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近代工业化初步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传统工业化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机械制造、纺织工业、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的发展上。
一 纺织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传统纺织工业得到发展。纺织工业包含行业的范围比较广,中国近代纺织工业主要包含缥丝、轧花、纺织机器制造、毛纺织、棉纺织等行业。在中国近代传统纺织行业发展过程中,对外部技术及企业管理制度的移植,促进了中国早期纺织业的跳跃式发展。这种工业化发展的路径不是内生的,基本上是一种对西方资本主义传统工业化的复制,即学习西方企业制度、实行资本主义工厂管理模式、引进西方先进的纺织机械等。
前近代中国纺织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并出现了类似资本主义雇佣生产关系的萌芽。进入近代之后,中国纺织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其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近代西方工业纺织品(例如机器纺织品的洋布、洋纱)大量输入,严重打击中国传统手工纺织业,造成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这些人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近代劳动力市场扩大;二是近代西方纺织业技术与设备的传入,改变了传统手工纺织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机器纺织品及机器纺织业得到顺利发展;三是近代纺织品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对机器纺织品的需求,为近代纺织工业的兴办创造了条件。
近代西方纺织品向中国的输入是西方列强对华扩张和经济渗透的结果。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凭借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仅可以在通商口岸大肆销售西方的洋纱、洋布,而且还不断向中国内地渗透,逐步扩大在中国内地的商品市场。据统计,1842年中国常年的进口总值中,棉制品仅占8.4%, 1867年上升为21%,到了1885年就以35.7%的优势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进口机器纺织品市场的扩大,极大地打击了中国土制棉纺织品的生产与销售。机器纺织品因为其质优价廉具备成本优势,在与手工纺织品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必然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者不断破产,手工纺纱者大量减少,中国的手工棉纺织工业对农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弱。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这些都为兴办近代纺织工业及其他近代工业提供了所需的廉价劳动力。总的来说,近代机器纺织品市场的逐步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代西方机器纺织品输入中国,除了在刚开始市场没有培育扩大之时受到一定的影响之外,其他影响机器纺织品输入中国的因素不多。洋布、洋纱利用其成本较低的优势,在华获取很大利益,一时间西方商人把中国当成了其工业品销售的天堂。机器纺织品的大量输入,造成清政府白银外流,晚清洋务派官僚感到财源不保,认识到只有购置机器、设立布局,才能与洋商争夺利权。李鸿章在近代上海创办的机器织布局,成为中国第一家近代棉纺织企业。1888年,张之洞决定在广东创办纺织厂,在他从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时期,又将纺织厂移到湖北,同时还建立了湖北纺织四局。
采用西方近代纺织技术可以带来经济收益,这对晚清时期一部分买办、地主、商人等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他们或仿造纺织机械,或直接投资购买西方机器办厂,这就导致了民族资本纺织工业的兴起。华侨商人陈启源早年在南洋经商,他于1872年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开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工业发展的先河。上海买办黄佐卿则于1881年创办公和永缥丝厂,成为上海民族资本机器缥丝业的先导。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皆以采用近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纺织机械来发展纺织业,所以近代纺织工业大多产生于洋务运动后期或洋务运动结束之后的时期内。中国近代早期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及先进机器的纺织工业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初期(以棉纺工业为中心)
资料来源: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第98~99页。
中国近代民族纺织工业的兴办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相竞争甚至具有抵御西方经济渗透的作用。晚清洋务派官僚兴办纺织工业的动机除了追求利润之外,就是为了保护利权。近代纺织工业兴起的过程,既是一次引进西方纺织技术、拓展近代纺织生产的过程,也是一次训练和培养纺织工人和技术力量的过程。通过大规模生产实践,中国第一批近代纺织产业工人和技术力量开始出现。尽管那时纺织工人受封建管理制度的压迫和洋技师的欺凌,但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生产技术,成了后来发展纺织工业的先驱。
二 近代面粉工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机制面粉业主要是在洋务运动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早在19世纪中叶,外国企业就向中国输出洋面粉,打开洋粉的商品市场,继而外国资本又开始在华设厂。19世纪60年代,英国资本家最先在上海开办一家机器磨坊。70年代至19世纪末,民族资本在天津、上海、芜湖、北京、广州等处,先后创办了机器磨坊十几家。机制磨坊是中国土磨坊面粉业向机制面粉业过渡的一个中间阶段,机制面粉厂的出现使得中国近代机制面粉工业得以逐渐形成。中国最早的机制面粉工厂仍然由外国人开办,1897年英国资本家在上海开办增裕面粉厂。从1900年孙多森兄弟创办的上海阜丰机器面粉厂投产开始(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额41.7万元,职工78人),至1913年,先后开办的民族资本面粉厂达58家,资本884.7万元。后来号称“面粉大王”的荣德生兄弟所设无锡茂新面粉厂也是在这一时期投产的。面粉工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和东北两地。到1936年,全国机制面粉工厂有169家,投资总额6821万元,日生产能力51万包。其中外国资本均为日资,除关内的两家外,主要集中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地区。从机制面粉厂的分布情况看,上海与江苏占总生产能力的34.5%;其次是哈尔滨与东北其他地区占34.3%,其他各省市占31.2%。
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发展对于中国近代工业化水平提升也有重要影响。进入20世纪之后,民族工业中的新兴行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范旭东创办的塘沽久大精盐厂、永利制碱厂和吴蕴初创办的天厨味精厂。永利制碱厂,全称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塘沽制碱厂,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制碱厂。在范旭东创建永利制碱厂之前,中国所用的碱完全为英国卜内门公司生产的“洋碱”。碱不仅是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是冶金、石油、机械、纺织、造纸、玻璃等多种工业都离不开的原材料。永利制碱厂筹建于1916年,与1914年创建的久大盐业公司塘沽制盐厂是姐妹厂,均由中国早期的著名实业家范旭东所创建。范旭东生前被毛泽东主席赞为“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开拓者”,逝世后被赞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永利公司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由于质量高,在1928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天厨味精投入市场后,不仅成为上海等地的热销商品,而且在南洋各地也获得相当的声誉。范、吴两人一北一南,都是当时的化工巨子,有“北范南吴”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