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湿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以太湖湿地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在1972年被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们视为只有富国才能处置的“昂贵的问题”。虽然这种观点有一定市场,但已经不能令人彻底信服了。从全球范围来看,几乎所有的环境指标都是负值:酸雨等空气污染损害农作物和森林;水污染引发的湖泊和沿海岸诸海域营养过剩或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影响自然环境中的水生态系统等。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资源》,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224~322页。现代社会面临的这些困境是人类造成的,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仍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恶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尽管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垃圾产生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但经济发展仍未充分实现,仍然迫切需要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获取利益。

当代社会,自然资源管理问题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开始成为国际和国家关注的中心问题。环境和发展,这两个一度互不关联的问题现在被紧密联系在一起。环境退化把越来越多的人推向贫困,而贫困本身又成了环境退化的推动因素,人类现在不是在摆脱贫困和阻止环境退化这两项任务中进行选择,而是必须创造一个在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即经济不能超越其物质极限,而应是生态阀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现实中的经济运行是在全球生态系统的边界之内,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比如生态系统生产淡水,形成新的表土以及吸附污染的能力就是有极限的。资源消耗又是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因素,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在加速耗竭,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结构不优化,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不改变,经济发展将超过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如果一种经济的繁荣是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这种经济就不可被称为成功的经济。因此,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来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从而缓解贫困并保护所有生命所依赖的生态系统。L. R.布朗、K.弗莱文、S.波斯特尔:《拯救地球——如何塑造一个在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经济》,贡光禹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第6~10页。

二 多学科融合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科学走向交叉与综合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态势。纯粹依赖人口学、经济学研究或者生态学研究来分别独立解决人口、资源与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根本不可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仅仅依靠单一学科的研究分析是很难解决后现代社会日趋复杂、严峻的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超阈值开发和利用等系统问题。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实质是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已经不再适宜简单的采用传统的专门学科进行研究,最为理性的方式是在传统专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实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学科等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研究,进而高效率地研究各类资源的配置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各类资源系统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机制,深入探究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赖以依存的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关系。沈长江:《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关于资源科学学科建设的研讨》, 《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2期,第172页。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快速发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凸显,湿地资源价值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用更加重要。由于湿地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福利,对湿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得到进一步细化,同时,对湿地研究的综合性日趋强化,并充分体现社会科学与生态学、环境科学、水文等学科的协同,研究范围和内容十分丰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湿地利用更是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湿地利用特点、资源变动特征等诸多问题的研究打破学科界限,开展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研究已成为研究湿地可持续利用的迫切需要和发展态势。湖泊湿地作为湿地的一个亚类,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当前,许多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研究人员相继从事湖泊湿地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从生态学、环境科学、水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层面来探究湖泊湿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这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湖泊湿地利用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鉴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湖泊湿地资源造成的压力以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给人类带来的福利,尤其是众多学科的融合已为探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湖泊湿地的利用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本书将在计量分析、现场调查、典型案例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融合经济学、环境科学、水文学等多学科知识,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典型湖泊湿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描述来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湖泊湿地利用走向成熟的机制,这符合当前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三 湿地、湖泊湿地利用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

人类社会曾经常用泥沼、荒野、沼泽、泥潭等词来说明“湿地”,“湿地”这个名词真正进入社会科学文献是源自《美国的湿地》Shaw, S. P., C. G. Fredine, “Wetland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ir Extent, and Their Value for Waterfowl and Other Wildlife”, U. S. Fish and Wild Life Service, U. S. Department of Interior, Washington, D. C. Circular 39, 1956, p.67.一书,由于人类社会认识的局限性,人类社会曾将湿地环境和发展分裂开来,没有真正关注湿地,但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湿地资源管理问题、人类社会系统和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辩证关系已经成为从社区到全球都关注的重点。湿地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具有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要创造一个在湿地生态环境方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必然要将“湿地的合理利用”“湿地的合理利用”是指“在维持生态系统自然属性的同时,对湿地进行可持续利用,使其造福于人类”(《湿地公约》第3次缔约大会,1987)。科学技术评估委员会在2005年11月的《湿地公约》缔约大会上对此正式审议、修改定义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应用生态系统途径来维护湿地的生态特征”。提上重要日程,可持续地利用地球上仅存的湿地资源,同样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根据中国首次湿地调查(1995~2003年)资料,我国国土面积的4.01%为湿地,《湿地公约》本书所指《湿地公约》也称《拉姆萨尔公约》,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全球政府间环境协议之一,于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市正式签署,其任务是“通过局地、区域和国家的行动以及国际合作,保护和合理利用所有的湿地,为实现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在过去40年间,《湿地公约》是全球范围内应对水与湿地生态系统(内陆、沿海和人工湿地)之间相互联系问题的唯一政府间国际公约。列出的31类自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从寒温带到热带都有湿地分布。按自然属性分类,我国湿地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天然湿地面积36200.6千公顷,而湖泊湿地面积占天然湿地面积的23.07%,约为8351.6千公顷。 中国国家统计局:《各地区湿地面积》,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9/indexch.htm, 2010年8月2日。中国湖泊湿地的生境类型丰富多样,生物物种数量多,并有许多独有的生物种群,有湿地水鸟12目32科271种,主要是鹭、鹤、雁鸭类等,其中有11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湿地有31种亚洲濒危鸟类,中国记录的鹤类有9种,占世界鹤类的60%。我国湖泊湿地蕴藏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水资源和泥炭资源。湖泊湿地存储了大量的水分,湖泊总蓄水量约7077亿立方米,约有2249亿立方米的水量存储在淡水湖泊中。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关系到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湖泊湿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环境调节等功能为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在以往的人类历史发展中,由于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土地扩张是现实中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供有限增量的最直接的办法,因而湖泊湿地丰富的水土资源成为土地扩张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增加了对粮食的绝对需求,围湖造田遍及全国,湖泊湿地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了大约130万公顷,其中,长江中游区域湖泊湿地面积相比1949年以前的湖泊湿地面积减少了大约40.6%(见表1-1)。余国营:《洪灾后的反思——湿地管理和洪水灾害的生态关系浅析》, 《生态学杂志》1999年第1期,第34~38页。人类生产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加强,湿地资源遭到破坏,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表1-1 长江中游区域湖泊湿地面积演变

资料来源:参见余国营《洪灾后的反思——湿地管理和洪水灾害的生态关系浅析》, 《生态学杂志》1999年第1期。

我国湖泊湿地资源的变动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围湖造田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满足了人类生存的需求,但过度的围垦导致湿地的丧失。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更加剧了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对湖泊湿地的影响,进一步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吕宪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第184页。我国湖泊湿地在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同时,面临着人类的巨大威胁,人类生存型扩张和发展型扩张相互交织,对湖泊湿地这种重要战略资源构成的压力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