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理论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综述

2003年6月,在全国抗击“非典”总结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将科学发展观首次写入党的决议。2004年3月10日,他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自此以来,理论界与宣传界已经做了大量解读。本书根据有关媒体的一些宣传内容做出如下概括,以此作为相关研究的起点。

一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涵盖了三个基本点: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主要内涵——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并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人不仅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中的最关键因素。它指明了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性质:追求和努力实现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在治国理政过程中,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各项合法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对于现实经济发展,则要求正确认识物质财富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观念。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指出: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全面发展的针对性在于: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综合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不是把GDP增长数量作为考核发展的唯一指标。

(2)协调是指各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在发展中努力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经济社会变迁中,经济结构的协调、社会结构的协调,等等。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与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3)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中心思想是发展必须考虑人口、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和持久支持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相适应,形成良性互动。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又一代的永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源源不断的、日益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利于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全面是讲发展的内容,是从广度和静态上观察的。协调是讲发展的各部分内容的关系,是从动态着眼的,在运动中实现平衡,进而保证全面发展。而可持续发展则是讲发展时间的前后继起性和不间断性,它要求和保证全面发展的各部分内容发展的持久与连续。没有可持续,发展就将中断,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协调,即如何协调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协调好改革、开放和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从宏观上来看,统筹兼顾包括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二是正确地处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做到“五个统筹”;三是正确地处理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好各阶层人民之间的利益,确保改革和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讲到统筹兼顾的时候,把“五个统筹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联系起来,要求我们“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07年第21期。

“五统筹”是我们发展的指针,包含着我们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统筹城乡发展,在于破解“三农”难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2)统筹区域发展,在于解决好东、中、西部的关系问题,缩小地区差距,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于克服“经济腿长、社会腿短”的问题,处理好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问题,以及经济发展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问题,提升社会全面发展指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4)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于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解决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代价问题、自然资源制约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在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正确处理扩大外需与扩大内需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增长中要形成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协调拉动增长新格局,消除对外市场过分依赖。提高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与自力更生条件下的竞争力。在保证我国经济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学习和应用人类一切优秀的知识,追踪并掌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成果,提高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上述五个统筹中,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以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的社会公平和谐是目标,内外统筹是手段。

二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大新成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科学分析时代特征,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着力推动科学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践证明,这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着力点。

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揭示中国社会历史变革的规律,以中国文化形式和大众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如何发展是特别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包括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财产与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在继续,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等。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用新的有效的发展视角、发展方式、发展措施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样才会在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推进。

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新时期理论与实践发展最突出的特征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探索并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又不同于已有的马克思主义。从纵向上看,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同属于一个总的科学体系。从横向上看,它又深深地根植于当代中国的发展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时代风格,并在很大程度上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内容、特点和结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或者说母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或者说子系统),具有相对独立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状况和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新课题。二是我们事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会涌现出来,原有的理论武器已经无法完全解决。三是时代背景在不断变化。任何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同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现实要求相联系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社会主义的复兴呼唤着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

3.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首先,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揭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规律。表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其次,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系统各个要素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变迁的深化,需要将人们主要关注物质财富的增长转为同时关注社会发展的协调和均衡。科学发展观引导我们认识现代化目标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绝不是一个纯经济过程,必须使各方面、各领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充实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还是体现公平正义与生态平衡的社会建设战略目标。

再次,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明确了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为什么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哪里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人的权利作为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就要全面考虑人民的需要,包括物质生活的需要、精神生活的需要,以及健康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由谁来发展,即在发展中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或者说发展的动力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要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作用,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以人民群众作为依靠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蕴藏在十三亿人民中的巨大力量,使经济社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4.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促进社会和谐,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达不到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就不能算是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党和国家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协调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确立了基本准则,对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增强人们同心同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大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促进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要侧面。

三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文明建设的全面思想指南

1.科学发展观统揽四种文明建设

在社会主义“四位一体”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发生在社会领域内,而生态文明的建设要跨进人与自然界之间。

科学发展观深刻阐明: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整体的进步,既包括人的社会关系方面的进步,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进步。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都是人类文明的构件。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是全面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表现为物质文明的进步;要求人民民主权利增加和民主程度提高,表现为政治文明的进步;要求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提高,表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表现为生态文明的进步。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正是将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个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

2.科学发展观的直接覆盖与间接覆盖

就覆盖的领域来说,科学发展观直接涉及的问题基本发生在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以人为本而不是以GDP为本,规定了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目的与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兼顾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为此,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兼注重社会、生态的效益,重视社会意义与生态意义的投资项目,其中,有关生态效益的追求、生态意义的投资,都与生态文明建设直接相关。

