。不一会儿,受术者出现幻觉、意识丧失、肌肉强直……种种神奇的现象令全场观众如痴如醉,弗洛伊德也为之倾倒。然而,一位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医生却告诉他,这完全是在演戏,而南希派的催眠暗示法才是真正有效的治疗手段。当时,弗洛伊德对谁是谁非没有得出结论,但催眠术本身却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开展了对催眠术的研究和实践,尽管催眠术在当时还很难为医学界所认可。
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开设了私人诊所以后,事业日进,对催眠术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不久,他在生理学俱乐部上宣读了一篇关于催眠术的论文。后来对一位意大利妇女进行了催眠治疗,颇见成效。在医疗实践中,他愈来愈发现许多疑难病例的根本原因,并不都是生理因素。对于这些病例,手术和药物都无能为力。后来,当他读到贝恩海姆教授写的《催眠与暗示》一书,对其利用催眠与暗示手段治疗疾病的病例极感兴趣,从而进一步萌发了利用催眠术治疗心因性疾病的想法。其时,维也纳的反对者为数众多,其中著名教授特奥多尔·迈内特一提到催眠术便破口大骂,暴跳如雷。弗洛伊德没有为权威和习惯势力所左右,继续进行利用催眠术治疗患者的尝试。
有位太太,不能给她的孩子喂奶。经人介绍,来到弗洛伊德的诊所就诊。弗洛伊德果断地对她实施了催眠术。这次,没有花费多长时间就使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在催眠状态中,弗洛伊德反复向患者暗示:你的奶很好,喂奶过程也令人愉悦,等等。两次治疗以后,患者康复如初,后催眠暗示也完全成功。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患者的丈夫唠唠叨叨,说催眠术会把一个女人的神经系统给毁了,病愈完全是上苍有眼,与弗洛伊德无关。弗洛伊德对此并不介意。他只是感到喜不自胜,因为一种新的疗法被证实了!此后,他在医疗实践中频频使用催眠术。丰富的实践和天才的智慧使弗洛伊德愈来愈坚信:催眠术是开启无意识门户的金钥匙。
这一想法,在对埃米夫人的治疗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这位患者在丈夫死后的14年里,断断续续地患上好几种莫名其妙的病。最为典型的是她经常表现出神经质的紧张与痛苦的神色。特别害怕别人碰到她,时时出现可怕的幻觉。在催眠过程中,弗洛伊德直接地暗示其症状已经消失,但并未奏效。弗洛伊德意识到,只有找到诱发埃米夫人恐惧发作的根本原因,才谈得上为她消灾祛病。然而,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中,表层的原因可能得以揭露,深层的、起主宰作用的原因却无从知晓、察觉。鉴于此,弗洛伊德便借助于催眠术开启患者无意识的门户。
这一方法果然灵验。如同层层剥笋,患者将她童年历次受惊吓的经历毫无保留、流畅地吐露出来。弗洛伊德还观察到,每谈到一件往事,她都要打一个寒战,面部和全身的肌肉也会抽搐几下。可见这些往事对她的影响之深、危害之大。通过对深层原因的发掘,以及随之而进行的抹去这些痛苦记忆的治疗,埃米夫人的症状大为好转。
作为一位大师、一位慧眼独具的科学家,弗洛伊德的欢欣并不止于成功地解除了一位病人多年来的疾苦,而是对整个人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瞧,埃米夫人有种种病态的表现,但又不难发现她的聪慧与敏捷。这表明,有两个自我存在于她的心灵世界中。一个是害得她得了精神病的反常的、次要的自我,另一个是正常的、主要的自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一个镇定自若、目光敏锐的观察家”。坐在大脑的角落里,冷眼旁观着另一个自我的一切疯狂行为。显而易见,埃米夫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状态,一种是公开的(即意识状态),一种是隐藏的(即无意识状态)。弗洛伊德自豪地声称:“我观察到了这两种意识状态的完整的活动过程,现在对这股“第二势力”(即无意识)的工作方式已有了清楚的认识。我已经瞥见了一个还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勘探过的新大陆,一个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的领域。”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弗洛伊德对心理学乃至整个人类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发现了无意识的存在,而在这个发现过程中,催眠术无疑给了他极大的帮助和启迪。
人们可能只知道弗洛伊德提出“泛性论”后曾遭到许多人的攻击,其实,在他着力于催眠术的研究和实践时,尤其是在前往南希大学深入考察催眠术以后,在世人看来,他已陷于“罪恶”之渊了。维也纳的医学界一致认为他已走向科学的死胡同,没有人愿意和他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患者也很少光临他的诊所。弗洛伊德没有屈从于偏见的压力,而是进行了更为深沉、冷静的思索,从而使利用催眠术探索人的无意识奥秘的理论与技术日臻完善。耐人寻味的是,对弗洛伊德所推崇与从事的催眠术持最激烈反对态度的著名教授特奥多尔·迈内特,临终前对弗洛伊德恳切地说:“你是对的,你赢得了真理。西格蒙德,最激烈地反对你的人就是最相信你是正确的人。”
