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亚洲经济增长:特点、问题与趋势
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亚洲经济增长表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特点:
(1)通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的检验后表明,亚洲既表现出对危机前经济增长模式的延续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亚洲经济增长的自主性,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有明显的不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给东亚主要经济体造成全面的经济社会危机,经济增长的恢复也主要是在美国等外部市场的拉动下实现的,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时,亚洲主要经济体正处于经济增长的快速时期,尤其是低收入水平的经济体更是如此,因而此次金融危机虽然对亚洲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冲击,使部分经济体出现低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局面,但是这也只是暂时影响了亚洲经济体增长进程,实际上亚洲经济体在经过2008年、2009年短暂的下降之后又比世界其他地区经济体实现更快的恢复性增长。亚洲经济体能够在世界经济尚未完全摆脱危机阴影之时,就迅速实现正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亚洲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依赖世界市场。
(2)亚洲经济体正处于快速的产业结构变动和城市化进程时期。一部分落后经济体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一部分经济体正在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还有部分经济体正在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型,一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正在从技术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或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上述进程并没有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有所中断,实际上一旦金融危机阴影稍稍过去,便即刻开始延续危机前的产业发展脉络。城市化也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谋求的主要目标。地区中的人口大国如中国,要达到70%的城市化目标,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而像菲律宾等收入水平低而城市化率偏高的经济体同样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才能真正改善其城市环境。这些都为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住房投资等创造了持续不断的市场需求。如今,为应对金融危机,亚洲经济体加大了中长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力图以最小的结构调整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3)内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亚洲GDP规模的扩大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亚洲自主消费的能力,提升了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亚洲经济规模堪比欧盟和美国。20个亚洲经济体的经济总量(以GDP来衡量)在2010年已约达到112800亿美元,远超过日本,且正逼近美国和欧盟(以15个成员国计)的经济规模。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到2016年,亚洲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接近欧盟,占世界GDP总量的1/4弱。2000年20个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的成员占2/3,2010年这一指标已降到1/4(见表1-1)。
表1-1 亚洲人均收入的变化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就GDP的需求结构来看,亚洲仍处于投资而不是消费扩张的阶段,投资和贸易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见图1-1)。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亚洲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5.7个百分点,政府消费占比无明显变化,投资占比提高了5.4个百分点,贸易盈余缩小了0.9个百分点。上述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亚洲主要经济体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有关,特别是向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等投资促使亚洲投资占比进一步提升。
图1-1 金融危机前后亚洲需求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
二 后危机时代亚洲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进入后危机时代,亚洲主要经济体仍需要解决危机前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些主要难题。当然,这需要视各经济体发展水平而言,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需要解决的难题也不相同(见表1-2)。这里依人均GDP水平大致将亚洲主要经济体分为几个类型,处于5000美元以下的经济体、5000~10000美元的经济体以及10000美元以上的经济体。
表1-2 不同人均GDP水平的经济体面临的主要经济增长难题(人均GDP以2011年为准)
第一,内需与外需平衡问题。亚洲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其庞大的制造能力远远超过其消费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亚洲必须依赖外部市场,以解决其产品生产剩余问题。而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世界经济再平衡问题直接把亚洲经济体推到风口浪尖上,亚洲需要调整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转向内部市场,或转向区内市场,才能有效地缓解内外需以及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扩大内需市场如今已经成为亚洲部分经济体的政策重点,如在金融危机期间出台的刺激内需政策即是如此,但是刺激内需政策能否具有可持续性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再者刺激内需更需要分配政策的调整,而分配政策实际上是利益分配的再调整过程,能否建立新的分配制度以实现内需潜力的扩张则是亚洲经济体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另外,通过构建亚洲区内市场,以解决生产能力过剩问题也同样面临一些障碍,部分是像中国这样拥有庞大制造能力,能否吸纳更多的其他经济体消费品是一个主要问题。另外,区内市场构建需要地区制度作为保障,而制度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进程,反映的是地区经济重新整合的过程。
第二,资本短缺。处于人均GDP5000美元以下的经济体本身尚处于资本积累阶段,国内资金因储蓄不足和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因而往往需要大量的外来资金。外来资金一方面看中这类经济体的某些优势,如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另一方面,也因这类经济体投资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如基础设施缺乏和腐败等社会诟病而往往止步不前。
第三,基础设施短缺是人均GDP水平低于5000美元,尤其是高于2000美元的经济体面临的主要增长难题。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下的经济体也往往是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也是经济体器物快速积累时期,其对包括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的需求量非常大。没有一定的基础设施规模,不仅无法完成当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也无法夯实未来的经济增长基础。因而如何解决基础设施短缺这一难题是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越南和蒙古等经济体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亚洲开发银行出台了一个长期关于基础设施规划,试图改变亚洲部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同时这些经济体本身也在加紧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来改变基础设施不足的现状。
第四,创新能力不足。亚洲长期依赖外部的技术供应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这一点可以从亚洲经济体的技术贸易长期存在赤字看出。大体而言,亚洲的技术来源主要是欧美国家,而亚洲经济体中本身具有一定的研发实力或潜在研发实力的并不多。这类经济体要么是人均GDP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要么是经济规模较大的经济体,唯有这两类国家才有可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
第五,就业问题。目前,无论是亚洲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普遍面临失业这一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不解决就业问题,很难充分挖掘亚洲的内需潜力,实现内需扩张,进而带动亚洲的经济增长。
三 后危机时代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趋势
未来一定时期内,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继续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态势,这不仅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有关,更与本国内在的经济发展动力有关。从各国制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来看,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上在中高速的发展水平上。而这一增长水平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1)各国具有强烈的经济发展愿望;(2)各国正在为经济增长提速创造客观条件,比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环境的改善;(3)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低成本有助于助推经济增长;(4)外部环境趋于好转;(5)亚洲经济体仍具有政策调整的空间和余地。当然,亚洲要实现经济增长也面临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碍,如腐败等社会问题、资本流入的不确定性、国际环境如价格波动过于强烈,特别是大宗商品走高易抵消国内经济增长的成果,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
对于发达经济体,主要看其创新能力强弱,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席之地。亚洲发达经济体由于有形生产要素价格已经不具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故而其所能依托的主要是无形资产即脑力劳动的创造。不过,发达经济体不会具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大致保持在低速增长即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在未来5年内,亚洲多数经济体仍将比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或者至少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见表1-3)。
表1-3 亚洲主要经济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经济增长率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