科学发展观虽不直接论述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问题,但却是促进与保障两种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一者,通过政治制度与机构来端正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目的,调动社会力量在物质文明建设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展科技与管理创新,这一前提是各级政府执政理念的正确、官民密切关系的建立、掌握民情的力度、执政行动的高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政治文明建设达到上述状态提供了具体的平台与实践机会。二者,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的科教文卫事业推出的精神产品能够结合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使人们在观念上、对策上能把握住物质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开展科技与管理创新的力量得到有效调动。精神文明建设越有成效,上述促进作用就越强。科学发展观指导着精神文明建设如何去配合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上述作用提供了更多的财力、人力资源。

四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理论与实践的发生是深有背景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阶段之后,有必要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二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发展把正航向。它有助于解决中国现实矛盾,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成为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保障,满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有多种类型,有的是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需待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构建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有的是宏观经济过热与失衡、有待中央政府调控的问题,有的则是两者的交叉、地方经济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这些问题早曾几度发生,过去虽没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问题也都能着手解决。而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显然在性质上与上述问题根本不同,它们是发展目的、发展依靠力量、发展方式、发展质态出现偏差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新的思想与理论来分析观察、指导实践。

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中国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面临矛盾凸现期。胡锦涛总书记郑重告诫全党,这“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他强调:“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求是》2005年第1期,第3页。而统揽经验与教训的指导思想,必须靠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背景

从世界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可持续发展不仅未能实现,反而问题更严重。在此背景下,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当代社会目前正处于发展观急剧转变的关头。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由于东西方冷战、南北冲突、环境污染,人类面临空前的发展困境,人们开始意识到:进步不一定带来发展,经济增长与富裕不一定带来幸福。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危机的全球征候引发了人类对于自身发展危机的严肃思考。进入20世纪最后一个十年,西方传统的发展观遭到了全面挑战。

作为世界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需要在增强国力与可持续发展两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然而却承受着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发达国家在两百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现阶段集中显现出来;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达后花几十年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在五年到十年里逐步解决,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为此,需要总结其他国家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在新的思想与知识的引领下开辟新路。

另外,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进入了发展道路、体制选择的“新倾向时期”,世界三类国家都对本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倾向相类似的改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首,放弃凯恩斯主义,推行新自由主义;中国开始了以推进市场取向、转换国家经济管理职能为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原来那些不同程度上模仿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吸取过于依靠政府力量、忽视民间力量,过于依靠行政系统、忽视市场体系的教训,在体制与政策上进行调整。三类改革形成制度不同而方向相似的合力,使新自由主义乘机嚣张,在世界范围内鼓吹市场原教旨主义,忽视经济发展的社会效果,反过来给三类国家都带来不良后果,在少数人得利的同时,大多数人受损。于是,新的反思重新开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在当代历史中再显作用。对于使中国在剥离新自由主义的恶劣影响下继续健康地走好30年前开始的改革之路,就成为科学发展观义不容辞的任务。

五 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要则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最新成果。对于指导中国经济发展,体现了如下创新性的思想要则。

1.确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标准与价值标准

发展的客观性由生产力标准体现,发展的价值性由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评判。科学发展观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此,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表述。

2.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需要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兼顾,形成系统的努力。确立科学发展观要为这一“兼顾”开创新局面。

我们从理论上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建设。这四位一体的建设,都统一需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物质文明建设,在生产关系上必须以人为本,以宪法规定的生产关系结构为依据,公平与效率并重;在生产力上将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经济运行上实现五个统筹。精神文明建设,就要破除西方资本主义以私利—拜金—物欲为主线的观念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文明建设,就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规章制度,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法治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在经济发展中消除对资源环境进行掠夺性利用的急功近利做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方针,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产业发展途径,达到经济绿色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任务。我们当前面临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如果没有科学发展的清醒认识和坚定决心,四位一体的建设就可能变成“例行公事”、例行的规划,没有针对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迟迟不能实现,变成一个遥遥无期、最后不了了之的承诺。

3.坚持破旧立新、协调发展的思路

科学发展不仅有“建设”,也有“破坏”,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建设先进的生产能力,两者是并行的。部分工业项目严重损耗资源环境,必须制止,关键在于突破利益集团的阻挠。但是,目前大部分工业生产都不同程度地有损可持续发展,简单地制止也会有损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为此,在经济发展中要妥善处理好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反对只看近期和当代的眼前利益,搞短期行为,“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而且也要正确分别暂时允许与长期更换之间的关系,在“破旧立新”中既考虑近期和当代,又考虑长远及后代,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根据协调发展的思路,从一个较长时期内统筹考虑工业生产能力的科技提升与生态化更新改造,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