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后来放弃了催眠术。这是由于弗洛伊德感到催眠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认识有合理的一面,但其中也不无偏见)。其一,不是对于所有的患者都能够施予催眠术;其二,不是对于任何患者都能够自由地引导到所设想那样深度的催眠状态;其三,在他看来,催眠术的适应证仅限于歇斯底里病症。不过,促使弗洛伊德放弃催眠术的直接动因是由于一次医疗事件。一天,弗洛伊德治疗某位女性患者的疼痛发作,在施用催眠术使她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时,那位患者的眼睛似睁非睁,拥抱了弗洛伊德,显示出性冲动亢进因素的存在。究其原因,在催眠状态中,由于是一时性的靠近,受术者把自己的心献给治疗者,随其所欲,这时会产生一种比较强大的依存性,也就是发生了异常的、过于依靠的倾向。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弗洛伊德停止使用催眠术。
在治疗中停止使用催眠术,并非意味着弗洛伊德对催眠现象及其催眠术的否定与抛弃。在他的“自由联想”方法中,依稀可以看到催眠术的影子。有人甚至认为,自由联想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催眠法。接受精神分析的人都是处在轻度催眠状态之中的。在弗洛伊德的后期著作中,仍然可以看到他用催眠现象来解释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论述。譬如,他把爱情与催眠相提并论,认为前者与后者只有一步之遥。而群体行为则更类似于集体催眠现象。像这样的论述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7.横井武陵与催眠术
作为敞开胸怀拥抱西方文明的日本,对于现代科学的催眠术也持扬弃的态度。近藤加山便是在日本提倡催眠术的始祖。此后,在日本,研究并应用催眠术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新人辈出。到20世纪初,日本的催眠治疗学家中享有盛誉的,是横井武陵。正是由于他的大力提倡,催眠术在日本才盛极一时,还成立了有关学术组织并自任会长。
横井武陵的催眠施术方法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效果之佳,实在让人吃惊。即使受术者对催眠术有很大的疑虑或存在反抗观念,一经横井武陵的施术,疑虑与反抗的意识顿时烟消云散,几乎是无条件地服从横井武陵发出的暗示指令。横井武陵之所以有如此魔力,归结起来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他人格高尚,名播四方,而强烈的权威暗示使受术者望而折服。其二,他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在施术之前,横井武陵总要详细地谈谈他的催眠施术是如何进行的,受术者在催眠过程中大致会有哪些表现,等等。由于他的话合情合理,娓娓动听,再加上他的大名如雷贯耳,于是,受术者的敬仰之心、信赖之情油然而生,欣然接受催眠治疗,并对进入催眠状态有一种强烈的预期。很显然,引导这样的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确实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
横井武陵的施术程序是这样的:
将受术者引入催眠室,告诉他要排除一切杂念,安坐于椅子上,然后横井武陵便暗示受术者:“你看到我的手指遮住你的眼睛时,你就会闭上眼睛睡着。”暗示完毕后,就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向受术者作闭目的手势,然后移近至受术者两眉的中央,将两只手指分别遮住受术者两眼的瞳孔,并且颤动不停,愈快愈好,使得受术者的眼睛不能再自由张开而只得闭起。这时,横井武陵就再暗示被催眠者:“你的眼睛已不能再睁开了,无论如何也不能睁开了。”反复暗示数次以后,看到被催眠者果然闭目睡去,就收回手指,此时被催眠者已经渐渐进入催眠状态了。
横井武陵的催眠方法,并没有秘不传人的绝招,却很少有失败的记录。对此,横井武陵曾坦言相告:我所依靠的是经验和坚定的信心。每一次遇到新的受术者进来,与他们谈话时,就先详细地探问他(或她)的情况,对他们感受性的强弱、反抗心理及疑虑心理的有无,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反抗心理及疑虑心理的话,就立刻设法帮他们去除,并努力提高他们的感受性,然后再予以暗示,自然就容易成功。至于治疗疾病,更是要小心询问,不但要详细了解患者患病的原因、症状及生活状况,甚至还要了解其家庭的病史及健康状况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他人所不做或感到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而横井武陵却不厌其烦,刻意去做。这大概就是他成功秘诀所在吧!
横井武陵在日本的名气相当之大,许多大学和大医院都争相延聘。他不仅亲自施术为许多病人消灾祛病,同时还造就了大批人才,如今日本催眠学界有影响的人物,都曾直接或间接师从于他。
8.徐鼎铭的催眠方法
催眠术正式传入我国,是1917年由留日学者鲍芳洲博士完成的。同年,他还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精神病医院。一时莘莘学子云集而响应,徐鼎铭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徐先生现任台湾中国精神学研究所所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催眠术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的基本施术方法是这样的:
他站在受术者的面前,要求受术者两臂平举。然后,徐先生口中念念有词,以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并用手掌在离受术者身体半尺远的地方进行“离抚”,抚摸的部位是由额部向两颞向身后,向两肩直到手指尖,如此作数次“离抚”后,徐先生的声音或高或低,高时受术者的两臂像触电似的剧烈震动;低时受术者的两臂也自然松弛,二者之间,发生了强烈的相感效应。突然,徐先生大喝一声,受术者的一切动作即刻停止,状如入定,不言而喻,受术者已进入了较深的催眠状态。这时,通过言语暗示,或表演,或治病,或开发潜能,都可随心所欲。
在论及催眠原理和催眠方法时,徐鼎铭先生指出,施术者可以选择的催眠方法,多种多样,由其能力与修养而定。但施术成功的主要秘诀在于要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他认为,语言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现实的条件刺激物。因为语言被人们用来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彼此的思想、观念,成为成年人过去生活全部经验的积累。人们通过语言,不断把外来的刺激与内部的反应镂刻在他们的意识之中,因此,施术者就可以利用语言的刺激来引发受术者生理及心理的反应。这一番话,实在是深得催眠术的个中三昧。
二 催眠术的新发展
自19世纪后期以来,催眠术已不再被视为江湖骗术了,而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科学家对催眠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催眠术在心理治疗和外科、妇科手术中以及其他领域也得到了经常性的运用。催眠术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上的探索
目前,欧洲、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的许多大学中都设有催眠研究室,希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对催眠术与催眠现象的机理进行深入的探索。迄今为止,尽管对催眠现象的机理还没有一个能够量化的、具有充分依据的解释,但是,学者们对它的探索却一刻也没有停止。他们各自根据自己的实践与实验提出了许多见解。虽然其中也有偏颇之处,但也不乏真知灼见。有关理论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专门予以介绍。
2.学术组织的建立与书报杂志的出版
目前,在欧洲、美国、日本和俄罗斯都普遍建立了催眠术的研究组织。例如,19世纪的后期,在法国建立了两个催眠研究中心。在美国,成立了两个全国性的催眠术协会,即“临床与实验催眠术协会”和“美国临床催眠术协会”,拥有4000名会员。有1.5万~2万名内科医生和心理医生接受过催眠术的训练。日本、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也有名称各异但实质相同的各种催眠术组织。这些组织既起到了推动催眠师进行培训和交流经验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管理和约束的作用。
至于催眠术的专著,仅美国就出版了几十种。据美国催眠术的权威人物莱斯利·勒克龙介绍,比较好的著作有勒克龙和波尔多合著的《今日催眠术》,库克和范福格特合著、洛杉矶博登出版社出版的《催眠术手册》,纽约格伦与斯特拉顿出版社出版的《催眠术常用技巧》。在其他国家中也有不少值得一读的催眠术专著。中国在1949年以后几乎没有催眠术的专著发表,近年来才有一些翻译的和本国学者撰写的催眠术著作问世。另外,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中还有专门的催眠术研究方面的杂志。在一些普及性的刊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介绍催眠术的文章。
3.在不同领域内的广泛应用
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否能为社会服务。催眠术之所以逐渐获得人们的认可,是与它的实用性分不开的。
现在,催眠术不仅在传统的心理治疗和镇痛、麻醉方面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而且在其他领域内也逐渐显示出其奇特的功能。例如,在学习和潜能开发方面已初见成效,对增进人的记忆力、挖掘人的创造力方面都具有令人惊异的效能。在体育方面的运用也非鲜见,从消除疲劳到增强自信,从克服紧张情绪到增进技能、体能,催眠术都可以起作用。目前,催眠术的应用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据说,苏联曾将催眠术的研究用于军事目的。以色列的情报部门摩萨德已将催眠术用于间谍的审讯。国外的司法部门也陆续引进催眠术,帮助其破案、审案。可以断言,随着催眠术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拓展,作为科学的催眠术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